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贷资产证券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促进

2016-10-11王真

财经界·下旬刊 2016年18期
关键词:金融体制证券化信贷

王真

摘要:为了更深层次的促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蓬勃发展,我们首先要弄清信贷资产证券化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促进表现出了哪些正面推动作用,又在哪些领域产生了怎样积极的影响。笔者在此简要探讨了信贷资产证券化对促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希望对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深入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信贷资产证券化 金融体制改革

金融是现代社会经济的顶梁柱,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心行业。然而,中国在不断完善金融体制的进程中遭遇到了种种障碍,例如利率市场化步伐过快,银行风险增大,城市化进程中急需居民住房、基础设施等一系列致使融资需求猛增的社会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可以说,中国目前经济的急需转型促进了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而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反过来又成为了促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着眼点。

一、信贷资产证券化提升了我国金融体系为当前经济服务的质量

据有关调查数据推测,再过几年中国的城镇化面积将上涨到62%,甚至更高,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就保障房、民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三个模块的建设,预计需要消耗43万亿元的融资资金。然而,商业银行早已在市场转向经营、资本累积不足、上级监管过严等多重束缚下,无法仅凭自身实力持续不断的大范围投放资金了,这也就刺激了以盘活信贷资产储存量、完善信贷结构为“己任”的资产证券化的推进。由于资产证券化工具的“盘活资产、吸纳资金”过程,主要是让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转变为实体市场的证券化商品,因此实现了间接意义上的实质性投资,更高效的利用了资本市场上的资金,贯彻落实了为当前经济高质量服务的目的。

二、信贷资产证券化优化了我国金融市场结构。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关系比例主宰着金融市场的结构变化。我国经济发展前期较为侧重间接融资,因而导致银行资源配比与风险指数增加,以其为首的行政垄断产生,有如下两个明显不足:

一是直接融资方式被抑制。大部分资金流向以银行为首的高利润行业,导致债券、股票市场资金不足,进展被抑制。

二是利率管制或垄断的状况更易发生。由此会导致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不能成为现实,金融市场对价格的管制机制也将不起作用,特别是资产内部价格间、商品价格与资产价格间将会出现价格不符甚至不在其位的现象。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要想破坏以间接融资为核心的行政垄断,必须推动证券市场的发展,随着其市场业务的推陈出新,我国金融市场的结构会逐步倾向于以直接融资为主导、两种融资方式协调并进的状态。

三、信贷资产证券化推进了我国商业银行的转型

虽然近些年来我国的融资模式更倾向于直接融资,但是在短时间内仍无法撼动间接融资在我国融资方式中的主导地位,这也就是说,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银行业仍然是社会融资来源的主要行业,时代在进步,融资方式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因此,信贷资产证券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转型有非常实际的推动作用。

(一)有助于银行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证券的交易过程于银行业而言是一个降低银行加权风险资产总规模的过程,从侧面可以帮助银行吸纳更多资本金,让其资本金储备更充盈。由此可以看出,资产证券化可以完善银行业的收益结构,并加快其运作,有助于银行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减弱流动资产给银行带来的压力

利率快速市场化的进程促使银行承担了更大的流动性风险。而信贷资产证券化可以帮助商业银行吸纳更多的中期甚至是长期贷款,让其有更多的资金将运转不足的资金变现,推动了资产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

(三)完善了商业银行的收入体系

资产证券化是一种新型的将存量资产转变为流量资产,将信贷交易过渡到资金交易的业务。资产证券化业务中的资产变现过程,可以让商业银行因提供了特定服务而合情合理的收取一定的操作费用、提供担保费用以及管理费用等,让银行业有了更多的收入来源。

四、信贷资产证券化减弱了我国金融体系风险

长期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就一直谨记着当初次贷危机给我国金融行业带来的破坏性冲击。坚决抵制金融市场上再次出现超杠杆化以及零首付按揭的行为。不仅如此,在经历了次贷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当局对仍设有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商业银行提出了“风险自留”的要求,意在强化商业银行的风险意识,降低实际意义上的风险。

五、信贷资产证券化推动了利率市场化

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推动作用可以从供给方和需求方两个相对对立的层面进行探讨[3]。站在供给方的角度来说: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加大了资金供给方的竞争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以资金供求为主导的利率市场的结构,除此之外,证券化交易业务中对原有资产的重新组合,再打包变现过程,让金融机构有更多的周转资金,提高了资金运转效率,不仅如此,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还让信贷资产变成了一项具体的、可以实实在在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让市场上的贷款价格更趋合理;站在需求方的角度来说:通过借用资产证券化工具,参照其债券融资方法,使得债券市场得以迅速扩大,金融市场的价格机制以因此愈加完备,而债券利率市场也呈现出更加平等的趋势,市场风险由此得到有效控制。

六、结束语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表现在以上五个方面。从其日常的交易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是时代进步的产物,是社会不断推陈出新的智慧结晶,因此,信贷资产证券化应紧随时代脚步发展,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陈凌白, 李博文, 蒋凯.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促进效应分析之一[J]. 时代金融, 2016(17)

[2]陈凌白. 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效应研究[D]. 辽宁大学, 2014

[3]吴思强.信贷资产证券化与金融市场的风险分担机制[J].江西社会科学,2009(3):110-113

猜你喜欢

金融体制证券化信贷
政策决定还是市场选择?——基于历史角度的比较金融体制考察
金融体制改革深化 加强银行治理结构完善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对不良资产证券化实务的思考
基于金融体制改革下银行财务管理相关问题思考
公积金贷款证券化风险管理
交通运输行业的证券化融资之道
不良资产证券化重启一年
绿色信贷对雾霾治理的作用分析
过犹不及——从两岸金融体制谈互联网金融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