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美国社会“自组织”如何应对自然灾害

2016-10-13孙嘉明

党的生活 2016年9期
关键词:自组织市政府承包商

□孙嘉明

体验美国社会“自组织”如何应对自然灾害

□孙嘉明

我居住在美国达拉斯市附近的一个大学城里。几年前,我所在的小区遭遇了一场30年不遇的龙卷风,好几十家住户受灾。

我家门前的百年大树被风掀倒,把屋顶捅了个大洞。那天晚上,又刮风又下雨,雨水顺着屋顶的大洞流进屋内,把地毯、沙发、钢琴全泡了。因为断了电,屋里漆黑一片,电话也无法与外界联系。我和妻子只能点上蜡烛,听着窗外夹着暴雨的咆哮轰鸣声,提心吊胆地过了一夜。

第二天,天蒙蒙亮时手机才有了信号,可面对一片狼藉,我真有点儿束手无策。

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向市政府求救。电话打过去后等了好长时间,我才看到一辆警车驶来,但没人下车就离开了。随后,我再次拨通市政府的电话,得到的回答却是“你自己找保险公司”。

咦!政府怎么能这么轻描淡写地应付老百姓!无奈,我只好翻出我的房屋保险公司电话拨过去。电话那边的接待人员说,会尽快派人前来记录灾情,同时提醒我,现在就可以联系工程承包商进行灾后重建。

“自己找工程承包商?”我不知所措,这是我来美国后第一次遭遇灾害,到哪里去找工程承包商呢?

我正犯愁呢,忽听有人敲门。一打开门,敲门人就问我是否需要帮助。原来,他们就是工程承包商。他们通过广播、电视了解到这里的灾情后,驱车一个多小时从另一个城市赶到这里。

看到他们有承包工程的资格证书,我便和他们谈起如何修复砸坏的屋顶、更换浸水的地毯和沙发、处理受潮的墙壁等事宜。承包商仔细查看了受损情况后,很快从随车携带的电脑上打印出一份近10页的清单,列出所有的材料费和人工费,并估算了工程所需要的时间。

我签了字,当问及如何支付费用时,那位承包商说:“只要把你的房屋保险公司的账号和电话给我即可,所有事项我们会与保险公司联系,不必你直接参与。”于是,我家房屋的灾后重建计划就这样搞定了。

那一天,前来敲门施援的工程承包商来了好几拨。后来我才知道,他们之间有竞争,我可以就房屋修复的价格、标准与他们讨价还价。可是,由于我以前没经历过类似的事,就稀里糊涂地被第一个敲门的工程承包商给搞定了。

灾后的第二天,我要去外州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就由我太太在家看管施工。数天后,当我回到家里时,看到好几位工人有的在屋顶铺瓦,有的在室内刷墙,有的在外锯木头……许多邻居家也是同一番“大干快上”的灾后重建景象。

十来天后,我家的修复工程完工。看着修缮一新的房屋,我的心里很高兴,再三向工程承包商和工人们表示感谢。他们离开时带走了我签过字的合同。

一周后,保险公司派来的第三方检查人员敲开我的家门,询问工程质量问题,并让我填写了一份表格。数天后,我收到通知,工程总共所需的2万多美元已直接转给工程承包商,而我一美分都没花。

这场灾后重建虽然过去数年,但那期间发生的件件事情却常常在我脑海中闪现。回顾整个过程,没有市政府官员露面,也不见社区委员亲临,自始至终仅有三个角色出场:受灾者、承包商和保险公司。我似乎从中悟出一个道理:这不就是国人近年来常常讨论的“小政府,大社会”或“社会建设”吗?

过去,当老百姓遇到问题时,第一反应就是找领导、找政府。如果发生无责任人和担保人可寻的事件,也只能由政府买单。说到底,就是社会缺乏“自组织”功能。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自组织”是指一个系统在内在机制的驱动下,自行从简单向复杂、从粗糙向细致方向发展,不断地提高自身复杂度和精细度的过程。可见,在应对自然灾害时,政府在某种程度上“不作为”或“少作为”,而让“社会”自己去作为,让“社会”自动地化无序为有序,更能体现出社会“自组织”的强大活力以及成熟的内在机制。

[编辑:王雪电子信箱:ddshwx@126.com]

猜你喜欢

自组织市政府承包商
市政府召开党组会议
市政府召开党务会议
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
市政府党组(扩大)会议召开
2018中国承包商80强和工程设计企业60强揭晓
PBC模式 养护管理机构与承包商的“双赢”
网络集群自组织特性对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影响研究
群体智慧与教育研究
建筑设计基础教育中“体”与“空间”形态的自组织
承包商如何做好FIDIC建造合同条件下的工程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