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稻再生稻高产创建技术研究

2016-10-12吴海峰

湖北植保 2016年5期
关键词:齐穗再生稻中稻

吴 杰 刘 喻 吴海峰 徐 林

(1.湖北省通城县农业局 437400; 2.湖北省通城县关刀镇农技服务中心 437402)

中稻再生稻高产创建技术研究

吴杰1刘喻1吴海峰1徐林2

(1.湖北省通城县农业局437400; 2.湖北省通城县关刀镇农技服务中心437402)

2000年以来,通城县大量劳力外出务工,双季稻区劳力缺乏,双季改单季,加之粮食生产效益比较偏低,更加助长双改单,结果粮食产量逐年下降。针对这个问题,开展了中稻再生稻高产创建技术研究,目的是做到一种两收,省种、省工、省肥、省药、省秧田,粮食产量不减,确保粮食生产稳定,确保农民省劳节本增产增收。

1 材料和方法

1.1试验地点

试验地选择在通城县关刀镇新畈,典型中稻区,自然灌溉条件好,阳光充足,前茬作物为冬闲田。试验田为壤土,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1.83%,pH6.24,水稻种植为机械耕田,人工栽插、机插和直播三种栽插方式。

1.2试验设计

1.2.1试验品种

两优6326,新两优223,深两优5814,准两优527,丰两优香1号。

1.2.2品种处理

试验设5个处理,两优6326,新两优223,深两优5814,准两优527,分别为处理A,处理B,处理C,处理D,对照为丰两优香1号,为处理E,不设重复,共计5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为200m2,小区随机排列,小区间筑小埂相隔,单灌单排。

1.2.3栽插方式处理

试验品种为新两优223,五优308。试验分为三个处理,每一处理2个品种,每一个品种一个小区,面积为200m2。处理A1为机插;处理B1为人工栽插;处理C1为直播。小区间筑小埂相隔,单灌单排。

1.2.4留茬高度处理

试验品种为新两优223,两优6326。试验分为四个处理,每一个品种一个小区,面积为667m2。处理 A2第一季留茬高度 30cm,品种为新两优223;处理B2第二季留茬高度35cm,品种为新两优223;处理C2第二季留茬高度40cm,品种为新两优223;处理D2第二季留茬高度45cm,品种为两优6326。小区间筑小埂相隔,单灌单排。

1.2.5播种时期处理

试验品种为丰两优香1号。试验分为五组,面积为200m2。处理A3:一组播种日期为3月16日;处理B3:二组播种日期为3月25日;处理C3:三组播种日期为3月31日;处理D3:四组播种日期为4月7日;处理E3:五组播种日期为4月13日。

1.3管理措施

第一季深水返青,浅水分孽,后期湿润管理,第二季收后灌水5cm 2d~3d,以后浅水至成熟;第一季底肥40%中化BB肥40kg,追肥尿素15kg,晒田后追40%复合肥10kg,钾肥7.5kg;第二季尿素15kg,钾肥7.5kg;统一病虫草害防治;第一季以90%成熟开始收割,第二季以全部成熟开始。采用机械收割和人工收割。

1.4调查与计算方法

1.4.1调查内容

调查各处理第一季生育期,产量(每穗粒数,千粒重),第二季齐穗期,产量(每穗粒数,千粒重)

1.4.2调查方法

每小区五点取样,每点调查1.1m2,共5.5m2,进行实打实测,调查记载:齐穗时日期,每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

1.4.3计算方法

实际产量采取单打单收,计算理论产量。

2 结果分析

2.1产量分析

2.1.1品种处理

表1 品种处理结果分析表

表2 栽插方式处理结果分析表

品种处理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第一季产量由高到低,排列为处理E668kg/667m2、处理B656kg/667m2、处理A593.8kg/667m2、处理C591.9 kg/667m2、处理D510.3kg/667m2(处理D产量偏低是由于基本苗偏低造成)。每穗粒数由高到低排列为处理D288粒、处理C238粒、处理E212粒、处理B211粒、处理A197粒,从穗粒数来看,准两优527具有显著优势,深两优5814次之;千粒重由高到低排列为处理D33.2g、处理A30.1g、处理B29.2g、处理E28.7g、处理C27.1g,从千粒重表现来看,准两优527属大粒型,具有高产潜力。第二季产量由高到低,排列为处理E496.1kg/667m2、处理 D445.2kg/667m2、处理 B442.5kg/667m2、处理A372.8kg/667m2、处理C333.8kg/667m2,(处理D因雨后收割机械碾压损毁面积比其它处理大,故处理D产量比处理E低,按其千粒重和每穗粒数,其产量应该高于处理E)。每穗粒数由高到低排列为处理D163.6粒、处理B133粒、处理A88.6粒、处理C79.8粒、处理E78.2粒;千粒重由高到低排列为处理D32.9g、处理E31.6g、处理A与处理B并列30.9g、处理C26.6g。两季总产量由高到低排列为处理E1164.1kg/667m2、处理B1098.5kg/667m2、处理 A966.6kg/667m2、处理D955.5kg/667m2、处理C925.7kg/667m2,(处理D总产量低是由于第一季基本苗偏少,第二季碾压损毁面积较大所致)。所以中稻再生稻品种选择应选丰两优香一号和准两优527,准两优527第二季产量更有优势。

2.1.2栽插方式处理

根据表2可知,新两优223机插、手栽、直播三种栽插方式,第一季产量由高到低排列分别为机插738kg/667m2,手栽713.4kg/667m2,直播621.4kg/667m2,直播两个品种,一个为新两优223(表2中a)、一个为五优308(表2中b),新两优223产量621.1kg/667m2,五优308产量达到731kg /667m2(处理C1产量偏低原因之一是因为后期出现倒伏现象造成的)。新两优223三种栽插方式第二季产量由高到低排列分别为机插365.9kg/ 667m2,手栽284.4kg/667m2,直播274.9kg/667m2。直播两个品种中新两优 223、五优 308分别为274.9kg/667m2、220.7kg/667m2。新两优223三种栽插方式,两季总产量由高到低排列为机插、手栽、直播,分别为1103.9kg/667m2,997.8kg/667m2,896.3kg/667m2,直播两个品种以五优308产量较高,达到 951.7kg/667m2,而新两优 223只有896.3kg/667m2。

因此,中稻再生稻栽插方式宜于机插,主要是既能保证密度优于手栽,又不易于直播倒伏,播期也和手栽一样可提前播种。

2.1.3留茬高度处理

表3 留茬高度处理结果分析表

根据表3可知,四个处理中第一季产量由高到低排列为处理C2670kg/667m2、处理D2630 kg/667m2、处理A2620.3kg/667m2、处理B2611.4 kg /667m2,以处理C2产量最高。处理A2、处理B2、处理C2品种为新两优223,处理D2品种为两优6326。处理A2、B2、C2三个处理第二季产量由高到低排列为处理C2442.2kg/667m2、处理B2375.6 kg/667m2、处理A2368.9kg/667m2,留茬高度从30cm开始,随着留茬高度的增加产量增加,以留茬高度40cm达到最高。处理D2留茬高度45cm也表现较高产量,达到387.4kg/667m2。处理A2、B2、C2两季总产量由高到低排列为处理C21112.9kg/667m2、处理B2989.2kg/667m2、处理A2987 kg/667m2,留茬高度40cm最高,处理D2两季总产量达到1017.4 kg/667m2,表现效果也好。因此,中稻再生稻留茬高度以40cm~45cm为宜。

2.1.4播种时期处理

表4 播种时期处理结果分析表

根据表4可知,第一季产量由高到低排列为处理C3751.5kg/667m2、处理D3687.1kg/667m2、处理B3563.3kg/667m2、处理A3539.3kg/667m2、处理E3529.5kg/667m2,以3月31日播种产量最高,4月7日次之。第二季产量由高到低排列为处理B3496.1kg/667m2、处理C3472.7kg/667m2、处理A3466.6kg/667m2、处理D3360.3kg/667m2、处理E3320kg/667m2,以3月25日播种产量最高,3月31日播种次之,以4月13日播种产量最差,收割时仍有部分未成熟。每穗粒数以处理 D3最高,处理C3次之。两季总产量由高到低排列为处理C31224.2kg/667m2、处理B31059.4kg/667m2、处理D31047.4kg/667m2、处理A31005.9kg/667m2、处理E3849.5kg/667m2,以3月31日播种总产量最高达到1224.2kg/667m2,3月16日、3月25日、4月7日三个处理总产量都达到1 000kg以上,只有4月13日播种的总产量只有849.5kg。

因此,中稻再生稻早、中熟品种播种日期应以3月25日到3月31日为宜。

2.2第一季生育期及第二季齐穗天数

2.2.1品种处理

根据表1可知,第一季生育期由长到短排列为处理C144d,处理D139d,处理B和处理E133d,处理A131d,以深两优5814最长,以两优6326最短,第二季齐穗天数由长到短排列为处理D43d,处理C39d,处理B36d,处理E35d,处理A33d,以准两优527最长43d,以两优6326最短33d。处理C、处理D、处理B、处理E、处理A到第二季齐穗总天数183d、182d、169d、168d、164d。

因此,品种深两优5814、准两优527再生稻要比两优6326、新两优223、丰两优香一号早播10d以上为宜。

2.2.2栽插方式处理

根据表2可知,新两优223第一季生育期由长到短排列为处理A1141d,处理B1133d,处理C1128d,以机插生育期最长,直播最短。五优308直播生育期132d。新两优223第二季齐穗天数由长到短排列为处理C144d,处理A136d,处理B136d,以直播最长44d,五优308第二季齐穗天数也达到44d。处理A1、B1、C1到第二季齐穗总天数分别为177d、169d、172d。

因此,品种新两优223机插要提前播种7d为宜,五优308直播到第二季的齐穗总天数为176d,播期应尽可能提前。

2.2.3留茬高度处理

根据表3可知,处理A2、B2、C2第二季齐穗天数分别为35d、31d、33d,留茬高度长短对第二季生育期影响不大。处理D2是两优6326,处理A2、B2、C2都是新两优223,第一季生育期只差2d,相差不大,而处理D2第二季齐穗天数34d,与处理A2、B2、C2相差不大。这说明留茬高度长短与第二季生育期影响不大。

2.2.4播种时期处理

根据表4可知,第一季生育期处理A3、B3、C3、D3、E3由长到短排列为处理A3133d、处理B3133d、处理C3131d、处理D3129d、处理E3128d,处理A3比处理E3播种早28d,第一季生育期比处理E3长4d,收割时期处理A3为8月6日,处理E3为8月20日,处理A3只比处理E早14d,播种时期早或迟,对第一季影响不大。第二季齐穗天数处理A3、B3、C3、D3、E3分别为处理A333d、处理B335d、处理C337d、处理D341d、处理E346d,说明播种越早第二季齐穗天数越短。各处理到第二季齐穗总天数分别为166d、168d、168d、170d、174d,处理A33月16日时播种与处理E34月13日播种到第二季齐穗天数虽说只相差8d,但处理A3第二季齐穗时期在9月6日,处理B3和处理C3在9月8日相当安全,而处理D3和处理E3第二季齐穗时期在10月3日、10月8日,在本年度安全齐穗,但如果寒潮稍早,就可能造成齐穗困难,所以中稻再生稻播种时期,早、中熟品种播期不能迟于3月31日。

2.3试验区整体产量情况

整个试验区包括保护行面积2hm2,第一季实打实收产量20 700kg,690kg/667m2;第二季实打实收产量10 165.5kg,338.85kg/667m2;两季总产量30 865.5kg,两季平均1 028.85kg/667m2。

3 评价

3.1中稻再生稻高产创建技术效果好

试验区域面积2hm2,两季总产量达到30865.5kg,两季平均亩产1028.85kg,亩产实破吨粮,增产效果显著,此项技术值得大面积推广。

3.2中稻再生稻品种选择要科学

本研究共选用六个品种,手栽两优6326,新两优223,深两优5814,准两优527,丰两优香一号五个品种,以丰两优香一号两季总产量最高,达到1 164.1kg/667m2,新两优223次之,达到1098.5kg/667m2。准两优527两季总产量虽说只有955.5kg/667m2,原因是准两优527栽插时基本苗偏少,以及雨后收割第一季碾压损毁较其它品种严重,比其它品种损毁度高15%以上,按其两季千粒重及每穗粒数,准两优527两季总产量应该比丰两优香一号和新两优223不会低。五优308直播产量达到951.7kg/667m2,产量也较高。品种选择丰两优香一号、新两优223,准两优527只要密度达到,增产效果更显著。

3.3中稻再生稻种植密度要足够

本研究采用机插、手栽、直播三种栽插方式,品种为新两优223,以机插方式产量最高,达到1 103.9kg/667m2,机插有手工栽插不易倒伏,便于早播的优点,又有比手工栽插密度大的优点,直播易倒伏,不便于早播,机插到第二季齐穗总天数为177d,比手栽要长8d。所以采用机插保证密度不低于1.6万兜/667m2并适当早播是高产关键。

3.4中稻再生稻留茬高度要合理

本研究收割第一季留茬高度分四个处理,第二季产量随着留茬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以留茬高度40cm产量最高,达到442.2kg/667m2。留茬高度45cm为另一个品种两优6326,第二季产量达到387.4kg/667m2,产量表现较高。因此中稻再生稻留茬高度以40cm~45cm为宜。

3.5中稻再生稻播种时期要慎重

本研究播种时期分五个处理,第一季产量以3月31日播种的产量最高,4月7日播种次之,第二季产量以3月25日播种的产量最高,3月31日播种次之,以4月13日播种的产量最差,收割时仍有部分未成熟。两季总产量以3月31日播种的总产量最高,达到1224.2kg/667m2,3月25日播种次之。五个品种到第二季齐穗总天数以深两优5814最长,达到183d,准两优527次之,达到182d,而两优6326为164d,最长相差达到19d,所以深两优5814、准两优527要比早、中熟品种早播10d以上。五个播种时期,播种时期早或迟,对第一季影响不大,而第二季齐穗天数以3 月16日播种最短,只有33d,以4月13日播种最长,达到46d,说明播种越早,第二季齐穗天数越短,五个播种时期到第二季齐穗总天数虽说只相差8d,但3月16日、3月25日播种的,第二季齐穗时期分别在9月6日、9月8日,相当安全,而4月7日、4月13日播种的第二季齐穗期在10月3日、10月8日,在本年度安全齐穗,但如果寒潮稍早,就可能齐穗困难。因此中稻再生稻迟熟品种要在3月15日~20日播种,早、中熟品种播期不能迟于3月31日。

4 技术要点

4.1第一季稻栽培技术

品种选择准两优527于3月15日~20日播种,丰两优香一号于3月20日~25日播种,以机插为宜,667m2用种量2kg~2.5kg。底肥施用40%复合肥40kg,返青后667m2用尿素15kg追分蘖肥,晒田后667m2施40%复合肥10kg,钾肥7.5kg,收割前5d~7d施尿素7.5kg,钾肥7.5kg。管水做到深水返青,浅水分蘖,后期湿润管理,病虫害防控主要抓好“四虫五病”综合防治,做到第一季“叶青籽黄脚亮杆”。第一季成熟度达到90%时收割,留茬高度以40cm为宜。

4.2再生季栽培技术

在第一季收割后2d~3d,立即667m2施尿素7.5kg并灌水,促再生苗整齐健壮。以后保持浅灌、落干、露田2d~3d、浅灌,保持田间湿润。头季收割后防治1次稻飞虱,再生稻破口前5d防治穗颈稻瘟、稻曲病、稻飞虱。“十黄熟”收割。

S3

B

1005-6114(2016)05-027-005

2016-06-15

吴杰(1965-),男,高级农艺师,长期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齐穗再生稻中稻
“稻+再生稻+马铃薯”种植模式适用栽培技术
双季籼稻安全生长期研究方法择优与应用
——以长沙为例*
再生稻促芽追肥机研制
免耕半固态直播对水稻剑叶生理特性的影响
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不同叶面肥对水稻连粳7号产量的影响
粮食 超级稻再生稻平均亩产创世界纪录
2016年湘审中稻品种(上)
2015年湘审中稻品种(下
武夷山市中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肥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