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葵花村永远向太阳
2016-10-10祝阅武
祝阅武
在中国共产党95岁生日前夕,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商贸商会总支9个党支部,相约前往该县胜利乡葵花村参加庆“七一”建党节文艺演出活动。对于葵花村村民而言,这种“隆重”的文艺演出在记忆中实在太少。其间,村民们问潘成勇的“治村”举措,他笑称:“当然是精准扶贫。”
2015年底,轰轰烈烈的精准扶贫战役在四川省甘洛县拉开序幕后,身为共产党员、凉山州劳模、州工商联执委、县人大代表、县工商联副会长的潘成勇再也坐不住了。
潘成勇认为,饮水思源,要不是党的好政策和各级政府的关怀和支持,就没有县饮食服务公司生机勃勃的今天,作为公司的一分子,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有义务为党和政府开展的惠民工程尽一点微薄之力。于是他毅然向组织递交一份志愿扶贫申请书。
2016年初,县委派驻全县208个精准扶贫村的驻村“第一书记”的文件出炉,出人意料的是潘成勇是唯一一名企业家,而任职的地方是让人谈之色变、避之唯恐不及的麻风村——葵花村。
大凉山不凉
改革的大潮裹挟着市场经济的秩序,使国营企业举步维艰。县饮食服务公司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为不使企业倒闭,决策者在全县商贸系统排队点将,最后把担子压在了潘成勇的身上。
1995年初,潘成勇受组织委派来到县饮食服务公司,一个濒临倒闭的国营旅社。这是一个只有1幢4层住宿楼,8台14寸黑白电视,48间简陋客房,在职员工18人,退休工人20人,固定资产只有47万元,债务多达50多万元,拖欠在职人员工资无法兑现的公司。面对此境虽有些踌躇,但潘成勇没有丝毫的退缩。
屋漏偏逢连夜雨,一到任就有14位20多岁的职工买断工龄,潘成勇刚送走14位职工,1名退休老人又病故,他四处举债为其支付医疗费和料理后事。
1998年,甘洛县迎来了企业改制的春天。潘成勇决心让改制后的企业,所有的决策均由公司股东大会全体表决通过,坚持党支部在企业中的绝对领导地位和战斗堡垒作用。为规避企业的投资风险,党支部有一票否决权,建立健全监事会、理事会,让工、青、妇等群团组织配合党支部,促进企业健康有序持续发展;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在餐饮的基础上拓展住宿,开设娱乐项目,兴建屠宰场。
他带领员工积极拼搏进取使得公司成为全县非公企业的排头兵,坚持多劳多得、按劳取酬、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劳动分配原则,调动职工主人翁积极性;坚持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参与县、州的各项文体活动,促进了职工身心健康;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成立爱心基金会和长寿基金会。
征服心灵的,还是心灵本身。潘成勇说到做到,而今全州17个县市饮食服务行业纷纷凋谢,唯有甘洛县饮食服务公司一枝独秀,成为全县民营企业蓬勃发展的排头兵。不但还清了债务,固定资产由原来的47万元提高到460万元,职工年均收入由1998年前的4300元提高到现在4万余元。如今即使依旧面临在职员工与退休人员基本一比一的境况,可潘成勇一如既往地坚持按时、足额兑现退休人员的福利和在职员工工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各种福利待遇,职工参保率达到100%。付出总有收获,潘成勇曾先后荣获凉山州第三届劳动模范、州县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坚冰已破,新的局面诞生了。潘成勇和甘洛县饮食服务公司境况好起来了,仍不忘为政府排忧解难。公司安置农民工、退伍军人、待业青年、残疾人(3人)共23人就业,从1995年至今社会公益投资总共达83.76万元,年平均达4.18万元。
2005年至今,潘成勇每月从工资中拿出300元,帮助田坝镇大田村残疾老人陈代瑶,县城财税巷的精神病人罗丽;2011年至今,每月按时资助玉田镇特困生阿木夫吉、团结乡阿木拉堵、胜利乡王木人均400元。
2016年年初,潘成勇作为精准扶贫驻葵花村“第一书记”的半年来,他寻找水源建设饮水工程解决了该村和友谊村7组58年来的用水难题。为村里培养3名驾驶员,给五保户残疾人买轮椅、洗衣机、衣物、清油,给村民买大米解决青黄不接等难题,自掏腰包达8万多元。
葵花就要向阳开
自信与自励、责任心与使命感激励着潘成勇。他顶着层层压力,履行着“第一书记”的义务,从小事着手,把组织的关怀送到村民手中,把党的“三农”政策、精准扶贫方针,以及正能量的精神食粮播撒滋润到村民的心田。
1月27日,潘成勇面对村容村貌有的放矢,请美术工作室在村民活动的坝子边墙体上刷印“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标语,在村民进出村必经的路边设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好”大型公益牌,在村子中央把党和国家领导人经典的语录张贴悬挂。
没有掷地有声的慷慨陈词,只有淳厚的务实之举,葵花村变样了。潘成勇身体力行的平凡小事,让葵花村人感受到了关怀和温暖。
村民“老病人”阿木女哈感慨道:“潘书记让我们有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他教会了我们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给我们注入了穷则思变的理念和发家致富的动力。”情感和思想被高原的太阳照射的潘成勇和葵花村的村民,切身体验到在困境中谋求发展,务实是必然的选择。
这个地处甘洛县境内西北部海拔2240米,始建于1958年的康乐村,于2010年更名为的葵花村,既没有矿藏也没有村企,唯有密集的森林和优美的生态环境。如今,葵花村村民的人生观、价值观、精神境界得以大洗礼,生产、生活理念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我们坚信随着精准扶贫的步步推进和人们的苦干、实干、巧干,葵花村的明天将更加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