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案例教学法讲授文学概论课的思考
2016-10-10崔德全
崔德全
(安康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陕西 安康 725000)
用案例教学法讲授文学概论课的思考
崔德全
(安康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陕西安康 725000)
在文学概论课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缓解该课程遭遇的危机、适应普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和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时,应遵循启发性、典型性和时新性的基本原则。同时,在运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还需注意与其他教学法的配合使用,以扬长避短,不断提高文学概论课的教学效果。
文学概论;案例教学法;教学案例
文学是什么?理论是什么?文学是否有理论?若有,文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应有哪些,其功能何在?文学理论与文学创作、文学文本解读的关系是怎样的,应如何处理?……这是所有从事文学概论教学与研究者必须首先要搞清楚的一系列问题。近年来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也激励着人们对其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
文学概论(又称文学理论或者文学原理),主要讲述“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类问题”[1],它是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课。它不仅要求学生对文学的基本原理有比较深刻的理解;还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深入透彻地解读文学作品和各种文学现象;同时,它的人文性又决定了它还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素养。然而自上世纪末以来,本课程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文学概论的核心性质在于理论与实践的辨证统一。而它所遇到的最大问题,恰恰就是文学理论与文学文本解读和文学创作实践的脱节。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大转型的总体情势下,这一脱节显得尤为突出。
面对这一脱节,长期从事文学概论教学的师生们展开了激烈讨论,提出并付诸实施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方案:有人试图以趣味性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人创设研讨式教学法,以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有人倡议用体验式教学,来加深学生对文学的认知与理解;有人倡导用情境式教学,来缓和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等等。笔者认为,上述改革方案都有一定的针对性,也大都切实可行;但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认为,将案例教学法引入文学概论课程,或许可以减小并逐渐消弭其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
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一种‘亲验式’的教学方式。它是根据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要求,以教学案例为基本教学素材,将学习者引入教育实践的情景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习者反思能力,挖掘其教育机智的一种教学方式的总和。”[2]案例教学法以其鲜明的实践性和导向性成为我们进行文学概论教学改革的首选教学方法。
一、将案例教学法引入文学概论课堂的背景
文学概论课遭遇的最大危机就是文学理论与文学创作实践和文学文本解读的严重脱节。仔细推究,这一脱节大概是由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的:
第一,文学概论教学内容脱离文学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它俨然已成为空洞无物的空中楼阁。从文学的承载方式上看,文学的发展经历了“口头—纸质—电子”的发展阶段。如今网络文学、手机文学方兴未艾。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态,不论是在文学产品的生产环节上,还是在文学产品的传播与消费环节上,亦或是从文学文本自身来看,都具有与传统纸质文学很不相同的特征。它们应该成为文学概论的研究对象,得到理论上的总结和阐释。这项工作,学人们已经开始做了,并已经取得了比较丰硕的研究成果。它们也理应进入课堂,成为教学内容,让学生不仅能品读、感受之,也应能理解并阐述。然而这一步,实际教学中做得还相差很远。另有大量通俗文学,也被文学概论课放逐了。教师往往用近一年的时间,讲述很多理论内容,可谓用功甚勤。然而若让学生们运用这些理论去解读文学文本或现象,则显得捉襟见肘,日暮途穷了。李欧梵先生曾在《世纪末的反思》一书中曾对这一现象辛辣地讽刺道:“文本城堡竟然屹立无恙,理论破而城堡在,谢天谢地。”[3]尽管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日益丰富,但他们在进行文学文本解读时却无能为力。于是,对学生们而言,文学理论所学非所用,所用又不曾学。渐渐地,学生们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他们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就变成了单纯的理论知识的记诵,学习的目的也变成了应付或通过考试。文学理论的实践性已荡然无存。
第二,教学方式过于古板、僵化。文学概论课的教学方法大多是传统的讲授法。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存在着很大问题。从教师层面上讲,在学理内容上,他们不自觉地被西方强势的文化霸权所笼罩,在课堂上主要讲述生涩费解的西方文论;在教学语言的使用上,他们玩弄术语,崇洋媚外,故弄玄虚,不知所云。不客气地说,他们是文学概论中的假冒伪劣者,他们从不顾及学生们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把本来比较容易理解的理论讲得更加令人头晕目眩。从学生层面上来讲,这种教学模式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他们变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存储卡。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教得枯燥无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无启发、无体验的文学概论课堂,使学生望而生厌。有调查显示,文学概论在中文专业的课程群里,是最不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这与教学方式的古板僵化是分不开的。
第三,学生的传统文学素养越来越低。受喧哗浮躁、急功近利的社会氛围的影响,学生在传统文学领域的素养日益浅薄,阅读兴趣越来越低,完整阅读过《诗经》 《楚辞》和《三国演义》 《红楼梦》等古典名著者更是寥寥无几。在这个读图时代里,学生们整日与手机、网络形影不离,他们对生动形象的、色彩艳丽的、带有感官刺激的影像艺术更感兴趣。在这个消费社会里,学生们的思想变得平庸,对文字的感悟和理解力开始下降,对需要深沉思考的经典文学作品无甚兴趣。笔者曾对此作过一定的思考,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其一,古今情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往时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景象或消失或变化,今天的读者无法对其进行形象地再现和感知,更无法真情地理解和体会作品中的人物处境和感受。这大大削弱了古典文学的艺术魅力以及由此带给读者的审美感受。其二,由于语言的变异,往时文学作品中的语言与今天的文学语言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这又给学生的理解和感悟增添了一层障碍。其三,当代大学生的意志力和忍耐力还不够坚定,当他们面对更具吸引力的影视艺术和其他休闲娱乐方式时,他们被集体折服了。最后,即使有一些同学想深入钻研那些文学作品,然而当他们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面对巨大的考研任务,面对紧迫的课程作业时,他们也已经没有了平静阅读的时间和心思。在我国普通高校中文系里,文学概论的开设时间大多为大一或大二学段。在学生们的文学素养还比较浅薄的时候开设该课程,无异于揠苗助长。
第四,没有与实际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教材。教材是联系师生的重要纽带,也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依据。但是,在文学概论教材这个环节,出现的问题却尤其多。就拿安康学院来说,就笔者所知,2013年及其以前,中文系设有汉语言文学和语文教育等专业,语文教育属于专科层次,汉语言文学属于本科层次。汉语言文学专业使用的教材一直是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语文教育专业使用的教材经历了数次更换: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新编》,南帆、刘小新、练暑生著的《文学理论基础》,最后也更定为童庆炳的《文学理论教程》。上述教材,各有优劣。作为国家级重点教材,《文学理论教程》体系性最强,内容最丰富,发行量最大,使用率最高。但本教材的不足之处也很明显:首先,理论话语不统一,有的章节以西方话语为主,而有的则以中国传统文论话语为主。就整部教材来看,西方理论话语还是占主导地位的。其次,本教材最大的问题在于部分理论内容大大滞后于文学发展的步伐。另外,该教材的理论话语故作艰深晦涩,也不利于学生阅读和学习。童庆炳主编的另一本教材《文学理论新编》,共十三章,分别以专题的形式讲述了文学理论的重要内容。每章又由两个部分组成,经典文本阅读和相关问题概说,前者是一斑,后者是全豹。这本教材除了具有和《文学理论教程》同样的问题外,它的体系性又远不如《文学理论教程》。南帆等人主编的《文学理论基础》,则更像是自己的研究专著,在理论的时新性和体系性上还差强人意;但其语言的生涩、理论的西方化和实践性的缺失也是显而易见的。总体而言,尽管现在有许多种文学概论教材,但每一本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有的散漫杂乱、体系性不强;有的故弄玄虚,语言生涩,不利于学生学习和使用;有的则被西方文论话语所主宰,失去了我国的传统和特色。总之,没有一部与我们的教学内容完全相匹配的教材。因此,我们正计划重新编写一部适合我校及其他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使用的文学概论教材。
将案例教学法引入文学概论课堂,除了考虑它较强的实践性品格和目前文学概论课遭遇的严重危机之外,还与当前高等教育教学的转型有关。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思路和定位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保持高等院校招生合理增长,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指出,高等学校要“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要“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在国家的改革思路引导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运而生。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适应和推动地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组建的,其目标是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是其主要的目标和发展方向。”[4]应用型高校培养的是既应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与知识基础,更应能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具体的生产实践中去的适用人才。
具体就安康学院而言,自2006年升本以来,学校逐渐确立了“立足秦巴,服务基础教育、服务三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走开放式办学之路,力争到2020年前后,把学校建成以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应用研究见长,有特色、高品质的本科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并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学校文学与传媒学院也应这一转型趋势适时提出并制定了“能说、会写、善教”的人才培养目标。这就要求“汉语言文学教学应当进行由‘学科到应用’的根本性转型,并且由‘知识中心’教学转至‘能力中心’教学,切实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5]。就文学概论课程而言,首先,要重新制定培养目标并编写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大纲;其次,要转换教学理念,将原来的知识传授型、研究能力培养型教学转变为文学文本解读能力提升型教学;最后,还要转变教学方法,在教师讲授和案例教学法的基础上,大胆地尝试并采用其他教学方法,将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二、选择文学概论教学案例的基本原则
案例教学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很容易被人误解为举例说明。实际上,二者有着本质区别。从思维方式上来讲,案例教学法遵循的是逻辑归纳原则,而举例说明则依照演绎原理。从具体的教学过程来说,举例论证是教师先将理论传授给学生,再寻找一个恰当的文学文本或现象对所讲理论进行生动形象的说明,从而让学生深刻地理解。而案例教学法是先让学生们在对众多文学文本或现象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自己总结概括出相关理论;然后再将其运用于解读同类型的其他文本中去。在这一过程中,教学案例就成为贯穿教学始终的核心要素。因此,能否选择恰当的教学案例是案例教学法取得成功的关键。笔者建议,在选择教学案例时,一定要注意案例的启发性、典型型和时新性;同时还要注意所选案例一定要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尽可能为学生所熟知。
第一,选择具有启发性的案例。所谓教学案例的启发性,就是指学生能够在教师所选案例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去深刻理解、领会其他类似的案例。比如,在笔者给学生们讲“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时,笔者首先问学生一个看似熟悉而又不太好回答的问题:“周朴园是坏人吗?”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学生必须回到《雷雨》中去,仔细品读周朴园的言行,才能有自己的思考和感受,而不会人云亦云地认为周朴园在道德上是一个十分伪善的家伙。当学生们品读过后会发现,不能简单地将周朴园看作是一个坏人。在赶走鲁侍萍之后,周朴园与一个富人家的小姐结婚,但没有感情;娶了繁漪之后,仍然没有感情。周朴园真诚地怀念着三十年前的鲁侍萍,还时刻不停地忏悔着,家具的布置一直保持原样而不许人动便是明证。这一切都不是做给谁看的,而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忏悔。由这一案例,学生们会发现,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没有绝对的扁形人物;他们的性格是多方面的,心理也是多层次的,我们不能一概地用一个简单的词汇去描述或概括他们的形象特征。从这一结论出发,学生们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分析其他人物形象,如武松、小法郎士、觉新等。
第二,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案例。教学案例的典型与否,是决定学生能否迅速并准确地总结出理论观点的关键。比如,笔者在讲解“文学阅读的差异性和历史性”这一理论时,选取了两个典型案例:其一,不同读者对《白象似的群山》的不同解读;其二,陶渊明的接受史问题。《白象似的群山》讲的是一男一女在等车的间隙到附近一家饭馆中喝茶,期间发生的一段对话。二人对话的核心是做手术,男人希望那个叫吉格的姑娘做这个手术,而吉格则不太情愿。至于做什么手术,小说没有明言,而学生们普遍认为是流产手术。那个男人为什么希望吉格做手术,小说更是只字未提,同学们对这一点的理解差异很大:有同学说,男人是负心汉,不想负责任;有同学说,男人是一个责任心很强的人,他认为他们目前正过着漂泊流离的生活,他无法给女人和孩子提供一个安宁且幸福的生活;还有的说,男人以为吉格肚子里的孩子不是自己的,等等。通过这样的文本解读,同学们很快得出一个鲜明而深刻的认识:同一部文学作品可以有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解读。而这样的认识之所以深刻而鲜明,缘于教学案例的典型性。《白象似的群山》是海明威“冰山”创作原则的典型体现,叙述者只是将二人的言语行为展示给读者,而言语行为背后的更深层次的故事则像海平面之下的冰山一样隐藏起来了,这给读者留下了无限丰富的想象空间和解读可能性。陶渊明的接受史问题又能够使学生领会到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对同一作家作品的评价又是不同的,甚至可能产生很大的分歧。
第三,选择具有时新性的案例。所谓时新性,是指所选教学案例最好是当下的,能够代表文学发展方向和趋势的,同时又广受大众关注的文学现象。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叙事视角理论时,先让学生阅读并讨论《檀香刑》的各章节分别采用了怎样的叙事视角,它们之间有何不同,各自的优劣是什么。笔者选择《檀香刑》作为教学案例有两个原因:第一,《檀香刑》的作者莫言是中国当代文学的著名作家,他的作品代表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最高水平。莫言于2012 年10月11日以“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是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籍作家。此后的一段时间,在中国上下,掀起了一股“莫言热”。不管是专业的文学评论者还是业余的文学爱好者,都想把莫言的作品拿来一睹为快。因此,选择莫言的《檀香刑》作为教学案例,既能代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高度和水平,又满足了学生思考、探索当下文学热点问题的好奇心,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第二,《檀香刑》一书各个章节所采用的叙事视角各不相同,作品的“凤头部”和“豹尾部”分别以赵甲、小甲、钱丁、眉娘和孙丙的立场作为故事中人物来讲述故事,作品的中间“猪肚部”却又跳出故事,以故事外叙述者的身份站在故事之外讲述。一部作品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叙述视角,这样一个教学案例或许可以让同学们全面掌握叙事视角理论。
案例教学法注重的是求得结果的过程而非结果本身。选择恰当的教学案例,其实就是创设一个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自己去获取知识并解决问题。
三、案例教学法的优劣及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案例教学法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它可将研讨式、体验式和趣味性乃至情境式的优点吸收进来,从而实现多种理想的教学效果。相对于传统的讲授法,案例教学法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教师来说,案例教学法可以督促教师努力扩充自己的知识容量,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应该说,案例教学为教师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学习,不断修改和完善自己的教案;要求教师对当前的文学现象保持高度的敏感,从而将不断推陈出新的文学现象带进课堂,作为学生们研习的对象。
第二,对学生来说,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和动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案例教学法可以把文学概论中的抽象概念和原理具体化、形象化、情境化,使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具体情境中,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文学概论基础知识,并运用其阐释并解决具体而实际的文学问题。
第三,对师生关系而言,案例教学法可以拉近师生距离,加强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氛围,真正做到教师和学生围绕某一理论问题“群居相切磋”,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尽管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培养开放型、应用型人才的好方法,但其自身仍带有与生俱来的缺陷或弊端:“单位教学时间内,传授知识效率不高;知识的系统性及完整性传授不易实现;案例教学法重视在教学内容上提供模式,对具体教学方法及步骤却没有相对一致的可操作方案”[6]。因此,在文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主张大胆设想,小心实施,不断总结,逐渐提高。在将案例概论教学引入文学概论课堂的同时,不能一味地忽略甚至遗弃其他教学方法,尤其是讲授法。我们应在文学概论课堂上,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扬长避短,不断提高文学概论课堂的教学效果。我们希望通过这一改革,摸索出一套既能适应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又能适应文学发展的新趋势、新现象的教学机制,从而不断改进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
[1]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32.
[2]李杰.浅谈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与教育,2007(12):72.
[3]李鸥梵.世纪末的反思[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275.
[4]黄惠,洪志钧.应用型本科院校对接中小企业的可行性探讨[J].人民论坛,2012(26):63.
[5]丁晓原.论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 (6):60-61.
[6]黄辉.案例教学法的优劣分析与改进[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1(4):60-61.
【责任编校李林霞】
On the Teaching of Literature Introduction with the Case Teaching Method
CUI Dequan
In the course of Literature Introduction,the case teaching method can be used to alleviate the crisis of this course,to adapt to the trend of teaching reform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application oriented personnel training objectives. When teachers choose teaching cases,they should follow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enlightenment,typical and freshness.At the same time,in the process of applying case teaching method,they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cooperate with other teaching methods,to develop its advantages meanwhile discard its disadvantages,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is course constantly.
G642.0
A
1674-0092(2016)03-0120-05
10.16858/j.issn.1674-0092.2016.03.026
literature introduction;case teaching method;teaching case
2016-01-10
安康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文学概论’课程‘案例化’教学改革研究”(Jg07208);陕西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陕教高[2013]15号)
崔德全,男,山东滕州人,安康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讲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文艺理论和古代文论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