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比喻的四次追问
2016-10-12沈会菊
沈会菊
比喻是小学阶段学生经常接触的修辞手法之一。正确判断,并灵活运用这一手法,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体会汉语言的生动精妙,从而使其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然而,如何判定一个比喻句,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难点。为此,某教者在四年级下学期期末总复习阶段围绕“比喻句的特点是什么”这一问题,进行了四次追问。在追问之前,让学生回忆一下曾经接触过的比喻句,在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探讨比喻句的特点。
学生首先会想到,“有比喻词”是比喻句显著的表征。随即师生共同总结曾经接触过的比喻词。好像、仿佛、好似、犹如、宛如、似的等是常见的比喻词,一般出现在明喻句中;是、变成、成了等也可作为比喻词,一般出现在暗喻句里。
一次追问:有了比喻词的句子就一定是比喻句吗?
学生略作思考,自然知道答案是否定的。例如,“我好像到过那个地方。”“我是一个小学生。”这些句子,虽有比喻词,但不是比喻句。
学生继续发现,比喻词的前后一定要有两种事物。例如,“顺着风势走着的火舌活像一串红色的项链。”这句中比喻词“像”前后分别有“火舌”“项链”两种事物。学生畅所欲言,还列举了其他一些比喻句。
二次追问:出现比喻词,比喻词前后也出现了两种事物的句子就一定是比喻句吗?
教者的二次追问有一小部分学生给予肯定。但大部分学生开始思索起第二次追问,并举例说服回答肯定的同学。例如,“她长得像她爸爸。”由此,学生发现比喻句的第三个特点:两种事物一定要是不同类的。
三次追问:出现比喻词,并且前后有不同类的两种事物的句子就一定是比喻句吗?
如句子:番茄犹如一个冰棍。学生讨论后形成共识,两种事物一定要有相似之处。接着,大家交流讨论,事物的相似之处可表现在形状、大小、颜色、质地等方面。就在学生自以为全面掌握了比喻句特点的时候,教者进行了第四次追问。
四次追问:出现比喻词,并且前后有不同类的相似的两种事物的句子就一定是比喻句吗?
刚才还热烈交流的场面一下子安静下来。大家你瞧瞧我,我望望你。教者顺势提醒道:幼儿园里,同学们就接触过一个比喻句:“弯弯月亮像小船。”为什么不说:“小船像弯弯的月亮。”教者的点拨发生了轻微的作用。于是,教者换一种方式接着问:“比喻句中的两种事物,哪一个读者更熟悉呢?”学生终于明白,运用比喻手法时,一定是拿熟悉的事物来比喻不熟悉的事物。这一发现,让学生明白了比喻修辞手法运用的目的是让语言表达更生动、更形象、更具体。
至此,比喻句的特点就比较清晰地呈现在四年级学生的脑海里了。
教者趁热打铁,让学生大量举例或自己创造比喻句。学生的思路一下打开,各种生动活泼的比喻句纷至沓来,令人拍案叫绝。
这个复习课案例给我们以下几点启示:
教者引领得法,问题环环相扣,且有梯度。教者作为课堂的引领者,不是不可以提问,关键是你的问题是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本案例的四次追问,让学生的思维在波浪式渐进中向纵深进展。
学生研究得法,思维层层推进,且有宽度。关于比喻修辞特点的发现大部分都是由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完成,且在解决了特点的同时,又随机复习了各种比喻词、明暗喻比喻句的区分、比喻修辞的作用等知识点,拓宽了思维面,使思维不以线性前行,而以块面式推进。
师生合作得法,课堂熠熠生辉,且有效度。四次追问,四两拨千斤,让课堂动静结合、张弛有度,有效地处理了学与教的关系,使比喻修辞的归类复习达到了超乎预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