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鲁区气候特征分析

2016-10-10王霞

地球 2016年5期
关键词:年际平均气温日照

■王霞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气象局山西朔州036800)

平鲁区气候特征分析

■王霞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气象局山西朔州036800)

利用平鲁区1957-2010年的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平鲁区气温、降水量、日照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平鲁区1957-2010年的平均气温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春季升温幅度最大。年降水有下降趋势,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各月降水存在较大的差异。年日照时数有下降趋势,且年际变化较大。

平鲁区 1957-2010年 气候变化特征

1 资料及方法

本文所运用到的资料是平鲁区1957—2010年近50年的气温、降水量、日照等气象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回归分析。按气象划分法确定四季: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2-翌年2月)。

2 气候因子变化特征

2.1 气温分析

2.1.1 年平均气温

平鲁区1957-2010年的年平均气温为5.8℃。由图1可知,气温年际变化幅度比较大,最大可达1.4℃,年平均气温最低出现在1984年,为4.5℃,最高值出现在1997年,为7.5℃,平鲁近50年气温也呈上升趋势,线性变化约为0.28/10年,平鲁气温呈非线性的增暖趋势,1987年是一个突变点,这以后增温极为明显。这个与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表现的趋势是比较一致的。

图1 平鲁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1957-2010年)

2.1.2 月、季平均气温

由图2知,夏季气温较为稳定,最热月是7月,月平均气温为20.3℃;冬季持续时间长,最冷月为1月,月平均气温为-10.7℃;春秋两季的气温变化较大,春季升温幅度最大。

2.2 降水分析

2.2.1 年降水量变化特征

1957-2010年平鲁区年平均降水量为407.5mm,其中以1995年的年降水量为最多,为683.0毫米;1993年的降水量最少279.0毫米,降水量最多最少的年较差为404.0毫米,由图3可以看出我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率比较大,近50年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线性趋势变化率为18.4mm/10年,同全国降水量变化趋势相同,并且位于全国下降趋势最大的区域。

2.2.2 月、季降水量变化特征

图3 平鲁年降水量变化趋势(1957-2010年)

平鲁的月降水差异较大,时间很不均匀,其中5-10月降雨量为370.8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90.4﹪,8月降水最多有106.6mm,12月份降水只有1.7mm。

降水的季节分布极不均匀,春季降水不多,占年降水量的14.5﹪,夏季是主要的降水季节,降水量占全年的65.2﹪,秋季降水迅速减少,降水量占全年的18.4﹪,冬季降水最少,仅占年降水量的1.9﹪。

2.3 日照年月变化特征

平鲁1957-2010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702.3小时,占年可照时数的61﹪,日照最多为3108.8小时,出现在1965年,最少为2323.9小时,出现在1992年。由图5可以看出,平鲁的日照有减少的趋势,且年纪间的变化较大。由图6看出平鲁月平均日照2月份最少,为190.3小时,最多月份为5月,为274.1小时。在大秋作物的生长季节(4-9月),日照时数可达1466.0小时,阳光充足。

图5 平鲁年日照时数变化趋势(1957-2010年)

3 结论

研究表明,平鲁区是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季严寒,无霜期短。1957-2010年的平均气温有显著上升趋势,各季平均气温也有上升趋势,其中春秋两季的气温变化较大,春季升温幅度最大;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有下降趋势,但是总体上来说降水丰富,雨量充沛,夏季降水占了全年的65.2%;日照时数有下降趋势,且年际变化较大。

P41[文献码]B

1000-405X(2016)-5-459-1

猜你喜欢

年际平均气温日照
心之向往,便是日照
沧海桑田话日照
北纬30°中层顶区域钠与铁原子层的结构和年际变化
乌兰县近38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从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看莱州市30a气温变化
1981—2010年拐子湖地区气温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
近50年来全球背景下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在日照(节选)
日照行
亚洲夏季风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及其未来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