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小记
2016-10-12毛健宗
毛健宗
1934年10月,红军艰苦行军到达江西大余县。
于吕裕是一个练过把式的庄稼汉子,小名芋头。芋头的父母在芋头很小的时候就没了,芋头吃着百家饭逐渐长大。芋头从小上树掏鸟,下水摸鱼,对周边的地势十分熟悉,他主动为红军充当向导,引着红军到达了大庾岭。过了一两个时辰,红军就跨过了山岭上“分江广之界”的梅关。这里自秦已有,北望江西,南瞰广东,气势磅礴。
芋头说:“首长,下面就是葫芦村。前几天,我听说那里建了许多炮楼,里面有好多兵,厉害着哩。”
队长说:“老乡,谢谢你,我知道了。但是这里不安全,你赶紧回去吧。”说完,队长就带着队伍继续向前挺进。
芋头心想:红军真是好人,说话平和,不怕危险,时刻想着老百姓的安全,不为难老百姓,乡亲们说得对,红军是老百姓的队伍,我要跟着队伍走!于是,偷偷跟了上去。又走了大概三五里,队伍停下休息。芋头赶忙跑过去。队长看到他说:“老乡,你咋还没走呢?这里很危险,你看前面那个漆黑的炮楼,那是要命的东西啊!”
芋头说:“首长,俺就一个人,俺想跟着你们打仗,让乡亲们过好日子。”
队长盯着他的眼睛,“打仗很艰苦啊,你不怕吗?” “我不怕吃苦,我壮着哩。”
队长看到他眼里渴求的亮光,说:“好吧!你先跟在队伍后面,现在还是很危险,有啥困难就说。等到了安全地带,再和战友们训练怎样与敌人打仗。”队长走了几步,回头问:“对了,还不知道你叫啥子哩?”芋头回答说:“以前俺娘叫俺芋头,您也叫俺芋头吧。”
芋头兴奋得像过了节一样,脸上乐开了花。一天后队伍来到了多是丘陵的上朔村。村里的人都说:“自从听说红军要来,土豪劣绅都跑了,我们也都宽松了。”村民还从家里拿来粮食、被子还有舍不得吃的鸡蛋,甚至送来了急缺的药物。一个花了眼的老婆婆把自己亲手做的布鞋送给了芋头。朴实的芋头红了脸,支支吾吾地说:“婆婆,俺……俺还不算是红军。”
婆婆说:“孩子,你在队伍里,你就是红军。”说完,婆婆就转过身,颤颤巍巍地走了。芋头听了这句话,心里热乎乎的,念叨着我也是红军了,脸上飞过一抹幸福的微笑。
11月2日晚上,大部队到达仁化县的城口镇与小队汇合。根据侦察兵的报告,这里有长约八十里的封锁线。在团长朱水秋、代政委王集成的带领下,部队奔袭城口镇。敌人进行了反击。队长冲锋在前,英勇善战。芋头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也径直往前冲,尽管他没有枪,但是一双拳头也是颇具威力。队长连连称赞:“芋头,好样的!”经过了激烈的拼杀,红军赢得了胜利。俘获敌人一百余,缴获煤油和大量弹药。芋头经历了第一次战斗,尽管痛快,但还是有些不适应,在墙边吐苦水。队长走过去,拍拍他的肩膀说:“好样的!第一次就是这样,以后就没事了。”说着就迈着大步向城门走去。芋头看到队长走了,就强忍着胃里的翻滚,跟了上去。就在这时,芋头看到不远的阁楼上有一处奇怪的亮光和一个模糊的影子。借着月光再仔细看过去,看到了一根黝黑的枪管。顺着枪管方向,他看到了正慰问伤员的队长。芋头大喊一声“队长小心”,便冲了上去,把队长撞倒在地。与此同时,只听“砰”的一声,芋头的后心处爆出一团血花,便缓缓倒在地上。队长回过头,看到脸色苍白的芋头,大喊“卫生员,快过来!其余能动的跟我走。”说着,他带着聚集过来的二十多号人追了过去。最后将偷袭的枪手堵在死胡同里,枪手举枪反击,被乱枪打死。突然,不远处传来卫生员呼喊。队长急忙赶到芋头身旁,因失血过多而脸色苍白的芋头看到队长来了,就说:“队长,我不行了,别浪费药品了,把药留给更需要的兄弟吧。”说着,又咳了几口血。
“不行,你也是我们的同志,一定要救你!卫生员,快,快!”卫生员无奈地摇摇头,队长刚毅的脸上流出了热泪,哽咽道:“你这小子,不是说要参军杀敌吗?你这小子……”队长泣不成声。芋头说:“大哥,帮弟弟个忙吧,我走后,把我埋在城外的山上,那一片最红的叶子下面,我要永远记住这个地方,我在这里等着你们胜利的消息。”说着便枕在队长的腿上。
不一会,太阳升起来了,金色的光落在队长和芋头身上。队长抱着芋头冰凉的身体,想起芋头的话,便擦了擦眼睛站了起来,背着芋头的尸体,轻声说:“是啊,我们一定会胜利的。”说着走向城外,拖着长长的影子走向那一片随风舞动的红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