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克强澳门演讲释放中国经济信心

2016-10-12

环球时报 2016-10-12
关键词:葡语李克强澳门

本报驻澳门特派、特约记者 苏宁 李勇翔 本报记者 张怡然

正在澳门视察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日出席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李克强在演讲中宣布从葡语国家进口商品及中国公民赴葡语国家出境旅游的新利好,并就受到外界关注的中国楼市和债市问题释放积极信号。

李克强11日在演讲中说,正在建设的港珠澳大桥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而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则是澳门一座更长的“跨洋大桥”。中国与葡语国家加强产能合作,是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捷径。李克强表示,中国愿意积极落实给予部分葡语国家97%的税目零关税优惠政策,鼓励从葡语国家进口更多商品;愿意给予更多论坛成员国中国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地位。

近来,中国地方政府密集出台房屋限购政策。在演讲中,李克强表示,从房地产市场来看,中国新型城镇化今后还要经历相当长的过程,住房需求将呈增长态势。

针对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一些分化态势,李克强表示,我们将强化,而且也正在强化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因城因地施策,保障居民基本住房需求,努力实现住有所居。而且,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符合国情、城市特点的措施来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对于中国债务风险,李克强表示,中国的债务风险总体是可控的。中国的债务以内债为主,外债占比很小,触发债务风险的可能性也较小。对于当前中国的经济状况,李克强的判断是,总的看,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特别是到了三季度,是好于预期。

据澳门澳亚卫视报道,会议开幕后,中国和与会的7个葡语系国家签订了经贸合作行动纲领以及产能合作备忘录,为未来三年的合作定下基调。

《澳门日报》11日以“新机遇、新起点、新发展”为题说,李克强出席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第五届部长级会议,不仅提升论坛层级,更显示中央对澳门作为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平台的支持和肯定。《澳门日报》援引澳门经济学会理事长柳智毅的话说,“一带一路”构想可延伸至葡语国家,中葡平台机制因此更显重要和更具意义。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11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与葡萄牙之间的合作就非常良好,给其他葡语国家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以澳门为纽带,中葡之间的合作无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企业层面都有良好先例,合作涵盖金融、信息、电力、文化等各个领域。除葡萄牙外,美洲也有葡语国家,中国与葡语国家的合作无疑能对海上丝绸之路起到很好的带动。曹和平认为,总理演讲中关于中国经济的阐述反映了客观事实,展现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底气,将给外界带来更多信心。▲

猜你喜欢

葡语李克强澳门
李克强:RCEP谈判要踢好“临门一脚”
澳门回归日
全球有多少国家说葡语(答读者问)
李克强的“高铁外交”成绩单
99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