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着眼公平与质量,解决好农村小学师资问题

2016-10-12张怀君

天津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教学点小学教师师资

■本刊特约评论员 张怀君

着眼公平与质量,解决好农村小学师资问题

■本刊特约评论员 张怀君

前不久,获悉河北省为偏远地区农村小学和教学点免费培养五年制大学专科毕业的全科教师,教师招收与分配采取由哪县招回哪县的做法。新入职教师要在县镇以外的农村小学或教学点工作六年以上。

闻此消息,感到河北省对解决农村小学师资问题,确实拿出了务实的措施,应该说对解决农村小学和教学点的师资短缺问题是务实有效的,对解决当前农村小学教师的紧缺问题具有借鉴意义。但当我们把农村教育放在教育现代化的战略中去分析时,不难发现,为解决农村小学师资问题,只解决数量和留得住的问题,还只是权宜之计。

按照国家的教育改革发展纲要部署,到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促进基础教育的公平与质量的提升,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提高教育质量。教育现代化是全国教育的现代化,没有农村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教育的现代化。我国农村教育在全国占有一定比重,在县域,农村教育是主体。农村教育的现代化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在小学阶段,教育水平均衡的矛盾凸显,县城内的小学水准远远高于农村小学。农村小学与县镇小学师资现状不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比较,都是相对薄弱的。因此,解决农村小学教育的短板问题,其中教师队伍薄弱问题是重中之重。

造成农村小学教师配备不足、质量偏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采取综合性措施,不仅保证数量,更应保证质量。

解决发展理念问题,对农村小学教师配备重看一眼。一些地方对农村小学教师的配备,有观念上的误区:有的认为农村特别是农村边远山区,好教师留不住;有的认为小学好教,教师有一些文化知识就行,没必要配备水平多高的教师;还有的认为小学教育距中高考远,没有升学压力等。

其实不然,办公平的教育,需要平等的政策,农村和城市小学教师配备应统筹设计,向农村倾斜;办高质量的教育农村小学和城市小学一样,都需要高水平的教师,农村教育现状差不应成为农村降格配备教师的理由,相反应成为向农村倾斜的政策依据。办高质量的教育,哪一个学段都需要高水平的教师,就教学专业来讲,年龄越小的学生,自理自学的能力越差。因此,农村小学教师应配强而不应弱配。

解决农村小学教师配备制度问题,确保教师数量、质量。当前农村小学教师配备薄弱的直接原因,在于教师的管理体制与编制标准。现行县域农村教师的管理体制,是县招校聘,县级财政负责教师工资。有的地方因财政紧张,缺编教师得不到及时足额的补充。目前,多数地方执行的教师编制,城市高于农村,农村小学更是如此。近几年,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农村小学的规模变小的发展趋势,使农村小学教师更加紧张。

鉴于此,解决农村小学师资问题应采取国家标准、省级招考、县级统管、学校聘用。教师编制由国家统一制定,编制标准根据农村小学、教学点规模小的特点,采取班师比和生师比相结合,以班师比为主、以生师比为辅的测算方法,向农村小学倾斜。以制度保证农村小学教师配备的数量、质量的合理。

解决农村小学教师工作条件差、路途远、工作成本高等问题,用体面待遇留人。农村小学、特别边远地区小学,往往不仅规模小,条件也差,教师上班路途远,生活费用、交通费用都大大高于城区学校的教师,而他们的福利又往往比城区的教师差。要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优惠政策吸引,比如,建立农村教师补贴、津贴制度和职称照顾政策等,让体面的待遇补偿他们过多的劳动付出、交通费用的支出等。

应建立县域教师定期交流制度,使教师配备实现动态均衡,这将既利于教育发展的均衡,又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

(责任编辑 邵 莹)

猜你喜欢

教学点小学教师师资
规范农村教学点办园行为的实践与探索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沙河市二十冶第二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枣强县第一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平凡教学三十载——一名小学教师的自述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关于办好农村小学教学点问题的几点思考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