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山论剑·陕西青年作家论坛”发言纪要

2016-10-11主持马召平

延河(下半月) 2016年8期
关键词:华山论剑陕西作家

主持:马召平

“华山论剑·陕西青年作家论坛”发言纪要

主持:马召平

7月30日下午,作为“全国知名文学期刊编辑长安行暨华山论剑·陕西青年作家论坛”重要环节之一的“华山论剑·陕西青年作家论坛”在位于西安高新区的华山论剑西凤酒品牌运营公司会议室成功举办。 论坛由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常务副会长马召平主持。

论坛由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办,《延河》文学月刊社、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承办,华山论剑西凤酒品牌运营公司协办。来自全国的20多家期刊编辑围绕酒文化、丝路文化、陕西青年作家创作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并对青年作家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与会编辑纷纷认为,陕西青年作家很幸运,在陕西做文学很幸福。在了解了华山论剑西凤酒品牌文化、企业文化后,大家对华山论剑坚持“以文载酒”、“以文宏业”,大力传播中国文化、弘扬中国精神的做法深表敬佩和赞叹。

现将论坛发言摘录如下,以飨读者:(根据发言顺序排名)

张周平华山论剑西凤酒品牌运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非常荣幸能够把高规格的文学论坛放在公司召开。在坐的知名文学期刊编辑老师和70后、80后青年作家,在文学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在此向大家表示敬意。

在学生时代也很喜欢文学,参加工作后,走向“人间”,忙于奔波,对文学梦没有坚持下来,但对文学一直有一种情怀。“华山论剑”这四个字,是金庸老先生在他的武侠小说作品里面出现的。2003年金庸老先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登临华山,举办了“华山论剑”等系列活动。活动之后,“华山论剑西凤酒”品牌应运而生。所以,华山论剑西凤酒的根是文化。“华山论剑”既有侠义、侠气、英雄气概等“武”的一面,同时更有“勇敢、智慧、敏捷”等内在的“文”的一面。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我们将“华山论剑”的品牌文化核心用四个字来概括,这就是“勇、智、敏、仁”。勇是勇于进取,智是智慧通达,敏是敏而创新,仁是仁爱天下。狭义上讲这四个字是在华山上论剑而且要成为王者的必备要素和真正“王者”应有的境界和高度。广义上讲,“勇、智、敏、仁”是国学的核心内涵,“勇、智、敏、仁”所蕴含的精神是传承民族文明的与时俱进的中国精神。多年来,我们连续举办多场大型品牌文化活动,曾邀请易中天、余光中、贾平凹、于丹、肖云儒、李刚等著名文化学者,解读以“勇、智、敏、仁”,向全社会弘扬中国精神。我们不单单是经营一个商业品牌,更重要的是把“华山论剑”当做文化品牌、爱国品牌来做。

能与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联合举办这次活动,我们非常欣慰。能与全国这么多知名文学期刊编辑和作家讨论文学,也很荣幸。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很不容易,会长马慧聪为了文学事业的发展,牺牲了很多,但他在所不惜。他曾说,一定要将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办好,一定要让陕西青年作家走出去,让人感动。借马慧聪会长的这句话,我相信陕西青年作家一定能走出去,也期待各位知名期刊编辑能助力陕西青年作家走向辉煌的未来!

梦 也《朔方》副主编

刚才听了张总的讲话,我感触很深,华山论剑西凤酒作为一个企业,它和文化接触很紧密。“华山论剑”是由金庸先生题字,以及荣膺贾平凹等许多文化名家的支持与关心,说明这个企业始终把推动文化、发展文化,和实现自身经济价值结合在了一起,这一点是当代新型企业的一种时尚和追求。只要企业以文化作为翅膀,那么这个企业必然会实现自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我是第一天来就尝了这个酒,它很醇正。作为一个企业,它的发展,不仅以文化作为标签,更多的是要把这个酒的品质做出来。咱们这个酒瓶很有特点,很独特,他的底部是华山的形象。文学实际上和酒关系很密切,尤其对于写诗的人,更喜欢酒。酒,不仅仅是生活上的点缀,更多的跟灵魂有关。怎样将酒的文化做起来,关键是个度的问题,怎样让酒和文化更契合,这是企业更应该探索的方向,当酒和文学期刊慢慢尝试着合作,可能就会将酒的文化更快的发展起来。

陈崇正《花城》编辑部副主任

我是第一次来西安,一下飞机就被西安的美景征服,接着被作为十三朝古都的历史征服,再接着是被这里的美食征服,最后被美酒征服了。我酒量不好,面对美酒,我更喜欢闻酒香,西凤酒真香。

刚看了西凤酒华山论剑品牌的宣传片,酒文化我不太懂,但可以看出里面其实是有一种武侠文化在里面。在来西安之前,我们《花城》杂志办了一个沙龙,邀请了马来西亚的黎紫书来做对话,讨论到救赎的问题时我问她,你作为基督教徒,会不会觉得宗教信仰对自己作品有影响?她竟然说没有影响,又补充说,对她影响最大的是武侠小说。她说她在武侠小说中,读到了救赎,读到了灵魂的超越。这个答案令我很意外,因为武侠小说对我影响也非常大。如果有人让我推荐武侠小说,我一定会推荐金庸,他的作品气度恢弘,有诸多中国文化元素渗透其中。我看到我们酒瓶上的“华山论剑”四个字就是金庸老先生题写的,金庸先生是一个结构故事的绝顶高手,经常有人问我说如何讲故事,我会推荐他去读金庸,所以今天看到“华山论剑”,我感到格外亲切。

中国自古诗酒不分家,酒与文学,关系密切。产好酒的地方,通常也会产生伟大的文学。陕西是一个文学大省,群星璀璨,通过这几天的接触,我发现不但老一辈厉害,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里头也人才济济。《花城》杂志与陕西文学其实颇有渊源,陕西的许多作家也是《花城》的作者,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就发在《花城》杂志,贾平凹老师从1983年开始就在《花城》发表作品,陕西的文学军团一直与《花城》联系紧密。在坐的陕西青年作家中,贝西西多次在《花城》发表作品,她获柳青文学短篇奖的小说就是刊登在我们杂志上的;程川的散文《忆江南》,在我们《花城》杂志推出后,得了“首届华语青年作家奖”;诗人左右的诗歌也是通过邮箱投稿,被我们发现并刊出。所以,《花城》是大家的福地,也是很多人的出发地。

再说说投稿和发表。从某个角度讲,编辑和作家是平等的,作者总是用作品向编辑发起挑战,挑战编辑的眼光和视野。编辑也会不断回击,以期拿到最好的稿子。换个角度看,编辑和作家其实又是在一条战线的,都共同遵循一个文学规律,文学的大道就像一把高高的利剑,悬在空中,那是我们共同的律令。只有沿着这条大道去写,很多东西才会突破眼前的界限。我们今天来谈“走出去”,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种可能性;青年并不一定是一个年龄上的青年,更多的是代表着一种希望,一种创作的心态。

夏海涛《山东文学》编辑部主任

我姑且把这次论坛上我发言的题目定为:视野的高度与宽度将成为陕西青年作家崛起的机遇,下来我从以下五方面谈下我的认识:

第一点是文化地理。五岳是华夏民族的地理标志。我来自山东,我的家乡恰恰就是东岳泰山,飞跃1200多公里来到了华山所在地陕西,来到了十三朝古都西安,参加“华山论剑·陕西青年作家论坛”活动,仿佛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了的。我们大家知道,东岳泰山海拔是1545米,华山的高度是2154米,在五岳中是最高的,尤其以奇绝称雄于五岳。而高度决定了一个地方的视野,决定了一个写作者的方向视野,在陕西写作,我以为出大气象,就能出现大作家。

第二点是厚重的文化积淀。陕西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提起来让人震撼不已。早在80万年前,蓝田猿人就生活在这里。看过半坡遗址就知道,6000年前的母系氏族社会的进步和文明。这里有女娲和伏羲的传说,有世代敬仰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有周文王周武王,还有统一中国的秦始皇。因此上,厚重的文化积淀是一个地方不可分割的血脉与根源。

第三点是广泛的世界性的文化交流在陕西大地上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当年大唐时期,长安是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与300多个国家地区有着广泛交往。这样开放与包容,让这块土地宽广的胸襟大开,让众多的文人墨客向往,引领了文化上学贯中西、会同古今的新风尚。

第四点是新世纪以来,以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人为代表的陕西军团在文坛上崛起,带着一股凌厉的雄风。当下,一批年轻作家为陕西作家的再度崛起,储备了大量人才,这是值得期待的。

第五点呢,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为古老而年轻的陕西提供了千年一遇的机遇。尤其是年轻的作家们,在关注脚下这块古老土地的同时,要昂起头来,与世界交流;更要沉下心来,关注和思考自己的生存的意义,深入挖掘内心的独特感受,写出无愧于自己无愧于时代的好作品。

以上这几点,这与其是说给青年朋友听的,倒不如说是我说给自己听的。

卓 慧《四川文学》副主编

西凤酒是中国四大名酒,是个老品牌,和华山论剑联姻,相信企业发展会越来越好的。企业和文化联姻,本身就是一个双赢的事情。这样的选择,对文化和企业的发展都是很好的思路。四川也有很多名酒,但是跟文化发展,不论是自愿选择,还是对品牌、对文化的关注和扶持,都不及华山论剑西凤酒。华山论剑西凤酒与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的合作,对青年的扶持,体现出了长远的发展眼光,因为文化要靠青年传承和发展下去,《延河》也是非常知名的老牌刊物,所以这样的合作起点本身就很高。

四川和陕西秦岭一隔,是兄弟省份。《四川文学》是综合刊物,也是老品牌,今年已经创刊60周年,这几年发过很多陕西作家稿子。我们的宗旨就是推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希望到场和没到场的陕西青年作家们,也能在我们《四川文学》的舞台上展露才华。

麦 阁《太湖》编辑

很高兴能和大家相聚西安,今天把陕西青年作家论坛放在华山论剑西凤酒品牌运营公司,我觉得特别有意义。自古以来,酒和文人、诗人紧密联系,是分不开的,酒在古诗里有很多,像“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等好多与酒有关的文学名篇。

我认为,真诚与真实,任何时候都是散文写作的重要操守与意义。对于各期刊的风格,写作者、投稿者要事先了解。我个人以为,一旦开始写作,还是要先遵从自己的内心,只有从心灵深处留出来的文字,紧贴心壁的文字,才算得上是好文字。在此,我要祝贺陕西青年作家,当地领导能这么重视文学发展,并利用社会资源,把有实力的作品推出去,我表示敬佩和敬意。

《太湖》是七十年代初创刊的纯文学期刊,一直坚持纯文学路线。我们的大门向优秀作家敞开,欢迎大家支持我们,借助你们的光让《太湖》发展得更好。

阿 霞《草原》编辑部主任

内蒙古距离西安很近,但是距上次到西安已经过去十年了。这次来西安,最大感受就是特别羡慕陕西的青年作家。在昨天早晨活动的开幕式上,听了黄道峻书记的讲话,我感受到了陕西从省委、省政府到省作协,再到《延河》杂志对陕西青年作家的重视和扶持。特别是黄书记提到的,省上三年投入1500万扶持青年作家搞创作,这简直不敢想象。

除了羡慕,对我也是一个很大启发。我们《草原》杂志受经费限制,各种活动相对比较少。之前听说,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每月都会搞一次活动,跟全国的编辑、作家交流,这也是非常难得的。

这次活动提出的口号是,陕西青年作家“走出去”,我想,有我们的政府支持,又有这么有名企业的赞助,还有我们这么多期刊和同仁的支持,这个愿望一定会实现。

卜寸丹《散文诗》副总编

陕西是诗歌大省,也是散文诗重镇,是文学陕军重要组成部分。以李汉荣、成路、慧玮、霍竹山等为代表的散文诗人,已逐渐成为当今散文诗坛的中坚。黄海、王琪、白麟、肖建新、李东、鲁绪刚、沈奕君、陈平军、渭北等诗人的创作沉潜、扎实;三色堇、南小燕、梅一梵等女诗人近年来的创作成绩亦令人侧目。更有新生代肖志远、左右、程川等青年俊秀来势喜人。他们的作品,大多在《散文诗》刊头条推出过,这批优秀的诗人亦多半应邀参加过全国散文诗笔会。今年《散文诗》微信平台还推出了南小燕等人的作品。

当下,陕西散文诗创作所呈现的整体态势是清晰的。李汉荣对现实的反思、对生命的叩问,独特而厚重,有着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气韵。成路的探索意识强烈。他想象奇崛,诗意庞大,其系列散文诗《声门》是独树一帜的实验文本,今年《散文诗》第5期就重点推出了他的《活时间》。更难能可贵的是黄海、王琪等人,利用各自优势,分别在《手稿》和《延河》杂志特辟散文诗栏目,大力推荐散文诗人与作品,对促进散文诗发展,构建和探索散文诗创作新的格局与路径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王国伟《黄河》副主编

山西和陕西自古就是一家人,有“秦晋之好”一说。《黄河》是1985年创刊的大型文学期刊,陕西的“三驾马车”——路遥、陈忠实、贾平凹都曾在《黄河》发过作品,尤其是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部,也是在《黄河》首发的,所以,陕西和山西渊源非常深。当年陕西有“陕军崛起”、“陕军东征”,山西有“晋军崛起”,《黄河》就是顺应晋军崛起创刊的,与陕西乃至华北几个省区交流非常广泛,希望这种交流能持续下去。我是第三次来西安,每次都是西凤酒把我喝醉,这次来喝到西凤酒的巅峰之作——华山论剑,而且是和这么多编辑,还有陕西的70后、80后文学精英一起,觉得非常荣幸。

华山论剑西凤酒品牌谈到创新精神,我觉得在文学上也应该有创新精神,而在这点上,陕西从省委、省政府到省作协,特别是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会长马慧聪,副会长马召平、王琪等几位年轻作家的带领下,陕西文学新军风生水起、蔚然成林。和大家两天的接触,我有两点感慨:相见恨晚、相处恨短,都是因为这种亲切的情感。我和几位作家开玩笑说:不喝酒我可记不住,记不住你投来的稿子我可能不看,看了也不发,或者发了也不给稿费。

酒和文学历史上就有渊源,华山论剑西凤酒能和文学结合起来,就是酒品牌文化战略站在了巅峰。我希望以后还能经常喝到华山论剑,还能和大家经常一起交流,我也相信陕西文学不光有“三驾马车”,现在有“二马”领军,我希望陕西文学的未来万马奔腾!

邱爱枝《中华文学选刊》编辑

陕西和我是有渊源的,因为我老公的老家是陕西宝鸡的。他每次从陕西回北京,只要带酒一准是西凤酒,所以我很早就知道西凤酒。

陕西对我的印象,一直是古朴、庄严而又不失现代,这块土地自古以来,好像就是盛产文学盛产作家的地方。《中华文学选刊》是一份选刊类杂志,对稿件质量和作者的要求都比较高,这些年,我们选发过不少陕西作者的稿子,后面,我们将加大对陕西青年作者的关注力度。

非常感谢华山论剑西凤酒品牌运营公司和陕西省作协、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给我们编辑提供了一次与陕西青年作者零距离接触的机会。无论以文学的名义,以酒的名义,你们无疑是值得尊敬的。

李 皓《海燕》主编

很久以前就想来到西安,也有很多机缘可以来西安,但直到今天才第一次来。我有个习惯,到一个新地方,喜欢有仪式感,这次我是从西宁飞来的,飞机到秦岭上空,受气流影响飞机颠簸非常厉害,把乘客们吓得够呛,来了之后就是滚滚热浪,我来自东北,对此真是刻骨铭心。

这次活动时间有点短,很多想看的地方还没看,希望以后还邀请我,还喝华山论剑西凤酒。这次论坛给我的感受是,这不是陕西青年作家的“论剑”,而是向编辑们“亮剑”,在坐的有不少是成熟作家。在陕西搞文学是件幸福的事情,有政府的扶持,有华山论剑西凤酒这样的企业拿出资金来支持。

陕西是文学强省,名扬天下。我觉得此次来西安是来学习、来朝圣的,陕西青年作家一定会走出去,我们也愿意做锦上添花的事情。《海燕》之前发过很多陕西作家作品,下一步我愿意提供更多的版面给陕西青年作家,在年底适当的时候给陕西青年出一期专刊。我相信陕西青年作家都能拿出好的作品!

熊 曼《中国诗歌》编辑

通过这次陕西青年作家论坛,能看出来,陕西省的文化氛围很好,相关部门对文学的重视,对新人的扶持,可谓很用心。《中国诗歌》的口号是:倡导诗意健康人生,为诗的纯粹而努力。

事实上,这些年来,对于陕西的青年诗人,我们一直都有关注。比如青年诗人杨康、程川、高短短和王飞,就分别参加过《中国诗歌》每年一届的新发现诗歌夏令营,通过我们不惜版面的隆重推出,得到了同行刊物的关注和肯定,相继在《人民文学》《诗刊》等发表作品,甚至获奖。60后诗人阎安、三色堇,70后诗人王琪、张怀帆、南南千雪等,80后诗人左右、马慧聪、李东等,纷纷以实力诗人或诗坛新锐的姿势在我刊露面。

作为一位发稿编辑,我有我的喜好和偏向,我对关照现实,有思想性和创新性的作品容易动心。期待陕西涌现更多优秀诗人和诗歌作品,《中国诗歌》愿意继续关注。

白 琳《山西文学》编辑部主任

我来过很多次西安,这次来,目的就是想见见老朋友、老作者,认识一些新朋友和新作者,这些都实现了。

在西安,我每次能都明显感受到这座古老城市的变化,与厚重大气的文化历史,它们到处都存在着诗意,激发我写作的欲望,而且,这里的美食数不胜数,遍布了大街小巷。也许是这座古城对我们过于热情,就像这三伏天,让我似乎喘不过气来,也无法用三言两语,来形容我在这座古城漫游时的美妙感觉,与深陷其中的由衷热爱。

郭晓琦《飞天》编辑

首先要感谢陕西省作协、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还要感谢华山论剑西凤酒,给我们提供这样一次走陕西、看陕西、吃陕西的机会。甘肃和陕西很近,我们老家的很多民俗习惯和陕西都很相像,来陕西就像回家,家里的饭就是好吃,这几天喝得“稀巴烂”。陕西作家我基本都熟悉,老一辈陕西作家都在我们刊物发过,新一代也有一部分人发过,我对陕西青年作家印象很好。

这几天交流,我发现有的作者不了解刊物,不知道《飞天》是一本什么样的杂志。我希望年轻作家还是能关注杂志、了解杂志,像老一辈作家都是通过文学期刊走出来的。虽然说现在网络很发达,但是网上那不叫发表,只能叫传播,没有什么门槛。青年作家不要着急,文学本来就是很寂寞的事情。

我们《飞天》杂志是1950年的大型综合性刊物,在八十年代最辉煌,中国诗人几乎没有不知道《飞天》的,我们的“大学生诗苑”走出一大批著名诗人,到九十年代,小说、散文等栏目全面提升,杂志综合实力更强。我希望陕西作家以后多和我联系,通过我,你们将会不断地“飞天”。

木 叶《清明》编辑

作为编辑,我首先要说的是国内的文学期刊,都有自己的定位,文学体裁、内容,包括作品要求的是现代性还是传统性,或者现代与传统的结合,各位投稿要有一定针对性,这样才能更快捷一些被推出来。

最近一期《清明》杂志的卷首语写到:“当下的文学景观驳杂暧昧,作家对人的理解充满歧义,这使得他们的作品在获得多向度生长的同时,淹没在一片众声喧哗的私人性场域里。对于一部独立的作品来说,个体化的叙事经验无所谓对错,但我们似乎更愿意看到这样一部作品,它以私密的体验传达普适情怀,不拔高人物,而人物自显高拔。”这也是代表了《清明》和我本人对于来稿的倾向。在投稿的时候有针对性,只要是好作品,编辑肯定是非常高兴的,也不会遗漏。

作为写作者,我同时谈一点自己的创作体会: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语言、文体、表达方式,形成自己的特色,挖掘到自己文学创作的矿脉,而且一挖到底、锲而不舍。比如,在诗歌的语言锻炼上,我个人强调要稳、准、狠,稳就是说语言上要平稳;准就是表达要精准,不拖沓、不疲软;狠就是直见人心、人性,有着强烈的鲜明性、指向性,这样的稿件更容易打动第一读者的编辑。

华山论剑西凤酒精心致力于文化事业,可以说是社会的楷模。这也充分说明了当前是一个融合的时代,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时代,对于作家的启示,也许在于文学的各个门类以及丰富辽阔的生活本身,既趣味相近又高度融合,即所谓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期待陕西青年作家,亦文亦武,铸出自己的宝剑,并把它亮出来!

聂 权《诗刊》编辑

我到《诗刊》已经工作四年,第一次看到有这么多期刊编辑和当地作者聚在一起,这个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事实上,我们编辑都愿意找到好作者,也一直在做这样的工作。这次活动,为我们发现优秀作者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平台和机会。

陕西当地政府三年拿出1500万扶持和资助奖励本省青年作家,这在全国的确少见。这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文学的重视。在我印象中,只有云南、广东对作家的重视程度比较高,作者在《诗刊》发表诗歌,当地给予的奖金很可观,所以,我以为,只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就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效果。陕西的诗人实质上是很活跃的,我在《诗刊》负责的一个固定的栏目叫E首诗,让我们对陕西诗人有个大致的了解,比如去年我们选了耿翔、伊沙、若水、李东、西沈、青海湖、玩偶、南南千雪等诗人作品,今年有第广龙等诗人先后在这个栏目推出,通过这个栏目,我对每个省的诗歌写作有个大致了解,我觉得陕西诗人面目是非常清晰的,知道诗歌怎么一回事,有精神向导。

“走出去”这是作协的事情,更重要是个人的事情。下面我谈三个方面,和在坐的各位共勉:

一是整体体系的问题。现在的时代不缺好诗,缺的是有整体成就的诗人,缺少像大解、雷平阳、西川、王小妮这样的诗人,陕西如果多几位这样的诗人,对陕西青年诗人做好引领,陕西的诗歌就很容易走出去了。

二是挖掘陕西地域和文化和中华文化关系。陕西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把陕西深厚的地域文化挖掘出来,跟中华文化融合一起,找到根源性的东西,这是非常重要的,有根的东西才能走得更远。

三是着眼点。我们应该把着眼点放在更广的地方,放在人性、全人类的向度上。

张总刚才说的,把华山论剑西凤酒定位为文化企业,这是非常正确的,也必然会发展壮大。同时,在稿件方面,我也希望更多的陕西青年诗人将优秀稿件投给我。

胡茗茗《诗选刊》编辑部主任

来西安这两天,我有一个明显的感触,就是在陕西的青年作家在陕西写作不单单是幸运的,而是幸福的。

在这次活动前前后后的操持中,从组织者和参会的青年诗人身上,我看到了决心、信心和勇气,看到你们的能力。说到“走出去”这个话题,我感觉自己生不逢时。我们那个年代刚开始写东西,是没有这么多扶持和资助的,都是靠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大家都知道《诗选刊》是全国唯一一份诗歌选刊,在全国八大诗刊中,它在大家心目中的位置也是很高的。陕西的诗歌需要陕西的青年作者去续承,《诗选刊》也将一如既往地关注陕西优秀的诗歌作者。非常感谢你们为这次活动的辛劳与付出!

彭惊宇《绿风》诗刊执行主编

我是从新疆来的,来到丝绸之路的起点,大地的原点,非常高兴。华山论剑西凤酒的张总是不是当过兵我不清楚,但通过刚才观看的宣传片,我感知到他有非常浓厚的英雄情结。来到陕西,我想起当年中条山下八百名陕西冷娃跳黄河,非常壮烈,他们面对敌寇,告别爹娘背离家乡,高唱着秦腔,那是何等英雄的气概。

从事酒业的这个企业和领导,谈到精神和境界,我的内心是很感沛的,那是一种高度,所以在西安喝酒特别是喝西凤酒是很愉快和享受的。酒和诗歌历来是密切关联的,比如历代文人墨客就曾留下“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等名篇佳作,可以说,酒和我们每位诗人、和我自己都结下了不解之缘。酒体现了一种精神和爱神。如果说我们的诗人一生贯穿了酒的情结,那么,酒燃烧了激情,给予创作的动力和胸怀,就不足为奇。

对于青年作者,我想说的是,写作要扩大思想和境界,不要局限于小花小草,要构建大格局和大精神,把作品写的大气再大气一点,写出诗歌的大雁塔、金字塔。在陕西写作,千万不要割裂这块皇天后土,要立足陕西,立足陕西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同时,在小说、诗歌、散文的创作中,建议要加入激情和热的元素在里面。《绿风》诗刊是一份老牌刊物了,多年扎根新疆,为推动诗坛、发现新人做出了积极贡献。我们主张的一直是西北特色,陕西的诗人历来和《绿风》诗刊关系密切,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绿风》发表陕西诗人的作品,要大于我们新疆当地的作者。今后,只要是陕西的作者特别是青年诗人的作品,我们还会继续关照。陕西的诗歌不弱,只是暂时被陕西的小说遮蔽了,希望陕西的青年诗人的诗歌作品大放异彩。

马慧聪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会长

“陕西青年作家走出去”这个话题来源于一张照片。四月底陈忠实老师去世,我们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负责吊唁期间的签到、登记、引导、接收字画和挽联等工作,有一天我在报纸上突然看到贾平凹老师沉思的照片,我当时在想,号称陕西文坛的“三驾马车”已经走了路遥和陈忠实两位老师,是不是贾老师在考虑青年作家的断代问题。

陕西能拿出手的80后作家非常少,如何走出去呢?今天邀请全国知名期刊编辑请到陕西采风、研讨,只是其一。第二我们打算把陕西优秀的青年作家签约到我们协会;第三,在西安周边打造陕西青年作家村,我正积极地想办法申请项目。其次,我们拟设立陕西青年文学奖。第五,给陕西青年作家集体出书。第六,以项目的形式把陕西青年作家创作基地批下来,收集陕西青年作家的著作、手稿、珍贵资料等等。

今天,我们编辑老师和陕西的青年作家面对面交流,我非常高兴。我们提出“陕西青年作家走出去”,是为了让陕西青年作家必须走出去,而且我相信一定能走出去,形成一定的阵容,进入全国文学的视野。

猜你喜欢

华山论剑陕西作家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
陕西青年作家采风团走进陕西杨凌
2016华山论剑·第13届中国美业领袖年会10月 强势来袭!
华山论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