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物理教学思考
2016-10-14简志刚
简志刚
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各地展开,新课程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作为教师,必须想方设法,使学生学习负担真正的减轻下来,在现有条件下真正转变教学观念,以新课程的理念指导和改进我们的教学,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成绩很重要。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9-0292-01
物理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将精力陷于知识点的学习和解题中,对技能、物理过程和方法则关注的较少或落实不够,尚未体现提升民族科学素养、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价值观的物理课程重要目标。传统的教学模式还强调接受式学习,忽略科学探究方法的培养;强调统一性,忽视地区差异和学生个性差异,难以适应各地学生发展多样性的需求,因此物理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始终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一观念,坚持这一观念,才能切实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现象,探究其内在的本质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1.创造良好的培养环境
划片招生后,学生自身所具有的知识基础和智力能力相对来说有好,有差。如何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培养环境?要做的第一步是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这是十分重要的。学生人校后向他们介绍本校概况,参观图书室、阅览室、历届成绩展等,并专门介绍本校历年来在理化竞赛中取得的成绩,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成立物理学习小组并积极展开活动,教师做好辅导工作,学校对学科小组给予适当活动经费,这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教师要提高教学技能
2.1讲授正确,语言规范简练。良好的语言功底对一名一线教师非常重要。物理学是有着严密逻辑性的学科,首先不能讲错,要推导流畅,过渡自然。其次,语言要规范简练,表达清晰,语气抑扬顿挫,充满热情和感染力,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2.2板书精当,书写工整。好的板书有助于将教学内容分清段落,表明主次,便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体系、重点。同时老师也要练就一些作图的基本功,学会画直线,画圆,画各种姿势的小人物,等等。
2.3教具的使用、实验操作熟练、规范。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对教具和实验仪器功能了如指掌、使用轻车熟路、操作规范得当,避免在演示时操作不熟练,或是操作错误。
3.渗透主体教育理念的教学体会
教师备课重点放在挖掘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切入点上。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就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去探究知识,去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的,教师不要包办代替。目前教学中一个比较突出的共性问题,就是课堂上教师讲授太多,尤其是初三毕业班的课程。教师本意是一心为学生考虑,担心漏讲或少讲知识点。教师讲授得很辛苦,但学生处于被动听课状态,独立思维的空间受到限制,很难获取较大的学习效益。要实现主体教育思想就必须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变"以教学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构建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共同探究知识、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教学环境。这就需要教师在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教学基本功的基础上,把备课要点放在挖掘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切入点上。切入点的选择是灵活的,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要放得开。
如分子动力学理论内容教学,教师习惯上以讲授为主,对学生进行灌输,既浪费时间,又费力,学生学起来模棱两可。因此,教师应作适当引导,出一些思考题,让学生自己学习、总结,然后引导学生讨论,总结规律,拓展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
又如习题讲解,多数教师习惯从头到尾讲答案。初三习题量大,一节课要讲很多题,还要进行知识的迁移、归类,教师讲得紧张匆忙,但多数学生跟不上。有的学生来不及认真思考,教师已说出了答案。这种教师包办代替的传统方式必须改变。课后作业必须让学生自己去做,综合练习题留给学生完成的时间要保证。评讲前公布出答案,让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在获取反馈信息后,精心设计复习题评价的程序,可针对性地选择,让学生自己评讲为什么对、为什么错,从学生角度讲出来的思路更富有启发性。教师要精讲,讲到点子上。有些题可以让同桌学生互相评判;有些题可以不公布答案,让学生去讨论。有些计算题可以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几种解法都写出,让学生去分辩,激励全体学生主动探究学习。
初中物理教学的方式方法是多元化的。每个教师的特点、能力不同,因而教学特色也是各有千秋。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不能"原地踏步",要用开放的胸怀接纳全新的教育理念,要积极地进行钻研、学习,"一个好的教师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更重要的还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要使学生掌握坚实的物理基础知识。要教好自己所任的课程,就必须不断地探索课程的规律与特点,这就需要教师要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并不断研究物理变革的新问题、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