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道县地连国有林场生态林业建设途径初步探讨

2016-10-11杨友海李进斌姚宗理袁通志李拥军

绿色科技 2016年15期
关键词:公益林护林员侗族

杨友海,李进斌,姚宗理,袁通志,李拥军

(1.湖南省通道县地连国有林场,湖南 通道 418504;2.湖南省通道县林业局,湖南 通道 418500)



通道县地连国有林场生态林业建设途径初步探讨

杨友海1,李进斌2,姚宗理1,袁通志1,李拥军1

(1.湖南省通道县地连国有林场,湖南 通道 418504;2.湖南省通道县林业局,湖南 通道 418500)

指出了生态林业建设是建设生态经济的重要力量,加快生态林业建设是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分析了通道县地连林场在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提高林场生态林建设的认识,生态林建设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地连国有林场;生态林业;途径;探讨

1 引言

生态林是人类为了协调与大自然的关系,通过保护物种资源或有意培育的林木,以维护生态平衡,例如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提岸防护林、有害气体过滤林、休闲林等。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通道县地连国有林场位于通道县中部,始建于1958年,距通道县城16 km,地理坐标为东经109°41′53″~110°43′17″,北纬26°8′15″~26°11′50″。林场南北长10 km,东西宽8 km,总面积1145 hm2,有林地面积1142.8 hm2,累计完成造林1723 hm2,成林1645 hm2,保存率90.5%,森林覆盖率94.58%。现有干部职工93人,设金竹、坪溪冲、水南、长塘4个工区。209国道贯穿全场。2015年5月,通道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中共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印发的《湖南省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精神,将通道县国有地连林场改革工作列为重点工作,在改革中着重解决了国有林场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责权不分问题,将林场职能由“生产木材”向“培育森林资源,保护生态安全,提供生态服务”过渡,完成由“自收自支”向“全额财政”的身份转变,确保国有地连林场生态林业发展奠定基础。

2 通道县地连国有林场自然概况

林场位于通道县中部,境内渠水上游的通道河从东南向西北贯穿,把林场经营的林地分为东西两大区域,东部的狗头山海拔682 m和猪婆界海拔683 m,西部的梅花界海拔649 m,九层界海拔694.5 m,等山峰由南向西北延伸,构成四周山峦环抱的低山区。最低的金竹滩海拔340 m,相对高差354.5 m,平均海拔450 m,坡向以东、西为主,坡度在15~35°之间,境内属中亚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年均气温16.3 ℃,年降水量1222.8~1480.7 mm,降水天数145 d,多集中在4~9月,年均蒸发量1320 mm,年均相对湿度83%,年均日照1880 h,无霜期平均298 d。境内成土母质母岩为板页岩,土壤以山地红壤为主,土层厚度在40~120 cm,多为厚土,占80%,腐殖质层2~20 cm,土壤肥力高,pH值为5.4~6.4之间。这样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相对湿度大,无霜期长,夏无酷暑,冬少严寒,土壤条件等特点,极利于林木生长。

3 生态林业发展现状

3.1生态林业用地

据通道县“十二五”森林二类调查结果,通道县地连国有林场林业用地1142.8 hm2,其中森林面积1017.6 hm2,占林地面积的89%;灌木林地24.61 hm2,占林地面积的2.2%;苗圃地2.2 hm2,占林地面积的0.2%;未成林造林地78.6 hm2,占林地面积的6. 9%;无立木林地19.8 hm2,占林地面积的1.7%;商品林地面积147.3 hm2,占林地面积的12.9%。

3.2人工生态林

地连国有林场造林主要是小块状采伐迹地更新造林,从2011年至今采伐迹地更新造林面积133.6 hm2,分年度造林见表1。

表1更新造林年度统计hm2

项目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长江防护林5.27.33.5珠江防护林710.38.3中央财政补贴6.96.27.3速生丰产林151610.6151511

从表1上看,长江防护造林累计16 hm2,珠江防护林25.6 hm2,中央财政补贴造林20.4 hm2,速生丰产林(商品林)71.6 hm2。

3.3生态公益林

通道县地连国有林场生态公益林面积930.6 hm2,其中国家级公益林面积542.6 hm2,省级公益林面积388 hm2。在国家级公益林中,幼林面积257.4 hm2,中龄林面积282.4 hm2,近熟林2.8 hm2,分别占国家级公益林面积的47.4%、52%和0.5%;蓄积46137 m3,其中幼林蓄积5031 m3,中龄林蓄积39073 m3,近熟林432 m3,分别占国家级生态公益林蓄积的11.7%、84.6%和0.9%。在省级公益林中,幼林面积180 hm2,中龄林面积208 hm2,分别占省级公益林面积的46.3%和53.6%;蓄积74585 m3,幼林蓄积3518 m3,中龄林蓄积4067 m3,分别占省级公益林蓄积的46.2%和53.6%。

3.4商品林

地连国有林场商品林面积87 hm2,占林场有林地面积的0.76%,蓄积22473 m3,占林场总蓄积的21%,其中中龄林面积7.2 hm2,蓄积量710 m3,占商品林蓄积的3%,近、成、过熟林面积70.8 hm2,蓄积21763 m3,占商品林蓄积的96.8%。

3.5生态林业建设管理

根据林场的林业生产、经营特点,结合林场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及森林资源情况,特别是林场管理体制改革后,林场职能由“生产木材”向“培育森林资源”,以森林资源培育为重点,更新采伐利用相结合,森林分类经营为关键,至今林场防火线维修24 km,新建防火林带10 km,新建和恢复了望台各一座,幼林抚育1635 hm2,竹林垦复48 hm2,中幼林抚育间伐672.8 hm2。强化森林保护,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保持林场的森林资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 林业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

4.1林业建设管理力度不足

林业生态建设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要想顺利开展这项工程,首先必须明确划分管理人员的职权和责任,提高场内自身的管理力度。目前,林场还停留在过去以木材生产时期的管理方式,还没有一套林业生态管理制度,没有设置生态林业管理机构,不能对本场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分工,使得生态林业建设的规划、设计以及具体的分工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流于形式。

4.2营造生态林树种单一

近年来,营造的长江防护林、珠江防护林、速生丰产林,树种主要是杉木纯林、马尾松纯林,生态林中,纯林、单层林多,混交林、复层林少,易发生病虫害,特别是通道县地连林场,每年马尾松毛虫危害比较严重,生态效益低,严重影响了生态林建设。

4.3公益林班块多,监管不力

地连国有林场与4个乡镇14个村接壤,而插花山也较多,林地分散,国家级、省级公益林有114个小班,最小的小班,只有2.8 hm2,公益林面积小而分散,管护难度大。林场生态公益林监管机构不健全,目前还没有成立专门的管理办事机构,大多数由林场业务股负责,各工区负责人代管,业务股还要负责造林生产。因此,生态公益林管理力量薄弱,监管手段落后。此外,多年来,造林投入较多,管护投入较少,在公益林经营中“重栽轻管”较为普遍。

4.4生态林保护基础设施落后

由于森林管护分散,边界线长,森林管护设备落后,管护区内没有林区道路,交通不便,通讯设施也落后,致使护林巡逻工作人员相当困难,不利于森林管护和森林防火的工作,也影响林业生态建设。

4.5山林火灾、森林病虫害时有发生

地连国有林场有林地面积1142.8 hm2,有4个工作区,每个工作区只确定2名护林员,人平管护142.8 hm2,管护难度大。同时,由于侗族农民有着传统的烧田埂、清明节上坟烧香纸的习俗,近年来人为因素山林火灾时有发生,造成一些森林资源被烧毁。另外,杉木采伐迹地营造马尾松,马尾松毛虫的危害在通道年年发生,林地也不例外,近几年林场每年马尾松毛虫危害面积近300 hm2。

5 林场生态林业建设措施

生态林业建设是建设生态经济的重要力量,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的本质要求,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加快生态林业建设,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笔者对地连国有林场生态林业建设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如下几点措施。

5.1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做好森林经营管理

地连国有林场通过管理体制转型后,改善了干部职工的生活待遇,解决了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今后林场的主要任务是以森林培育、森林保护为主,确保生态安全,提供生态服务,维护生态安全。为进一步强化森林管理,特别是生态公益林的管理,目前林场生态公益林面积930.6 hm2,占林业用地的81.4%,林场应设置生态公益林管理机构,因为公益林建设与传统的森林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概念是不相同的,公益林建设不仅要加强对生态系统保护,还要加强对森林产业的建设。加强对本场干部职工对林业生态建设的培训工作,树立生态林业建设思想意识,把生态林业建设纳入林场综合绩效考核,坚持绩效考核与政治待遇、经济待遇挂钩的原则,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鼓励创先争优,打破过去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确保国有林场生态林业建设,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5.2增加公益林面积

随着林场81.4%的林地区划为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林场的森林资源得到全面有效的保护,使得森林的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改善自然环境条件等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为通道县促进农业生产的高产稳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带动和促进周边农村林业事业的发展。根据《湖南省林业厅 湖南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规范省级以上公益林区划调整工作的通知》(湘林资[2016]9号)、《湖南省林业厅 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实施森林禁伐减伐三年行动的通知》(湘林资[2015]25号)及《湖南省林业厅印发<全省森林禁伐减伐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湘林资[2015]32号)、《通道侗族自治县新增省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实施方案》(通政办发[2016]39号)等文件精神,将现有商品林87 hm2区划为省级公益林,增加公益林面积,提高林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5.3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在生态林业建设过程中,除了要对森林生态环境进行改善之外,还要发挥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地连国有林场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可以开展林下种植养殖业、森林生态旅游等林业产业。一方面,增加干部职工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减少森林病虫害。同时,林区经济实现了由“独木支撑”到“生态林业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林业”的转变,生态林业建设与经济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林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调整,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5.4加强森林抚育间伐

场内区划的生态公益林中的杉木、马尾松人工中幼林,为了发挥其生态功能,尽可能不使森林环境发生较大变化,而郁闭度达0.9以上的中、幼林进行抚育间伐,间伐强度15%,间伐后有利于提高森林资源数和质量,有利于满足森林的各项功能的需要,有利于巩固造林绿化成果,减少病虫害发生。

5.5加强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力度

由于林场山林插花于当地侗族村民的10多个村寨,而侗族农民有着传统的烧田埂的习俗,近年来人为因素导致的山林火灾时有发生。因此应加强对林场周围村民的用火宣传力度,搞好护林防火工作,提高林场周围村民防火意识,控制和减少森林火灾,扩大林场干部职工防火队伍,提高防火队伍整体素质。林场杉木采伐迹地,营造马尾松面积增多,易发生马尾松毛虫的危害,应坚持预测、预报、防治的原则,加强林木病虫害的发生,应把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责任落实到各工区,各工区又落实到人,层层落实到位,切实保护林场的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林场的森林多种效益,以实现林场森林可持续发展。

5.6加强护林员队伍建设,提高护林员护林水平

国有林场护林员队伍的建设应常抓不懈,一是增加护林员队伍,除了在本场内增加护林员外,还要在林场接壤的14个村村民中聘请护林员,保证每个村都有一名护林员;二是对护林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护林员整体业务素质,更好地适应护林工作岗位;三是严格监督和考核,对表现优秀的给予奖励,表现不好或不称职的应给予处罚或解聘,有利于森林保护效果。

5.7加强生态林业建设的宣传

“保护环境、创建生态”是一项关系到我国发展与国民福祉的重大事业,不能只仅仅依靠本单位领导的力量,很难完成这项工作,因此,必须充分发挥调动全场干部职工和周边接壤的4个乡镇14个村的群众积极性,鼓励周边群众共同参与生态林业建设的工作上来。为了调动群众保护林业生态的积极性,林场应加强宣传,采用深入到周边侗族村寨与村民共同学习保护森林法规、文件的学习,以及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让群众认识到生态林业建设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营造良好的环保氛围,从思想上加强侗族村民的环境意识,从行动上鼓动侗族村民投身生态林业建设事业。

[1]通道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通道侗族自治县志[R].北京:民族出版社,1993.

[2]通道侗族自治县林业局.2004年通道县林业调查报告(内部资料)[R].通道,通道侗族自治县林业局,2004.

[3]通道侗族自治县林业局.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内部资料)[R].通道,通道侗族自治县林业局,2014.

[4]姚宗理.通道县地连国有林场机制转型后森林资源管理措施探讨[J].绿色科技,2016(7).

2016-07-04

杨友海(1969—),男,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技术工作。

S7

A

1674-9944(2016)15-0196-03

猜你喜欢

公益林护林员侗族
唱支侗族大歌献给党
试分析民族学视野下的侗族大歌
湖南省通道自治县侗族大歌的传承和发展
江西继续为2.3万余名生态护林员购买意外保险
护林员巡山路上“偶遇”猕猴
浅析生态护林员政策在助推扶贫攻坚的作用
光影视界
生态公益林管理问题及对策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