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莫言的调侃成真
2016-10-14
●刘文飞
每年10月,诺贝尔文学奖的归属都是国内媒体圈和文化界津津乐道的大事。不仅各家媒体竞相报道,出版社也是趋之若鹜,或针对获奖者加印旧作,或高价购买版权,紧急赶译,忙得不亦乐乎,也往往能赚上一笔。读者们也乐于加入这场“文学派对”,购买和阅读获奖者的作品。
若论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奖项,诺奖无疑居首。从历届评选来看,结果也基本上能够服众。问题在于,一旦颁奖结果出炉,社会舆论的关注点往往转向新人,而冷落了上一年的“旧偶像”。
莫言获奖后曾表示,希望下一个获奖者赶紧出现,好把他解救出来。不幸的是,“莫式调侃”在某种程度上已然成真。莫言获奖后不久,笔者在航班上曾看到不少人都在读他的小说。可一年后,笔者在公共场所却再也没见过有人捧读莫言。我们对于这个严肃奖项的态度,是否过于消费主义了?
国人爱凑诺奖的热闹,爱赶文学的时尚,本也无可厚非,但当一国的阅读现状浓缩成一个个数字时,却不能不令人心焦。某央媒曾反复播出一则国民年度人均阅读图书数量的公益广告,其中韩国11本、日本40本、美国50本、以色列60本,而中国仅为2.35本。可以说,在缺失阅读风气的当下,文学需要的不是跟风追捧,而是持续关注;不是快餐阅览,而是潜心细读。
以笔者在俄美英等国的生活经历看,那几个文化大国对诺奖似乎没有国人这样的热情,甚至还带着某种挑剔和冷眼旁观。至少,美国人不会认为普利策奖比诺奖差多少,法国人可能更偏爱自家的龚古尔奖。
事实上,诺奖只是诸多文学大奖中的一员,获奖者也只是众多优秀作家中的幸运儿。若将诺奖视为独尊大奖,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的是文化上的不自信。说到底,文学是培养个性的,文学阅读是高度个人化的,不能把我们的文学趣味无条件地交到他人手中。
莫言获奖后,窗户纸其实已经捅破,是时候还诺奖以文学的本来面目,将“诺奖热情”转化为润物无声的全民阅读了。▲
(作者为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