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山之后

2016-10-13刘梓昕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鲍叔牙平衡点山巅

刘梓昕

涉水就要“会当水击三千里,自信人生两百年”,因为只有这样才体现我们“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登山就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因为只有这样才体现我们“少年心事当拿云”。我们做人做事都要有高度,这是必然的。但是,当我们达到了一个绝对高度之后,我们怎么办呢?

我们以山来做个譬喻吧。

我们登上了山巅,感觉真好。上可摘星拿月,周身云气飘动,自己恍若在仙境一般,百鸟鸣唱,仙乐洗濯世俗的耳朵,心旷神怡;下可看到山麓小若蝼蚁的人群、星罗棋布的水洼和良田,人间美景尽收眼底,真个是赏心悦目。但你是否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呢?席慕蓉说过:为什么走得最急的也是最美的时光,为什么锁得住笔,却锁不住青春和忧伤。说的貌似就是我们处在山巅的感觉,欢乐过后,也许剩下了忧伤。就像你某次月考,你考了个年级第一,处在山巅了,但是下次你可能是第二,甚至也有可能是第二百,胜利的喜悦不经意间化作了倾覆的悲哀。既然可能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那么,你就得有做好下山的准备,而且心态上十分淡然。其实,人生就是这样,你从低处往高处走,走向某个平衡点,你以为会越走越高,但当你走到这个平衡点的时候,就发觉你已经最高了,要么就永远处在这个平衡点上,要么沿着这个平衡点往下滑,而事实上,一生都处在这个平衡点的人少之又少。大部分人是大红大紫之后,然后开始黯淡,最终还可能寂灭,这就是辩证法。水势澎湃浩荡,有高潮,自然有低音;人生此起彼伏,有高峰,自然有低谷,于是我们说:站在最高处固然是最好的,假如因为某种原因,或者是内因,或者是外因,我们不得不下山了,我们就坦坦荡荡接受下山的事实,或者我们预见到下山的事实,就主动下山,还唱着幸福的歌谣下山,其实是一件很美的事情。

大家都知道鲍叔牙吧,那可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在管仲席卷政治风云之前,就已经叱咤政治风云了,没有管仲,鲍叔牙很有可能占据了一个很大的山头,在山巅长袖善舞,游刃有余,而且这样拉风的日子还会很长久。但是管仲来了,那个用毒箭射杀公子小白的管仲来了,那个不会做生意但却多分红利的管仲来了,那个给人帮忙越帮越忙的管仲来了,鲍叔牙知道自己的山头保不住了,怎么办呢?是用嫉妒心杀死管仲呢,还是用自己手中的权威倾轧管仲呢,抑或是借助国君之手铲除管仲呢?鲍叔牙都没有这样选择。他选择了请管仲上山,自己下山的决策,给一段历史留下了一串佳话。其实,任何一种职位,一个人都不能长久拥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旧更替,万象更新。

当然,如果山巅空气不是稀薄,又无人来抢山头,自己有能力可上九天揽月,那么,暂时不下山或者长久待在山上,不亦乐乎?

猜你喜欢

鲍叔牙平衡点山巅
陈维山
管鲍之交
Lotka—Volterra竞争扩散系统连接边界平衡点和正平衡点行波解的存在性
窗外
在达古雪山巅
拍脑瓜
环境保护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类两种群相互依存的生态模型稳定性分析
鲍叔牙与管仲
品悟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