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文熙《史记鸿裁》上栏内容浅析
2016-10-10殷陆陆
殷陆陆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穆文熙《史记鸿裁》上栏内容浅析
殷陆陆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史记鸿裁》是从明穆文熙《四史鸿裁》中抽取与《史记》相关部分,经笔者点校整理后取以今名单行出版的一本古籍著作。其正文部分的上栏是穆文熙对所摘《史记》内容的评析考证,既有穆文熙本人的真知灼见,也有作者征引其他《史记》研究者对《史记》的评论和阐发。因此,对《史记鸿裁》上栏内容的分类探析,不仅可以考见穆君的读史经验,也可以借穆君收纳的诸家之言考察其他学者对《史记》研究的概况,具有极高的文献研究价值。
《史记鸿裁》;上栏;评语
《史记鸿裁》十二卷是从明代文学家穆文熙所辑的《四史鸿裁》[1]中抽取与《史记》相关部分并经点校整理后取以今名单行出版的一部史钞性质的著作。穆文熙对《左传》 《国语》 《战国策》 《史记》四本史书进行节抄评点,最终编辑成《左传》十二卷、《国语》八卷、《战国策》八卷、《史记》十二卷。万历十七年(1599),朱朝聘将四种书合刻为一,总其名为《四史鸿裁》。《史记鸿裁》底本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中记载的《四史鸿裁》朱朝聘万历十八年刻本的影印本,同时参校中华书局2014年出版的修订本《史记》和陕西省图书馆收藏的明朝善本。本文探讨的是《史记鸿裁》后十二卷上栏部分。
穆文熙同乡好友石星在为《史记》部分作序时讲到“穆君……取世家、本纪、列传、八书,掇其精华,分为款段,各加评语,与诸家评并而载之”[2],由此可见《史记鸿裁》内容主要分为两种,一是穆文熙对《史记》文本的节抄选录,一是对所摘录内容的评点分析。从版本来看,《史记鸿裁》与晚明时期流行的杂剧戏文、全相平话相似,此本分为上下两栏。下栏为作者掇取的《史记》原文,每半页十行,每行二十字,注文基本上是对裴骃、司马贞、张守节三家注的摘录,其间夹杂少许穆文熙自己的注解,主要是解释因版本不同造成的异文问题;上栏为穆文熙对摘选文本的评语,具体也可分为两类,穆文熙的个人见解即“穆文熙曰”和其他学者评《史》之言如“凌约言曰”。史文、评论上下对应,可使读者在体悟“全史之精”的过程中,了解穆君及所征学者对此段、此句、此事、此人的看法。本文分析的正是上栏评语的内容分类及价值。
一、穆文熙评语的内容及价值
《史记鸿裁》上栏中“穆文熙曰”即穆文熙在研读《史记》过程中的个人见解,既有对所载史事人物的见解也有对《史记》记事缺漏的增补还有对《史记》文义、段义、字义的简注。如论管仲责楚不当;谓有申生不可无重耳,有伍尚不可无伍员,有王陵不可无平勃;高帝临广武数羽,大为失策;文帝捧神器偏让诸王,起藩臣蘖子垂涎之意;韩信反状乃汉吏织成等等。评语简明允当,虽然是穆文熙的个人见解,有时不免偏陋,但多数言之有理,可从中管窥穆文熙读史心得。穆文熙评点的内容非常丰富,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品评历史人物。如《吴太伯世家》“季子至,曰:‘苟先君无废祀,民人无废主,社稷有奉,乃吾君也。吾敢谁怨乎?哀死事生,以待天命。非我生乱,立者从之,先人之道也。’复命,哭僚墓,复位而待。”上栏“穆文熙曰:季札从容数语,自令疑者心释。又哭旧主,以待新主,何其有礼也!所以阖闾愈重之。”对季札的从容有礼加以肯定。再如《秦本纪》“缪公因由余以伐戎”一节中穆文熙评点由余称“观由余应对之辞似亦贤者,然堕穆公之术而即为之伐灭本国,则视钟仪之不操南音,乐毅之终身不忍谋燕者,相去远矣。乌得谓之贤乎?”将由余同钟仪、乐毅一同比较,对由余被称为贤者表示质疑。
2.评点历史事件。如《齐太公世家略》“崔杼弑庄公立景公”一节中穆文熙对齐庄公被弑一事评注曰“自古被弑之君,多因淫戏所致。齐之庄公,陈之灵公,可为鉴哉。”将齐庄公之事与陈灵公之事并列而论。《项羽本纪》“沛公……于是遂去,乃留张良谢。张良度沛公已至军中,入谢曰……”上栏“穆文熙曰:‘军门之燕,必有禁卫之士诃讯出入,沛公恐不能辄自逃酒。且疾走二十里,亦已移时,羽在内,何为竟不一问?矧范增欲击沛公,惟恐失之,岂容在外良久。此皆可疑者。史固难信哉,岂天拥护真主,人皆迷耶?’”穆文熙对《史记》文本中关于鸿门宴一事的记载提出了质疑。
3.阐述《史记》的字句用法、叙事特色、篇章结构等方面。如《龟策列传》“今我听子,是无仁义之名而有暴强之道。”上栏穆文熙曰“‘强’乃篇中之本。”《管晏列传》“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上栏穆文熙评曰“情状妙甚。”《伍子胥列传》“后九年,越王勾践遂灭吴,杀王夫差,而诛太宰嚭,以不忠于其君,而外受重贿,与己比周也。”上栏“诛嚭以下数句不可少,此是断案且收拾前文殆尽。”这些都是对《史记》写作技巧的关注,由余评点者下了很大的功夫进行阅读和体会,因此这些分析和阐释既切中肯綮又深入浅出。
4.训释文字读音、字义等。如《吴泰伯世家》“昔有过氏杀斟灌以伐斟寻”上栏穆文熙批曰“过,音戈,国名。斟灌、斟寻,夏同姓也。緡,有仍之姓也。”如《聂政列传》“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上栏曰:“睚,音隘;眦,音寨。”此是对文字读音的批点。《魏世家》“痤因上屋骑危谓使者曰”上栏“危,栋上也。盖升屋以避兵也。”是对字义的解释。
5.校读史文。如《吴泰伯世家》“九年,为驺伐鲁。”上栏:“邹,宜作邾。”《项羽本纪》“太史公曰......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上栏“‘过矣’《汉书》作‘过失’,非是。”这一条批注是对史书内容的辨正。
6.辨正《史记》三家注注文。如《楚世家》“西起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之兵必至。”注文称“两国谓韩、魏。”上栏曰:“两国远,当是秦、齐,谓秦、齐合而共伐楚,方与下文相应,何言韩、魏乎?”穆文熙对“两国”究竟指的是哪两个国家提出了与三家注不同的见解,并作了进一步的阐释,是对注文疑误之处的考辨。
除以上列举的几种情况之外,穆文熙也有对他所征引的《史记评林》内容的辨正。如《宋微子世家》“子鱼曰:‘兵以胜为功,何常言与!’”上栏穆文熙称“目夷即子鱼,《评林》分二人,非是。”认为《史记评林》中关于目夷、子鱼是两个人的说法有误。
二、所征引诸家评语的内容及价值
《史记鸿裁》上栏评语除穆文熙个人见解之外,也征引了中国历代名家对《史记》某一事件、某一人物、某一字句的微观评论约170条,短则五六字,长则百余字,在上栏中以“杨慎曰”“余有丁曰”等标示出来。通过对各卷上栏所征引评语的出处来源进行考辨探析,可将诸家之言所涉及的书目概括为以下几类:
一是各种《史记》选本、评本。主要有杨慎《史记题评》、唐顺之《史记选要》、王鏊《史记评抄》、何孟春《史记评抄》、柯维骐《史记考要》、王韦《史记评抄》余有丁《监本史记》、董份《史记选评》、凌约言《史记评抄》、王维祯《史记评抄》、茅坤《史记评抄》等。这一类的选本、评本约占穆文熙征引资料的三分之二,且主要是明代作品,有十余种,由此可见明代文人研读《史记》风气之盛。
二是涉及《史记》的综合性史学评论著作。如苏辙《古史》、刘辰翁《班马异同评》、邵宝《曰格子学史》等。作者从这些综合性史评中摘录评点《史记》之言,列于上栏。
三是唐、宋、元、明的一些别集、笔记小说、札记。如柳宗元《柳柳州集》、洪迈《容斋随笔》、黄震《黄氏日抄》等。
四是总集、类书等其他著作。如《文苑英华》《淮南子》 《洞冥记》,王应麟《玉海》等。后三类书籍时间跨度比较大,也可看出《史记》影响之深远。
特别要指出的是,穆文熙征引的资料中有的已经亡佚,所以上栏所网罗的这百则评语不仅对今人研究、阅读、赏析《史记》大有裨益,也可以作为辑佚材料。
穆文熙征引的评语是历代名家对《史记》的独特见解,在征引诸家之说时并非不加选择,而是在与作者观念相和的基础上一并载入批点行列的。
征引的他家之言内容广泛,有的是对历史人物的诠释与评论,对今人解读史文有很大参考价值。如《项羽本纪》“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上栏“何孟春曰:项籍喜兵法,略知其意而不肯竟学,是真能学兵法者。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变欣然忘食,是真能解书者。”上栏所引何氏解项羽“不肯竟学”另辟新意,与众不同,但他的话也并无道理,实可作为解读参考。又如《田叔列传》“孝文帝既立,召田叔问之曰:‘公知天下长者乎?’对曰:‘臣何足以知之!’上曰:‘公,长者也,宜知之。’”上栏“黄震曰:‘田叔以死事赵王敖;既事汉,荐孟舒;案梁王,烧其籍,使景帝母子相安;相鲁,能格其君之非。叔盖坚忍有用之才,非如万石君徒曰长者而已。”评价田叔,非常中肯。
有的是对《史记》笔法、结构、艺术特色的评点,或直接赞颂《史记》的语言及笔法,或点出结构的妙处,或拈出史文中的字眼品评,或道出自己研读《史记》的经验之谈,对今人阅读、欣赏、研究《史记》大有裨益。如《秦本纪》“下令国中曰:‘昔我穆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上栏“王维祯曰:‘叙先世穆公政绩,词简而壮。’”直接赞颂太史公语言精妙。《张释之冯唐列传》“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于是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无得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薄太后闻之乃使使承诏赦太子、梁王,然后得入。”上栏“刘辰翁曰:‘写得情景俱活,此一段文如画。”是对史公描写贴切的肯定。《张耳陈馀列传》“购求有得张耳千金,陈馀五百金。”上栏“王维祯曰:‘秦购求二人,金有多寡,此后来成败之别也。《史记》如此下句,皆非漫然。”此亦是赞扬太史公笔法。《项羽本纪》“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上栏“吴澄曰:下三‘无不’字,唤起精神。《汉书》夫后‘无不’字,遂伐气劲。”旨在分析字眼之妙,足见评论者心思之细。
有的是对《史记》涉及的史实的辨正与校读。如《子贡列传》“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伯越。”上栏“杨慎曰:‘太史公信战国游士之说,载‘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伯越’。其文震耀,其词便利,人皆信之,虽朱文公亦惑之,独苏子由作《古史》考而其事始白。’”司马迁所载子贡之事,一直到苏辙《古史》对子贡一事重新考证才清楚事实始末。
还有的是对史文句读的分析。如《律书》“岂与世儒闇于大较,不权轻重,猥云德化,不当用兵,大至君辱失守,小乃侵犯削弱,遂执不移等哉!”上栏引王维祯曰“自‘岂与’至‘等哉’作一句。”
三、结语
总而言之,穆文熙《史记鸿裁》上栏评语部分不管是自己的一家见解还是征引的诸家之言,都涉及广泛,对读者理解太史公文本之义,欣赏《史记》文法之妙,辨正史实、分析句读、品评人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虽然有的考证见解未必严谨准确,有的评论也失之琐屑繁杂,但它保存了分属不同思想流派的评点者的研究精华,也融入了穆文熙本人的真知灼见,值得《史记》爱好者进一步的关注与发掘。
[1]穆文熙.四史鸿裁[M].明万历十八年朱朝聘本.
[2]穆文熙.史记鸿裁[M].殷陆陆,整理.赵望秦,审定.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5.
【责任编校杨明贵】
On the First-Column inby Mr.Mu
YIN Lulu
The writer extracts the parts offromby MuWenxi in Ming dynasty and trim the text.Then theis republished as ancient writing with present name.The above sections of this book include a number of study and explanation on theby MuWenxi and some coments quoted from other researchers in various dynasties who also study theTherefore,analysis on the top sections ofnot only contributes to understanding the MuWenxi’s study of,but also to be used to review other researchers’study.It has a high value of the literature.
;top sections;comments
I206.2
A
1674-0092(2016)03-0054-03
10.16858/j.issn.1674-0092.2016.03.010
2016-01-12
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外《史记》文学研究资料整理与研究”(13&ZD111)
殷陆陆,女,河南孟州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