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决定炮击“拒捕”中国渔船
2016-10-12
●本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李大明 ●本报记者 苏静 吴志伟 崔杰通
韩国政府昨天宣布,决定动用舰炮轰击非法捕捞的中国渔船,公开宣扬用如此暴力的手段处理渔业纠纷在国际上异常罕见。此举的直接原因按韩方的说法是7日非法捕捞的中国渔船将韩国执法船只撞沉并逃逸;中国外交部发言人11日表示,目前仍在核实有关情况。近年来,中国渔民与韩国海警的冲突时有发生,就在9月底,韩国海警查抄中国渔船时向船舱投放爆音弹导致3名中国船员死亡。令人吃惊的是,渔业纠纷被韩国生生变成一场“尊严、主权与国家安全的保卫战”,政府召见中国大使抗议、媒体妖魔化中国渔民,朝野各政党众口一词夸大韩国受到的伤害。韩国的这种集体性“亢奋”显然充满危险,尤其正值中韩关系因萨德问题而严重受损之际。
激动的韩国
11日,韩国国务调整室国务第一次长在政府首尔办公大楼主持会议,讨论“加大对中国非法渔船管制力度的对策方案”。会议阵仗很大,外交部、国防部、法务部、国民安全处等部门官员参加。韩国政府决定使用舰炮或母舰撞击船体等方式,应对不予配合的中国渔船。此前韩国海警在镇压中国渔船时曾使用过M60机关枪,此次是韩国政府首次决定使用20毫米和40毫米舰炮。对于逃逸等无法在韩国海域抓获的非法作业中国渔船,韩国政府决定追到公海海域进行抓捕。另外,韩国政府决定投入4艘大型舰艇、特工队和直升机等组成“取缔非法中国渔船专门机动战团”,强化取缔活动,同时推动与海洋水产部、海军等相关机构联合行动。
“如果未来中国渔船抵抗,韩国海警将用大炮轰”,韩国《世界日报》11日的报道标题难掩兴奋。同日韩国YTN电视台的报道标题也显得杀气腾腾:“海警准备对抵抗的中国渔民使用机关枪和大炮”。韩联社评论称,韩国政府11日发表的强力打击中国渔船对策主要为了“守卫韩国海洋主权和保护渔业资源”,因此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韩国外交部11日表示,外交部次官补(部长助理)金炯辰当天召见中国驻韩大使邱国洪,对韩国海警快艇被撞沉表示“强烈遗憾和抗议”,敦促中方为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件作出积极努力。这是韩国政府时隔两天再次向中方表示抗议,韩国外交部东北亚局审议官曾于本月9日召见中国驻韩大使馆领事部总领事就此事表示抗议。韩国KBS电视台报道称,外交部有关人士表示,升格抗议体现了韩国政府对事件严重性的认识。
“西海的海盗。”《韩国先驱报》11日社论用这样的字眼攻击中国渔民,声称韩国当局应该将从事非法捕捞的中国渔民视为对韩国海洋主权以及国家安全的严重威胁,因为“有关中国渔船闯入韩国领海并诉诸暴力抵抗韩国海岸警卫队的事件已经不是新闻,对他们来说动用刀、斧、钢管是家常便饭”。社论还对作为三军总司令的韩国总统朴槿惠不满,声称即使冒着伤害韩中关系的危险也应该出来表明态度。
据韩国《国民日报》11日报道,韩国海军相关人士当天表示,中国渔船“问题很严重”,海军方面已经作好联合打击的准备,只等海警方面发出请求。今年8月,韩国海军和海警曾在黄海和韩朝“北方海上分界线”附近进行了针对外国渔船的联合演练,未来这种演练有可能变为实际行动。韩联社称,韩国部分保守团体11日到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前举行游行示威,高喊“谴责中国杀人蛮行”“中国人要明白韩国人的忍耐已经到达极限”等口号。
韩国海警会毫无顾忌地对中国渔船动手吗?韩国《中央日报》11日的社论称,虽然《海洋警备法》和海警内部指针都允许对中国渔民使用枪械,但实际上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一名一线海警队员称:“一旦使用枪支武器导致中国渔民死亡,可能会与中国产生外交矛盾。海警因为2014年‘岁月号事件救灾不力被解散后,大家更是抱着‘不能惹事的心态,很难真正开火”。
中国渔民为何激烈反抗
“希望韩方从双边关系的大局出发,冷静理性处理有关问题。”11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被问及“韩国海警船被中国渔船撞沉”以及韩方已就此召见中国驻韩大使时这样说道。他说,中韩双方就捕鱼问题签有《中韩渔业协定》,双方的有关行为均应该符合协定的规定。我们目前正在进一步核实此事的有关情况,中韩双方通过外交渠道也保持着接触。
《韩国日报》11日发表驻北京记者的报道,声称中国政府要求韩国冷静、理性处理韩国海警船“被撞沉”事件,这实际上是希望将这起“几乎置海警于死地”的事件终止于外交修辞。中国外交部发言人1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态“显示中国政府正将此次事件看做韩国海警和本国渔民‘都有问题”,未来不排除该问题向两国间其他方向发展。
为什么中国渔民面对韩国海警时会激烈抵制?了解青岛渔民状况的钟先生1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韩国海警的暴力执法是原因之一,他的一个亲戚曾说过,被韩国海警抓了之后,他被关进水牢,逼得他只能蹲在水里,这名亲戚对水牢的具体情形不愿多说,但看上去心有余悸。这名人士说,黄金周期间回老家,了解到许多渔民都没有出海,中国渔业部门管理越来越严,不只是大船,小船都被管住了。钟先生认为,中国渔民当然有越界捕捞、使用海底拖网等行为,但韩国海警的暴力执法使得中国渔民不得不采用搏命式的反抗,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并非单纯一方的责任。
韩联社10日报道说,非法捕捞渔船被海警扣押后,韩方或将依法没收渔船并征收2亿韩元保证金。中国船员为免缴保证金而抗拒执法凶险激烈。
事实上,据韩联社10日报道,韩国国民安全处海洋警备安全本部当天已经表示,中国海警局已发来7日撞沉韩国海警快艇的中国渔船相关资料,中国海警还决定迅速通报相关进展,韩中之间有望顺利配合解决此事。韩联社报道时也提到了事件的复杂性:非法捕捞的中国渔船中不乏无照非法作业渔船,几乎每6个月就更改船名。
2001年中韩两国签署的《中韩渔业协定》生效,2013年两国领导人会谈还达成了旨在加强联合执法等合作机制的联合声明附件,两国已多次进行联合巡视活动。如果韩国方面急不可耐地通过可以炮击中国渔船的政策,可能由此引发更多严重事件。
辽宁社科院朝韩问题学者吕超11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所谓的越界捕捞由来已久,也比较复杂。中国渔民历代的传统渔场比较靠近韩方一些。从海产洄游方式来看,鱼在中方这边产子,却在韩国那边成长。中韩在进行渔业谈判和商谈的时候,还没有合理地解决这个问题。渔场如何划分,应该由两国政府坐下来商谈,其后果不应该由渔民承担。他认为,要想解决中韩渔业纠纷,双方必须坐下来好好商谈。除了政府间的商谈,还必须对海上执法进行约束。
韩国人恼怒的背后
“遭中国非法捕捞渔船蹂躏的韩国国家权力。”韩国《东亚日报》10日刊登的社论,可能让许多中国人感到惊愕,一个渔业纠纷事件也能这样拔高?这篇社论不满中国渔船把韩国的海域“当作自己家门口一样来去自如”,还质疑韩国政府处理事件时阻止媒体公开长达一天多时间,是在“看中国的脸色行事”,“韩国渔民们因为担心与朝鲜发生冲突,不能在西部海域“北方限制线”附近进行正常捕捞,只能束手无策地眼看着中国渔船进行大小通吃的非法捕捞。看到韩国海警在我国海上不能行使正当的主权,遭到中国渔船的戏弄,韩国国民怒气冲天”。
《中央日报》题为“必须严惩杀人未遂的中国渔船”的文章更是以一种颐指气使的命令口气写道,鉴于韩国海警已经将犯罪渔船的名字通报给中国方面,中国当局应立刻逮捕犯罪者,并按照杀人未遂的罪名对其进行严惩。中国至少要做出可安抚韩国情绪的处罚,这样才能对危害邻国海警生命的行为作出最低限度的交代。
不只是媒体。韩联社称,韩国朝野各政党一致谴责中国渔船撞沉海警快艇。韩国执政党新国家党院内代表郑镇硕担心韩国国家公权力陷入形同虚设的尴尬。新国家党发言人金成愿要求拟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根除中国渔船侵犯韩国海洋主权行为。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秋美爱声称,海警快艇被撞沉是一件主权国家的国格和公权力及国民尊严严重受损的事件。共同民主党院内代表禹相虎甚至提出,韩国军方和海警应展开联合作战,军方封锁逃逸的渔船,海警执法整治。
韩国的表现让国际媒体感到吃惊。新加坡《商业时报》说,事件没有发生伤亡,但韩国外交部11日召见中国驻韩大使,严厉抗议并要求“迅速采取行动进行调查,逮捕和惩罚责任人”。
可以对比一下韩国媒体此前的报道。2014年10月,也是这片区域发生一名中国船长因韩国海警开枪而死亡的事件,当时,《中央日报》称“中国船长的死亡被判断为这一过程中始料未及的事故”。
中国朝鲜半岛问题专家徐宝康11日对《环球时报》说,这起撞船事件韩国有这么大反应,就是因为韩国的小国心态。韩国的民粹主义一旦爆发,就形成全民性的,这也是韩国的一个特点。这本来不是一个大事,但韩国把这个事情炒作起来,一是以此捍卫他们所谓的根本利益,二是中国反对萨德以后,它有一种不满的宣泄和反扑。另外,现在韩国面临总统大选,在野党已提出竞选纲领,在这种情况下,渲染此事也是对舆论的一种铺垫,给政府施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