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潮汕侨乡体育发展探析
——以澄海县为中心

2016-10-13连远斌

关键词:澄海澄江侨乡

连远斌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与体育系,广东 揭阳 522000)



近代潮汕侨乡体育发展探析
——以澄海县为中心

连远斌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体育系,广东揭阳522000)

华侨与原乡居民之间的文化交流,使近代澄海的体育活动颇具侨乡特色,无论传统体育项目还是现代体育项目都得到蓬勃发展,这是华侨支持、政府部门重视及侨乡学校推动的结果。侨乡体育文化的探析,对于近代体育史、区域文化及华侨华人历史的研究都有重要启示作用。

近代;潮汕;侨乡体育;澄海县

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人类学家葛学溥(Klup,D.H.)和清华大学陈达教授分别对潮州凤凰村①和澄海樟林乡②等侨乡的体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开启了潮汕侨乡体育研究的先绪。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侨乡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但鲜有从体育角度切入的专题研究。③体育活动作为侨乡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侨乡社会的形成、发展和转型过程,对其进行深入剖析有利于丰富对侨乡社会的研究。本文以近代潮汕著名侨乡澄海县为研究对象,以“侨乡体育”为研究视角,通过爬梳报刊等大量的一手史料,翼以透视近代澄海侨乡体育发展脉络,进而为近代体育史和华侨史研究提供一个别样的视角。

一、近代澄海侨乡体育的发展概况

潮汕地区与海外交流贸易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汉代,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即使这样,由于中央政策的变化,潮汕海上商人的身份总是徘徊于“海盗”和“海商”之间。自清代开海禁之后,隶属澄海县的樟林港曾一度繁荣,成为潮汕与海外交流的重要门户。不过,随着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汕头开埠,樟林港逐步让位于汕头,更多的澄海居民开始通过汕头港向海外移民。这些移民通过各种方式影响原乡的经济和社会,澄海于是从清末之后慢慢向典型的侨乡社会转变。[1]海外华侨对家乡的经济、政治和教育产生重要影响,把西方先进的思想和文化传入侨乡。近代西方体育就是通过这个渠道传入澄海侨乡,据《澄海县志》记载:“清末民初,由于华侨经常往来,西方的现代体育较早传入澄海县。”[2]774可见,现代体育的发展是华侨与侨乡社会交流互动的结果。

澄海县在民国时期创办发行的《澄江日报》就将侨乡体育活动作为其关注的新闻视角,将体育活动翔实记录其中。从表1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澄海地区侨乡体育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有传统体育项目,又有现代体育项目。由此可知,澄海侨乡体育在近代曾一度活跃,并富有特色。

表1 《澄江日报》刊录侨乡体育比赛新闻统计表

(一)传统体育项目

澄海民间自古以来就盛行武术、象棋、泅水、举石担、拔河、托手尾等传统体育活动。清嘉庆《澄海县志》记载了当地民众有“元宵打秋千,清明野外踏青,端午赛龙舟,重阳放风筝”[3]的传统,1949年《香港工商日报》也报道过澄海西门举行赛龙舟的盛况:“观众拥塞岸旁,狂呼不置(止)。”[4]可见,澄海县传统体育活动历史悠久,基础深厚。

进入近代,这些传统体育项目非但没有衰落,反而与现代体育项目相互交融、相互促进,这也成为侨乡体育的独特亮点。比如,象棋是中国古老的民间体育活动之一,在澄海县就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据《澄海县志》记载:“澄海的象棋活动,历史悠久,遍及城乡。”[2]776由于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象棋在一些特定的社会政治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1946年11月,澄海县在孙中山诞辰的纪念大会举行象棋比赛。[5]值得注意的是,民国时期作为普及乡村文化的民众教育馆也通过举行象棋比赛来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如1948年2月15日《澄江日报》记载:“市立民众教育馆,为提倡高尚娱乐,发扬棋艺精神,特发起本年度第一次象棋比赛会,并请李市长及各界士绅贤达,赠给冠亚军及优胜者奖品。”[6]象棋活动能够得到时任汕头市长李国俊的支持,足见作为传统体育项目的象棋活动具有重要的地位。此外,传统的国术、舞狮及富有潮汕特色的锣鼓队也在不同的节庆被运用于各类庆祝节目之中。如1946年11月,下蓬乡第一民众义校举行国术比赛[7];同年12月末,澄海县各界为庆祝元旦进行醒狮队、锣鼓队的表演[8]。

(二)现代体育项目

近代以来,尤其是1860年汕头港开埠以后,澄海借助地缘、对外交往和侨乡经济上的优势,较早接触西方现代体育项目。据《澄海县志》记载:上世纪20年代初,苏南兰苑乡在海外回乡侨胞的带领下,就有开展球类活动,甚至还成立了“芒星三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社”[2]481。可见华侨是推动侨乡现代体育项目发展的桥梁和纽带。

篮球运动是19世纪末传入中国,在随后的半个世纪里,发展速度很快,成为“全国范围内较普及的一项运动”[9]。表1的统计数据明显反映出篮球运动已成为近代澄海县开展最普及的一项运动。全县各基层先后成立多支篮球队,如“木棉篮球队”、“小红枫篮球队”、澄中“奔雷队”等,这些球队为锻炼身体、切磋球技、增进友谊而经常组织比赛。1946年《澄江日报》就多次报道篮球比赛的新闻,如10月29日“木棉篮球队战胜苏南微队”[10]、11月12日“上蓬篮球赛,大东胜上社”[11]、11月15日“东溪渔州两校篮球队比赛”[12],可见篮球比赛在当地很受群众欢迎。值得注意的是,篮球运动当时在小学生群体中已得到积极开展,如1948年10月25日《澄江日报》报道:“东陇小红枫篮球队与银砂乡小萤篮球队举行友谊赛,双方均为年轻的篮球小将,但技术甚佳,得到球迷好评。”[13]此外,侨乡学校还重视对运动项目的创新,如东里镇第二中心国民学校在香兰球场表演化装后的篮球赛及足球赛,“化装滑稽、表演真切,在场观众都鼓以热烈掌声”[14],这种把篮球赛、足球赛与化装表演相结合的方式很显然备受群众喜好,有助于这些运动项目的普及和推广。

乒乓球也是澄海很受欢迎的一项运动。学校经常组织比赛,《澄江日报》就先后刊登过澄海地区的蓬鸥中学、鸥汀乡第二中心学校、沱江中学等学校举行乒乓球比赛的赛事报道④。

除了球类项目,田径运动在当时澄海侨乡学校也普遍开展,如1947年11月,莲北苏湾中学“为促进教育,提高运动兴趣,特定于本月11、12日举行运动会,项目有:50米、100米、200米、400米、800米赛跑,跳高、跳远、掷铁球等”[15]; 1948年11月,东陇镇第二中心国民学校在樟东路举行赛跑,“分班际男女接力及男子甲乙组个人赛等”[16];此外,《澄海县志》还记载过“县立中学曾组织学生到外砂沙滩上举行100米和200米赛跑”[2]776。

由于护国强体的需要,体操自甲午中日战争之后通过岭东留日学生和进步绅士的推动在潮汕地区得到了快速发展。到了民国时期,童军操、健身操这些体育项目在澄海侨乡学校得到普遍的开展,如县立简师、鮀浦第二中心学校、鸥汀乡蓬光小学等学校先后举行过健身操的比赛[17]。

潮汕地区的华侨多分布在东南亚一带,这些地区长期受英、法、美等西方国家的殖民。殖民国家对殖民地进行掠夺的同时,也带去了西方的文化和思想,西方近代体育思想也就是在此背景下在东南亚地区传播的。澄海县作为近代潮汕地区著名的侨乡,在与海外华侨的文化交流中较早接触了西方体育思想,使近代澄海县体育活动的发展烙上了深深的侨乡印记。

二、近代澄海侨乡体育繁荣的原因

(一)海外华侨的支持

民国政府重视华侨群体,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侨务政策并成立基层侨联组织,目的是保护华侨利益、建立交流平台,利用地缘、血缘的关系,营造良好的侨乡氛围,吸引华侨回国投资、报效祖国。澄海县与海外特别是南洋华侨联系密切,早在1934年就设立 “汕头南洋华侨互助社”澄海分社,这是澄海最早的侨联组织。[18]类似组织的建立密切了华侨与侨乡的联系,促成海外华侨对侨乡建设的支持。

近代以来,侨乡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华侨密切相关,很多学校的办学经费往往要依赖华侨的资助。上世纪30年代,陈达在对澄海樟林华侨社区进行深入调查时就指出:“本乡的教育大致依赖华侨的经济。”[19]以澄海县立中学为例,1918年潮汕大地震后,旅居暹罗的侨商高学修捐助3000元重建前楼,得以恢复旧观;1922年“八二”风灾之后,向外洋募捐增建校舍、图书馆;[20]1946年,为重修抗战期间受损严重的校舍,经过校长余仿真及各界热心人士的努力募捐,各地侨胞捐款暹币21万铢、坡币2万元、港币6万元,新建澄中校舍。[21]这说明当时侨乡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华侨的资助。

此外,侨乡体育设施的建设也得到海外华侨的鼎力支持。如1946年澄海县“东西体育会”准备在东溪乡建设篮排球场、运动场、跳水台等,“拟组团赴泰国、星洲、香港等地募捐款项”[22];北湾小学因学生激增、学校活动场所不足而“向汕港南洋旅外人士募捐作建设运动场建设之用”[23]。侨乡体育设施在华侨的资助下得到明显改善,这也直接促进了侨乡体育的发展。由此可见,澄海侨乡体育的繁荣离不开海外华侨的大力支持。

(二)政府部门的重视及社会团体的共同参与

澄海侨乡体育的发展繁荣跟当地政府部门及社会团体的重视有着密切关系。1946年12月,澄海县为举办“天民杯”篮球赛,县政府从筹备会议开始,对赛事名称、比赛时间、比赛地点、竞赛组别、规程赛制、报名事项、裁判聘请及经费预算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24]为使比赛顺利进行,减少赛事纠纷,政府教育科连续7天在《澄江日报》刊登比赛规则。比赛结束,陈天民县长还亲自为获奖队伍颁发奖品,“冠军由陈县长奖‘天民杯’一座,其余由县府所属各机关首长赠锦旗一面,籍资纪念。”[25]1948年10月10日,在辛亥革命日纪念大会上,彭文和县长亲自主持“文和杯”篮球赛冠亚军的颁奖典礼。[26]可见政府部门对于体育赛事极其重视。

此外,在经费较为紧张的情况下,政府仍想方设法购置体育器材、修建公共体育场所,尽量满足民众参与体育活动的需求。1934年《澄海县政会刊》记载:“公共体育场器具经民十一(年)八二风灾损坏,均因经费影响未能续置,仅存其名而已”[27],说明公共体育器材的缺失已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1948年,澄海县参议会第二次会议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体育场旧址现正在筹备建设中”[28],随后落实由县国民体育会具体负责,国民体育会遂举行联席会议“筹建本县体育场,昨召开筹备会议”[29],讨论体育场地建设的相关问题。

在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下,社会团体也纷纷响应,积极组织体育赛事。例如,1948年2月,县苏北社会服务处“为提倡体育兴趣,促进国民健康起见,定于本月12日,假座东龙乡第二中心学校篮球场,举行‘贤察杯’篮球竞赛”[30]。民众教育馆“为提倡高尚娱乐,发扬棋艺精神,定于1948年2月20日举办象棋比赛”[6]。当时的警察部门也踊跃参与体育赛事的组织,如1947年1月,蓬州警察所“为促进国民健康,提高体育兴趣起见,特举办‘诗礼杯’男子公开组及小学组篮球赛”[31]。

由此可见,澄海县的体育活动在县国民体育会等政府部门主导下,在社会服务处、民教馆、警察所等社会团体的共同参与下,呈现出一片繁荣的发展气象。这种情况的出现固然与国民政府重视体育态度有关,更重要的是华侨对侨乡政府和社会团体的刺激与带动。

(三)侨乡学校的极力推行

近代以来,侨乡澄海的各级学校注重学生身体训练,大力推行体育活动的开展。首先,学校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建设场地、增补器材以满足上课需要及学生锻炼需要。如东陇镇中心国民学校“为发展儿童身心,注重体格训练,将建运动场一所,购篮球、排球、田径等项运动器具,以利学生课外活动”[32]。县立简易师范学校“增设篮球场、沙坑、羽毛球场等运动器具”[33]。其次,学校在保证正常的体育课外,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以澄海县立中学为例,学校要求“寄宿生早操,下午第七节课外体育活动”[34]。1948年10月28日《澄江日报》报道该校训导处“依照本学期课外活动进度,自27日起,每日课余时间在该校运动场进行活动”[35]。这反映出学校已经制订相关的制度来保障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学校不仅组织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教员们也经常参与其中,《澄中校刊》1947年第三期就刊登了本校教职员在课余时间与学生联队举行篮球、拔河比赛的新闻[36]。可见,重视体育是澄海县的校园文化特色之一。

另外,侨乡学校还经常举行运动会、班际比赛来培养学生体育兴趣、锻炼学生体质。如澄海县立中学为庆祝该校32周年校庆,“决议于1947年6月6日举行运动会”[37]。1947年11月,该校“为提倡体育,锻炼学生体魄起见,定于本月3日起举行全校班际篮球赛”[38]。此外,侨乡学校之间也常通过比赛交流来联络感情,如1946年11月东溪渔州两校篮球队比赛[12]、1948年10月25日红枫篮球队与苏北中学泰山队举行篮球友谊赛[39]等。抗战胜利后,各学校经常组团参观、学习,参观结束前举行一场球类友谊赛来“切磋球技、联络感情”往往成为约定的节目,如1946年10月“潮州艺校来县旅行,与微队及澄队作篮排球赛”[40]、1946年12月“潮安厚德小学来县参观,与前美周社国民学校进行篮球友谊赛”[41]等。与此同时,本县球队也经常外出与周边地区进行比赛交流,如1946年11月24日县篮球队“在队长余炳栋率领下,远征饶平隆都”[42]、1949年4月23日县立简师学生“旅行汕市与海滨中学作篮球友谊赛”[43]等。

由此可见,在侨乡学校的推动下,体育活动在近代澄海县开展活跃,赛事组织频繁,初步构建了“学校-县内-周边”这种点、线、面结合的网络结构,促进了侨乡体育向纵深发展。

三、结 语

近代以来,随着移民的海外拓殖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澄海逐渐演变成潮汕地区最为著名的侨乡之一。其体育事业的发展与海外华侨息息相关,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的发展都被深深地烙上了侨乡的印记。近代澄海侨乡体育一度发展繁荣,是海外华侨支持、侨乡政府与社会团体促成及侨乡学校推动的结果,既有海外华侨因素,也有侨乡资源的有效整合,这些做法对当前侨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当然,由于处于历史转型期,受主、客观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体育活动在近代澄海地区的开展也不可避免碰到发展的瓶颈,如经费匮乏、设施欠缺、组织经验不足、赛事纠纷等因素阻碍着体育的纵深发展,同时也透视出侨乡社会在现代转型中遇到的问题。

体育活动作为侨乡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侨乡社会的形成、发展和转型过程。探究侨乡体育文化的发展,可以深化近代体育史及区域历史文化的研究,还可以为华侨华人历史文化的研究提供独特的视角。

注释:

①参见葛学溥《华南的乡村生活——广东凤凰村的家族主义社会学研究》一书第116-153页,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版。

②参见陈达《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一书第217-221、259-260页,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③参见石坚平《近来年广东侨乡研究述评》一文,载《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④参见1946年11月9日、11月18日、11月19日的《澄江日报》。

[1]陈春声.海外移民与地方社会的转型——论清末潮州社会向“侨乡”社会的转变[C]//徐杰舜,许宪隆.人类学与乡土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2005卷.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334-348.

[2]澄海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澄海县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

[3]李书吉.澄海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6:68.

[4]澄海西门竞赛龙舟[N].香港工商日报,1949-06-14(3).

[5]各界昨开筹备庆祝国父诞辰会议并举行象棋比赛[N].澄江日报,1946-11-08(2).

[6]民众教育馆象棋赛展期[N].澄江日报,1948-02-15(2).

[7]下蓬一义校举行书法乒乓比赛[N].澄江日报,1946-11-05(2).

[8]各界举行庆祝元旦会议[N].澄江日报,1946-12-22(2).

[9]国家体委体育文史办公室.中国近代体育史[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419.

[10]木棉篮球队战胜苏南微队[N].澄江日报,1946-10-29(2).

[11]上蓬篮球赛,大东胜上社[N].澄江日报,1946-11-12(2).

[12]东溪渔州两校篮球队比赛[N].澄江日报,1946-11-15(2).

[13]又讯[N].澄江日报,1948-10-25(2).

[14]东陇二中心表演化装球赛[N].澄江日报,1948-11-13(2).

[15]学校动态[N].澄江日报,1947-11-11(2).

[16]东陇二中心举行班际赛跑[N].澄江日报,1948-11-08(2).

[17]连远斌,温建钦.护国强体:清末西式体操在岭东的发展[J].军事体育学报,2015(3):78-80.

[18]澄海县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澄海县归国华侨联合会.澄海县华侨志(初稿)[M].铅印本.1987:61.

[19]陈达.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M].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218.

[20]杜君侠.澄海县立中学校史[G]//澄海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澄海文史资料:第四辑.内部资料本.1989.

[21]陈景熙.百年澄中[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5:34.

[22]东西体育会筹备恢复[N].澄江日报,1946-11-20(2).

[23]北湾注意体育,开乡校运动场[N].澄江日报,1949-05-19(2).

[24]县政府召开天民杯篮球赛[N].澄江日报,1946-11-17(2).

[25]县政府教育科公布天民杯篮球赛结果[N].澄江日报,1946-12-09(2).

[26]本县各界今晨集会,庆祝双十纪念[N].澄江日报,1948-10-10(2).

[27] 澄海县政府汇刊编辑处.澄海县政汇刊[J].1934(1):118.

[28]澄海县参议会秘书室.澄海县参议会会刊[J].1948(1):71.

[29]筹建本县体育场,昨召开筹备会议[N].澄江日报,1949-04-28(2).

[30] 体育消息[N].澄江日报,1948-02-09(2).

[31] 蓬州警察所筹举诗礼杯篮球赛[N].澄江日报,1946-12-22(2).

[32]又讯[N].澄江日报,1946-11-03(2).

[33]县简易师范学校增设运动器具,校务蒸蒸日上[N].澄江日报,1948-06-09(2).

[34]澄海县立中学.澄中校刊[J].1946(1):10.

[35]县立中学本周举行篮球竞赛[N].澄江日报,1948-10-28(2).

[36]澄海县立中学.校闻[J].澄中校刊,1947(3):12.

[37]梅盦.筹备“六六”校庆应有的认识与努力[J].澄中校刊,1947(3):1.

[38]教育近况[N].澄江日报,1947-11-04(2).

[39]球讯一束[N].澄江日报,1948-10-25(2).

[40]潮州艺校来县旅行,与微队及澄队作篮排球赛[N].澄江日报,1946-10-23(2).

[41]潮安厚德小学来县参观[N].澄江日报,1946-12-17(2).

[42]微队远征[N].澄江日报,1946-11-29(2).

[43]县立简师学生旅行汕市志祥[N].澄江日报,1949-04-23(2).

[责任编辑文俊]

2016-03-07

本文为揭阳市哲学社会科学2015年度课题项目“近代华南侨乡体育文化研究——以潮汕地区为中心”(批准号:JY15KL09)、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2015年度课题项目“民国时期潮汕地区体育活动研究”(批准号:15LW05)的阶段性成果。

连远斌(1979—),男,广东潮州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

G812.7

A

1009-1513(2016)03-0017-05

猜你喜欢

澄海澄江侨乡
玩具之都 魅力澄海
侨乡古村 夜赛龙舟
玩具之都 魅力澄海
玩具之都 魅力澄海
澄江市农业面源污染成因及对策
发挥新侨乡独特优势 助力南通高质量发展
玩具之都澄海年产超500亿元
澄江市脱贫攻坚巩固提升:成效·问题·对策
明溪是怎么打好侨乡牌的
“走基层·侨乡行”中央媒体江苏行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