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做的准备我都做了,还哭成泪人怎么办?
2016-10-14游戏力工作室
游戏力工作室
那段异常艰难的时光
三年前,我也是一个幼儿园新生的妈妈,一直在育儿杂志工作。每年杂志都会做关于入园适应的文章,所以,我们的入园准备工作开始得很早。
我提前半年给女儿游报了一个芭蕾班,想让她感受一下离开妈妈自己去上课的感觉。外公外婆没事儿就带她去幼儿园附近溜达,有时候还能蹭着进去玩一会,算是熟悉环境;
我们常常会玩“上幼儿园”的游戏,让她知道妈妈早上会怎么送,晚上会按时接。也会互换角色,让她演妈妈,我演孩子时在上学路上哭哭啼啼,借以告诉她“不开心也很正常”;
我们也一起读和幼儿园有关的绘本。《汤姆上幼儿园》和《魔法亲亲》也是我之后常常向其他妈妈推荐的帮助入园适应的绘本;
所有这些准备,我相信或多或少对游适应幼儿园是有帮助的。但是,仍然不能避免在入园初期,我们共同度过了一段异常艰难的时光,以至于现在再读当时的记录,内心仍会泛出真切的痛楚。摘出中间一些片段,与大家分享。
8月29日
从今天开始试园三天,送半天。我送进教室,游紧咬嘴唇,流露出很大的不情愿,但是,没有哭。我放一个吻在她手心,让她牵着老师的手走了。
8月31日
做了两天乖乖女,昨晚终于爆发了。临睡前先是抱怨幼儿园牛奶不好喝,然后开始啜泣,然后号啕了大概半小时,哭喊着“不去幼儿园”。我只搂着她,轻轻说:妈妈听见了,听见了。仍然继续给她穿衣服,做出门准备。
今早穿了最喜欢的裙子,还是背着书包出了门。门口又号啕。我转身时还能听见“妈妈抱着”的哭喊。
9月4日
昨晚睡时游轻轻跟我说:妈妈,我就喜欢王老师陪着我,不喜欢她陪别的小朋友。我放了一点心:无论如何,有一个喜欢且信任的老师,是小游能在幼儿园得到的最大福气。不过,今早又号啕了。
我解决自己的分离焦虑的办法就是吃。今天买的一大箱零食到货了。
9月5日
早晨醒来就问:什么时候放假啊?然后默默地哭了两次,念叨“不去幼儿园”。第一次我说“你得去啊,要不王老师没看到你会难过的”。第二次我把手机上的日历给她看,告诉她“再有三天就放假了”。出门前穿鞋时又哭了,说不想在幼儿园睡午觉。我搂着她哭了会儿,答应抱着她去。
9月6日
早上一直睡,七点半时我狠心把她叫醒,特意找了她最喜欢的裙子给换上,随意问了句:带哪件睡衣去幼儿园呢?立刻就哭了:我不想在幼儿园睡午觉!然后转为夹杂尖叫的号啕。外婆说:要不跟老师商量商量吧。被我以严厉的眼神制止。哭了20分钟,要求我抱着送去,我答应了。
一路抱着,我给她讲最近最爱的书《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我们一起学各种动物嗯嗯的声音,她开心地大笑,半路便同意自己走。到幼儿园门口又开始畏缩,我把她抱进班,她搂着我脖子,两只手都要我给了“魔法亲亲”,然后扑进刘老师怀里,跟我挥手道别。
是的是的,无论我之前做了多么周到充分的准备,到了要分离那一刻,就像一个伤口被突然撕开,痛,都会以不可遏止的方式,凶猛地扑过来。
对孩子来说,通常只是因为不愿意与妈妈分开而哭闹。而对父母来说,比眼泪、嘶喊和哀求更难以抵抗的,是这种情绪爆发造成的心理压力:我是不是太狠心?我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对?我是不是不该这样丢下孩子?
理智地说,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就需要逐渐练习与父母分离,需要练习适应新环境。当然,幼儿园(新环境)如何为孩子提供支持也十分重要。我想说的是:既然已经决定送孩子去幼儿园,那我们就相信并帮助孩子去适应吧。
分离是一种成长痛
就像学走路就难免会摔疼,甚至磕破流血,很多(如果不是所有)的成长,似乎都是以挫折甚至伤痛开始的。如果我们试图完全避免伤痛,往往反而会阻碍成长。同样,几乎找不到什么办法能够完全避免上幼儿园时孩子的坏情绪,甚至激烈的哭闹。我们所能做的,也只是一些小提示:
※对送园的艰难一定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孩子的情绪爆发可能会非常激烈,他的哭闹和抗拒很有可能是你从未遭遇过的。
﹡父母自己也会产生强烈的负面情绪。
孩子的激烈抗拒对父母的情绪也是巨大的考验,往往会激发两种负面情绪。一种是内疚和自责,怀疑自己是不是太冷血,是不是做错了;另一种则是愤怒。往往是爸爸更容易因为承受不了孩子的哭闹而恼羞成怒,态度也从“哄”变成“呵斥”。
※要努力保持镇定轻松的心态
送园可能是孩子一天情绪爆发的高潮,因此父母的镇定、轻松就十分重要。送园不仅是对孩子的锻炼,也是对我们成人自控力的挑战。
这也是为什么我想先给你看看游的入园记录。也建议你提前在心中反复预演“孩子大哭,抱住你不放”的场景,在这个场景中,反复提醒自己:
——我知道每个孩子都会这样;
——我知道孩子真的好伤心,就像学走路摔破了,真的好疼;
——我知道伤痛难免,但这是成长的必须;
——我知道他虽然现在很疼,但只是暂时的,总会过去的。
最重要的是,你也要知道,下午接园后,你会有足够的方法帮他抚平伤痛,就像他摔破后你有办法帮他止血、止疼,所以不用过于担心。
最好不要做的事
在送园的过程中,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表达,爸爸妈妈的安慰方式和表达肯定也各有不同。提供统一的标准做法显然并不现实,但我们希望就“最好不要做的事”给一些提醒:
1.不要讲道理。避免诸如“幼儿园多好玩啊,小朋友长大了就都应该上幼儿园啊”之类的说教。
2.不要比较。“你看那个小朋友看着比你还小呢,他都不哭。”“怎么别人都不哭,就你哭?”这样的比较只会火上浇油,更大程度增加孩子内心的沮丧和挫败感。
3.不要转移注意力。“咱们去玩滑梯吧。多好玩啊。”“你看那里有只小狗哦!”类似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有可能暂时让孩子停住哭声,但负面情绪并没有因此得到缓解,依旧在心中积累。
尤其不要做的事:
果断送园
深呼吸,放轻松,以镇定、明确的态度和孩子告别,这是你在早晨送园时能做的最好的事。要把握以下三个原则:
1.大人要表现出镇定和轻松,你的焦灼会让孩子更恐惧与你分离。虽然我们知道这很不容易,但却至关重要。
2 .与孩子拥抱告别,并告诉他:晚上一定来接你。如果孩子搂住你不放或者拳打脚踢,要不生气地、温和而坚定地拉开孩子的手,把他交给老师。
3.果断离开,不停留。不要觉得沮丧或者无力,当你下午去幼儿园接孩子时,你将会有充足的时间和方法来帮孩子平复焦虑与伤痛。
1. 由于内疚而态度不坚定,甚至放弃。
“那好吧,今天咱们就先不去了。但是,说好了,明天一定要去幼儿园哦。”这样的做法是绝对要避免的。父母内心的动摇很容易被孩子觉察,更让他坚定了“幼儿园是可以不去”的想法。第二天,他会以更激烈的哭闹来争取“今天也不去了”的结果。
2. 由于愤怒而指责,甚至呵斥孩子。
否定孩子的情绪,甚至强烈地指责他,这种做法不仅仅在当时容易火上浇油,导致更激烈的爆发。长远来看,否定孩子的情绪,阻断了他发泄负面情绪的通道,容易逐渐发展为更严重的心理和情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