APP下载

以“工程案例”为导向的建筑供配电与照明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2016-10-14于兰段春丽王亚杰

求知导刊 2016年24期
关键词:工程案例课堂教学

于兰++段春丽++王亚杰

摘 要:建筑供配电与照明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2012年10月,教育部公布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新目录》中,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作为基本专业(专业代码081004)属于工学门类的土木类专业。本文探讨以“工程案例”为导向,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案例相结合的建筑供配电与照明课程教学方法,强化最新专业规范在课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工程案例;专业规范;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TU85-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4-22

由于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创办历史不长,与其他专业相比,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属于土木类专业中的新兵,教学内容和课程系统建设研究与实践都有待发展。

一、课程特点

建筑供配电与照明课程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工程实践性强、知识内容庞大、新内容不断增加、相关规范不断更新等特点。传统的建筑供配电与照明课程主要表现出教材厚、内容广、学时多的特点,教学过程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理论的完整性,缺乏工程应用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这种学术型的教学模式显然不能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标准。因此,对建筑供配电与照明课程教学的研究势在必行。

二、课程相关规范更新要求

近几年,相关部门对与建筑供配电与照明课程相关的很多设计规范都进行了调整。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为学生及时、准确地讲授规范中更新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需要。

三、以“工程案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1.以能够识读“工程案例”为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讲授本门课程的理论之前,先要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某建筑电气设计图”,再给学生展示具体的实际工程案例,并明确告知学生,只要认真学习本门课程,就能全面识读工程案例,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对本门课程学习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熟悉设计相关规范,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设计能力

很多学生在从事设计工作之初,经常不知道如何下手,这些问题往往是由于对专业相关规范的不熟悉而导致的。因此,在建筑供配电与照明课程的学习中,使学生熟悉相关规范是十分必要的。近几年,随着智能建筑的发展和建筑电气领域新技术和新发展的需求,与建筑供配电与照明课程相关的国家规范,如《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等都进行了规范更新和调整。一些相关书籍的出版日期可能在新规范执行日期之前,这样会造成某些书籍中的专业知识点与最新规范不一致的问题。因此,在建筑供配电与照明课程的授课中,及时给学生讲解课程相关的最新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3.以“工程案例”为导向,阶梯化讲授教学内容

传统的建筑供配电与照明授课采用逐个讲授知识点的方法,本文将课程重点内容进行阶梯化分解,将众多知识点,通过实际工程实例串联起来,使学生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工程相联系。比如,针对负荷计算问题,主要包含设备功率的确定、需要系数的选取、有功及无功功率的确定、计算负荷的确定等课程难点。如果采用传统的理论教学,学生只会根据相关公式来计算,在遇到实际工程中,不知道如何利用公式来计算。而如果有具体的工程案例,学生可以通过图纸上具体设备的信息来理解各种参数及计算过程,还能明确在实际工程中如何利用专业规范,查找相关参数,从而能够达到理论和实际工程有机结合的教学目的。

四、结束语

本文根据建筑供配电与照明课程的特点及实际工程的需求,探索了以“工程案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高建民.“建筑供电与照明”课程案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4(12):129-130.

[2]朱学莉,朱树先,郭胜辉.基于工程教育思想的《建筑供配电》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3,30(1):83-86.

猜你喜欢

工程案例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市政道路顶管施工技术的应用
模具CAD/CAE/CAM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浅析逆作法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