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PACK框架下《信息素养》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

2016-10-11高爱

科技视界 2016年24期
关键词:信息素养教学改革

【摘 要】将TPACK理论框架引入《信息素养》课程改革,以TPACK理论框架作为信息素养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理论,使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学与教”得到技术及其资源的支撑和扩展,使技术及其资源的开发应用融入了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学与教的策略和方法、现代学习的特征等元素,利用TPACK框架体系下的核心要素(TK技术知识、PK教学知识、CK内容知识)、复合要素(TPK技术教学知识、TCK技术内容知识、PCK教学内容知识)及框架下要素间联动关系(境脉、要素之间的相互促进及影响),来完善现有的信息素养教育教学的理论,力求充分发挥TPACK理论框架的指导作用,以开展研究性教学、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为课题目标,提出《信息素养》课程教育教学具体改革方案。

【关键词】TPACK;TPCK;整合技术教学法;信息素养;教学改革;教学教改

0 引言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每个人的基本素养。国内《信息素养》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创新力不强、教学观念守旧、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案例匮乏等问题[1]。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要面对信息社会飞速发展带来的诸多变化,结合新形势新环境,开展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信息素养教育教学创新,故引入TPA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2-3],深度融合到《信息素养》课程中来,以期做到信息素养教育也能与时俱进,让高校学生通过信息素养课程学习获得真正的收获,能借助信息时代发展浪潮把自己培养成合格的综合素质能力人才。

1 TPACK框架教学法体系

TPA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

2 《信息素养》课程现状分析

国内已有对《信息素养》等信息素养课程(文献检索课、信息检索课)进行教育教改研究。康红梅(2015)研究了MOOC环境下《信息素养》课程教学改革;郑元元(2015)研究了混合学习模式下信息检索课学习效果考核评价;颜政委(2015)研究了文献信息助理队伍建设与信息检索教学实践创新研究——以西华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

但国内的信息检索课相关教改研究中,对《信息素养》课程的教改理论研究还是浅层研究,没有针对整个课程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检索中国知网CNKI等学术数据库,都未见有研究者将TPACK框架理论引入《信息素养》课程研究的内容,本课题研究可填补TPACK框架理论用于信息素养教育教学改革实践领域的研究空白,为国内高校开展信息素养教学教改研究起到积极的参考借鉴作用。

3 《信息素养》课程研究与改革的目标

面对信息时代发展带来的诸多变化,要结合新形势新环境,开展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教学创新,要做到信息素养教育也能与时俱进,故开展以下工作:

3.1 研究与改革的目标

将TPACK理论框架引入信息素养教育教学改革中,利用TPACK框架体系下的要素知识(TK技术知识、PK教学知识、CK内容知识、TPK技术教学知识、TCK技术内容知识、PCK教学内容知识)及框架下要素间联动关系(TPK技术教学知识、TCK技术内容知识、PCK教学内容知识之间的相互促进及影响),来完善现有的信息素养教育教学的理论,颠覆现有的《信息素养》教学模式,力求充分发挥TPACK框架的指导作用,以开展研究性教学、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为课题目标。最后将研究成果凝结成《信息素养》课程教育教学具体改革方案,建立《信息素养》教学评估指标体系。

3.2 TPACK框架理论涉及的关键问题

将TPACK框架理论与信息素养教育教学的有效融合,TPACK框架下要素知识(TK技术知识、PK教学知识、CK内容知识、TPK技术教学知识、TCK技术内容知识、PCK教学内容知识)与信息素养教育教学中对应内容建立相关联系,并明确界定具体的知识内涵与外延。TPACK框架理论实施中应当特别关注“境脉contexts”,即具体课堂环境中一些的物理环境、学生家庭背景、认知特点、心理素质等因素的协同作用,力求让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通过课程的学习获得应有的学习收获,能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学习质量。

4 实践《信息素养》课程改革

4.1 实施方案

将TPACK理论框架引入信息素养教育教学改革中,利用TPACK框架体系下的要素知识(TK技术知识、PK教学知识、CK内容知识、TPK技术教学知识、TCK技术内容知识、PCK教学内容知识)及框架下要素间联动关系(TPK技术教学知识、TCK技术内容知识、PCK教学内容知识之间的相互促进及影响),来完善现有的信息素养教育教学的理论,力求充分发挥TPACK框架的指导作用,以开展研究性教学、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为课题目标,并提出《信息素养》课程教育教学具体改革方案,建立《信息素养》教学评估指标体系。

通过TPACK框架理论与《信息素养》课程实际的高效整合,使数字化资源能够为本课程学生学习实践、教师教学教研活动提供有力支撑,探索TK技术知识、PK教学知识、CK内容知识之间的复杂关联关系,探索TPACK框架下信息素养教育教学改革的多样化可操作模式,结合我校《信息素养》课程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信息素养》课程教育教学具体改革方案,建立《信息素养》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为我校及国内高校“信息素养”相关课程的教学教改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4.2 实施方法

(1)通过问卷调查法、权重分析法、实际调研法等多种分析方法联用,掌握国内外信息素养教育教学的现状,发现信息素养教育教学工作的存在的问题。

(2)通过AHP层次分析法、文献Mate分析、科学计量分析法、系统宏观模型研究法等多种分析方法,系统收集、整理和界定相关问题,形成信息素养教育教学问题系统;综合考虑问题的严重性与重要性等因素,形成问题的优先解决顺序排列,确定信息素养教育教学领域关键问题。

(3)针对信息素养教育教学领域中存在的问题,采用TPACK框架理论作为信息素养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理论,使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学与教”得到技术及其资源的支撑和扩展,融入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学与教的策略和方法、现代学习的特征等元素,同时结合我校《信息素养》课程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开展研究性教学、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最终提出《信息素养》课程教育教学具体改革方案,建立《信息素养》教学评估指标体系。

4.3 改革实施的有利条件

4.3.1 场地保障

广东白云学院图书馆馆舍历经扩建,目前的馆舍由西区总馆和东区分馆组成。2009年西区改造工程完成,馆舍面貌焕然一新,至此总面积已近15000平米,图书馆设有13个具有各种不同功能的阅览室、书库,为后续开展学习培训等相关教研教改工作提供了场地保障。

4.3.2 学术资源保障

广东白云学院图书馆现有馆藏140万册,电子图书30万册,每年订阅各类期刊1200余种,报纸300余种。丰富的学术资源,为教研教改课题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保障。

4.3.3 人员保障

广东白云学院管理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教师63人,其中具备教授、副教授、高级经济师等高级职称的教师,以及具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营销师、物流师等高级职业资格的教师40多人。为教研教改课题的开展提供师资力量保障。

4.4 预期的效果和成果

(1)学生方面,学生得到了相关的锻炼,信息素养能力极大提高,可以独立开展研究性学习,课题教育教学目标达成。

(2)教师方面,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技术知识能力,内容知识能力、教学知识能力,能有意识地开展研究性教学工作。

(3)课程方面,信息素养系列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提升,提高了我校信息素养教育相关课程的教学及课程质量。

(4)实践方面,课题相关的教师及学生,参加校内外各项科研创新活动,将课程知识可以学以致用,用于科研创新实践。

5 结语

将TPACK理论框架引入《信息素养》课程改革,以TPACK理论框架作为信息素养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理论,提出广东白云学院《信息素养》课程教育教学具体改革方案,希望藉此能对国内同类研究起到积极的参考及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崔佳,倪代川.基于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探析[J].现代情报,2012(12).

[2]彭洪斌.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技术学科教学知识(TPACK)研究——以MP_Lab数学课堂为例[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10.

[3]李美凤,李艺.TPCK:整合技术的教师专业知识新框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4).

[4]高爱,王庆涛.“互联网+”形势下本科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视界,2015(35).

[责任编辑:汤静]

猜你喜欢

信息素养教学改革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