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初探

2016-10-12柳雯

考试周刊 2016年78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初中

柳雯

摘 要: 思想品德属于初中阶段一门较为重要的学科。通过这门课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性格和健全人格,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交往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增强对这门课教学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生活,让这门课为学生的生活服务。通过此文,作者旨在探究一些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策略,希望可以给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初中 思想品德课 生活化教学

引言

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提高了要求,为此教师要围绕三维教学目标,结合教学重难点知识、重视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重新审视这门课,思考如何备课、上课等,其中我们尤其要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将生活化教学融入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对我们大有裨益,因为在生活中学生如果能将掌握的知识灵活运用于社会生活中,并用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对学生以后发展是特别有利的。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使学生在心理道德、法律常识等各个方面得到一定的提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和启发,努力使学生的思想体验得到升华,与此同时,内化形成自己的思想理念,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引导学生做一名合格的公民,让所学知识真正为生活服务。

1.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生活化教学方式简述

生活化教学方式指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更加重视生活中的事物,从身边小事学习美好的思想品质。这样学生不再局限于狭小的课堂,而是将注意力放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这样就会摆脱书本知识的局限性,学生能够接触到更丰富的生活学习素材,并从中获取养分。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分析学情,必须分析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认识水平和个性特点,据此安排课程内容和设计教学环节。其次,为了更好地将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教师平时要注意积累,在课堂中需要引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素材,也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等方式开展教学。采用生活化教学的方式可能达到的教学效果将远高于灌输式教学,并且这种教学方式将更有助于实现预定的各个教学目标。总而言之,在生活化教学思想品德课堂上,老师们应关注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自身的引导作用,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感受到收获和价值。

2.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必要性浅析

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倡导知识从生活中产生并运用到生活中。初中思想品德课应当积极响应这一理念,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将生活经验与书本中的知识相应地结合起来,进而帮助自己更好地学习和生活。传统教育领域在课堂设置方面,认知领域比较单一,缺乏对生活的关注,课堂气氛比较沉闷。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实行,学生经过实实在在的体验,对知识的记忆更深刻,掌握更牢固。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学非常必要。

(1)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生活化教学。初中思想品德课主要是对自然人的转化,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促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责任,从而正确处理各种关系。一旦出现问题,积极主动承担责任。应试教育已经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教师和家长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对子女的发展持忽视态度,导致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在生活中遇到问题不知道如何解决。传统教育多采用灌输的方式,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有所缺失。在思想品德课中可以弥补这一点,让学生学会生活,从容面对和解决生活中各种困难。在不断经历挫败过程中积累经验,学生就会吸取经验教训,潜移默化地学生的思想就会更成熟,这就是学生不断成长的过程。

(2)生活化教学是学生开阔视野的重要渠道。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教材内容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主要围绕的关系是我与集体、我与他人、我与社会等,并对心理道德和法律等内容进行整合,这样学生就会形成整体视野,从而更全面地认识和处理各种关系。

3.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

了解了一些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后,我们还需要采取一些具体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师可以查相关资料或者与同行切磋,使教学策略更加科学有效,在此提供几个策略供大家参考:

(1)对生活化教学目标进行明确。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明确生活化教学目标之前,要对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有明确的认识,有助于学生综合发展和社会稳定发展。传统思想品德教学,教师只是按照教材内容给学生罗列知识点,教学目标只是让学生背下课本知识点。这种课堂对学生没有任何吸引力,导致学生“身在课堂,心在课外”。因此教学目标的转变非常重要,教学目标和实际生活更贴近,这样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现实意义更强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注重积累,努力将一些有益的生活内容和课堂知识联系起来。例如:教师给学生讲关于“生命”的相关内容时,要科学设置教学目标,不仅局限于让学生了解课本的知识,更要让学生感悟生命的独特性和宝贵性,认识到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珍惜他人的生命。此外,能力目标和价值观念目标的培养非常重要。通过能力目标可以让学生学会互相关爱,对他们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对社会发展有正确的认识,遇到问题能正确分析、判断和处理。价值观念目标主要培养学生和大自然相处的能力,能够和大自然和谐共生。

(2)对生活化教学内容进行丰富。教学内容是教学的核心。平时生活中,教师要提高敏锐度,注重积累,与此同时,要引导学生注重积累,关注生活。教师在设置思想品德课程时要设置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环节,这样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乐于参与思想品德课堂,教师要选择和思想政治课相关的生动形象的教学素材,这样创建的教学环境更加民主、和谐和轻松。上课时,思想品德教师要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课的图文内容,将教材中的插图和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连,帮助学生加强对理论的理解。例如: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有关于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主题,教师要利用这一章内容的插图,让学生讲述自己生活中这方面的典型事例,和同学分享,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意识。

(3)优化设计生活化教学过程。在生活化教学思想品德课堂上,要善于运用丰富并且贴近所学内容的生活实例论证相关的书本观念。生活化的实力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理解,这样就能让学生将知识“学活”。例如:教师在讲关于“高雅生活”相关内容时,可以在网上下载和高雅生活相关的视频,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观看结束后,可以让学生发表关于“高雅生活”的看法,讲述生活中遇到的典型事例。这样学生对高雅生活的理解更透彻,从而在实际生活中为自己创设高雅生活。过程影响结果,良好的教学过程设计十分重要,有良好的教学过程才可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结语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采用生活化教学既有必要又十分重要。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不仅仅是理论,还能将其应用于生活实际中,提高自己的思想品质和综合能力。希望本文有助于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施莉霞.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探讨[D].苏州大学,2010.

[2]张红兰.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课堂教学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9:7.

[3]向福志.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生活化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3,08:34.

[4]邱善海.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性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10:172-173.

[5]代存宪.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初探[J].成功(教育),2011,06:143.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初中
如何打造高效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