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维码支付被正名之忧

2016-10-10苏红宇

经济 2016年24期
关键词:限额扫码支付宝

苏红宇

“黑白相间、纵横交错、形似迷宫”,二维码支付的出现短时间内引爆了金融领域,在被暂停两年之后,二维码支付卷土重来。作为市场发展迅速而又话题不断的支付方式,它将如何发展?伴随着放开之后的国资切入,市场格局将会有怎样变化?最受关注的安全问题如何解决?

王者归来再启航

随着支付宝、微信等互联网巨头对二维码的大力推广和应用,人们对二维码的感知越来越深。在办公室附近的餐饮店吃个午餐,在路边的水果店买点水果,路过便利店买瓶水……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可以用支付宝或微信二维码支付的小店随处可见。如果说以前用二维码支付还是“裸奔”,那么现在离二维码支付“转正”的日子已经不远了。7月初,“央行将重新放开线下二维码支付”的消息甚嚣尘上。据悉,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完成了对二维码支付业务规范的制定,正向会员机构征求意见,并在个人信息保护、资金安全、加密措施、敏感信息存储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并有望在8月底前正式出台。中国银联也将在前述标准基础上制定自己的二维码支付标准与业务规范。

这表示二维码支付在被禁两年之后,即将迎来解禁,另外,国资背景的银联也将切入二维码支付领域,今后,二维码支付将不再是支付宝、微信等民营支付机构的天下。“方便、快捷、低成本,”在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董彦岭教授看来,“二维码支付的到来可以说是一场支付革命”。

“不用担心假币,也不用费劲找零,用手机扫描一下就能完成支付。”在采访中,多位商户和《经济》记者交流时表示,扫码支付在缩短消费者排队结账的同时也提升了结账效率。毋庸置疑,二维码的出现,简化了日常交易需要输入账号或刷卡签字、找零等繁琐,使用户体验更加舒适。

二维码支付本是便民的支付手段,但因其存在风险,两年前曾被央行叫停。2014年3月13日,央行以“扫码易被植入木马病毒,存在安全隐患”为由,发布紧急文件,暂停支付宝公司、腾讯旗下财付通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虚拟信用卡等有关业务,同时叫停的还有条码(二维码)支付等面对面支付服务。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年央行的“暂停”并非叫停和取消。事实上,支付宝、微信等支付机构的二维码支付相关业务一直以来并没有停止,市场上二维码支付需求仍在。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杨涛向《经济》记者分析,叫停是因为在它快速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推动相关的安全标准,无论是硬件、软件,还是交叉验证的技术标准,叫停之后,市场上都在进行着二维码支付的探索,各项都在走向规范,因为二维码支付的需求是存在的”,近年来,随着支付技术提升、账户实名制落实等,重启二维码支付条件已经基本成熟。

银行系蛰伏涌入

除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线上支付早早抢占市场外,一直以来主导支付市场的银行业也在积极布局。线下支付方面,银行系可谓是潜伏蛰行,包括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民生银行等多家银行均已支持二维码转账。

对成本较为敏感的小微商户而言,二维码支付需求较多,不少消费者也乐于接受这种支付方式,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董希淼告诉《经济》记者,对商业银行而言,“发展二维码支付,不仅可以改善大众消费环境,还可以将二维码支付作为纽带,运用大数据技术深度挖掘中小商户的经营状况和融资需求”,提供信贷融资、存款理财、电子银行、代发工资等多方面金融服务,以数据化、纯信用、全线上的融资产品降低小微企业获取金融服务的门槛和成本。

二维码支付推出后,支付网络将既覆盖大酒店、大卖场、大百货这样的“大动脉”,又密集延伸至便利店、加油站、咖啡厅这些“毛细血管”。在扫码支付上,银行同样会推出“消费立减”、“消费积分”、“团购优惠”活动。“促进各种支付工具发展最大的动因是消费者。”杨涛认为,支付产业发展不仅仅是支付工具的创新,更是源于背后的市场需求、商业模式、生态圈等。“在卡组织、银行机构、非银机构、商户等市场主体各显神通的同时,合作空间也越来越大,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便捷和安全的支付体验。”

对于二维码支付未来市场的竞争格局,董希淼表示,短期来看,银行加码二维码支付对移动支付格局的改变并不大,但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相信未来还会持续有银行进入。

对此,董彦岭也表示,在支付模式和应用场景竞争方面,线上和线下支付机构各自有其优势,最后的趋势应该是共生共存。银行系布局二维码支付,更是增加了消费者的支付渠道,另一方面,银行系二维码支付安全性更高,用户信息得到更多的保障。

但只有在保障支付安全和明确标准的前提下,传统银行以及互联网支付企业才能更好地在顺应监管的同时更多参与到行业中去,安全的支付环境是重中之重。

根据央行发布的《2016年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第一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处理电子支付金额793.97万亿元。其中移动支付业务金额52.13万亿元。在总的电子支付业务中,移动支付业务占比并不高,若二维码支付能够在完善的监管和风险防控下进行有序的放开,势必会使以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为代表的移动支付行业发展得更加有力。

重塑安全支付环境

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二维码的安全问题同样引起了重视。记者了解到,即将发布的二维码支付相关规定,对二维码支付采用了限额管理,规定:采用电子签名/数字认证的交易,限额由服务机构和客户自行约定;没有采用电子签名/数字认证,但使用了两种验证身份的,每天限额5000元,单笔限额1000元;如果只有一种认证手段,包括采用无密验证的,每天限额是1000元,这个限额是根据账户划分的,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有多个账户,那么每个账户每天的限额是1000元。可以看出,二维码支付的主要定位是在小额支付领域。

目前市场上二维码支付包括两种形式,杨涛告诉记者,一种是消费者拿手机去扫码,另一种是商家拿扫码枪扫消费者手机形成的码,对于前者来说,是监管部门比较担心的部分,“因为二维码本身就是类似于账号、账户等信息的一种体现形式,对于消费者来说,随便拿了手机到处扫码,在不知道二维码本身安全性的条件下,是有可能上当或者产生一些其他风险的。”

针对后者,杨涛表示,“过去市场上支付宝、微信都在进行着相关的探索,相对安全一点,不管怎样,消费者在选择二维码支付产品的时候,首先选择银行业机构推动的机构会安全性高一些,对于支付企业来说,肯定是行业里先推动的机构安全一些”。

对此,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互联网金融专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曙光对《经济》记者解释,二维码支付在运营过程中肯定会出现问题。如支付时被扫描二维码存在被篡改和恶意设置的风险,支付终端设备的安全隐患等,“但目前看,大的系统性风险不会出现,还是要根据未来出现的个案来分析防范。这有待于互联网清算法律法规的完善,需要互联网平台、交易方和支付方三方共同努力”。多位受访专家均认为,关于二维码支付的安全问题,除了采取更加高端的技术手段外,事前的防范和准入的审核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维码支付的安全问题将会影响到二维码支付市场的发展。而从二维码支付的流程来看,从最开始的条码制作,到传导,再到最后由商家或企业向用户发布,整个流程都应该是监控的范围。这样才能有效避免病毒程序以二维码为伪装,或者商家利用二维码恶意盗刷现象的出现,进而保证用户所扫描的二维码可信与安全。

据了解,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还将对各家支付公司的条码支付业务系统、扫码受理的设备、客户端软件等建立检测认证体系,也就是说,今后这些设备、系统等都要经过检测认证是安全的,才能投入市场使用。董希淼表示,二维码支付嵌入令牌技术,对消费卡号进行变异处理,解决了交易信息在传输中被截留的问题,使得二维码支付安全性得以提升。

猜你喜欢

限额扫码支付宝
脐橙连上物联网 扫码便知“前世今生”
山之高
森林法修改下放采伐限额审批权
奇客巴士支付宝旗舰店
中国进入“扫码”时代
国务院关于全国“十三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的批复
扫码看直播
我的支付宝
支付限额对网购毫无影响
实例分析代建制项目变更授权限额值的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