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鞋材配套企业走出去应注重国际分工和产业链定位
2016-10-14
晋江鞋材配套企业走出去应注重国际分工和产业链定位
在2016年全球鞋业暨体育产业发展趋势论坛上,来自意大利、英国、越南、韩国和我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产业专家及企业代表,共同把脉体育产业未来黄金十年的发展走向与潮流趋势。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预计在2025年,体育产业规模总值将达到5万亿。这也意味着,未来十年将成为体育产业的黄金时期。论坛指出,整合全球优秀的产业链资源,成为冲击下一个体育产业的风口。在抢抓“一带一路”发展新机遇的同时,也要善于借鉴世界先进生产技术,积极借力工业4.0,优势是机器人与自动化生产的有机结合。
体育产业5万亿投资机会在教育文化产业、大健康、大娱乐
“从2008年开始,中国的体育用品尤其是鞋服行业进行了一轮调整,这两年里更是有了一个快速调整。最简单的就是参与体育运动的人群在增加,运动场景的变化使行业产生了新的变化,在未来还有一个很大的增长趋势。”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鲍明晓表示,当前,体育产业已经被国家纳入适应经济新常态、推动转型升级的整体战略,未来体育产业发展空间是巨大的,但要真正做起来,需要回归到体育最本质的东西。体育的核心价值是教育、健康和娱乐,运动产品的开发要围绕教育,体育产业5万亿的投资机会就在教育文化产业、大健康、大娱乐里。
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教授石碧表示,体育产业是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美国体育产业的产值达到了4500亿美元,占美国GDP的3%。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的体育产业也在蓬勃发展,占GDP1%~1.5%以上。
“和这些国家相比,中国刚起步差距大,但中国的体育产业有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石碧指出,企业不能一味走模仿、贴牌这些仅仅向别人学习的道路。作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的中国,应该有一批自己的体育产品品牌。他认为,跨界的合作、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创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皮革毛坯产业和鞋业与体育产业的合作和协同转型,从基础材料的功能化、市场化、智能化等源头上,来促进原创性和引领性体育产品品牌的诞生。”
在石碧看来,中国体育产业目前最缺乏的是品牌和品牌效应,要改变这个现状,需要加强国际交流,需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请进来,需要在生产选材工艺要求、技术装备及人员配置上,虚心向国际大品牌学习。
“体育产业是运营和构建生活方式的生产经营活动,是顺应老百姓生活方式的变化所产生的。机会就在老百姓的生活需求里,国民生活方式变革激发出新的活力。例如,全国蓬勃兴起的马拉松,越来越多人更愿意到户外体验生活等。”鲍明晓指出,这其中也将出现新的增长和投资机会,体育用品业可以与体育服务业对接,构建完整的体育产业链和体育生态圈,与“互联网+”、工业4.0、中国制造2025全面对接(核心是智造)。
晋江鞋材配套企业走出去应注重国际分工和产业链定位
作为中国品牌之都,晋江拥有安踏、特步、361°、舒华、浩沙等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体育产品品牌。如何整合全球优秀的产业链资源,冲击下一个体育产业的风口,成为在场嘉宾热烈讨论的话题。
越南中国商会胡志明市分会会长、越南利德投资顾问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缪仁赖在演讲中指出,越南GDP在2013年、2014年、2015年呈现逐年增长趋势。2016年,越南将成为新兴国家中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预测2016年越南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7%。“越南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平均劳动年龄有着较为明显优势,劳动力效率也在不断提升中,越南劳动力成本优势较其他国家明显,这些让越南受到鞋服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关注。”缪仁赖分析道。
如今,越南已经成为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鞋业产品出口国,制鞋业成为越南出口的三大支柱行业之一,“耐克、阿迪达斯等世界知名品牌纷纷将订单转移至越南,为其代工的工厂也在不断地扩大产能和提高技术含量。到目前,这些品牌在越南产能占全球份额50%以上,而这种趋势还将进一步扩大。”缪仁赖表示,值得注意的是,越南加入TPP后,大部分鞋业关税由原来的37.5%~40%降为零,少部分将于7年后降为零,出口竞争优势明显。
“当前中资企业进驻越南鞋业行业有着机会点。”对此,缪仁赖分析,世界知名品牌的OEM工厂已经在越南全国进行流水线自动改革。越南当地制鞋业的中小企业设备工艺技术落后,业态两极分化明显,晋江企业可以集合自身鞋业竞争优势,在二者之间找准定位,扩大发展。缪仁赖建议,晋江鞋业企业可以了解当地业态及需求,了解TPP相关规定,并按照要求实现本地化生产,晋江鞋材配套企业可以抱团进入越南当地鞋类产业园中园,打造完善的配套链,方便采购商“一站式”采购,提升竞争力。
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副院长段力民表示,对很多企业来说,要走出去首先要了解贸易规则及以后的趋势是怎样的。过去中国加入世贸,一些贸易规则主要是一些边境规则,比如降低关税壁垒、提高自由化程度,放开一些准入条件等;但是现在的规则可能会强调环境标准、劳动标准、知识产权保护,以后还会延伸到产品的技术标准和我们的一些质量标准,所以中国的企业一定要做好准备。
“企业走出去更要注重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定位,在国际市场上,产业链的定位是非常清晰的。虽然我们的企业会不断提高产品的创造、研发能力,提高装备制造水平和机器人来提高效益,但企业走出去首先要先做好定位,再逐渐向价值链的上游转移。”段力民建议道。
未来体育产业发展与智能制造密不可分
未来10年体育行业的巨大潜力,给行业注入了十足的信心。但与会专家同时也指出,未来企业的竞争与智能制造密不可分,工业4.0时代已经到来,企业应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智能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促使产业升级到新的高度。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三博中自科技有限公司研究员、总裁林红权指出,工业面临的挑战正在向全球蔓延,富士康在2011年时有120万人,公司当时提出未来三年内将安装100万台机器人,但到了2014年年底,却只安装了3万多台。可见,机器人代替人工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林红权建议,企业要从广义上理解机器换人,也就是说,不能简单地把机器换工理解为利用机器设备代替人工,而是利用高新技术促进企业改造升级。在这一过程中,MES(生产执行系统)是工业4.0的核心。
意大利机械人自动化系统股份有限公司顾问AngeloTaurino通过丰富的视频,展现了目前机器人与自动化相结合所带来的新的制鞋方式,并且在效率和质量方面有显著的提高。AngeloTaurino强调了林红权所说的观点,工业4.0不是简单的机器人代替人工,而是要同时对流程进行优化。只有对流程进行改造,机械换工才能起到明显的效果。
“机械换工的目的不是裁员,而是要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浪费,提高产品品质,降低成本。在过去的2年里,我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欧洲、美国的企业来到意大利,希望找到生产运动鞋的新的方式。亚洲是最大鞋业生产基地,其中中国占有很大的份额。但2015年的数据显示,中国只有1%的企业,在利用自动化生产;而生产鞋子较少的欧洲、美国反而自动化设备运用更大,所以,中国企业对自动化设备要有信心。”AngeloTaurino表示,自动化也是技术的一部分,目前,自动化的设备和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他希望中国的企业可以多参与,不单只是看看,即使是产业转移到东南亚,也希望能够运用智能化生产出更多物美价廉、品质更高的产品,而不仅仅是把生产基地转移到别的地方。(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