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话街道系列沙龙之二
——“街道和沿街建筑”

2016-10-14徐磊青,沙永杰,苏杰

上海城市规划 2016年4期
关键词:街道界面空间

对话街道系列沙龙之二
——“街道和沿街建筑”

编 者 按

为了编制《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举办了“对话街道”系列沙龙,上期沙龙以“从道路到街道”为主题,探讨了街道的人性化转型。日前,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哈尔滨路半层书店举行“街道和沿街建筑”规划沙龙,邀请了来自建筑、规划、房企、国外管理部门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者参与研讨。

街道与建筑之间,既有矛盾和张力,又有协调与统一。一条理想的街道,如何既保证临街建筑的个性化特征,也能让街道界面遵循一些通行原则?街道与商业综合体是否非此即彼?规划设计应当如何协调各方诉求?上海的几条著名街道,如武康路和大学路,在其活力设计营造过程中,有哪些具体细节?成熟做法又有哪些?本期将分享此次沙龙专家精彩观点。

本刊编辑部

徐磊青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教授

街道活动可以分为商业性和社会性两大类,我们关注人们在街道中逗留的场所,以及促使人们逗留的环境的特征。

什么样的人行道有利于街道活力?通过我们对南京西路和陈泳教授团队对淮海中路的研究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人行道从路缘石到建筑边界之间的宽度最好在58 m,过窄的话会显得拥挤,太宽的话则会空空荡荡。另外,人行道尽量不要有高差,沿街需要设置座椅,100 m设置20个左右。界面的通透程度和店铺密度也很重要,透明度应当达到60%以上,店铺密度每100 m应当在7个以上。

另一个研究对上海中山公园地区和日本几条街道作了对比,发现街道活力与沿线界面的透明度、绿视率和公共服务设施有明显的关联。人们希望街道界面是透明的,最好能看到室内的活动,希望绿树成荫,有座椅可以休息,有空间可以停留。另外,沿街的广场空间、大型的商业设施、较长的商业界面都会对驻足活动空间产生比较积极的影响。

街道还有许多其他活力因子,从我们对于四川北路、马当路和陕西南路及周边地区的研究中可以得到一些结论。调查结果显示,增加过街人行横道、延长绿灯时间、避免过度拥挤、设置适宜的街道家具、多样的沿街商业类型、充足的店铺数量以及历史特色都能够显著增加街道活力。店铺密度是最重要的因素,对于大型超市而言,沿街最好提供一些中小店铺。另外,空间尺度较窄和沿线地块较小的街道明显更具活力。街道的审美体验、环境景观和设施也很重要,装饰精美的店面可以提高吸引力,增加行人逗留时间。便利的过街可能对于街道活力非常重要,沿街需要设置更多的人行横道,或缩小地块尺度,减少红灯等候时间,增加绿灯通过时间等。空间的开敞度对活力也有明显的影响。实践证明,类似南京西路上海商城大尺度开敞的灰空间对街道活力有一定影响,人们更加偏爱能够对空间进行清晰界定的街墙。

沙永杰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教授

街道和许多方面及部门都有关系,红线一边是道路,一边是地块和建筑,街上的绿化、广告、家具也各有用途和管理部门,那么规划师到底在街道中做些什么?把所有的事情打包在一起,包括公房修缮、店面整治、绿化提升、业态调整全部放在一起,从规划到实施,由规划师统一负责,把相关部门邀请到一个圆桌上共同讨论和协调,这种做法在武康路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实施过程中,总规划师制定了街道环境整治的项目清单,完成了项目技术引导,并且进行过程监管和指导。项目清单增加了责任部门、时间节点和预算,保障了可实施性。此外,通过对项目分类,形成了差异化的实施策略,例如民生工程重在有效解决问题而不是注重形象。实施过程中,总规划师和工人一起研究拉毛的做法,邀请一些建筑师完成节点设计来增加多样性,组织小区居民完成协商。所以武康路的实施是一个协商的过程,不可能在事前制定一个非常完善的规划方案,必须在实践中探索和完善。

街道和沿街建筑事关城市的基本秩序,这种秩序在巴黎、巴塞罗那、佛罗伦萨和纽约等城市都非常清晰,笔直的街道将城市划分成地块,建筑沿街建造,形成整齐的界面;这些建筑的平面格局和立面样式往往比较相似。随着城市发展,建筑被持续地更新和替换,而城市的结构则保持稳定。

对于上海近代形成的城区,这种秩序也非常明显,但1990年代形成的虹桥开发区显然缺乏,小陆家嘴的问题更加严重。与曼哈顿相比,小陆家嘴的建筑覆盖率和容量太低,建筑和道路缺乏联系。曼哈顿的开发强度是陆家嘴的几倍,街道空间紧凑,街道界面连续,街道活动可能有些混乱,景观形象比不上陆家嘴,但更加实用,对于工作者和访客来说非常方便。上海许多地方都存在类似的问题,围墙界面过多,消极绿化过多,沿街建筑缺乏空间秩序,和街道缺乏联系,难以组织以步行为主的街道活动。对于这样的街道,补种行道树是有意义的,进行沿线空间的美化则不是非常具有意义。

苏杰

瑞安房地产 规划设计及发展 高级经理

在大学路的营造过程中,我们的许多思路和做法与学者们的研究不谋而合。大学路的成功首先有赖于清晰的定位。2002年,瑞安开始对五角场区域进行定位研究。当时上海市政府提出“科教兴市”发展战略,杨浦区正探索从“工业杨浦”向“知识杨浦”的转型之路。瑞安提出打造“中国的硅谷”,融合教育、科技、研发等领域的资源开发,整合创新产业链,将人才、技术和企业的研发需求汇聚到一起,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校区、社区、科技园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塑造乐活知识社区,提供一个推动创意和创业的环境,致力于打造创业者享受乐活生活的摇篮。

在乐活知识社区的定位基础上,我们制定了规划发展的基本原则。功能混合是首要原则,社区容纳了商业、办公、居住和娱乐各种功能;其次是便捷的公共交通;再次是采用了小地块模式。创智坊的地块尺度较小,只有1hm2左右,从结果上保证了街区的宜人尺度和整体性。在街坊内部的地块之间形成了许多社区道路,完全向公众开放,形成密集的路网,使社区尺度更加宜人,创造了舒适的步行体验,促进更多的交往和交流,营造出社区的归属感。此外,大学路还制定了详细的城市设计导则,明确建筑如何围合形成街墙、建筑退界尺度、道路转弯半径的尺寸等。

大学路东西横穿整个社区,把复旦大学和江湾体育场联系起来。我们希望借鉴斯坦福的大学路,融合巴黎左岸的氛围,沿街建筑为SOHO办公形式,鼓励年轻人创业和创新。沿街每侧路缘石上的人行道共宽8 m,其中地块(道路)红线内外各4 m。8 m的空间被分成3段,沿街是2 m的绿化带和非机动车停车,临建筑是3 m宽的外摆位,中间是3 m人行道。通过这种方式,使社区活动和商业活动同时进行,使不同的功能和体验进行融合,使街道中的行人和坐在街边的人成为彼此的风景,促进街道活力。

公共空间是社区生活和居民交流的重要场所。大家往往认为中国人喜欢独享,但大学路周边设置了许多广场、绿地等公共开放空间,成功吸引许多居民。结合公共开放空间设置了标志性的建筑,建筑立面样式比较活泼,与街道定位相符合。

成功的街道不但需要设计,更加需要经营。大学路于2006年建成以后,开始了不断的调整与优化过程,包括取消单行道、丰富了沿街绿化类型、更新商铺业态、规范自行车停放等,提升了步行体验与街道的活力。瑞安还成立了专门的运营团队,每年举办60多场主题活动,每月举办创意集市,吸引沿街店铺积极参与,还邀请艺术家对一些单调的墙面进行涂鸦,营造艺术氛围。大学路的成功也有赖于政府的支持。由五角场综合管理办公室牵头,与交警、城管等部门形成工作和协调机制,保障街道的日常运行。

蒋毅

贝诺设计事务所 副总监

城市中心的商业综合体是不是可以和街道有一些对话,如何对话?在这方面,贝诺在上海的几个项目中做了一些探索。

首先环茂IAPM,建筑所北临的淮海中路、东临的陕西南路和西临的南昌路是不同类型的街道,相应的建筑的城市界面也进行了不同的处理和回应。沿淮海路的立面重点考虑建筑与街道的尺度关系,将临街界面的高度控制在3层左右,避免对淮海路传统的多层商业街道空间形成压迫感。3层以上的部分作退台处理,形成室外餐饮活动露台,提供了使用者和室外空间充分接触的可能性,以及从近处观看街道、远处观看城市的互动视角。最初的立面设计概念也同时借鉴了石库门的传统元素,每一个单元竖向跨层容纳一个品牌,通过不同商户的不同个性的店招及展示橱窗的设计,塑造出立面的片段化及多样性;两端靠近陕西南路和襄阳南路的人行主要入口则进行了重点设计,增加了立面的细节和丰富程度,并通过建筑造型限定了过渡空间,提升了交叉口的立面形象。临南昌路一侧临近居民区,因此对建筑界面进行了柔化,结合地铁车站在二层形成屋顶绿化,同时二层作为办公塔楼的入口广场,商业结合下沉式广场进行布置,通过立体的设计手段在强化公共活动的同时减少了对住宅的干扰。

位于前滩的世贸中心也非常注重建筑与街道的关系,高层部分临街贴线建造,一方面塑造积极的城市界面,另一方面也把绿化最大限度地留在基地内部,以改善内部的自然空间质量,实现人与自然建筑的完美统一和相互渗透。

当然这样的贴线建造也带来了别的问题:消防登高场地只能设置在地块内部,但这个通过景观处理和空间设计可以很好地解决。多层的商业部分利用7栋建筑围合出不同空间质量的庭院,形成开放式街区;3层的商业建筑大部分沿街建造,形成街道界面,或轻度退后形成街边小广场,将人流导入地块内部。这些建筑体量相似,但立面样式和材质各异,一方面营造出多样的视觉形象和活跃的商业氛围,另一方面也在不同高度、不同位置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开放空间和半开放空间。

黄倩蓉

Z&F建筑事务所 主创

纽约有一套非常成熟的规范和方法,从城市的角度对建筑进行约束和管控。

时代广场是纽约的象征,广场周边商业非常繁华,有很多人来这里看演出。广告牌是时代广场标志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广告牌的尺寸、灯光等是经过规划严格管控的,只有这样才能维持街区的风貌。曼哈顿是一片高密度的城市区域,整齐的街道是纽约典型的城市形象,沿街有许多小店、餐厅和咖啡馆,也有大商场卸货的场地和车库入口。有许多地区,比如布鲁克林,密度也并没有那么高。事实上,在这一切的背后,都有着严格的规范在进行管控,甚至对屋顶的样式和高度都进行严格的管控。

1915年Equitable大厦的落成,影响了后来纽约城市规划对于建设管控的历史。高耸的办公楼让市民意识到越来越大的建筑对于街道空间的影响,规划部门在1916年对规划法进行了修编,保证街道使用者享受新鲜空气和阳光的权益。按照规定,建筑沿街部分的高度受到限制,超过的部分要进行退台,建筑上部越来越小,形成婚礼蛋糕的形式。1961年,对规划法进行了进一步修订,以额外容积率奖励来鼓励建筑减少占地率,留出更多开放空间。法案的修改,催生了许多优秀的建筑和公共空间,但也产生了许多缺乏明确功能和空间限定的消极的公共开放空间。因此,规划法规结合建设实践与时代的进步,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优化。

纽约规划部门对沿街建筑的管控非常严格,尤其是城市中高密度中心区或历史风貌区。为维持街道乃至整个街区肌理的延续性,沿街建筑需遵循贴现率的管控要求,以形成连续的街道界面。许多地块的贴线率要求达到100%,对街墙的高度,也就是天空曝光线开始的位置也有着明确的规定。除此之外,规划还可能提出最低底层界面透明度比率要求、出入口的个数、门窗退界等明确的规范要求。为了提高市民的步行网络密度,规划在曼哈顿中城第六大道和第七大道之间150 m长的街坊中间增加一条室内公共通道,将路口间距缩短到70 m。规划对于底层的业态也有管控,例如会要求银行大楼的底层设置商业,而不是全部作为营业厅,以此增加街道活力。曼哈顿寸土寸金,“私人拥有的公共空间”成为了纽约市为市民创造公共空间的重要手段。以一定容积率奖励来鼓励业主设置一定尺度的街角广场、柱廊或对所有人开放的室内空间,为纽约提供了300余个可供市民休息、通行或提供便捷服务的公共场所。在密度较高的地区,地铁站周边的建筑常常会被要求地下层连通地铁通道,以减少上下班高峰期员工的通勤给地面人行道带来过量人流。

在对于城市整体建筑风貌严加管控的同时,建筑规划法规也期望给予建筑师留出最大的发挥空间。除却历史保护区域,规划法极少对建筑的材质、风格或装饰细节做出干预,也因此漫步于纽约市的街头,我们会看到直线的、曲线的、白的、黑的等许多形形色色的建筑。以街道及街区整体肌理的塑造,确保着个人创造力在有序、理智的城市语汇里,成就着纽约伟大的形象。

猜你喜欢

街道界面空间
空间是什么?
热闹的街道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创享空间
基于FANUC PICTURE的虚拟轴坐标显示界面开发方法研究
热闹的街道
人机交互界面发展趋势研究
风居住的街道
手机界面中图形符号的发展趋向
街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