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网络流行语”中的青少年网络舆论表达
——“网络流行语”对青少年语言、思维习惯的影响研究综述
2016-10-12郭亮
郭 亮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6)
【语言与文化】
解读“网络流行语”中的青少年网络舆论表达
——“网络流行语”对青少年语言、思维习惯的影响研究综述
郭 亮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6)
“网络流行语”成为青少年表达自我的重要方式,也是了解青少年语言、思维发展特点的窗口。研究“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传播规律及其对青少年语言、思维影响已经得到学界的关注。深度解读“网络流行语”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影响,是学界亟待研究的“真问题”。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传播规律及对青少年语言、思维发展影响的研究现状,研究的逻辑起点和归宿,以及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网络流行语;网络舆论;现状;问题
在新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高度发达的网络为青少年接触和传播“网络流行语”提供了便利条件,青少年可以根据喜好,随时获取和传播资讯信息,了解世界变化,表达意愿主张,参与社会管理。“网络流行语”因其简洁明了、朗朗上口、易于传播的特点深受青少年欢迎,利用网络流行语隐晦、戏谑地表达对现实社会生活的看法已经成为青年朋友的“自然选择”。“传播媒介长期倡导或者反对某种观念,实际上就在社会上树立了一种文化规范。人民一旦认同这种文化规范,就会以这种规范作为评判和取舍传播内容的标准。因此,人们而棘手传播出现的反应会受到传播媒介树立的文化规范的影响。”[1]看似寻常的词汇和语句,往往蕴含了不同的政治态度和价值观倾向。“网络流行语”成为青少年表达自我的重要方式,也是了解青少年语言、思维发展特点的窗口,更是了解青年思想状况和价值观的直接途径。加强对“网络流行语”产生和传播规律的研究,深度解读“网络流行语”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影响,是学界亟待研究的“真问题”。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传播规律及对青少年语言、思维发展影响的研究现状,研究的逻辑起点和归宿,以及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网络流行语”的相关研究现状
“网络流行语的概念脱胎于网络语言,最初就是指应用在网络平台上的通行于网民之间的一部分流行的网络语言。”(于鹏亮,2014)西方学界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网络语言研究为“网络流行语”的认知奠定了基础。最早将“网络语言”作为特殊语言现象关注的是计算机专家,随后,许多语言学专家进入了“网络流行语”研究领域。以“网络流行语”(internet slang)为关键词在ES教育学全文数据库检索共获得46项研究成果,在Elsevier数据库中检索获得包括论文和专著章节在内共850项搜索成果。早期的研究多以网络和计算机领域术语为主,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最近几年的研究更多地关注与社会事件相关的“网络流行语”。比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有:英国著名语言学家戴维·克里斯特尔(David Crystal)出版的著作《语言与因特网》(2001)和《网络语言学》(2011),西班牙学者圣地亚哥·珀施特圭罗(Santiago Posteguillo)出版的《网络语言学:网络中的语言、话语与思想》(2003)和《网络中的话语:网络语言学的发展》(2007),西班牙皇家语言学院、新西班牙语基金会和埃菲通讯社联合推出的《写在网络:新媒体与社交网书写指南》(2012)等。
国内对于“网络流行语”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网络流行语”为检索词,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对1994年至2016年发表的核心期刊论文进行精确检索,共获得相关论文271篇,以相同检索词和时间段对硕博士学位论文库搜索共获得268条结果,其中博士论文共4篇。国家社科基金分别在2011年和2012年立项资助了“我国网络流行语的社会学研究”和“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影响研究”两个项目。从论文发表的时间和数量看,2008年以前发表的论文较少,从2008年开始,相关研究倍数增长,直到2011年前后趋于稳定。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网络流行语”的词汇构成、语言规范、传播特点及社会功能等。综上所述,关于“网络流行语”现有研究可分为以下四类:
(一)基于语言学视角的相关研究。将“网络流行语”作为新兴的语言现象和变体,探讨其与“正统语言”之间的关系(Mattiello,2005),考察“网络流行语”语形、语义、语用的演变机制及语言编码特点(Crystal,2001;Barseghyan,2013)。为“网络流行语”提供了语言学的研究框架和理论解释,揭示了“网络流行语”产生、传播表现出的“语言文化借用”(Dylewski&Jagodzinski,2012),“经济均衡原则”(周曼莉,2011)和“戏仿倾向”(杨昊,2011),探讨了“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传播过程在语言创新与规范中的意义(彭嘉强,2001),以及对于其他语种的影响等(Lilenko,2013)。
(二)基于传播学视角的相关研究。将“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时代的一种传播现象,在语言学领域的研究基础上,结合符号学理论探讨“网络流行语”产生和广泛传播的原因、机制及社会效应。如用“5W模式”理论(李宝珊、成晓丽,2012)、“沉默的螺旋”理论(伍文忠,2011)、“模因效应”(崔颖,2010)解释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传播机制,将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传播过程划分为“共鸣”和“溢散”两个阶段,尝试建构传播模型(涂海兰,2012)。
(三)基于符号学视角的相关研究。注重考察“网络流行语”在传播过程中的语法结构和内涵变化,将对网络流行语认知从抽象层面上升到社会生活领域(张晋升等,2010)。对“网络流行语”表现出的现实性、推广性、隐喻性和周期性进行符号学解释,强调研究对象的“现实生活语境”,揭示了“网络流行语”与新闻事件的天然联系及其进入全民语言的过程(黄碧云,2011)。对文本符号背后体现的意识形态及情感倾向进行了初步的分析(Liu et al.,2012)。
(四)基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相关的研究。将“网络流行语”作为社会心理活动进行考察,从社会心理表达和情绪宣泄的角度解释网络流行语传播的心理动因、社会功能及价值评判。认为“网络流行语”产生、传播动因源于当代中国文化表征(刘国强,2009),其产生和传播过程中所蕴含的社会文化背景反映了复杂的“社会心理”(王清杰,2011),将“网络流行语”视为民众言论自由、舆论表达、舆论监督的方式(刘德良,2010),折射了网民表达意见的“隐衷”(薛国林、刘志杰,2009),体现网民内心深处的“权力焦虑”,反映舆论、舆情变化等(傅国春,2012)。还有研究探讨了“网络流行语”和意见领袖在信息传播中的相互关系(Zhang et al.,2015)。
二、“网络流行语”研究的时代背景及逻辑起点和归宿
“网络流行语”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起源,它的产生、传播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离不开社会文化生活背景。“符号的理解是把这一要理解的符号归入熟悉的符号群中,换句或说,就是要用熟悉的符号理解青年符号。”[2]青少年传播“网络流行语”的过程,也是对其文本意义重新解读和建构的过程,是青少年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也要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背景下,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为指导,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视角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语言学、传播学、符号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以“网络流行语”产生、传播规律及其对青少年语言、思维习惯的影响为研究重点,运用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调研和分析相衔接的方法,对青少年使用“网络流行语”的情况及其语言、思维发展状况进行调研和分析,系统探讨在新常态背景下运用“网络流行语”产生、传播规律引导青少年语言、思维习惯的对策。
“网络流行语的现象是一个网络时代的社会现象,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紧密联系。”[3]考察上世纪 90年代,俄罗斯的语言发展可以看出,苏联解体后,西方伺机加强文化和价值观输入,渗透意识形态影响,在与其他国家的语言交流碰撞中,一些具有“讽刺”意识的新词在群众中逐渐流行。“流行语是直观的、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社会现象,折射当时的社会文化。”[4]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不能脱离青少年的价值观引导,不能离开青少年生活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而要注重研究“网络流行语”对文化继承和发展关系,加强对“网路流行语”中蕴含的意识形态倾向和价值观影响的关注。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2月19日在调研中央新闻舆论单位时强调,政治和伦理价值引导要借助好的形式和载体,不能成为“高级黑”。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要从青少年群体“网络流行语”使用现状调查入手,研究“网络流行语”产生方式及在青少年中的传播模式,建构“网络流行语”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模型,为利用“网络流行语”产生、传播规律,掌握网络舆情,疏导网络舆论,加强对青少年价值观引导,促进良好语言、思维习惯形成提供解决路径。
“网络流行语大量涌现不仅描绘出人们内心深处的‘权利焦虑’,而且流露出网民对公权的质疑和讽刺以及对关乎公共利益的真相的期盼和渴求。”[5]以跨学科的学术视野,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网络流行语”产生、传播规律及其对青少年语言、思维习惯进行综合研究。通过研究“网络流行语”产生方式及在青少年中的传播模式,调研“网络流行语”对青少年语言、思维习惯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建构“网络流行语”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模型,建立基于“网络流行语”反映的青少年网络舆情监测和舆论疏导机制,探索利用“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及在青少年中的传播特点开展思想政治及伦理价值引导的方式、方法,为“网络流行语”语料库建设和相关研究提供基础,为制订相关政策,创新和规范网络语言发展,利用“网络流行语”了解网络舆情、疏导网络舆论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深化“网络流行语”问题研究
综上所述,尽管在研究维度和方法上存在差别,但总体来说,现有研究尚存有待深入研究的方面:一是在理论上,研究者多从自身专业角度出发,在专业领域内考察“网络流行语”的特征,如语言学视角的研究着重研究词汇构成、语义演变,传播学视角的研究着重考察其传播特点及运用规则和技巧,符号学着重考察“网络流行语”文本符号意义演变,社会学、心理学相关视角研究着重考察“网络流行语”的社会心理表达等,至今鲜见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创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视角,将“网络流行语”产生、传播规律对青少年语言、思维的影响置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新常态背景下研究的成果。二是在实证上,现有一些研究关注“网络流行语”对青少年语言、思维习惯的影响,从教育学、文化学视角探讨“网络流行语”的规范化和文化表征问题,分析了“网络流行语”对青少年教育的影响并提出对策(钟志奇,2008),强调研究“网络流行语”的“文化建构”和“价值导向”(车春艺,2011)。但相关研究方法多以归纳法为主,研究内容中忽视了青少年群体的复杂性,至今缺少不同类型“网络流行语”对不同青少年群体语言、思维习惯影响的分类调查与评价分析;三是在应用上,基于“网络流行语”的青少年群体网络舆情预警及疏导机制尚待建立,利用“网络流行语”引导青少年语言、思维发展的研究方法论尚欠深入。具体来说,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亟待学界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
(一)“网络流行语”产生方式及在青少年中的传播模式研究。由于对“网络流行语”缺乏公认的定义,学界对“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方式研究还比较模糊。相关机构和媒体每年筛选发布网络流行语,如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咬文嚼字》杂志社和主流网站每年评选发布的“十大网络流行语”,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与华中师范大学建立的“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网络媒体分中心”有关“网络流行语”的数据库,《网络时尚词典》、《中国网络语言词典》、《最新网络交际用语词典》定期收录网络热词和流行语。但“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方式和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方式、路径需要学界进一步加强研究,“网络流行语”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模型尚待建立。
(二)青少年群体“网络流行语”使用现状调查。众所周知,青少年“满嘴网络流行语”的现象随处可见,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是,青少年使用“网络流行语”有什么样的偏好?他们会在什么样的语境下使用“网路流行语”?他们使用“网络流行语”是从众的、无意识的,还是有意识、有目的?是基于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旨在表达什么样的观点和意图?具有什么样特质的青少年容易关注“网络流行语”,容易受到“网络流行语”的影响?哪一类的“网络流行语”容易影响青少年的语言、思维?它们会对青少年价值观形成造成不良影响?“网络流行语”中会不会有意识形态渗透?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学界和媒体已经有所探讨,并达成了一些共识。但是,实证的研究还相当匮乏,特别缺乏大范围的抽样调查和严谨的案例研究。学界需要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网络调查等方法,进一步搜集青少年使用“网络流行语”的话语体系及其相关语境等数据,研究青少年群体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偏好,以第一手资料描述青少年群体使用“网络流行语”现状以及对其日常学术和生活语言的影响,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三)基于“网络流行语”反映的网络舆情建构预警及疏导机制。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胡壮麟,2009)。通过功能语言学理论以及话语批评理论对收集的青少年“网络流行语”数据进行分析,剖析青少年对“网络流行语”的认知,研究青少年思维方式受“网络流行语”影响的具体方面和方式,加强青少年群体“网络流行语”使用对其语言、思维习惯影响研究。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网络流行语”在青少年中的传播和青少年语言、思维习惯养成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影响“网络流行语”在青少年中传播的相关因素,剖析“网络流行语”产生、传播过程对青少年语言、思维习惯养成的潜在影响,分析其可能存在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导向。通过青少年使用、传播“网络流行语”的状况,可以透视网络舆情,掌握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社会文化心理特点,建构相关预警及疏导教育机制,也是“网络流行语”相关研究人员的重要任务。
[1]戴元光,金冠军.传播学通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239.
[2][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二卷[M].白春仁,晓河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351.
[3]半月谈:网络流行语变化背后的民众焦虑,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0-11/22/c_12803417_2.htm.
[4]任龙波.从20世纪的英语流行词看英美文化变迁[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07):59.
[5]姜胜洪.当前我国网络流行语中的舆情分析[J].未来与发展,2010,(06):106.
【责任编辑:董丽娟】
汉 常生无极
H109
A
1673-7725(2016)07-0173-05
2016-05-05
本文系国家语委“十三五”科研规划2016年度科研项目“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传播规律以及对青少年语言、思维习惯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WT135-5)和2014年度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策略和疏导机制”的研究成果。
郭亮(1981-),男,江苏徐州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