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眩晕应用穴位敷贴的临床观察

2016-10-12张佩玲

光明中医 2016年18期
关键词:针灸穴位血压

陆 健 张佩玲



高血压眩晕应用穴位敷贴的临床观察

陆健1张佩玲2△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应用于高血压眩晕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00例高血压眩晕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比较2组对眩晕的治疗效果及血压的控制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眩晕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对血压控制情况与对照组相当,且其降低舒张压的作用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穴位敷贴既能降低血压且对治疗眩晕有较好的疗效,不良作用小,病人痛苦少。

穴位敷贴;高血压;眩晕

高血压为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健忘、失眠多梦、血压升高等,而眩晕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1]。中医学认为,眩晕是因脏腑受损、阴阳气血平衡失调, 从而形成虚实夹杂的病证[2]。其治法以平肝熄风、益气养血、温阳利水等较为多见,临证合理运用能取得显著疗效[3]。为更有效的降压及缓解眩晕症状,我科发挥传统中医治疗手段,将穴位贴敷的方法应用与高血压眩晕患者中,得到了理想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住入我科的100例高血压眩晕患者,其中男性52例,女性48例,年龄36~65岁,平均年龄51.2岁,病程5~33年,将此100名病人随机抽样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病情、病程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入组标准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4]制定的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诊断为高血压。患者主诉头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视物旋转,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汗出、心悸,甚则昏倒。中医辨证可分为肝阳上亢、痰湿中阻、气血亏虚、肾精不足。

1.3排除标准合并有糖尿病、肝肾功能异常、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妊娠、哺乳期患者;不合作者;创伤性皮肤;对医用橡皮胶过敏或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过敏者。

1.4方法

1.4.1实验组对患者采用穴位敷贴治疗。①取穴:根据李学军[5]等对高血压眩晕中医辨证选穴的研究,本组患者取穴为风池、内关、曲池、太冲;肝阳上亢型患者,配侠溪、行间、肝俞。痰湿中阻型患者,配丰隆、中脘、解溪。气血亏虚型患者配脾俞、肾俞、气海、足三里。肾精不足型患者取脾俞、肝俞、肾俞。②清洁皮肤,揭掉治疗贴上的保护膜,根据患者的辨证分型选择相应的穴位,在穴位上按摩数秒钟,患者有酸麻胀感觉时,将穴位敷贴(云南普洱金利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滇食药监械(准)字2010第2260009号)贴于相应的穴位上, 将大拇指放置于敷贴的治疗膏处,使用点按的手法按摩穴位20 min,每日2~3次,穴位敷贴每24小时更换一次。5~7天为一个疗程,共一个疗程。

1.4.2对照组应用常规扩血管、营养神经、脱水、止吐等药物治疗。

1.4.3血压测量方法每日上午7:00—8:00,患者休息15分钟,卧位同部位测量血压,并记录心率及不良事件。

1.5辨证施护

1.5.1生活起居护理充分休息,避免风寒,保持排便通畅,大便干结可服用蜂蜜或牛黄解毒丸。增强体质,适当锻炼,如打太极拳、散步等。

1.5.2饮食护理饮食应清淡低盐,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水果及粗纤维食物,少量多餐,戒烟酒。肝阳上亢型可以甘菊花5 g泡水代茶,以泄肝清火;气血亏虚型可多食瘦肉、牛奶、鸡蛋等补益气血之物,可用黄芪、人参泡饮,以补气固表,益气行血, 睡前1h可吃莲子百合红枣汤,或饮热牛奶1杯,以养心安神;肾精不足型可多食猪脑以填精生髓,适当补充瘦肉、鱼肉等;痰湿中阻型平时多食山楂、薏苡仁、冬瓜、荠菜、蘑菇、广柑桔、白萝卜等,以清热利湿、开胃止吐、理气化痰。

1.5.3情志调护保持情绪稳定,消除忧郁、恼怒、思虑等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

1.6评价指标

1.6.1眩晕治疗效果的比较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将疗效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4种。痊愈:眩晕等症状完全消失,日常生活、工作不受影响;显效: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日常生活、工作所受影响明显减轻;有效:眩晕等症状有所减轻,日常生活、工作所受影响有所减轻;无效:眩晕等症状无缓解,日常生活、工作受影响如前[6]。

1.6.2对血压控制情况的比较显效:患者的收缩压下降范围>30mmHg或者达到正常范围,患者的舒张压下降范围≥20mmHg或者下降幅度>10mmHg,且达到正常的范围;有效:患者的收缩压下降范围在10~19mmHg或者患者的舒张压下降幅度≥30mmHg;无效:患者的收缩压下降范围<30mmHg 或者没有发生变化或者出现升高情况;总有效=显效+有效。

2 结果

2.1实验组与对照组眩晕疗效比较实验组治疗眩晕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眩晕疗效的比较 (例)

2.2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的比较经t检验,两组治疗前血压均无统计学异常(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舒张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这说明实验组方法对降低患者舒张压的作用强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的比较 (例,±s)

2.3实验组与对照组血压控制情况的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这说明实验组对血压控制的效果与对照组相当。见表3。

表3 实验组与对照组血压控制情况的比较 (例,%)

3 讨论

高血压病属中医学眩晕、头痛等范畴,眩晕可由风、火、痰、虚等多种原因引起,多属肝、肾、脾等的脏腑病变[7]。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四通八达,联系内外,沟通表里,将人体的脏腑、器官、孔窍以及皮肉筋骨等组织联成统一的有机整体的庞大联络系统。当眩晕发作时,相应部分的经络就会气血运行不畅,甚至壅塞不通,致使导致脏腑之间的精气不能变通、相互资助,脏腑的精气不能外达滋养脑部组织。同时,病气还可通过经络内外传达,将病变反映到体表的相应部位上来。现代医学认为,体质的阴虚阳亢是本病的基本病理,肝肾阴阳失调,气机升降失常为本病的主要病机[8]。穴位敷贴中的治疗膏主要由TiO2、SiO2等金属粒子组成,其作用于皮肤及穴位上,通过两大效应发挥作用:生物波效应和经络穴位效应。治疗膏发射出与人体固有频率相一致的生物波,该波作用于人体时,能够产生“生物共振”效应,当这种“生物共振”效应持续作用于人体穴位时,通过经络传导,激发并调整体内紊乱的生理功能,使各部位之间的功能协调一致,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起到祛除邪气、疏通经络的作用,换言之,穴位敷贴是通过针灸样作用取得治疗效果,国内陈默野等[9]研究发现,特定穴位的贴敷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血压水平,这是因为贴敷的刺激比针灸刺激的时间更长久的缘故,这说明穴位敷贴的效果比针灸更好。我科实验组将穴位敷贴贴于风池、内关、曲池、太冲等穴。风池有主治头痛、眩晕、惊痫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平刺风池穴透风府穴,有明显降低血压的作用[10];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它能够维系诸阴,调和诸脏,疏利厥阴[11];曲池为大肠经合穴,合主逆气而泄;太冲为足厥阴肝经,是肝经的原穴,可平肝泄热;各副穴根据辨证分型的不同而添加,如肝俞能够养肝肾之阴,平肝潜阳;心俞可行气活血、镇静安神;行间、侠溪能够清泻肝胆平抑肝阳;足三里为胃经之合穴,与脾经相表里,脾胃乃后天之本,有治疗和保健的双重作用;气海有益元气、补肾虚之功能。

从本次研究来看穴位敷贴对眩晕的治疗疗效远优于仅使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而两组降压效果相当,减轻了高血压患者的痛苦,其优点为:①疗效好:从此次研究来看穴位敷贴具有整体的治疗作用,能有效的调节机体代谢,效果较西药更优。②简便易行,费用低廉:穴位敷贴操作方法简单,甚至于在掌握几个常用穴位后病人也能自行操作,使用依从性强;西医上控制高血压通常使用昂贵的西药,给患者的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相对而言,穴位敷贴费用低廉,易于携带。③不良作用小:使用降压药往往会引起血钾紊乱、体位性低血压、心律失常,对患者肝肾也有影响,不良作用大,穴位敷贴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治疗方法,除了少数患者对胶布过敏外,几乎无其他不良反应。④痛苦少:穴位敷贴产生的是针灸样的作用,且效果优于针灸。针灸属于侵入性操作,病人易产生疼痛酸胀等不适感,甚至损伤内脏,也可能引起滞针和折针等现象,穴位敷贴只是使治疗膏接触皮肤表面,相比较针灸更易于患者接受。

[1]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298.

[2]李玲,许国防,陈丽.穴位埋线治疗高血压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1,26(6):754-756.

[3]石镇东,张尊祥,翁莎. 眩晕常用治法举隅[J].中医学报,2010,25(4):713-714.

[4]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581.

[5]李学军.中西药加针灸治疗眩晕症的临床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23):88-89.

[6]戴慎.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与方剂选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7.

[7]高鹏翔.中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37.

[8]董素云.天麻钩藤饮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0,25(4):709-711.

[9]陈默野,张春珍.穴位贴敷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2788-2789.

[10]黄春林.心血管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37.

[11]卢永屹,曾科.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选穴规律的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10):48-50.

1.江苏省常州市中医医院心血管科(常州 213003);2.江苏省常州市中医医院护理部(常州 213003)

10.3969/j.issn.1003-8914.2016.18.044

1003-8914(2016)-18-2703-03

(本文校对:张佩玲2016-01-05)

猜你喜欢

针灸穴位血压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三种血压测量法诊断标准各不同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