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钱塘闺阁才女关锳著述考
2016-10-13唐海宏王旭东
唐海宏,王旭东
(1.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文学与传媒学院,2.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外国语学院;甘肃 成县 742500)
清代钱塘闺阁才女关锳著述考
唐海宏1,王旭东2
(1.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学与传媒学院,2.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国语学院;甘肃成县742500)
关锳是清代钱塘闺阁中的重要才女。她家世业儒,幼受父教,诗、词、书、画无不精通。就其文学创作来说,她词才清妙、诗蕴禅悦,一生留下了了大量的诗、词以及序跋作品,现在仅见《三十六芙蓉馆诗存》与《梦影楼词》。从著述整理角度搜罗、归集她散佚在各种古籍中的作品就显得很重要了。
清代;关锳;著述;考述
关锳是“清代闺秀词坛一大作手”,从她大量的诗、词以及序跋中,我们可以一窥其才女风采。但对于关锳的著述,各种资料记述显得零星杂乱,不够准确与全面,还存在许多谬误和语焉不详之处。现综合各种资料,对其作一分类考述。
一、关锳的诗词作品考述
对于关锳的诗词创作的记载较多,其同时代钱塘人丁丙在蒋坦传记《蒋文学传》里有记述:“淑俪关孺人名锳,字秋芙。所著则名《三十六芙蓉馆诗词稿》,印本皆罹兵火,殊可痛惜。”[1]随后,清人杨后撰《柳门遗稿》记载:“题秋芙女士《三十六芙蓉馆遗集》,故人蒋蔼卿之室人也,尝赋《梦影词》。”[2]这是相对较早的有关关锳诗词创作的记载。
到了民国,对关锳诗词的记载就更多了。姚鹓雏、朱鸳雏著《二雏馀墨》“言诠第一”条目下记载:“瑛字秋芙,口口人,有《梦影楼词》一卷。”[3]单士釐《清闺秀艺文略》卷一记载:“《三十六芙蓉诗存》关瑛字秋芙,浙江钱唐人蒋垣室;《梦影楼词》,同上。”[4]1933年时任浙江省立图书馆编辑组组员的金涛在其《偕隐庑漫笔》中记述:“《梦影楼稿》,其(按:此处指蒋坦)妻关锳撰,咸丰四年刻本……锳字秋芙,能文章,工吟咏,为清代才媛之冠。道光二年生,咸丰七年卒,年三十六。平湖黄金台为撰传,见《木鸡书屋文钞》。”[5]谭正璧在《女性词话》里记述:“关锳字秋芙,钱塘人,蔼卿是她丈夫蒋坦的字。她著有《三十六芙蓉诗存》及《梦影楼词》。”[6]民国掌故大师郑逸梅在《蒋蔼卿之遗韵》也有记述:“秋芙著有《三十六芙蓉馆诗词稿》,已遭兵火。又著《闺雅》一书,今江南图书馆尚有残本。秋芙性好佛,尝劝蔼卿纳妾媵。稿中一再述及怡春阁,则怡春阁殆其别室欤”[7]。
从清代、民国人的记载可以看出,他们大多将关锳的诗词集搞错了,其实正确的表述应该是诗集为《三十六芙蓉馆诗存》、词集为《梦影楼词》;郑逸梅所说的《闺雅》一书也不是关锳所著,《西溪蒋坦与<秋灯琐忆>》对此有记载:“道光二十九年(1849),蒋坦编纂《闺雅》二十八卷,版芯《城西草堂》,为钱塘丁丙‘正修堂’所藏。今存残本八卷,其中卷五至卷八为‘节妇’、‘才媛’,卷二十五、二十六为‘青楼’,卷二十七至二十八为‘女仙’。”[8]25而蒋坦的诗作《喜晤闺秀沈(善宝)即送之皖中》中也有明证,诗云:“仅与闺中拥髻人,论才添得牛衣话。岂有扬雄奇字书,但摹韦觳编诗派。况闻新选玉台诗,朵云渐满乌丝界(时余辑《闺雅》,闻君亦编《国朝名媛诗话》)。”[9]蒋坦在诗中明确说道“时余辑《闺雅》”,而沈善宝在编《国朝名媛诗话》,可以确认《闺雅》乃是蒋坦的著述。
为了更详尽地了解关锳的诗词创作内容,现据其诗集《三十六芙蓉馆诗存》将作品目录列举如表1:
表1 《三十六芙蓉馆诗存》诗名、数量统计①
除诗集《三十六芙蓉馆诗存》,关锳的词集《梦影楼词》亦收有词作62首,词目如表2:
表2 《梦影楼词》词名、数量统计②
除《三十六芙蓉馆诗存》中113首诗歌、《梦影楼词》中62首词作外,关锳还有一些诗词作品散见于时人著述之中。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蒋坦初刊《红心草》诗集八卷中就有关锳作《题蔼卿夫子〈红心草〉》四首,内容如下:
评花问字太依依,瘦到秋腰又几围。
绿梦未醒蕉叶幻,红颜甘让牡丹肥。
明知庚易归田决,曾劝秦嘉就禄非。
为买绣丝还贳酒,不辞典尽嫁时衣。
瑶台一誓意缠绵,便是红尘小谪年。
阿难夫妻曾夙世,葛洪家世共升仙。
寿杯同进高堂菊,大药新收火宅莲。
今日阴池阳鼎在,好凭反复过三田。
兰钮摇焰隐窗虚,锦片才华羡不如。
螺黛绿干张敞笔,蜡花红拥宋祁书。
莲台此去长依佛,栗里何年许挽车。
闻说蓬莱山可望,白云鸡犬有人居。
频摹粉本写丹铅,描就眉愁独自怜。
庞蕴早成归隐计,百年犹有卖薪钱。
凤凰宝瑟同心语,蝴蝶花房一梦缘。
昨夜楼头同乞巧,炉香影里记扶肩。[8]35-36
蒋坦作品中还录有关锳的三首诗作,分别如下:
一从别后信音稀,
日日登楼望雁飞。
原不龙沙隔风雪,
要人依样寄寒衣。
枣帘昨夜卷新霜,
却喜今年病体强。
自向屏山写秋菊,
借他相伴过重阳。③
沿南湖至凤山道院小憩回舟东门桥
日落南湖边,微行狎鸥鹭。
乡心似落叶,一雨积无数。
松风牵人衣,苔阴窘客步。
暮色千嶂合,残钟一乌顾。
平桥界绿外,危塔漏白处。
悠悠不可说,挥手自兹去。
回头望高城,寒星出烟树。[8]96
郑发楚主编的《西溪山坞》中记载山阴闺秀秦云作有《山行至马家坞访东隐庵》诗作一首,关锳曾有和作:
明月出高树,浩浩金波驰。
临深濯华发,此情溪流知。
攀援陟猿磴,逶迤循凫漪。
冈峦曲以邃,一随孤云之。
到门发清磬,垩屋三楹支。
玭衣绣旛碧,虫网生帷缁。
颇忆总发日,此地常游嬉。
自从面颜皱,得无山灵嗤。
宙合亦黋朗。頫仰足熙怡。
何为俗情热,甘使遗尘羁。
静契皆至理,内观无游思。
请看两手掌,放下梧桐时。[10]
此外,沈善宝《名媛诗话》续集下记载了“巢园雅集”聚会中有关锳和诗一首:
晚来天欲雪,春意到庭梅。
幸得良朋集,欣逢笑口开。
椒花傅妙咏,柳絮仰高才。
愧我词章拙,烦君为剪裁。[11]
除诗作外,在阮恩滦《慈晖馆诗词》中还有关锳的一首词作。
清平乐 题《慈晖馆诗词草》
画屏秋远,残梦兜衾短。风落瑶笺诗一半,和雨和尘吹满。
隔帘弹冷琴声,小楼收了秋灯。不及多情芳草,春来还肯重生。④
二、关锳所题序跋作品考述
除大量的诗词作品外,关锳还有许多序跋作品。这些序跋蕴含着清中后期大量的诗词文化认知价值、理论价值与史料价值,对研究清代诗词史(尤其是女性诗词史)、诗词理论史以及文化与文艺思想,对考订作家生平、作品版本、词集编纂、刊刻、流传的情况等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与信息参考。
在关锳所题写序跋中,最著名的就是其《梦影楼词自序》。序曰:
余学道十年,绮语之戒誓不堕入,于归后,为蔼卿牵率,卒蹈故辙。然闺房倡酬,得亦旋弃。自交沈湘佩、湘涛诸君,笺筒往来,人始有知余词者。迩来篇章较多,蔼卿为存数十首,梓行之尘世间,于是知有《梦影楼词》矣。噫!一念之妄,堕身文海,《梦影楼词》岂久住五浊恶世间者?譬如鸣蜩暳暳,槐柳秋霜,既蘦遗蜕,岂惜白云溶溶,余其去缑山笙鹤间乎?文字赘疵耳,蔼卿盍亦弃此而从我游也。
咸丰四年甲寅六月,妙妙道人关锳书。
在序中,她对文学与生活都一概加以否定,认为“学道”才是人生的正确追求。
除自题《梦影楼词自序》外,关锳还为时人的诗词集撰写了序跋,现按时间顺序赘述如下:
(一)《评花仙馆词序》。《评花仙馆词》为清钱塘人金绳武《泡影词》与妻汪淑娟《昙花集》的合刊本,咸丰三年(1853年)写刻本,有蒋恭亮、关锳序,鲍靓、高茹等题词,丁丙跋。关锳序文最后落款为:“咸丰三年岁在癸丑四月,钱唐秋芙女士关锳拜撰”[12]。
(二)《翠螺阁诗词稿序》。《翠螺阁诗词稿》,诗词合集,五卷,丁丙妻凌祉媛撰。丁氏延庆堂刊刻于咸丰四年(1854年)。王蕴章《然脂余韵》卷二曾著录。关序的最后落款为:“咸丰四年四月,钱唐秋芙女士关锳顿首撰”[13]。
(三)《绿云山房诗草序》。《绿云山房诗草》,共二卷,劳蓉君撰。存诗三百八十六首。前有陈绵、邬鹤徵、关锳、杜煦、劳沅恩等十四人序。序文最后落款为:“咸丰五年乙卯十月,钱塘秋芙女士关锳顿首撰”[14]1498。
(四)《净绿轩诗存序》。《净绿轩诗存》,包蕴珍撰。蕴珍字亭玉,号菊篱,钱塘人,秀水蒋丙照妻。著有《净绿轩诗存》二卷,前有魏谦升、胡培元、关锳序及自序,末有包汝嘉等跋。关序的最后落款为:“咸丰丙辰三月,同里愚妹关锳秋芙顿首撰”[14]1500。
(五)《秋水轩词序》。《秋水轩词》,一卷,录词八十八首,庄盘珠撰。盘珠字莲佩,举人吴轼妻,卒于嘉庆间。《然脂余韵》卷五著录为“关锳秋水词序”,序文最后落款为:“咸丰五年乙卯长至日,钱塘女十关锳作于梦影楼”[15]。
除诗词序跋外,关锳曾在咸丰三年修禊日(即三月三日)为黄燮清的剧作《桃溪雪》作过后序。此序是关锳序跋中最能体现其真情实感的作品,兹赘述如下:
桃溪雪后序
参天黛色,木號女贞,满地红心,草名独活。摹神肖物,女子易工,杀身成仁,深闺罕觏。谢道韫诗名太盛,奇节不傅,曹大家国史能修,侠肠未著。溅蛾眉之碧血,补麟史于金闺。两间未有之奇,千古全归之局。虽摩尼易失,实在人心,而太璞终完,灰珍浩劫已。国家康熙初,有绛雪女史吴宗爱者,永康闺彦,姑射仙姿,岐凰遗祥,彩鸾旧族。碧玉初分之字,清溪最小之行,煖玉生芽,三双种成雍伯,明珠在椟,十五未嫁王昌。盛鬋丰容,中郎有女,传经问字,伏生无儿。楼住六宜,虯檐月上,人惊三艳,雁影风来。分调《白苧》之歌,集补《绿华》之草。当其随行槜李,小住稠桑,蛾术家传,饘堂春永,结伴泛倾脂之水,寻芳问御儿之桥,往来罗刹江中,应接山阴道上。南国多言情之作,东征有纪游之章。一肩秦月燕云,千里吴头越尾。关雎钟鼓,乐在房中,我马玄黄,忧深塞外。鸳鸯错彩,自舒善色善心,蜾赢书香,且结空花空果。况復琴参贺若,管协伶伦,北苑丹青,南朝金碧;艳夺双花锦池,神摹万岁通天,左蕙芳肃逊其娇,苏若兰手输其巧。美人玉貌,同貽七出菱花,闺侣瑶情,巧结同心栀子。不数淑贞,红粉集有断肠,羞吟清照,黄花身惭晚节。然而独傅韵事,恒悔幽光,生义难兼,古今同慨。当徐尚朝之入寇,正济道山之殉身。黑白探丸,东西搜堡,鼓鼙动地,戈甲连天。帮源逞方腊之强,会稽集孙恩之聚。时有枌榆诡计,桑梓庸谋;谓红颜尚可和戎,非白战所能杀贼,计定美人之局,忏成出塞之诗。而女则慷慨从行,从容赴义。共姜但以死誓,文姬焉望生还?旋于疎纲之时,遂作坠渊之陨。迄今年逾二百,已失传闻,界满三千,不彰胜迹。佳人黄土,小劫红羊,永没孤芳,胡可胜道?所幸吴君康甫,攝篆是邦。乘轺式庐,披荆拾艳。得遗珠两卷,沧海回波,有彩笔五花,中天复旦。传搜列女,星燃刘向之藜,序补新诗,夜起徐陵之草。从此海内争传三绝,闺中自有千秋矣。间尝放宝鉴之图,披燃脂之录,搜香摘艳,戞玉锵金。绘声绘影之奇,一字一珠之秀,不过搜罗散佚,收拾芳华。讵知楼台本七宝庄严,绵肃皆万花散落,芙蓉承露,圆收珠影千重,璎珞垂云,奇现金身丈六。况乎神仙眷属,家近蓝桥,山水清华,地连宝婺。奇葩现瑞,不争秋白春红,仙籁鸣空,何有巴歈越唱也哉?
咸丰三年修禊日,钱塘女史关锳秋芙撰。[16]
此序歌颂了绛雪女史吴宗爱的高尚品德,视角更贴近对女性同胞的人生命运的关怀,体现了关锳对德的推崇与维护。
三、结 语
作为清后期钱塘闺秀词人的佼佼者,关锳虽然皈依佛教20余载,而且对文学是加以否定的,发出了“一念之妄,堕身文海”、“文字赘疵耳”的感叹,但纵观其一生,还是创作了大量的诗、词以及序跋作品,与同时期的闺秀才女相比,她的部分作品跳出了一般闺秀作品的狭小空间,呈现出了其特立独行的品质。诚如梁乙真所说:“浙派词中,妇女倚声,在有清中叶以后,当推吴蘋香、关秋芙二人为最……以为浙派之殿。”[17]这一评价,用在关锳身上是很贴切的。由于资料所限,现在所见关锳的著述仅如前文所述,但这只是关锳作品的一部分,她更多的作品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注释:
① 表中所引关锳诗歌目录皆据2014年黄山书社出版的胡晓明、彭国忠主编《江南女性别集四编(下)》所收经由赵厚均整理的关锳《三十六芙蓉馆诗存》,后引关锳诗句皆本于此,不再另行注释。
② 表中所引关锳词名皆据1997年2月台湾富之江出版社出版的徐乃昌辑《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7》所收经由富之江出版社校印的关锳《梦影楼词》,后文所引词句皆本于此,不再另行注释。
③ 据蒋坦记述“是日,秋芙寄棉衣来,附二绝”,此处所引即为蒋坦记述的两首绝句。见郑发楚《西溪蒋坦与<秋灯琐忆>》,杭州出版社,2012年版,第96页。
④ 此词见于咸丰三年(1853年) 刊《慈晖馆诗词》合集。该书有阮恩海撰传,张景祁、沈子荥、沈麟元序,吴藻、关锳、沈允慎等闺秀题辞,沈彤元跋。
[1]王国平.西湖文献集成:第27册[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624.
[2]上海书店出版社.丛书集成续编:第141册[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 30.
[3]姚鹓雏,朱鸳雏.二雏馀墨[M].第二版.武汉:崇文书局,1922: 77.
[4]单士釐.清闺秀艺文略卷一[J].浙江图书馆报,1927(1): 64.
[5]金涛,偕隐庑漫笔[J].学风,1933(8) : 25.
[6]谭正璧.女性词话[M].上海:上海中央书局,1958: 63.
[7]郑逸梅.郑逸梅选集:第四卷[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113.
[8]郑发楚.西溪蒋坦与《秋灯琐忆》[M].杭州:杭州出版社,2012.
[9]丁申,丁丙.国朝杭郡诗三辑:卷七十九[M].影印本.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1988:9.
[10]郑发楚.西溪山坞[M]. 杭州:杭州出版社,2013: 19-20.
[11]王英志.清代闺秀诗话丛刊[M].南京:凤凰出版社, 2010:604.
[12]冯乾.清词序跋汇编:第3册[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3: 1186.
[13]张寅彭.民国诗话丛编(5) [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33.
[14]胡晓明,彭国忠.江南女性别集四编:下册 [M].合肥:黄山书社,2014.
[15]屈兴国.词话丛编二编(4)[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 2207.
[16]蔡毅.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M].济南:齐鲁书社,1989: 2174-2175.
[17]梁乙真.清代妇女文学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 278.
[责任编辑李夕菲]
2016-04-20
唐海宏(1974—),男,甘肃徽县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
I222
A
1009-1513(2016)03-003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