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绘画中藏的光色密码

2016-10-13

知识就是力量 2016年10期
关键词:光色印象主义光晕

刘夕庆

人类对光与色彩的研究,由来已久。在科学上,很多的科学家对光与色彩进行过研究,如:牛顿进行了日光(白光)的分色实验;麦克斯韦预言了可见色光也是一种电磁波;爱因斯坦解释了“光电效应”并揭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本质等。与此对应,画家对光色的运用也经历过多个时代,并将绘画中的“光色元素”与科学中的光色元素结合在了一起,将绘画中“光色元素”的多样性运用发挥到了极致。

从平面走向立体的光色描绘

在绘画领域发生的第一次变革正是对光与色的强调。追求光色真实性的画家们尝试着描绘阴影,通过对阴影处的完美表达让他们捕捉到了层次丰富的光色,观众第一次在诸如衣褶间观察到了人物形象的立体感,画面光色形象据此从单纯的平面走向了光影交织且丰富的立体。作品不再是简单的前景和背景间平色的区分,人们在画面中看见了活灵活现的色彩形象及其光影空间,这大概发生在古罗马时期,到了欧洲文艺复兴及其以后,古典光与色的写实画风被推向了顶峰。

可见光色与光谱

牛顿于17世纪做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白光(太阳光)色散的科学实验,这也是牛顿致力于颜色的现象和光的本性的研究。1666年,牛顿用三棱镜研究白光,得出了令人激动的结论。白光是由不同颜色(即不同波长)的光组成,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在可见光中,红光波长最长,折射率最小;紫光波长最短,折射率最大。牛顿的这一重要发现成为光谱分析的基础,揭示了光色的秘密。

可见光的光谱排序为:红、橙、黄、绿、蓝,靛、紫,和彩虹的光谱排序一样。实际上,光谱可以超越可见光的光谱范围,其波长可以更长(比红色长),也可以更短(比紫色短)。在光谱上,不同的波长对应着一定的能量。根据丹麦著名物理学家玻尔的玻尔模型,光谱是原子中电子从激发态回到较低能量状态时发出的光子产生的。我们看到的光的各种颜色是由发光体各类原子发射的某个能量(频率)的光子所产生的。白光通过棱镜可分解成波长不一的光谱。我们可以说,各类原子构成光的来源,无论是电光还是遥远的星光。这是光谱科学的基础。

追求具有新鲜感的光色表达

印象主义是欧洲乃至世界绘画史上的一次大革命,对近代绘画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法国画家莫奈是印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印象派名称的由来,就是从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中的“印象”一词而来。因而,莫奈之名与“印象主义者”一语有着不可分离的关联。

莫奈是一位“光色”的讴歌者,他不断地探索描绘明亮阳光照射下的自然景物。他探索的一个目的是要把物体之间的维系点找出来。对他而言,这象征着逐渐克服的自然界线,如海与洋之间的联系物。有些维系点是他发现并分开物体间的关键。

如果说莫奈是印象派的发起者,那么法国另一位画家乔治·修拉则是新印象派(新印象主义)的创始人。1878年,修拉开始对当时所有关于光和色的科学理论产生了兴趣。他发现绘画必须用到眼睛,因此开始彻底研究视觉现象,并不断研读绘画技法书籍,甚至涉猎几何学以及物理学。而此时,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已经预测到了各种可见色光、乃至自然中存在的运行速度与可见光相同的辐射都是电磁交替的横波。修拉还熟读了法国化学家谢弗勒在1839年所写的《色彩的协调与对比原理》一书,该书写到:“任何单独的颜色都被其补色的光晕所影响。”这种光学原理是印象派所信奉并实践的金科玉律,但没有一位画家能像修拉那样,将此原理如此彻底地实践,及创造新的理论。

修拉专心研读了有关色彩的科学著作,决心以科学的色彩方法将印象主义从直觉印象引向理性分析,以合乎规律的笔触给光色和物象以永恒的形式。1884年,他全面走上新印象主义道路,其代表作品是《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该作品以新印象主义特有的色彩分割画面,并配以彩点,使画面有着灿烂的光色感和朦胧的意境,人物、景物的细部虽不清晰,但整体感清晰可辨。

新印象派是对印象派光色运用的进一步科学化和精确化。修拉独创的“点”描技法与配色,可以让观众的眼睛在点与色之间产生一种色彩和谐感。修拉称这种技巧在绘画派别上被称为“分光派”,也是后来艺术史家所称的“点描派”。

20世纪画坛表现出的多样性的光色

从19世纪末迈入20世纪,各类艺术家都被第四维及其描绘方法迷住了。对非欧几何这样的数学概念,以及对电磁波、X射线和电子等这样最新科学发现的兴趣,激起了他们以空间绘画艺术等形式将其记录下来。

未来主义画派创始人之一的意大利画家贾科莫·巴拉以路灯的光晕为题材创作了《街灯:光的习作》,该作品对光色的表现是自内向外的点状光谱描绘,就像从灯芯展翅飞翔出无数的不同光色的鸟。

而出生在乌克兰的女画家索尼亚·德洛奈对光色的视觉冲击感到无比兴奋。她于1931年创作的画作《旋律:生活之乐》中,用色彩鲜艳的圆表示明亮的街灯周围的光晕,这种大色块的表现手法一看就知道更现代和更抽象。德洛奈解释该作品时说“一切都是光晕”,她还补充说,她一生中从未看到过一条直线。需要说明的是,德洛奈和她那一代人已经知道新几何学和大数学家庞加莱的著述了。

猜你喜欢

光色印象主义光晕
卢美涵:夕阳
从拉威尔的《波列罗舞曲》议印象主义风格的包容性
浅谈许幸之《印象派就是印象主义》
最好的礼物——印象主义大师
鸡舍LED光色智能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德彪西音乐创作对印象主义绘画的借鉴
论述舞台灯光设计中光色的应用探讨
板上芯片集成封装发光二极管的光色检测系统
微软大作《光晕》首现iOS射击视角变了
电视照明中光色的运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