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教育信息化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创新动力

2016-10-13柳贡慧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16年7期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信息化

柳贡慧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要求

2015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下文简称:《纲要》),将“京津冀协同发展”升级为国家战略层面。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美好蓝图,值得人们憧憬和期待,但面临的实际突出问题也亟待解决,如创新驱动力不足、区域发展不均衡,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面对重大国家战略下新的形势、新的问题困难和新的发展思路,京津冀区域的高校,在新的时代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1.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首要任务——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京津冀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但如今的北京患上了“大城市病”,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交通拥堵、大气污染的难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城市发展。

《纲要》的首要任务要解决北京“大城市病”,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包括率先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北京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放弃发展“大而全”的经济体系,转而构建“高精尖”的经济结构,形成高端引领、科技文化创新“双轮驱动”、绿色低碳的产业发展模式。

2.京津冀协同发展整体定位——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实现首都功能定位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京津冀整体定位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

区域整体定位体现了三省市“一盘棋”的思想,突出了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相辅相成,全面贯穿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目前,三方面改革重点已经明确。一是推动要素市场一体化改革,包括推进金融市场一体化、土地要素市场一体化、技术和信息市场一体化等;二是构建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包括建立行政管理协同机制等;三是加快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

3.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高校的新挑战

高校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也是区域发展创新的引擎。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之一,高校具有良好的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才智力优势,在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中负有重要责任。面对三地“一盘棋”协同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京津冀高校应敏锐抓住机遇,重点解决三大任务:

(1)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要以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为契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围绕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合作,为京津冀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例,学校承担着为京津冀地区培养建设性人才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技创新引擎的重任。据统计,考上“211工程高校”的北京生源考生中有三分之一进入了北工大学习。这些青年才俊学成毕业后大多进入到京津冀地区工作,他们是城市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力量。

“十三五”期间,北工大按照“突出重点、创建一流、科学发展、优化结构”的指导思想,秉持“以建设一流学科为目标,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首都“四个中心”定位为指导,以服务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及“高精尖”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特色,突出建设重点,打造学科高峰,创建若干世界一流学科;坚持科学发展,推行学部制改革,优化学科结构,构建能够平稳、快速发展的学科体系,为实现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战略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2)推动高等教育内涵集约发展,开放共享区域教育资源

高校应积极践行开放办学理念,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促进教育资源在区域范围共建共享,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充分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高校间应加强学科群建设和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建设的有机衔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互相促进,整体提升水平。探索京津冀高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合作利用、评价以及共建共享机制。加强新兴交叉、支撑性和基础学科等优势与特色学科(群)的建设,形成相互支撑、协同发展、资源共享、竞争开放、优胜劣汰的多层次学科体系,创建一批一流学科、一流大学。

(3)强化科技协同创新,服务产业结构转移升级

高校内的科研团队、学者等要更加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注重原始创新和前沿突破,攻坚克难,奋楫前行。以高精尖创新中心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跨学科、跨学院、跨学校、跨区域协同,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体系,建立科研人员交叉任职的工作机制,整合各种校内外资源,探索产学研用的新机制和新模式,重点对接解决国家、北京市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

二、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动力

1.信息化与网络安全国家战略和“互联网+”

在国家战略层面,2014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宣告成立。这标志着中国已把信息化和网络信息安全列入了国家发展的最高战略方向之一。

当前的“互联网+”包括互联网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与各类传统行业结合起来,推动了生产方式的全新转变。“互联网+”已成为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互联网+”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互相融合形成的化学反应,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

2.“互联网+教育”

我国的教育信息化经历了多年的发展,目前已进入到深入应用、全面融合、引领创新的发展阶段,即“互联网+教育”阶段。寻求教育系统的整体变革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新目标,这为高等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面融合、部分创新的阶段性发展目标,“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创新创业的融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3.教育信息化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创新动力

区域产业、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协同是传统的一体化理念。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信息、数据和平台的一体化协同赋予一体化新的时代特征。

信息、数据和平台的一体化是改善和提高整个区域产业、资源、政策一体化协同效率的重要基础。信息化、大数据本身是创新驱动力,必然带动区域内部的大数据、TMT行业(电信、媒体和科技)的创新发展。

利用信息化,能够统筹协调布局,破解地域壁垒、传统行业壁垒、技术壁垒等问题,实现创新思维模式、创新技术发展模式、创新制造模式、创新管理模式等,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融合创新发展。

教育信息化带来的创新动力可以引领京津冀地区信息一体化和教育一体化协同。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依托教育信息化,要实现从“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创新技术研发模式方面,依托教育信息化,要大力发展未来网络、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核心关键技术,为传统行业提供创新动力支持。在创新产业应用推广模式方面,依托教育信息化,要对接国家需求和京津冀区域发展需求,重点在交通、环境、智库等领域和新兴产业提供创新动力,促进协同发展,并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在探索创新思维模式方面,依托教育信息化,要以“互联网+”的思维模式,以跨界思维,创新解决传统行业发展中的困难。

三、北京工业大学的新实践

北京工业大学引领并积极参与京津冀区域高校协同。近年来,学校紧密围绕国家和首都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大力实施“服务北京行动计划”,坚持立足北京、服务北京,面向世界,努力实现优质教育科技和人才资源的共享,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同时为打造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贡献力量。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围绕国家重大战略,推进京津冀三地高等教育协同发展。与天津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携手成立“京津冀协同创新联盟”,集合三校优势、整合三校资源,在学生交叉培养、科技平台共建、教师兼职互聘、干部挂职交流、科研成果转化与区域智库建设等领域开展合作探索。

在人才培养方面,促进学生在三所学校之间的跨校交流与培养,联合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开展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与试验,推进精品课程资源的协同开发与共享。并以“京津冀协同高校创新联盟”为契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特色学科建设,提升教师队伍水平,带动京津冀高等教育的协同创新和综合改革迈上新台阶。

2.创新技术研发模式

学校积极融入首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建立高精尖创新中心。围绕产业发展的高端化、服务化、集聚化、融合化、低碳化,开展未来网络、3D打印与先进制造、生物医学、智慧城市专项研究。比如,学校近两年与政府和相关单位陆续成立了未来网络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大数据研究院、北京智慧城市研究院。

以未来网络高精尖创新中心为例。2015年10月23日,北京工业大学未来网络高精尖创新中心获得北京市教委首批认定。旨在聚集全球优势研究力量,打造成为未来网络全球研发高地、产业创新和成果转化、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国际一流的未来网络研究中心。

3.创新产业发展模式

学校主动对接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与京津冀高校、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之间进行沟通合作,紧密围绕大气污染治理、交通管理、应急管理等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生态环境建设与环保产业发展、城市精细化管理与应急保障的研究。

近年来,学校陆续成立了北京工业大学京津冀绿色发展研究院、北京市交通节能减排实验室、京津冀交通协同创新中心等,先后举办了“京津冀一体化交通发展论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管理培训会”、“中国制造2025与京津冀产业协同——第五届首都学研产高层论坛”、“京津冀协同发展框架下的高等教育暨大学校长高峰论坛”、“中国发展论坛——京津冀环境与发展”等,以具体实践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推动产业创新。

4.探索创新思维模式

学校积极探索京津冀协同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携手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等京津冀三地21所高校,举办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框架下的高等教育暨大学校长高峰论坛。会议就破除“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建设新型高端智库、与企业对接、深化协同合作等内容展开深入讨论。另外,学校还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北京知识产权学院和北京知识产权研究院,为学生创新创业和为国家和北京市的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四、北工大教育信息化的新思路

1.信息化建设原则

学校整体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思路遵循统筹、集约、共享三大原则,并将其贯彻落实到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项目建设、运维开发和应用服务等具体环节。

(1)统筹原则。学校非常重视教育治理和教育教学信息化的建设。顶层设计并建立了相应的机制、机构,配备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并完善、发布了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项目管理办法、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办法和经费使用制度等。

(2)集约原则。学校遴选信息化建设项目,并论证形成合理的建设模式、技术框架等,充分发挥人力、财力、物力优势。

(3)共享原则。学校本着开放、共享的思路和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导向的理念,充分发挥设施、平台、数据的优势,促进各项应用和服务的有序开展。

最终,也是最重要的,教育信息化主要落实在教育治理信息化和教育教学信息化内容上。通过数据共享实现数据增值,着力提高高等教育的管理服务水平,实现科学决策和便捷服务。通过建设信息化学习平台、应用环境和特色资源,促进课内外学习的融合,推动教学模式的多样性,逐步实现教学向“以学为主”的模式转变,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促进终身学习的全面发展。

2.设置统筹管理机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

2015年中旬,学校合并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信息处,组建了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统筹机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整合优质资源形成了合力,更有利于适应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综合领域改革贡献更大的力量。

目前,中心负责信息化管理、运维、服务、建设与规划五方面的任务。即负责统筹学校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申请与实施;负责学校内各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行维护与管理;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致力于“智慧校园”的研究、规划与建设;以及为全校师生的学习、科研、管理和生活提供信息化公共服务等。

3.统一规划学校“十三五”信息化建设

由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主导制定的学校“十三五”信息化建设目标为:以推动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为核心,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创新信息化建设和服务模式,为实现“智慧工大”而努力。“智慧工大”包括四大核心任务和五个支撑保障体系。四大核心任务包括:学生成长服务平台、教学创新服务平台、科研协同服务平台、协同校务服务平台。五个支撑保障体系包括:完善一体化多渠道服务体系,提升服务体验;完善信息化应用支撑平台体系,促进互联互通;建设完善信息资源体系,促进信息共享;打造高速智能的信息基础设施,促进基础提升;建设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促进安全可控。

4.重点建设任务:提供以人为本的智慧校园服务

在建设以人为本的智慧校园过程中,按照服务对象,梳理整合出不同的服务线,包括教师、教学、学生、资产、财务、校园生活等,利用信息化系统、资源和数据为师生提供多方位、全生命期服务,并为学校的管理和发展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如以“学生服务线”为例,为学生在校期间各种事务提供一站式、个性化的信息化综合服务,包括入学服务、在学服务、校园生活服务、奖惩助贷、毕业服务等各个环节,使信息化技术和手段融入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中。

5.重点建设任务:完善信息化应用支撑平台

学校“十三五”全面开展“智慧工大”建设,重点实施学校“五个一”工程,完善信息化应用支撑平台,提升信息化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在教育治理信息化方面,通过实施“一张表、一个库”工程,建设学校统一的数据库,进一步完善数据共享交换机制,搭建应用支撑公共服务平台,支持构建开放式、可定制的应用服务,实现资源整合、业务聚合和服务融合,为各部门开展协同办公奠定基础,同时大数据研究为决策支持提供服务;实施“一张图、一中心”工程,以GIS空间应用地图拓展物联网应用,建设数据中心机房,推进校园网络的高可用性和高可靠性,探索私有云和公有云相结合的云基础设施服务模式,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促进信息网络安全可控。

6.重点建设任务:改善教学环境,促进人才培养方式改革

学校以教学为核心,着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围绕教学环境建设、特色资源建设、技术研发和研究推广四条主线,提升服务能力,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教育信息化环境、资源和服务,推动教学向“以学为主”的模式转变,构建21世纪的智慧课堂,促进终身学习的发展。

学校254间多媒体教室,全部实现了网络中控;建成了移动泛在式的教育教学环境并与授课教师合作尝试推广移动泛在式学习课程;自主研发形成网络教学平台体系,涵盖教学过程支持和学习资源支持平台,促进资源共享和课内外学习的融合;以视听艺术手段促进,促进优质、特色教学资源建设,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提供数字资源和环境;学校以多种形式向教师推送教育教学信息化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手段,为教师提供促进人才培养方式变革的理念、策略、技术和服务。四条主线统一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求,使平台、教师、学生三者形成合力,将人才培养、教师发展与服务教学融为一体,服务于教学和学习方式的改革。

7.建立京津冀教育信息化创新联盟

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快速推进,我们是否可以思考和研究建立“京津冀教育信息化创新联盟”,在教育的“互联网+”的大环境下,至少可以做三件事:

(1)用教育信息化支撑双培/外培计划实施。联盟高校共同建立联盟在线教育平台,遴选部分课程实施在线选课、学习、交流、实验、考试等,并实现平台内的课程学分互认,探索教育信息化协同之路。

(2)用教育信息化支撑“双一流”建设。以教育信息化手段,破除时空屏障,促进学科共建与科研数据共享,提高科研设备的利用率,尤其是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形成区域整体优势,凝聚成具有国际影响的区域特色学科群。

(3)用未来网络高精尖信息化技术支撑教育信息化创新。未来网络中国教育网将依托京津冀地区高校的信息中心,建设若干高校节点,将其打造成为未来网络全球子节点之一,支撑联盟高校发展。

(编辑:杨馥红)

猜你喜欢

京津冀协同信息化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协同进化
信息化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