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孤独从何而来
2016-10-10
兰洁
他总是把最亲近、照顾他最好的孩子骂得狗血喷头;她无缘无故地怀疑子女偷她东西;他给老年人精神关爱公益热线打来电话,说“我不怕死,而是怕活”……
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曾做过统计,我国城市社区老年人抑郁情绪问题的检出率为39.86%,48%有抑郁情绪的老人是因为长期独居的孤独感引起。
“如果能有人每天跟我说15分钟话,这15分钟就像太阳,能温暖我一天。”一位因孤独而有自杀倾向的老人说过这句话。
症候:父亲一夜间成了“暴怒老头”
自从凤霞妈去世后,70多岁的凤霞爸就完全变了一个人,一下子成了“暴怒老头”。菜稍微有点儿咸,他就问:“你要吃死我吗?”凤霞到家稍微晚几分钟,他也会大发脾气,说凤霞要把他赶到敬老院,有一次妹妹帮凤霞说了几句好话,他拎起拐杖就打姐妹俩。
凤霞不明白,为什么一夜之间,原本知书达理的父亲变成了现在这样。
其实,凤霞父亲脾气的转变有一个明显的分界点。那是凤霞母亲刚过世的时候,父亲有一次悲痛之中,把凤霞刚刚做好的饭菜全部摔到了地上,家里爆发了第一次口舌之战,也就从那一次起,父亲的脾气开始急转直下,越来越差。原来,这一次“言语交锋”中凤霞和妹妹一气之下说了很多对父亲的攻击性语言:“你怎么这么不讲道理?”“太不可理喻了!”“你脾气也太坏了!”“我们没法和你相处!”……
凤霞的父亲证实了这一点,他说:“老伴走了以后我太不适应了,觉得孤单,有话没处说,总想发脾气,后来连儿女们也说我脾气暴躁,嫌弃我,我就索性破罐破摔,他们爱怎么着就怎么着,随便。”
诊断:儿女刺激性语言加剧了老人负面行为
心理咨询师林雪说,很多子女抱怨父母脾气坏的时候,往往没有意识到,父母其实是心理生病了。
情绪波动大而且不能控制,是老年抑郁情绪的一个重要表现。通常人们是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评判、态度来思考自身的,一旦他人把我们归入某类范围,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形成自我概念,而且这种话语的力量与说话者的重要性、亲密性和权威性成正比,这就是社会学理论中的符号互动理论,又被称作相互作用理论。
从凤霞和父亲的冲突可以看出,老人经常被儿女说成是“暴怒老头”,儿女的刺激性言语对老人伤害很大,并加剧了老人的坏脾气,是子女们在无形中将父亲和“暴怒”捆绑得越来越紧。类似信息的不断累积和强化,就会让老人在自我观念上产生否定性认识,反映在行为上,就表现为生活中的愈发古怪和难以相处。
因此,在与老人相处中,要尽量避免使用那些让老年人产生自我否定性认知的语言,帮助他们树立积极正面的自我认知,让他们在人们的鼓励中,多干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以缓解因孤独带来的抑郁情绪。
症候:没法说“不”的日子活受罪
虽然自杀事件已经过去了两年,但陈阿姨腕间的刀疤仍然清晰可见。“当时就感觉自己活得特别没意思,跟任何人都没法说‘不的日子简直活受罪,因为坐在轮椅上动不了,就对所有人都得感激,有委屈自己得忍着,有人说不好听的话得受着,每天活得特没尊严。”陈阿姨回忆说。
让老人一下子丧失生活意义的源头是突发脑溢血带来的后遗症。67岁那年,一辈子能干的陈阿姨突然半身不遂,腰部以下完全失去了知觉。为了起居方便,她的长发剪成了平头,如果没有人帮助,她整天都得躺在床上度过,最基本的吃喝拉撒全成了问题。
因为儿子一家工作很忙,原本经济并不富裕的陈阿姨只能请保姆到家里照顾。她和老伴两人的退休金一共才三千多,雇保姆就花去两千多。除了日子过得紧巴之外,一切还得看保姆心情和脸色。有一次保姆刚午睡,她突然想大便,老伴有事不在家,可她叫哑了嗓子,保姆就是叫不醒。一开始她还使劲憋着,最后忍不住了拉了一床。保姆发现后,嘴里一直抱怨,对她还连推带捏,动作很粗鲁。被嫌弃的感觉,令陈阿姨无比难过。
那一段时间,陈阿姨天天在床上看着对面墙上的钟表滴答滴答,感觉孤独和无助就像一把刀,一刀一刀划在她心里。短短一个月时间,她的黑头发就全变白了,再加上剪了平头,不熟悉的人从外表甚至看不出她的性别。看到家里乱得一团糟,她也无能为力,都顾不住自个了,还能管别的?
一天早晨,陈阿姨起床后大哭了一场,虽然太阳还是照常升起,但她却总觉得世界上所有人都抛弃了她,趁老伴散步、保姆买菜的间隙,她拿起水果刀在手腕上用力割下。好在老伴发现及时,她才被紧急送到了医院。
诊断:至爱亲朋对老人至关重要
老年人精神关爱公益热线的心理专家表示,由于各类激素水平下降,人到了老年后就进入了生理丧失期,胺类物质丧失本身就会导致抑郁,脑灰质、脑白质衰退会导致帕金森、老年痴呆症等,小脑萎缩会导致语言、行动退化……这就像少年的青春期一样,是人生的必经阶段,老人和子女都应该对这个客观现实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此外,老人的心理平衡有3个支撑点:社会角色、至爱亲人和生理健康。社会角色在退休后逐渐隐退,生理健康和至爱亲人就对老人至关重要,任何一项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老人心理的彻底崩塌。对于身体上失能的老人来讲,一方面家人的细心照料和关心十分重要,另一方面还应该让老人找到自我存在感和生活的意义,比如对陈阿姨,热线在心理疏导的基础上还会定期给她送去手工制作,鼓励她用双手制作出一个个造型,爱心热线再花钱上门购买,让她找到成就感。最终经过长时间的疏导和沟通,陈阿姨现在已经能够乐观地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