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赵小东:走在教育家成长的道路上

2016-10-12天津市第五十五中学祁金敏

天津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教育家天津市听力

■天津市第五十五中学 祁金敏

赵小东:走在教育家成长的道路上

初春风舞翩跹,和着泥土返浆的味道,添了一季的清新。行走在做“教育家型教师”的路途上,别有一番感悟……

三尺讲台,演绎的是教师的人生,丰富和改变的是学生的生命。

老师——父亲

于懵懂的年龄就仰慕身为教师的父亲的威望,每逢春节一批批拜访父亲的哥哥姐姐总带给我农村以外的新奇和梦想;年龄稍长,耳濡目染于父亲的严谨治学,炎炎夏日满院子都是来聆听父亲辅导时事政治的学生,父亲的政治学科中考教学成绩全县第一名;已然成为教师,仰望着父亲年已五旬身为校长仍教着自己喜爱的学科,他率先在蓟县搞起科研——“小先生登讲台”,撰写的论文发表在蓟县科研专刊上。爱孩子、爱教学、爱事业的精神影响着我,我在20岁时就当上了教师,投身于教育事业。

父亲有一个很好的习惯,就是学习。他写一笔好字,退休了,他仍每天练习并且教小外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他爱拉二胡,年已七旬的他,走进了老年大学,拉起动听的二胡,前两天还入选了“曲苑风荷杯”乐器演奏大赛;每天忙碌的学习之后他还照顾我和小妹两家人的生活。我经常与父亲聊天,“您累吗?”他总是神采飞扬地说:“我能做这些,很充实,快乐!人就要有点追求,有点奉献精神!”

听到我入选天津市中小学“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学员的消息,他说:“多好的机会,我们那时没有这些,一定要好好学习,努力修炼,提升修养,我会以你为荣。”我点点头,要不负父亲的期望。

父亲有一种永不服输的精神,与时俱进的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精彩,是我永远的榜样和动力,我为父亲自豪!身为教师的我们又何尝不该如此呢?

父亲——人生

父亲是教师,总是穿着干净得体,精气神儿十足,是这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着我们这一批孩子。父亲是教师,他不断修炼着自己的修养、学识,提升着自己的能力。父亲是教师,他一直都站在讲台上,也有人不解,可他总是骄傲地说:“教师不要丢了自己的本业。”是这种奉讲台为神圣领地的执著精神引领我的成长。父亲只是平凡的教师,可他用自己的行为诠释着他的教育人生,我看着父亲,是欣赏,是佩服,更是跟进。

生命——二次成长

既然做了教师,就要精炼教育生活,感悟教育人生。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至少需要两次。第一次是自然成长,第二次是压迫式的成长,而第二次成长是人发展的瓶颈,只有智者才能超越它,超越后成为卓越的名师、教育家。

我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奔跑了二十几年,能够上一节优质课,给学生一个身心愉悦的课堂,能够写一篇论文,完成一项科研课题,这是二十几年自然成长的结果,其中充满着勤奋与努力,追求与奋斗。而专业的再次提升,就需要先进的教学理念作支撑,不懈的自我追求作动力,用一双慧眼去审视已成惯性的工作,站在一个全新的视角去思考,我的新方向在哪里?我的特色是哪些?我要成就什么样的语文教学?这就是一个“语文人”的第二次成长。

第二次成长就是挑战自我,追求卓越。就是要“在别人停下来的时候,再努力一下,再前进一步,就能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著名的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已为“语文人”树立了典范,她那“立体化教学”融“情趣美”于一体的语文特色是我追求的最高境界。她善于精讲,总是以饱满的情绪、充沛的感情,绘声绘色、神采飞扬地讲述。循着这样的教育家脚步前进,结合自身对语文教学的感悟,成就“个性化的情智课堂”是我的目标。“慎于思,敏于行”,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带着微笑和激情走进课堂,带着对文本的深度思考、激活学生思维的任务完成课堂教学。让“情、智、美、趣”共舞。这是灵动的课堂,是活泼而有深度的课堂,这是学生飞翔的天空,是智慧生成的空间。

走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走在众多优秀教师之中。修炼成长是心怀理想的未来教育家所必走的道路,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内在要求,是不断自我提升的策略,是领悟“教育人生”的必由之路。

这条路,我每天都在行走,并将执著地走下去,走出生命的精彩!

(责任编辑 张 嵘)

且学且研教学路,亦师亦友解惑人———记天津市第五十五中学教师王媛

■天津市第五十五中学 祁金敏

王媛,天津市第五十五中学英语教师,从事教育工作24年来,她获得许多荣誉,如天津市特级教师、天津市师德先进个人、和平区教育领军人才等。她以一颗火热的心面对自己的教育事业,不断开拓探索,努力追求自己的教育梦想。

教学——从未停止探索、研究的脚步

1992年7月,王媛大学毕业,走上了讲台,那时的她初出茅庐,凭着一股年轻人的干劲儿,她不怕工作压力大和困难多,多次承担教学公开课,撰写教学体会和论文,教学效果好,很快赢得了学生和教师们的认可。在工作的第一个十年里,她教学工作绩效显著,获得天津市“双优课”评比三等奖、和平区“园丁杯”创优课评比一等奖等,并于2002年顺利获得中学高级教师职称,成为学校最年轻的高级教师之一。优秀的业绩并没有使她满足现状,她不放过各种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勤于动脑,善于反思,努力做一个教学的有心人。

2006年,她考入天津师范大学攻读教育硕士学位。这时的她年龄大,工作压力大,家里孩子小,这些因素没有减少她对知识的渴望、对学习的热情,她把学习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她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创设了高中英语教材听力活动“二度开发法”。

教学法的形成凝结了王媛老师的教学智慧。在实践中,她发现英语教材某些听力活动存在缺陷,特别是听力活动的内容没有按照合理的听力过程来设计,不符合学生实际水平,难度较高,阻碍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提高。她通过研读教材和《课程标准》,分析听力活动设计的优势、不足,对听力活动的内容进行删减、补充、替换,适应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听力学习规律,同时,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对改编后的听力活动的反馈意见,及时归纳总结,从而提高教学法的针对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她发现学生不仅参加听力活动的热情高涨,而且测试成绩也不断提升。她以教学法为基础,不断完善教学思想,不仅在听力教学实践上取得突破,而且把这一教学思想运用到阅读教学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王媛老师主张不能让学生只停留在对阅读材料的表层理解上,而是要掌握阅读技能,积累阅读策略。她在《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阅读活动的内容,并对其进行调整,突出训练阅读微技能,努力做到教材与实践融合、效果与能力融合。通过结果反馈,她发现这些做法的优势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体意识,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最终达到增长知识、提高素质的目的。

经过三年的努力,王媛老师不仅顺利完成了学业,拿到教育硕士学位,而且,先后在全国首届两岸十省市同课异构研讨会、全国基础教育“未来教育家论坛”等大型活动中,代表市、区做公开课、研讨课,取得一等奖,获得专家们的一致好评。2007年,她被评为天津市特级教师,2010年成为天津市中小学“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二期学员。

教育——静候每一朵花开

多年的辛勤付出,王媛老师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其中,有不少学生在她的影响下也成为了教师。在她手机里保存着许多学生的联系方式,闲暇时翻阅学生的微信,关注他们的最新动态,成为她业余生活的一大乐趣。

其中有一条信息是刚结束高考的小周同学发来的,她写道:“王老师,谢谢您在最后我快坚持不住的日子里给我鼓励。您的一句‘小周,你真的很有潜力……加油’曾让我落泪,我会记一辈子的!”在高一、高二时,这个学生的英语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但在高考前,她的英语成绩出现下滑,甚至跌入低谷,她情绪低落。一天课后,很少提问题的她站在王老师的面前,问了一些完形阅读的问题,她的声音很小,眉头紧锁,流露出不自信和焦虑的情绪。她说:“王老师,我做题没有感觉,做错的题都是不应该错的,您说我还能提高吗?”王媛老师帮她分析了最近出现的问题,指出今后做题的策略。回答完她的问题,王老师拍着她的肩膀,补充了一句“小周,你真的很有潜力……加油”。真诚的一句话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给小周同学增添了力量,焕起她拼搏的勇气,使她在高考中发挥出色,考入理想的大学。现在,小周在香港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微信中可以知道小周不仅成熟了,而且做事更有信心,由此可见,教师的鼓励和正确评价对于学生多么重要!

每个人都会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学生对评语尤为重视。过去学生对评语不满意,不喜欢看,主要原因是“千篇一律,模式化严重”,班主任辛辛苦苦写的评语,最终到学生手中没有起到交流、鼓励、鞭策的作用。

做过班主任工作的王媛老师,经过实践体会到学生喜闻乐见的评语应该是个性化的,反映学生的具体实际,对学生有激励作用,而且语言轻松、凝练,不要一味说教,而要具有一定的艺术特色,读起来像散文。在轻松的言语中,指出学生的优势与缺点,适时提出希望和要求,最终达到交流的目的。王媛老师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撰写评语,从中你可以体会到一位教育工作者对每个学生的客观公正评价。

性格内向的学生,言语不多,王媛老师就从他们不善言谈的特点写起。“坐在教室里的你,安安静静,像一朵小花悄然开放,散发阵阵幽香。要知道默默无闻不等于庸庸碌碌、平平常常。不管怎样,要取得骄人的成绩,还要拿出勇气,下定决心,我们相信你不会令大家失望。”

对于性格外向、活泼开朗的学生,王媛老师写道:“在我们眼中,你像一只快乐的小鹿,蹦蹦跳跳,无拘无束。面对前进路上的沟沟坎坎,你或许轻盈跃过,或许静静思索,你无论做出怎样的选择,真诚地祝你永远快乐,完善自我。”

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她鼓励道:“半年的高中生活让你充实,令你思索,成绩的起起落落,前进路上的风风雨雨,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要记住这样一条人生准则——踏实、勤奋是一个人成功的依托。”

对于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她勉励道:“回首往日的学习生活,你经历了很多很多,遥望未来的拼搏之路,你又想到什么?无悔的青春需要与奋进同行,光辉的前程陪伴你精彩的人生!”

她还说:“半年的学习生活会给你留下许多回忆和思索。愿这份回忆和思索汇成一条小河在你心中缓缓流过。不要忘了,河边有一个我面对小河倾听、诉说。愿小河中永远跳出快乐的浪花,成功的欢歌。”

二十多年来,王媛老师始终走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前列。在业务上,学理论,勤实践,不断探寻新的教学方法,作为英语学科的领军人物,她带领本校和外校青年教师提升业务水平,促进他们专业成长;在教育上,她热爱、尊重每一个学生,用爱心、耐心、细心呵护学生的心灵,用更新的评价方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她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要继续努力,继续探索。

(责任编辑 张 嵘)

猜你喜欢

教育家天津市听力
教育家与儿童
有趣的云
如果画笔会说话?
天津市第三届“未来之星”初中数学邀请赛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津派教育家成长
为什么现在要说“新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