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撑起NBA海外赛
2016-10-13
本报记者 周洋 谢戎彬 本报特约记者 许云峰 葛群亮
“我们都是火箭的队蜜!”一群火箭球迷打趣说。12日晚的北京乐视生态体育中心,俨然成了NBA火箭队的主场。离比赛开始还有两小时,已经有不少球迷身着火箭队球衣、举着“HoustonLetsgo”的标语等候入场。116∶104,大胡子哈登领衔的火箭当晚轻松战胜年轻气盛的鹈鹕。不过比分并没有那么重要,动辄几百上千元的票价,轻易卖光的纪念品都在向外界力证:中国赛越来越成为NBA的“心头肉”。
走了科比,来了哈登
昨晚的乐视生态体育中心不仅上座率高,星光也很灿烂。香港明星李治廷、台湾明星王大陆、钢琴王子李云迪,还有姚明、马琳、郑海霞、佩顿、穆托姆博等体育大腕都从《环球时报》记者面前飘过。
“我是从石家庄赶来的,”一名候场的球迷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们一群人因热爱火箭队在网上相识,今天一起来为火箭加油,“他从沈阳来,这位更远,广州来的”。事实上,此次NBA北京站也是NBA季前赛的一部分,不过比赛并未因为移师海外而降低规格。比赛现场的裁判、拉拉队,甚至地板都是从美国“空运”而来。在球场专设的媒体工作室,《环球时报》记者碰到全国各地的近百位同行,还有不少外国记者。赛前半个月,相关媒体日程就已出炉。媒体证件领取、球队公开训练及采访、NBA关怀行动以及赛前发布会的时间地点都明确告知。流利的中英双语是工作人员的标配。可以说,NBA对中国赛的重视程度以及组织效率,要远远超过国内筹办的某些“知名赛事”。
“哈登、火箭队以及NBA联盟都需要感谢姚明,在这位名人堂成员的感召下,中国的众多粉丝用最大热情关注着NBA中国赛”,美联社在发出上述感慨的同时强调称,作为火箭队的当家球星,哈登享受到中国球迷的最高礼遇,全场高呼的MVP就是最好的证明。尽管NBA失去了姚明和科比,但却依旧可以凭借“火箭情结”开拓中国市场。哈登在场上的飞扣,可以视作NBA与中国深度合作的又一次开启。
“最强海外赛”离不开中国
从2004年姚麦联手开创“中国赛”新篇章开始,NBA已经举办了10届中国赛。没有其他国家与地区能享受这样的待遇。ESPN在题为“NBA的中国策略”的文章中称,无论斯特恩还是现在的萧华,NBA一直将中国市场视为“全球扩张计划”中的支柱力量。尽管这样的雄心在姚明退役后受到影响,但NBA迅速用更频繁、更精彩的“中国赛”来延续对球迷的吸引。
中国赛到底能为NBA赚到多少钱?有数据显示,NBA2012年从中国市场收获1.5亿美元。萧华曾明确表示:“我们在中国市场的盈利每年增长率超过10%。”按照这一计算,NBA在2016年从中国可以赚到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10亿。美国雅虎称:“很明显,NBA已经将海外市场的重点从欧洲转移到中国,这是因为后者的经济实力和篮球氛围都令人惊讶。NBA必须与发展更好的经济体深度合作。”可以说,经过38年的积累和中国市场的助力,NBA国际赛已成为真正的全球品牌赛事。
同是季前赛,CBA差在哪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CBA季前赛与NBA中国赛在时间上撞车。两者在赛事影响力、办赛水平等方面的差距被直观地摆上桌面。亚篮联官网指出,从表面上看,中国篮球距离商业化如此之近,但事实上却没有汲取经验,开发自己的市场。
与NBA换着花样讨好市场不同,CBA季前赛更像是一场漫不经心的篮球普及活动。以今年季前赛为例,中国篮协把比赛分为6个赛区进行,这些三四线城市基本上属于“篮球荒漠地带”。篮协的解释是“将篮球氛围带到全国各个角落”,其实目的还是为省钱。赛区当地没有自己的CBA球队,商业赞助自然无从谈起。反观NBA,对承办城市的办赛环境、市场容量会有严谨的考量。
从以往看,CBA季前赛缺乏规划组织,球队出工不出力是常事,鸡肋标签难以撕掉。而NBA球队几乎都把季前赛当作常规赛预演,考核队员、演练阵容、磨合状态成为关键词。新赛季季前赛开打后,哈登通过几场比赛的磨合,已经对新的控卫角色基本适应。而CBA季前赛的组织工作存在太多问题:场馆设施简陋,参与报道的记者难以找到立足之地。赛事时间安排也是奇葩,经常会将两场连续的比赛安排在同一场馆,迫使组织者人为压缩比赛时间。糟糕的还有观赛体验,与NBA中国赛明星齐聚、互动热烈的场景不同,CBA季前赛的场馆内常因观众吸烟搞得“烟雾弥漫”。亚篮联官网对此感慨说,作为亚洲最好的篮球联赛,CBA真的不该这样不顾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