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10-13丁志强
丁志强
一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虽加大了力度,加快了步伐,但就新课改的要求而言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小学,更不容忽视。就我对本地区教学实际的了解看,目前农村小学课改推进的力度不大,成绩不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不明确,对课标精神理解不够。
在学校举行的教研活动中发现,教师对教材的实质内容理解不透,教学目标定位不准,形式单一,所设计的教学活动没有为教学目标服务,常流于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只注重表面,没有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等。某些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太关注知识的掌握和课堂教学,结果忽视对教材的深层挖掘和对学生的充分了解,使教学陷入追求形式的误区,低效率是这种课的致命伤,因此以讲代学的现象普遍存在。
教学目标的设计是一堂课的灵魂指导。新课标指出多样性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发展,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有利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发展,因此,我们对一篇课文教学目标的设置,应尽可能多方面地体现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三维目标”表述,即“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通常在一堂语文课中,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教学目标教师都会努力落实,但往往忽略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和应变知识的能力。
2.教学方式陈旧,教学中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倾向。
农村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虽然近几年来注入一些新鲜元素,但是课堂教学大部分还是按老一辈人的思路进行。一些老教师的教学思想陈旧,接受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有困难;一些教师只是片面地站在考试成绩的角度看待课堂教学。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基本素养的形成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缺乏整体的思考。教学观念、方式转变得不够,仍是一问一答、一讲一听的授课方式,学生主体性得不到凸显,学生课堂听说读写活动不充分。
不管是哪种教材都不能完全顾及所有学生的区域特点,致使客观上缺少现代媒体的教师“照本宣科”,这似乎情有可原。但有的课文与身边的人、事、景、物有联系,某些教师视而不见,课堂上还是机械地停留在“教教材”上,这就是教师的主观问题。教学缺少创造性,没有生机,毫无情趣,自然就缺少语文教学的灵气。
新课程标准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与新课程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是完全一致的。片面地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或片面地强调人文性,都不符合语文学科的客观实际。语文教学要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要搞好农村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教师是关键,鼓励教师要积极参与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使之胜任当前的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教学。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语文教学活动是师生双主体的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实现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的目标。
3.课堂结构不够完善,教学成果巩固不到位。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虽以课堂教学为主,但不能只限于课堂教学,教师在实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完善课堂结构,增强课堂教学成果。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教师的教学思路不够清晰,教学重难点不够突出。在教学中,哪些字词句段是重点,哪些环节、哪些板块是关键,要准确定位,并着力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教师在上课之前对这些概念是全然模糊的。
(2)课堂教学要关注全体,注重学生听说读写集体活动,引导学生在设计的大量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
(3)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良好习惯。如低年的识字教学中没有识字方法的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姿势习惯未得到培养等。
(4)在设计课堂活动时,把大部分学生都设计成“群众演员”。教师在课堂上关注个别积极活跃的学生,忽略大部分胆小自卑的孩子,长此以往班级的整体素质得不到培养。
(5)教师过于依赖大量的参考书目,在教学中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设计,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堂教学显得死板沉闷。
二
语文教师应强化课程资源意识,努力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为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地学习提供充分的素材,还要积极发动和引导学生自主地开发和利用有益的学习资源,使学生扩大语文学习的视野。
为保证教学质量,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在新课程的实践和建设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我们提出如下对策: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须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因此,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树立并践行新的教育理念。这样就会有一个全新的视野,就能完善固有的教学体系。比如:在小组合作教学中,要均衡地设计好每一个学生的角色,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任务可做。在开展活动时,不要“自由竞争”,而要有计划地实施“按需分配”。
教师要立足教学实际创造性地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学习,并进行分析,以反省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不断提高自己对新课程的适应能力。
其次,在课程与生活的链接中寻找共鸣点。教师要加强与学生已有经验和生活的联系,只有这样,才容易使学生与教材产生共鸣。产生了共鸣,学生才会有学习的浓厚兴趣,才会与文章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才会进入情景交融的理想境界,才会达到既意料之中又出乎其外的最佳学习效果。有的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与课文中的人物相同或相似的经历,有的则要将学生带入广阔的大千世界去观察、去实践、去体会。把语文课上到孩子的心里,成为我们永远追求的境界。
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以“问题”为导向,以任务驱动为抓手,使我们的目标更明确,精神更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