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一轮东北振兴中促进辽宁经济增长对策

2016-10-14赵玉红

党政干部学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发展阶段

赵玉红

[摘要]辽宁经济发展进入一个调整阶段,结构性因素是造成辽宁经济下降幅度较大的主要因素。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解决深层次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是十三五时期辽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任务。新一轮东北振兴中要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把创新作为内生发展动力的主要生成点,着力推进结构转型升级,注重培育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等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关键词]新东北振兴;增长路径;发展阶段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十年来,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很大进步,为进一步全面解决深层次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推进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自2014年以来,辽宁经济增长率呈现“断崖式”下降,2015年和2016年继续走低,这被人们成为“新东北现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的印发实施,标志着新一轮东北振兴全面启动实施。在新一轮东北振兴中,客观认识辽宁经济社会发展所处阶段,抓住解决问题的根本,有助于努力率先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

一、正确认识辽宁经济发展阶段

辽宁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调整阶段。振兴的前十年,辽宁的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对比,从2003年至2013年辽宁经济快速增长,平均增幅达到12.7%,比全国平均水平(10.7%)高了2个百分点。2013年当年辽宁经济增长速度为8.7%,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但是从2014年开始,辽宁的经济发展速度开始下滑。其根本原因在于辽宁的主导产业为重化工业,在全国来看,辽宁的重化工业是最集中的区域。而重化工业经过近十年的粗放式发展出现了产能过剩的现象,即重化工业从繁荣发展期进入了调整期。在这一背景下,辽宁的经济发展收到的冲击最大。因此,结构性问题是造成辽宁经济下降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主要原因。

辽宁的调整转型期会比较长,这是由于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辽宁的产业结构中工业份额过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薄弱,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而这两个产业的良好发展是实现转型升级的必备条件,这就导致辽宁的转型调整期不会太短。其次,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体制机制问题突出,尤其是在体制上过分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使得微观主体和市场经济发展渐渐远离,企业的市场竞争意识逐步弱化。这种体制机制问题的解决并非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这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再次,作为老工业基地,辽宁的历史问题较多,包袱过重。如大集体职工等的问题,养老和就业等方面都亟需解决,这些单靠政府财政的力量无法在短时间内彻底有效的完成。同时辽宁还面临资源枯竭型城市较多和产能过剩等问题。辽宁国有企业很多是大型央企,与地方政府更多的是一种共生的关系。国有企业主要集中于一些资源性行业和重化工业,国有企业的扩长意味在产业结构上进一步重工业化,这样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容易上来,但也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在经济新常态下,由于社会需求出现了变化,以前被经济增速所掩盖的结构性问题暴露无遗,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

二、解决体制机制矛盾

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取得很大成绩,但是辽宁经济增长的竞争优势不稳定,内生增长动力不足,制约辽宁全面振兴的深层次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解决。积极稳妥地从广度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以致力破解制约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矛盾为主攻方向,不断改善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和产业基础。积极探索方向正确、影响深远的重点改革,突破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难题,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进入新阶段。

(一)加快政务环境改革

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和清单管理,为市场主体创业创新营造更加有利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激发全民创业兴业的内在动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结合事权增减和社会发展需要,形成精简高效的地方政府组织体系。从制度层面促进市场主体创新创业发展,建立和完善地方各级政府和部门权责清单制度,逐步建立权责明晰的行政权力事项运行机制。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方式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工业、商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全面放开竞争性经营行业和投资领域,各类市场主体包括外商投资、民间投资可依法进入清单之外领域。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公开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及有关信息,及时、准确公开行政审批的受理、进展情况和结果等,实行“阳光审批”。

(二)推进国资国企改革

以国资改革带动国企改革,推进国有资产资本化、证券化,以发展混合所有制为牵引,带动国有资产重组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运作规范的国资国企管理运营模式,更好发挥国有经济在推动区域转型发展、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功能作用。推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企业股权结构,大多数企业实现股权多元化。根据不同国有企业的功能,可探索通过改制上市、引入战略投资者、经营者和员工持股等多种方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重点推进集团母公司的改革,逐步将具备条件的国有集团母公司直接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部分集团母公司可改造成为股权多元化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探索混合所有制企业有序推进管理层、技术骨干、员工出资参与本企业改制。分类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管理模式和激励约束机制,推进竞争类企业建立多元产权主体相互制约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深化国有资本运营和监管体制改革,逐步依靠市场化手段管理国有资产,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本监管。

(三)完善企业的市场功能

改造传统产业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靠国有企业自身能力进行技术改造与结构升级不太容易实现,而且风险集中。辽宁传统优势企业的产权结构要实现多元化,除了关系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的企业,应该向民营资本和外资开放,为建立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奠定基础,允许外资、私人资本和法人资本采取多种形式参与传统优势企业的结构升级改造中来。建立符合现代市场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增强传统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把传统优势企业建设成投资多元、运作规范、竞争力强现代企业。完善传统企业市场功能,通过债转股充实资本金,冲销老企业体制和政策性呆坏账,加快折旧,技改贴息,留利投资所得税先征后返,提高研发经费摊入成本比例等多种方法,提高老企业自我发展和积累能力。endprint

三、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辽宁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带动GDP高速增长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阶段,客观上要求必须从粗放增长模式转向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的道路。根据发达经济体的实证经验,工业化发展一般经历三个主要阶段,即要素驱动、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发展经济学家钱纳里等人曾运用多国模型对人均经济总量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辽宁人均GDP目前正处于效率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这个区间段内,进入效率驱动到创新驱动转化时期,效率和要素的规模经济还会继续发挥作用,但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未来一段时期内工业的发展重点应从传统资本密集的重化工业型产业结构升级为知识集约型产业,装备制造业在工业结构中的地位要得到强化,摆脱依靠资源开发和加工等低效增长模式。过剩的产能通过出口、产业转移等形式消化。在过渡阶段,要促进辽宁增长动力的转换,由国家优惠政策、重化工业的市场需求等增长动力向改革动力、创新动力、结构优化动力转变。

实行创新驱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而政府要发挥好引导作用。打破制约创新的思想和制度障碍,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切实增强科技进步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题,全面增强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创新能力,突出创新驱动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鼓励构建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合作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大政府创新投入和企业研发投入,完善技术、知识、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创新激励机制,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实施专业技术人才建设工程,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撑。

促进地方金融创新。整合区域金融资源,加快各类金融机构集聚和融资平台建设,增强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依托沈阳、大连等城市推进区域性金融中心和资本市场建设,着力健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金融服务体系。探索财政金融联动机制,整合各类政府专项资金,科学建立政府引导基金,通过委托、跟进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深度融合,推进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提高企业在金融和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发展产业金融,允许厂商通过取得金融租赁业牌照,实现金融租赁先行先试,支持装备制造业核心企业申办金融租赁公司,促进航运金融、离岸金融、科技金融、文化金融等专业金融发展。完善科技金融结合机制,推动资本市场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十三五”期间第二产业在辽宁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不会改变,与制造业相比,服务业发展比重和结构都不能够起到主导地位的作用,但服务业比重会持续上升。辽宁在工业发展规模和集聚效应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这些都将拓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由效率转向创新的过程中,产业结构也将进行较大的调整,未来经济的发展将主要依靠知识创造和自主创新能力来驱动。这一过程将对现代服务业产生更大需求,特别是对那些为先进的装备制造业提供支撑的知识型服务业产生巨大需求。同时,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将产生更高层次的国际合作,这将对辽宁现代服务业发展起到更有利的促进作用,将从规模和质量上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在城市建设中,城市转型升级等都将给服务业带来更多的需求。未来辽宁省在发展中要注重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避免走发达国家“去工业化”的弯路。

国家振兴战略的功能定位明确肯定了老工业基地传统优势产业的相对优势和再创新的价值。不断升级产业和优化结构是推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关键,这种升级和调整包括两部分,一是指新兴产业取代旧产业,二是指产业内部通过技术创新由低端向高端发展。因此,既要坚持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用增量带动结构优化,又要大力创新,进行存量优化,将传统优势产业做精做强,提升产业内部层次。装备制造业要充分利用内需资源,推进国产重大技术装备创新及产业化,培育高端自主品牌。对于石化、冶金等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要有严格的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在转移过剩产能方面要拓展思路,扩大对外开放,增强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能力。不仅仅依靠对外出口,下一步对外开放的重点应该要依靠对外投资来带动企业转移过剩产能。对于那些确实已经落后的产能要果断淘汰,通过产业整合实现转型升级,在严重产能过剩企业退出转型的过程中要有配套资金的支持。

加快落实《中国制造2025》,并以此为突破口,促进装备制造业实现智能化、高端化、服务化、定制化,实现转型升级。辽宁作为军工产业的主要集聚地,实现军民融合对于老工业基地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要利用军工产业集中的优势,实现军民融合,促进军工产业和民营企业同步发展。建立一个有利于资源整合与地方产业发展的全新体制,为辽宁工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创造良好的新兴产业发展环境,以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云计算和物联网等为重点,让辽宁的民间创业和创新的热情充分释放,创造内生动力,让新兴产业在市场中孕育的更有生命力。

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新常态下推进辽宁全面振兴,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把创新作为内生发展动力的主要生成点,着力推进结构转型升级,注重培育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等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一)重视和创造新的市场需求

“十三五”期间的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新型城镇化,对辽宁来说,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和建设应该由过去的强调速度夸张转向质量提升。因此,城镇化过程中要更加重视城乡协调发展、内涵集约发展和功能提升,这种新型城镇化道路才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多会产生新的投资需求,如地铁、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等,加上对于高质量的教育、医疗、文化设施、互联网等的需求,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有效拉动作用。在消费方面,发现新的消费热点,促进消费升级等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辽宁省老龄化现象严重,未来一个阶段的健康服务、养老产业等都将是老龄化社会新的消费热点。同时,人们对与文化休闲娱乐方面的需求正在随着收入的提高而增加,因此,要大力进行供给侧改革,改善供给结构,提高供给水平,提升产品与服务的质量,满足与匹配新常态下产生的新需求。

(二)优化公共资源配置

民生改善过程也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过程,民生建设为相关产业发展打开新空间,与经济发展互利互动。作为老工业基地,辽宁在老工业区、独立工矿区、城中村棚户区等很多民生方面迫切需要改造、改善,提升人民福祉。夯实民生基础,推进重大民生项目建设。围绕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教育公平、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社会保障等重点民生领域科学谋划系列民生发展项目,培育升级消费市场,不断扩大内需的政策导向,加速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扩大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改造传统引擎。由侧重单项民生工程突破向整体民生项目推进转变,由“补缺型”碎片化管理制度向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普惠型”制度转型,全力提升人均公共服务、公共产品数量,让人民过上更幸福、更有尊严的生活。探索公共服务的多元供给机制,创新供给方式,提高供给效率。endprint

猜你喜欢

发展阶段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品牌化开发路径研究
创业企业阶段性动态管理模式研究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政府角色转换探析
二十世纪中国音乐发展概述及思考
浅析电视平民话语权的发展阶段
管理会计在国内企业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