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更浓
2016-10-14陈培红
陈培红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9-0258-0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重要的位置。趣味性学习,是时下非常热门的教育话题。有趣味的学习势必会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学生学起来轻松快乐,何乐而不为呢?
在当今的社会里,人们把数学看作科学和技术的语言,借助他来模拟和研究自然界和社会上发生的各种现象和过程,可见数学学科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去把这些知识专递给下一代呢,这就成为我们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这种活动主要在课堂中体现出来。这就是数学课堂的重要作用。尤其在小学阶段,孩子们的认知能力还不够健全,在学习数学时感到枯燥毫无兴趣,那么如何摆脱这种困境,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当前的首要任务。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我谈谈如何让小学生在课堂中活跃起来,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1.激发兴趣有效课堂教学的技巧
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心里活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恰当的引导,不能在向过去那样把知识死板硬套的灌输给孩子们。要根据这时期孩子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利用数学知识的趣味性,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对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有效的数学课堂。
1.1把握好开端创设生活化课堂。好的开端,是每一节课的关键。如何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孩子们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这要费一番功夫。只有开始吸引了孩子们,利用好他们的求知欲,并让他们参与其中。在此时,教师还要把创设好的教学情境作为课堂教学以重点,好的教学情境能为孩子们提供积极地数学活动机会,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以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课堂。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带着自己内心感受和情感去观察、想象,去理解、掌握,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师在创设情景时一定要把握好尺度,要根据年龄特征和知识结构而定,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教学进程始终对学生有足够的吸引力,例如:教学"统计"时,我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小朋友们,在马路上行驶着许多的车辆,你能说出有哪些出车吗?来随我去看一看"。然后出示动态的情景:马路上有自行车,小轿车,电动车,公交车,货车。使人眼花缭乱,数不胜数。这是我问同学们,有什么办法能帮老师知道这一时间段过往车辆的种类和数量?这一问便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推向高潮,他们跃跃欲试,要帮整理数据,有序地统计参加各项目的人数,从而积极的投入学习活动中。这些都是学生们生活中所熟悉的生活场景,学生们容易理解。知道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他们会在为实际中能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而沾沾自喜,由于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1.2利用竞赛活动提高学习积极性。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每一位学生的好胜心比较明显。从实际出发在课堂多开展一些竞赛活动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要渗透些竞争意识,可以培养他们健康公平的竞争素质。竞赛的活动形式可以消除学生的枯燥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口算时用开火车和接龙比赛,即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培养了他们集中精神倾听的习惯,最主要是活跃了课堂,提高了效率。
2.用学习的成功感增添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盖兹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是在自身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当学生通过努力获得某种成功时,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责任在于相机鼓励、诱导点拨、帮助学生学习获得成功。当学生想独立的去探索某个新知时,要十分注意情绪鼓舞:"你一定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你一定能行!"等。当学生的学习停留于一定的水平时,要注意设"跳板"引渡,使他们成功的到达知识的彼岸。当学生的学习活动遇到困难,特别是后进生泄气自卑时,要特别注意给予及时的点拨诱导,使他们"跳一下也能摘到果子吃"。这样,各种不同水平的学生就会在探究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满足感油然而生,进一步增添了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3.引导动手操作,培养学习兴趣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通过观察、感知、操作思维等心理活动形成认知结构。要使学生在学习对抽象的数学知识感到有兴趣,就应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把形象的数学知识动态化,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圆周率"的知识时,我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出直径各不相同的三个圆形纸板。课堂上,先指导学生小组合作量出准备的圆形纸板的直径和周长,并且记录下来。然后交流讨论找出圆的圆长与直径之间有什么关系。同学们经过一番实际操作,计算分析之后,就会惊奇地发现,尽管圆的直径与周长各不相同,但是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这个数是固定不变的。这时再加以适当的点拨,学生自然就会对"圆周率"这一抽象的概念理解清楚、运用自如。在这种有教师指导下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手脑并用,发现和解决问题,参与了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学得积极、主动,尝到了探究知识的乐趣,达到了手指尖上出智慧的目的。
总之,学生只有作为主体参与教学活动当中,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让他们成为课堂的小主人,才能构建出高效、互动的课堂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