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客家山歌传说研究

2016-10-10李雄飞李院芬

关键词:唱山歌异文山歌

李雄飞,李院芬

(广东海洋大学文学院,广东 湛江 524088;佛山市桂城东翔学校 广东 佛山 528299)

客家山歌传说研究

李雄飞1,李院芬2

(广东海洋大学文学院,广东湛江524088;佛山市桂城东翔学校广东佛山528299)

从书面材料收集来的71个客家山歌传说有193个异文,分为5大系列、7个母题、15个类型,题材丰富,多由单一母题与片段情节构成,篇幅短小,异文变化较少。主人公多为女性歌手,主要围绕“唱山歌”而展开,最为直观地反映了客家山歌的文化内涵与个性特征。

客家;山歌;传说;题材;情节

一、客家山歌传说及选题缘起

“客家山歌传说”习惯上被称为“客家山歌故事”。研究民间文学的行家知道,传说是指“劳动人民创作的与一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地方古迹、自然风物、社会习俗有关的故事”[1]。而广义故事是指“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假想(或虚构)的内容和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1]203狭义故事是“指神话、传说以外的那部分口头叙事的散文故事”。[2]“传说的核心,必有纪念物。无论是楼台庙宇、寺社庵观,也无论是陵丘墓冢、宅门护院,总有个灵光的圣址、信仰的靶的,也可谓之传说的花坛发源的故地,成为一个中心。奇岩、古木、清泉、小桥、飞瀑、长坂,原来皆是像一个织品的整体一样,现在却分别而各自独立存在,成了传说的纪念物。”[3]26-27具体到客家山歌传说,这个“纪念物”便是可唱可听的山歌。即,客家山歌是客家山歌传说产生的凭借及其存有纪念物核心的实物遗迹,是此类传说的灵魂,增加了此类传说的可信性,能脱离此类传说而独立存在。“传说有人信,而故事则不然”。[3]28它们产生在客家人的日常劳动与乡野生活里,忠于民间流传;主人公大抵是些村妇、农夫等劳苦大众;青年男女抒发感情、互诉衷情地唱山歌,在当地是一种情理中可有、生活中可信的事情,很多就是实有其事,是以笔者认为“客家山歌故事”应该是些“传说”。

本文是基于书面材料分析的实证性研究。数百年来,流传在粤东客家人口头、记忆里的山歌往往是一个乃至几个传说的片段式、声像版的缩影,蕴含着数不胜数的山歌传说,且随客家人的脚步而传遍世界多地,打上了时代、地域和讲唱者的烙印。只是,这些口头传说一直未能得到田野工作者的重视而被彻底、系统、有效地挖掘、搜集与整理,大多变成“谜案”而终至于湮没无闻了。客家山歌传说变成文字出版也是近年的事情;学者们虽有偶尔论及,专门的学术成果却至今空缺。且客家山歌同样为历代帝王将相以及族长、家长与士大夫们不容,当地广泛流传的“乾隆禁山歌”和宗族长辈禁山歌等传说便是佐证。“翻遍《嘉应州志》……,都不见‘山歌’二字。”[4]22山歌传说自然遭到刻意排斥。因此,本文在设定资料搜集范围时,只要是客家山歌传说,含有编辑或修改成分的或以口头为趋向的,都被囊括在列,舍此别无他途。本文共搜集了71个客家山歌传说,异文数量为193个,主要源于记录客家民间故事的文献:《客家民间诗歌对故事》记录了56个[5],《梅水风光·客家民间文学精选集》记录了32个[6],《广东民间故事全书·梅州·梅县卷》记录了17个[7],《客家情歌精选录》记录了15个[8],《客家山歌》记录了12个[9],《粤东客家山歌》记录了11个[10],《客家山歌知识大全》[4]《梅县风采集》分别记录了8个[11],《客家山歌的当代传播与影响》[12]《大埔民间故事、歌谣和俗谚》分别记录了7个[13],《兴宁客家情歌》[14]《客家艺韵》分别记录了6个。[15]其余异文来自《广东民间故事选》[16]《客家人》[17]以及论文《梅州客家山歌剧形成之要素》[18]《客家妇女与客家山歌》[19]等。这些资料固然有限,也穿插进去很多的文人杜撰成分,却还是能够反映出客家山歌传说的大致面貌。表1、2、3、4、5为客家山歌传说类型、情节梗概。

表1 以歌显智系列

3.《山歌仙子张六满》(异文数目:6个)(1)夫妻山歌手对唱。(2)守旧长辈责难女山歌手。(3)她唱山歌反驳,气走长辈。[4]410-412[5]67-69[7]205[8]319-322[9]90[10]238-240 4.《顺风流唱歌》(异文数目:2个)(1)女歌手天天唱山歌。(2)村中守旧老人责难与阻挠。(3)她唱山歌回敬,不依不饶。[5]67[6]3975.《儿媳驳家官》(异文数目:4个)(1)幼子结婚,富翁唱山歌,不满儿媳多年无喜。(2)她驳以山歌,说明责任在丈夫。(3)从幼子那里得知实情,富翁唱歌安慰她。[5]97[6]412-413[11]84[13]68-696.《丑人自有丑人缘》(异文数目:4个)(1)夫妻都有生理缺陷,异常恩爱。(2)众人谈笑之,问之缘由。(3)夫妻各以歌解释,众人称赞喝彩。[5]80-81[6]405-406[7]214[8]310 7.《朋友六亲爱先行》(异文数目:3个)(1)女子出嫁,亲友闹洞房,久久不散。(2)妻姐(或新娘)用山歌点醒,众人纷纷告辞。[5]96[6]406[7]2158.《再会煮食有人嫌》(异文数目:1个)(1)俊小伙娶了个丑妹子,感情甚好。(2)亲友时常笑他,他每以山歌辩护。[5]82-83讽刺时事型(计3个传说,12个异文)1.《糊涂知县禁山歌》(异文数目:10个)(1)官府禁山歌,惹怒众歌手。(2)歌手编山歌,讥讽县官。[5]89-90[6]396-397[7]203[8]315-316[9]89-90[10]236[29]23[30]2082.《嫖货阿哥系奔波》(异文数目:1个)(1)一男子与有夫之妇私通,险遇其夫,一夜躲进柴堆,苦不堪言。(2)村人无意中知道此事,有人编了首山歌嘲笑他。[5]1023.《十分欺压老婆多》(异文数目:1个)(1)农夫老实火气大,常欺压老婆。(2)一次下雨,不解自己从未做坏事却屡遭雷打。(3)村里人笑话他,山歌手唱了首山歌嘲讽他的经历。[5]94-951.《闹公堂》(异文数目:8个)(1)寡妇和情夫幽会,被抓到区公所。(2)区长假言公审,企图占有她。(3)她以歌唱退,了结此事。计惩不轨型(计2个传说,15个异文)[5]90-91[6]414-415[8]317-318[9]49-50[10]237-238[14]213-214[15]58-59[29]23-24 2.《刁嫂子和“刁嫂子山歌调”》(异文数目:7个)(1)年轻寡妇善歌爱歌。(2)在一财主家做婢女,财主想占她的便宜。(3)她唱山歌吓跑财主。(4)寡妇改嫁,公公禁止她唱山歌。(5)有人唱歌讥讽她公公。[4]420-423[5]61-62[9]115-116[12]107-108[14]215-216[15]61-63[31]394

表2 以歌显才系列

带子任涯牵》(异文数目:1个)(1)朋友和老歌手打赌,他若能偷得朋友的牛,送一条牛仔。(2)他果真得手,写了首山歌感谢朋友。[6]410 9.《前世无修陈岭南》(异文数目:2个)(1)丈夫劳作时不幸身亡。(2)众人出主意,叫女歌手唱出苦楚。(3)山歌打动工友和老板,大家出资治丧。[6]401-402[7]210-211 10.《才女救夫》(异文数目:2个)(1)才女唱山歌,叹嫁了穷夫,被丈夫听到。(2)他心中有愧,偷牛被抓。(3)她用山歌打动县官,救出丈夫。[4]424-425[5]98-99 8.《牛解难题型(计6个传说,合12个异文)1.《张水三的故事》(异文数目:4个)(1)山歌手参加朋友婚礼。(2)他被要求唱山歌助兴。(3)他不负众望。(4)父亲过世,对歌屡败之人借机报复。(5)他机智回应,对手落荒而逃。[4]416-419[5]65-67[9]113-115[12]106-1072.《十九夜月八分光》(异文数目:2个)(1)才子路遇一群上山割草的女歌手。(2)他请她们唱歌,领头妇女叫才子唱歌。(3)他唱了一首,被要求再唱,不然妇女挡道不让。(4)他又唱了一首,妇女诚服让道。[6]404-405[7]212-2133.《轿夫让路》(异文数目:2个)(1)两个轿夫挡住少妇的路,叫她唱歌以得过。(2)她妙歌嘲讽,二人乖乖让路。[5]92-93[7]2194.《唔该漆棍打狗 》(异文数目:2个)(1)夫妻均是山歌迷,善歌。(2)中秋,他请些山歌手在家饮酒弹唱至深夜。(3)妻子不满,想借山歌为难,让朋友们各自归家。(4)他一一化解妻子所出难题,妻子心服口服。[6]395-396[7]201-2035.《李润百步成歌》(异文数目:1个)(1)有人出题刁难山歌手。(2)山歌手百步成歌,化解难题。[5]696.《唱歌过渡》(异文数目:1个)(1)妹妹乘船归家,艄公考她山歌。(2)妹妹唱歌不尽人意,姐姐出现,解了围,妹妹得以渡河归家。[5]921.《刘三妹的故事》(异文数目:22个)(1)刘三妹很会唱山歌,很多人找她对歌。(2)一个秀才找她对歌。(3)秀才被击败。[4]407-409[5]59-60[6]391-392[7]197-201[8]313-314[9]5[10]235-236[11]131-132[12]6-7[15]56-57[16]196[17]179-180[18]2010(3)[19]1990(1)[20]34-37[21]944[22]43-44[29]8-9[30]1-2[32]227-230[33]58[34]51-52 2.《唔满百岁涯唔行》(异文数目:5个)(1)年过八十的老妇出口成歌。(2)四邻八舍的人爱听她唱,老妇每以妙歌满足他们。[5]96[6]400[7]208[9]29-30[12]31-32显示才华型(计7个传说,合33个异文)3.《叶剑英唱山歌》(异文数目:2个)(1)叶剑英喜爱山歌,邀请山歌手到家中作客。(2)他席间唱山歌助兴,离别时唱山歌送客。[5]75-76[6]3894.《张弼士的故事》(异文数目:1个)(1)张弼士小时常唱山歌,被姐夫奚落讥讽。(2)他发奋致富,回乡不计前嫌。[5]74-755.《三妹传歌到台湾》(异文数目:1个)(1)大财主欲强娶刘三妹。(2)她坐船,一路唱到台湾,使山歌传遍台湾。[6]3936.《十六七和二十零》(异文数目:1个)(1)后生歌赞自己十六七岁的新娘。(2)另一青年歌赞自己二十几岁的妻子。[5]887.《叠字歌手》(异文数目:1个)(1)一山歌手爱编唱叠字山歌。(2)在不同场合编出不同山歌。[5]77-78

表3 日常生活系列

英勇就义型(计2个传说,合4个异文)2.《只顾风流唔顾家》(异文数目:1个)(1)后生挥霍尽家财,受尽亲友欺辱。(2)他悔不当初,唱山歌感叹际遇。[5]102-1033.《比涯唐山还过差》(异文数目:1个)(1)穷子弟相信水客山歌所唱海外美好世界,变卖家产前往,希望致富返乡。(2)后知被骗,常聚在一起唱山歌,以泄心中悔恨。[5]1084.《唔该丢撇涯长生》(异文数目:1个)(1)女歌手擅唱,婚后甚至在圩镇上唱,惹得老实丈夫闷闷不乐。(2)夫妻感情生变,丈夫休了她。(3)她另嫁一善歌秀才,秀才不幸亡故。(4)她悔不当初,唱歌诉苦,感动前夫。[8]305-3061.《张剑珍唱山歌赴刑场》(异文数目:3个)(1)共产党员张剑珍爱唱山歌。(2)他不幸被俘,淡然自若地唱起山歌。(3)他不畏强暴,唱着山歌,英勇就义。[5]76-77[19]1990(1)[35]170-171 2.《李运娣以歌斥敌的故事》(异文数目:1个)(1)李运娣以山歌宣传革命,“抗击”敌人。(2)她不幸被捕,临刑前高唱山歌,痛斥敌人。[11]175-176

表4 择偶系列

二、客家山歌传说的数量与类型

逐项“盘点”搜集的每一个文本并予以分析、归纳,笔者发现,客家山歌传说可以分为5个系列15个类型,具体名目、数量与所占百分比如表6所示。在表6里,各个系列、类型所含之具体传说及其异文显示:客家地区歌风浓郁,唱歌已经渗透到当地百姓日常生活的许多角落,与他们的生活水乳交融。客家山歌传说涵盖内容较为丰富,牵涉到客家人生活的许多方面,题材可谓广矣。举凡生产劳动、日常生活、伦理纲常、风土民俗、男女爱恋、骨肉亲情,言情、言事、言理、言物,目所见、耳所闻、脑所思、心所感,无事不可歌,无物不可歌;但是,传说的总体数量及其异文数量略少,与客家地区铺天盖地的山歌数量并不相称。这说明一些传说隐含于生活之中,由于牵涉到隐私、猥亵与不符合时代要求、收集者口味而未能被讲述出来、传播开来、传承下来、收集上来或刊登出来;且唱的毕竟比说的好听,就山歌与山歌传说而言,人们更加热衷于唱山歌,而不是讲山歌传说。具体而言,反映“以歌显志”与“以歌显才”两个系列的传说合计46个,占到传说总数的64.78%;异文合计153个,占到异文总数的79.28%;而反映“日常生活”、“择偶”、“规劝”三个系列的传说占到传说总数的35.22%,异文占到异文总数的20.72%。这说明客家山歌传说重在嬉戏娱乐,实用功能虽有,但不是很强。这与客家山歌重在抒情、主体题材是情歌、主要传唱方式是对唱、很多山歌属于“戏谑歌”有关:即男女一方戏谑性地向对方唱山歌,如对方有反应,则互相以山歌调侃与嘲讽的实际状况相符。

表6 客家山歌传说系列、类型、数量统计

三、客家山歌传说的情节

(一)客家山歌传说的情节与异文

以整理出来的异文来看,客家山歌传说一般篇幅简短,情节仅为一个简单的生活片段,围绕“唱山歌”这一母题而展开;山歌与情节紧紧相扣,不留穿凿痕迹。与包含系列事件的人物传说相比,这些传说可以说是琐碎而不完整的。若以每个文本为异文,按照表6传说系列与具体类型寻找异文较多的典型篇目,则“以山歌回击挑逗者”含传说11个,异文42个,情节模式为二:一是某浪荡男或秀才或某男唱山歌挑逗(或戏弄)某女,某女以山歌回敬,他狼狈而逃(某女善歌、新寡或有生理缺陷,则异文众多);二是区长或财主企图占有年轻寡妇,被她以歌斥退。“唱山歌得赏”含传说11个,异文28个,情节模式为二:一是某阔佬或财主或老板请女歌手有赏唱歌,女歌手妙歌得赏;二是女歌手遇困或有所求,被请唱歌,受到援助。“比歌才”含传说2个,异文26个,情节模式为二:一是乾隆年间或唐代或很久以前,松口刘三妹名气很大,多人找她对歌;邻县或韶州秀才或罗秀才罗隐刁秀才满载歌书找她对歌,大败而去或弃歌书于河而去;二是山歌手在朋友婚礼上助兴,父亲过世,对歌屡败之人借机报复,他机智回应,对手落荒而逃。“抗议禁歌”含传说3个,异文18个,情节模式为二:一是官府禁歌,众人编唱山歌,讽刺县官;二是女歌手受到守旧长辈的责难与阻挠,她唱山歌回敬,气走老人。“控诉守活寡”含传说1个,异文7个,情节模式为:等郎妹凄凄而歌,长辈以歌劝慰,她以歌应答,长辈无言以对。“唱山歌结姻缘”含传说2个,异文11个,情节模式为二:一是四人求婚,某女以歌选婿;二是男女约会,小伙因病失约。堂兄前往,诱惑姑娘而未果。被堂兄所骗,他俩互生误会。唱歌知实情,和好如初。“老妇善歌”含传说1个,异文5个,情节模式为:80老妇出口成歌,四邻八舍爱听她唱,她每以妙歌满足他们。“儿媳驳公公”含传说1个,异文4个,情节模式为:富翁埋怨儿媳无孕,儿媳说明丈夫有病,富翁安慰,俱以山歌言之。“以歌解释生理缺陷”含传说1个,异文4个,情节模式为:夫妻都有生理缺陷,异常恩爱;众人询问缘由;他们各以山歌解释,受到喝彩。之外,有3个传说各有3个异文,分别叙述新娘或妻姐用山歌劝走久闹洞房的亲友,嗜赌男子唱山歌逗弄前妻而悔恨自尽,张剑珍唱山歌英勇就义。6个传说各有2个异文,分别叙述才子唱山歌开路,妇女们唱山歌祝愿举子高中,丈夫唱山歌化解妻子难题,叶剑英唱山歌助兴送客,女儿唱山歌苦求父母,老人唱山歌劝人改过。其余27个传说仅有1个异文。

看来,客家山歌传说多由单一母题构成,60%以上的山歌传说有异文,被多个版本的文献收录,说明这些传说典型性强、生命力强、传说时间久远、传说地域广阔、传说人群众多,在民间比较活跃,进入了当地很多民间文艺搜集者与整理者的视野,也印证了客家地区的浓郁歌风与山歌的戏谑性,印证了客家山歌里女性歌居多。如“歌仙”刘三妹的传说相传源自唐代,五代两宋开始流布,明代就有了记载。[20]994-1001《自古山歌从口出》的异文多达24个,许多地方都有;内容不尽相同,仍不失为同一传说;有些传说讲述刘三妹的一件事,有些传说讲述她的另外一件事,也有一些传说讲述她的几件事,我们以其中的一个为例:

相传远在唐代,梅县松口坝头有个著名女歌手,名叫刘三妹。她长得聪明伶俐,善于随口编歌,又有一副天生的好歌喉。每当劳动余暇,三妹总要邀集男女歌手和唱对答山歌,抒发对当时社会的愤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久之,三妹之名越传越远,慕名前来找她斗歌的人也越来越多。

有一天,刘三妹同一群女伴在梅江河边洗衣服,看见从上游漂来一艘船,船上站着一个秀才。还未靠岸,秀才就对河边洗衣服的妇女“喂”了一声,问道:“各位大姐,请问刘三妹住在哪里?”三妹一听抢先反问:“先生,你找刘三妹做什么?”秀才答道:“我找她对山歌!”三妹又问:“那你有多少山歌,敢同她对驳?”秀才手指船舱唱道:

讲唱山歌涯就多,①涯:我。

船上载来七八箩。

唱到明年割番禾。③番禾:晚造水稻。

三妹一听,暗中好笑,随口唱出:

河唇洗衫刘三妹,④河唇:河边。

借问先生哪里来?

自古山歌从口出,

哪有山歌船载来?

(“从”与“松”客家话是同音)

三妹用谐音双关的山歌嘲讽那秀才。秀才翻了半日歌书,也答不上半句,自知不是刘三妹对手,只好调转船头,溜之大吉。从此,“自古山歌从(松)口出”成为山歌名句,刘三妹的名字,也传遍了客家地区。[21]944

这是刘三妹对歌传说的异文代表,有些传说仅是附会里面的一首山歌而已,如:

梅县松口坝头的民间歌手刘三妹,一天在河唇洗衫。一位搭船的秀才问道:“大姊,这里是否有个刘三妹?”答曰:“你问她做什么?”秀才说:“找她对山歌。”三妹随口唱道:

河唇洗衫刘三妹,

借问阿哥哪里来?

自古山歌从(松)口出,

哪有山歌船载来?

一条山歌唱得秀才无言以对,至今传为美谈。[22]

这不是个案。每个客家山歌传说都是直奔主题,为了传远说广某一首或某几首山歌而去设立特定情节:“某人于某地遇到某事唱起山歌,对方应对或发生了某事,由此编唱了一首山歌”。背景叙述三言两语,作用在于引出山歌,歌颂那首山歌的构思奇妙、用语妥帖;故而与精品山歌乃至经典山歌相关的传说异文多,与普通山歌相关的传说异文少或没有异文。另外,各个传说的差异仅是对传统的修饰和丰富,仅是言语的添加、减损或另一种表达,细节虽有出入,主干情节没有增减,异文变化不大。或许人们的注意力主要在于听山歌,听山歌能够幻化出许多生活景象与美好回忆,山歌内容与劳动人民的心声相印,人们便对与山歌有关的传说不那么上心,曲折复杂的情节也就没那么多了。当然,亦有个别客家山歌传说接纳与吸收其他传说的,如流传在梅县城区市塘唇的《让人三尺又何妨》就源自梅州丰顺县的《丁日昌的传说》[6]413-414[23],也是明代就有了记载[20]990-951,讲述者有意无意借名人事迹,冠以山歌之名,以一种“据为己有”的形式“视如己出”,寄寓了为客家山歌争得一席之地的愿望。以“唱山歌得赏”为母题的传说偶尔会与“就事编唱山歌”母题组合,如《这番碰到利刀嫲》[6]407,但并未形成新类型。而40%以下的山歌传说仅有1个异文,说明这些传说从山歌到情节的典型性、普遍性不够,艺术感染力弱小,生命力不强,流传时间不久,流传地域不广,在绝大多数客家人的心目中不具有通约性,流传人群不是很多。如《有油莫点双盏灯》情节模式是:男人好不容易娶妻,她竟勾搭别人,师傅发觉后,唱歌规劝她。

(二)客家山歌传说的主人公

在传统社会中,客家男子轻视务农和家庭劳动,崇尚读书和外出谋生;妇女常常被束缚于乡土之上,挑起生产劳动、料理家务、养育子女等重担。据光绪《嘉应州志》之《礼俗卷》记载:“州俗土瘠民贫,山多田少。男子谋生,各抱四方志,而家事多任妇人。”[24]在传统社会里,客家山歌传说是以人为载体进行传承与流动的。客家人喜唱山歌,也喜听传说。客家山歌传说因其兼有山歌与传说而深受群众欢迎,讲述者往往具备唱山歌与讲传说的双项本领,杰出的民歌手与故事大王则更受欢迎。在山歌兴盛的年代,上至七八十岁、下至七八岁的客家人往往都能合着听惯的调子,随兴而发,唱上几句几首。那些爱说爱唱的通常是些性格开朗之人,讲述传说似乎向来是女性居多,男性居少。客家女性接受教育的机会少,才智却令人惊奇。好些不识字的妇女善于对歌,歌词极富文采。李金发在《岭东恋歌序》中说道:“客家有些聪明的女人,可随口唱歌,恰合她所表达的意思,如七言诗之入韵,其辞句组织妙……有时是大诗人所不及的。”[25]这和客家山歌传说所述相符:绝大多数文本歌颂歌手的灵心妙口、急才睿智。他们以正压邪,蔑视权势,有着坚强意志、坚定勇气与坚韧耐力,寄托了群众的美好愿望与审美理想,与之相关的传说便被传了下来,且越传越神,越传越多。有30个传说讲述客家妇女犀利机智地出口成歌,与人妙歌连连,对歌不输给秀才之类,令男性对手无言以对、羞愧难当或落荒而逃。这些传说中流传最为人知的歌手是刘三妹,也有张六满、“尖尾剪”、黄小妹等,称赞男歌手捷才的却仅张水三一人。而在现实中,徐霄鹰通过对客家山歌的田野调查发现,问遍每一个人当年哪些歌手最有名,答案几乎全是男性。通过分析,笔者发现流传至今的山歌传说发生的时间大多是“远在唐代”、“清朝时候”、“民国年间”、“从前”、“旧时”等,说的都是顽强传承下来的久远的事情。而徐霄鹰的田野调查报告显示的是“旧社会”。“旧社会唱山歌的人是会被骂的,大郎舅官家里人,在街上(唱)的话,会骂的,山歌是在山上唱的。”“男的就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唱。”[26]在谈到山歌活动中男女歌者的地位时,黄火兴指出妇女受到的压抑比男性大得多:妇女唱歌的顾虑比较多,考虑到丈夫、家官家婆(公公婆婆)、子女、周围人的看法就唱不出来了,而男人常常是想唱就唱。[27]这表明在山歌活动中,旧社会的客家妇女处于弱势地位,唱歌受到限制,总是处于“隐姓埋名”的状态,很难在人们的共同记忆中留下名字,而在山歌传说中却不经意地扬名四方。

四、客家山歌传说的流传

(一)客家山歌与客家山歌传说的相互影响

如若探讨山歌与山歌传说的产生孰先孰后,容易陷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怪圈里。客家人在艰辛的山间劳作中在日常生活中即兴而歌,由事生歌;而唱山歌被后人说起,便由歌而生情节,成为传说。清朝乾隆时期颁布的中央法令中有“严禁秧歌妇女及女戏游唱”一条,“一在京外,有将秧歌脚、堕民婆、土妓、流娼、女戏、游唱之人,容留在家,有职人员革职,照律治罪,其平时失察窝留此等妇女之该管武职,罚俸六个月。”[28]客家山歌传说《糊涂知县禁山歌》说的就是乾隆皇帝登基不久即下令禁唱山歌,惹恼了喜爱唱山歌的客家人:

当时嘉应州(今梅州地区)一带流传着这样一首山歌:“乾隆登基古怪多,官府出来禁山歌,涯个山歌禁得绝,你个皇帝台难坐!”当时的镇平县(今梅州蕉岭县)知县,在该县的长潭一带贴出告示,严禁唱山歌,激怒了许多山歌手。因这位县令是副榜出生,又极贪婪,有个叫鹿三妹的歌手,随口编唱了三条山歌,请人抄贴在禁歌牌上:“衙门不正官吏苛,官府出来禁山歌。长潭山歌禁得绝,副榜老爷唔成科。”“副榜老爷唔成科,狐狸唔知尾下臊。涯也不是风流女,因为愁切唱山歌。”“县官告示确系严,多言就哇涯长谈(潭),耳孔出去系闲管,白布落缸想贪蓝(婪)。”山歌用比喻、双关等手法,把县令讥讽了一通,他便再也不敢提禁歌之事了。[5]89-90

就这样,客家山歌与客家山歌传说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大量叙事的客家山歌以一节或几节歌唱一个完整的传说,成了韵文版的客家山歌传说,成了旋律版的“传说歌”,这当然是另一篇文章的话题了。一首好山歌能很快引起人们的共鸣,在群众中不胫而走,互相传唱。这也是客家山歌比客家山歌传说多得多的主要原因。人们在谈到一个山歌人物时,往往会提到他的山歌活动。山歌人物传说的讲述,便也促进了山歌的流传。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传播对象边缘的、静态的共同知识有卷入情节漩涡的倾向。一个传播者关心和感兴趣的对象,角色功能可能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得到加强;反之,则减弱。如在人们的记忆中刘三妹有较高地位,便被越传越多,越传越广,其“自古山歌从(松)口出,哪有山歌船载来”的歌声也更加深入人心,久久传扬。人们深深喜爱这首山歌的精妙应对,在谈论其有力反驳效果的同时,免不了将对歌情况讲述一番。这样,关于刘三妹的传说便越来越广为人知。

(二)客家山歌传说的传播

客家山歌是用方言唱的,通常只有懂客家方言的人在欣赏,受众受到限制。传说讲述者和山歌传唱者也是受众。此时讲、唱,彼时听、看,翻来覆去,虽说越传越多、越传越远,现在还在进行,却主要流传在粤东梅州一带。随着交通、科技的发达与人们的文化生活趋于多元化,社会交流的频率与程度加大,人们通过网络、电视、报刊杂志、书籍等媒介也可以得到传说,不再需要依靠家庭生活和空闲时间传播传说,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讲述者的积极性。唱山歌、听山歌与讲传说、听传说已经不是客家人重要的娱乐和抒情的方式。现今擅唱山歌的客家人以中老年人为主,年轻一代听唱山歌的热情减弱了许多。触发客家山歌创作激情和灵感的土壤在失去,机会在减少。客家山歌及其传说的流传早就“青黄不接”了。当然,口述的衰落并不意味着其他传播载体的沉寂,我们可以看到这一传统逐渐消亡,继而衍生出“故事讲述家”——在银幕里、在电波中为我们娓娓道来,受众获取传说的方式由现场感受转为视觉感受。

本文在归纳分析客家山歌传说的题材类型基础上,从情节和母题切入,展现它们的独特面貌。笔者认为:客家山歌传说流传时间久远,真实地反映了客家山歌活动,与客家山歌相互影响着彼此的流传;传承方式及范围等相对固定,母题单一,情节多为片段,异文并不丰富。

[1]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183.

[2]刘守华.故事学纲要[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

[3]柳田国男.传说论[M].连湘,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5.

[4]余耀南.客家山歌知识大全[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3.

[5]谢友祥,李胜利,刘建粦.客家民间诗歌对故事[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4.

[6]黄火兴.梅水风光·客家民间文学精选集[M].梅州:广东嘉应音像出版社,2005.

[7]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广东民间故事全书·梅州·梅县卷[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10.

[8]罗英祥.客家情歌精选录[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9]刘晓春,胡希张,温萍.客家山歌[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10]梅县地区民间文艺研究地(筹备会),梅县地区群众艺术馆.粤东客家山歌[M].广州:梅县地区民间文艺研究地(筹备会),1981.

[11]曾海丰,刘添元,陈志红.梅县风采集[M].梅州:梅县嘉顺彩色印刷有限公司,2004.

[12]刘晓春,王维娜,揭英丽.客家山歌的当代传播与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3]余耀南.大埔民间故事、歌谣和俗谚[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14]兴宁文联.兴宁客家情歌[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4.

[15]杨宏海,叶小华.客家意韵[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16]关汉,韦轩.广东民间故事选[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

[17]肖平.客家人[M].成都:成都地图出版社,2002.

[18]李巧钰.梅州客家山歌剧形成之要素[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

[19]刘玄恩.客家妇女与客家山歌[J].惠阳师专学报,1990(1).

[20]祁连休.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

[21]梅县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

[22]梅县文史资料(第6-10辑)[M].1993:43-44.

[23]罗可群.客家文学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395.

[24]黄成助.嘉应州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

[25]李金发.岭东恋歌[M].香港:光华书局出版社,1929:1-2.

[26]徐霄鹰.歌唱与敬神——村镇视野中的客家妇女生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8-69.

[27]黄火兴.谈谈客家山歌[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79.

[28]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44.

[29]叶云章,黄火兴.客家山歌欣赏[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

[30]赖雨桐.客家研究文集[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

[31]黄顺炘,黄马金,邹子彬.客家风情[M].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1994.

[32]梁德新.客家乡情[M].梅州:梅州市作家协会,2003.

[33]王冼平.民歌故事集(下)[M].重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34]松口古镇风情编委会,广东梅州市地方志学会.松口古镇风情[M].2001.

[35]黄甘英.客家女杰[M].香港: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6.

(责任编辑:佟群英)

I207.7 J652.3

A

1001-4225(2016)05-0024-10

2015-09-30

李雄飞(1964-),男,陕西子洲人,文学博士,广东海洋大学文学院教授,西北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李院芬(1989-),女,广东梅县人,佛山市桂城东翔学校教师。

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代西调辑校及其文本解读”(14BZW070)2014年广东海洋大学创新强校工程项目“‘回回曲’考论”(GDOU2014050232)

猜你喜欢

唱山歌异文山歌
山歌还要妹起头
我唱山歌给党听
山歌
谈《红楼梦》第三十四回的一处异文——读红零札
小河弯弯唱山歌
安大简《诗经·召南·小星》异文考辨
苗山歌
阿妹唱山歌
苗山歌
和你唱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