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光影
——追忆罗登贤烈士
2016-10-10许丽晴
■ 许丽晴
世纪光影
——追忆罗登贤烈士
■ 许丽晴
罗登贤
初夏的那天下午,穿过蜿蜒却清香四溢的香樟小径,沿着雨花台的大理石台阶拾级而上,在光影交错的世界里,和这个高大瘦削的男人相遇。
罗登贤。
是的,说到东北抗日联军的将领,几乎所有的人都自然会想起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这些如雷贯耳的抗日英雄,他们的事迹将永久定格在人们的记忆里。可是翻开历史沉重的画卷,罗登贤,这个沉默稳健的南方汉子,在日寇铁蹄踏入中国那些风雨如晦的日子里,似一道炽热犀利的闪电,不仅照亮了那一方白山黑土,更在东北广袤大地上点燃了一道道抗日救国的烽火硝烟。
满洲省委旧址。哈尔滨市南岗稍显静僻的光芒街,一座俄罗斯式木质结构的平房,黑色的铸铁门窗虽说让这幢建筑增加几分静穆庄重之气,但屋顶上方高大树木间透出的光晕,仍让人在清冷之中感受到些许的暖意。这是当年的满洲省委旧址照片。当时,那里总有你的身影吧?那年夏天,中共中央派你到哈尔滨特委组织开展革命工作。你身着一袭灰色长衫,讲一口北方话,样子庄重又和蔼。“九·一八”事变后,你临危受命组织新满洲省委,并担任省委书记。那时的情况十分危急,你审时度势,随即将省委机关转移到还没被日本人占领的哈尔滨,并在省委秘书长冯仲云家中召开省委常委会,达成了大规模组织群众武装、坚决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决议。你的身边很快聚集了赵尚志、杨林、周保中、金伯阳等一批优秀的共产党人。在你的积极发动下,东北的抗日救亡运动呈星火燎原之势展开,哈尔滨烟厂、印刷厂和棉织厂工人、奉天烟厂、纱厂和北宁铁路工人纷纷举行罢工和各种反抗日军的斗争。你还及时调整省委的工作重点,确定由城市转到农村,建立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在与中央失去联系、抗日组织不断遭到日寇铁蹄血腥镇压的艰难日子里,精明强干,富于政治敏感的你如饥似渴地学习了党内周刊《红旗》上发表的周恩来的文章,立即以省委名义起草了《东北义勇军抗日救国游击运动提纲》和《义勇军组织法》,号召东北广大工农群众和爱国人士站起来,抗击日本侵略军,务必将日军驱逐出东北。时值隆冬,松花江两岸清冷孤寂,灰色的天空似乎在偶尔的汽笛声中瑟瑟发抖。可朔方的料峭严寒并不能冰冻你们火热的革命激情和斗志,光芒街时常彻夜闪亮的灯火成为革命者心中永远的火种。你迅速研究了抗日武装斗争的策略,在广袤辽阔的东北平原、山区、河谷、草原,全面部署了抗日武装建设。为了壮大抗日救亡力量,你十分重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设,联合了原东北军、东北民众自卫队、“大刀会”、“红枪会”、“自卫团”等团体一致抗日,壮大抗日武装力量。在短短的半年多时间里,和杨林、杨靖宇、金伯阳、赵尚志、冯仲云等同志战胜无数困难险阻,飓风般点燃了抗日救亡的熊熊烈火,东北武装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达到30万人,为东北抗日联军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你的领导和影响下,东北的抗日斗争烽火燃烧了14年之久。你被公认为东北抗日武装创建人。
不知你是否还记得,那时的你不仅跟身边的同志和民众讲革命道理,还告诉大家如何开展工作,许多同志都深受你的影响走上革命道路;不知你是否还记得,工作任务繁重的你经常一边听汇报,一边写文件,甚至亲自刻蜡纸印刷宣传品,躲过日伪警察一次又一次盘查,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不知你是否还记得,1932年初冬,你派省委秘书长冯仲云作为省委代表去汤原巡视工作,临行前和他彻夜长谈,详细布置任务,交代工作方式、方法。在冯仲云动员组织领导下,汤原县游击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后来发展成为令敌人闻风丧胆的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
在我面前,还有你参与领导的省港大罢工的图片,上面人头攒动,精准地再现了当年波澜壮阔的罢工场景。我急切地继续找寻你曾经领导的广州起义的踪迹时,一位工作人员模样的中年男子向我遗憾地摆摆手。是啊,作为一名卓越的领导人,你才能超群作风果敢,深得身边同志普通民众敬仰,可是你的一切的一切又是如此简朴,留给大家的仅仅——仅仅只有一张与新婚妻子周秀珠的合影!
面颊清瘦,下颌紧抿,那高高昂起的头颅,向远方深情凝视的目光……那是一尊半身雕塑——人们看到的,却是你面对屠刀昂然不屈的姿态。昂然,不屈,隐忍,坚持。我从你的脸上再一次读到了它。你在冰天雪地经费奇缺的条件下领导东北人民浴血奋战进行抗日斗争的时候,王明、康生等人却横加指责,对你进行打击、排挤,无端怀疑东北军爱国抗日将领的抗日行动。特别是在1932年6月召开的中共临时中央北方会议上,批判你贯彻中央指示不力,“搞满洲特殊化”,指责你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强令你离开东北,很快又撤销了你的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和满洲省委书记职务。那时的你虽愤懑、委屈、惆怅,却依然没有忘记肩上重任,因为你清楚自己肩负的是民族的使命和责任。面对巨大的压力,你没有丝毫退缩,继续坚持在东北开展工作。虽然年轻,你却依然是大家无比敬重和爱戴的领导。
那年年底,被王明一伙强行调回上海之后,你顾全大局担任全国总工会上海执行局书记,随即以满腔热忱投入新的紧张工作,组织上海纱厂和铁路工人大罢工,主张全民族抗日。
禁不住,禁不住再一次打量着你,跨越世纪的目光让我不知如何承接你的一切。你衣袂飘飘迎风敞开,似抗日烽火的一面面红旗迎风招展;你昂首挺胸襟怀宽阔,似以那博大胸怀迎接山呼海啸;你无私无畏眺望远方,又似启帆巨轮在广袤的黑土地驰骋纵横!从南方广州起义、省港大罢工,到组织东北抗日武装,点燃东北抗日烽火,再到上海纱厂和铁路工人大罢工,你果敢、坚毅,如战马似飓风赛闪电,所到之处无不掀起全民族抗日救国的巨大浪潮。
你被捕之后,面对法庭认定的“反动”罪名,你慷慨陈词:“你们说我反动吗?让我来说说我的经历吧,我曾在大革命时代领导过反帝大罢工;我曾在东北发动了抗日游击战争,打击日本强盗;最近我刚从东北回来,又领导了上海日本纱厂工人的反日大罢工。我的一切行动全是反帝爱国的。谁敢说我反动?”
在狱中,你遭受了非人的折磨,刽子手把你吊起来用皮鞭抽,用杠子压腿,把煤油灌进鼻孔,将钢针刺进指甲,甚至使用了电刑……你浑身伤痕累累,血迹斑斑,肌肉成块腐烂,但始终宁死不屈。敌人还派叛徒来监狱劝降,被你和难友们痛打一顿。在监狱的四个多月里,你还总是牵挂着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和全国的抗日斗争形势,乐观地团结和鼓舞难友们与敌人斗争。
你的被捕在上海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关注和震动。以宋庆龄为首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发表了《告中国人民》,深刻揭露国民政府和帝国主义狼狈为奸,压迫中国人民反帝抗日战士,盛赞“罗登贤同志是中国人民为之骄傲的典型”,呼吁各界保护营救被捕人员,还亲自前往南京探视慰问。
8月29日凌晨,南京南郊的雨花台一如往常那般幽深晦暗,闷热难耐的空气中隐隐地嗅出几分血腥之气。临刑前,刽子手问有什么话要说,你正气凛然:“个人死不足惜,全国人民不解放,责任未了,才是千古遗憾!”
如今,这23个字清晰地镌刻在你的身后,方正凝重的黑体字,赭色背景镶嵌在酱色木质墙面上,呈现出一种久远的庄重。这是你的肺腑之言,终成一代抗日名将的千古绝唱。面对着它,我放轻脚步,生怕惊扰了你。五月的郊外景色迷人,可我分明看见雨花台林海松涛的悲怆呼号;苍翠的山坡静寂肃穆,可我又分明听见跨世纪民族风暴的隆隆惊雷。看见了,看见了,你眼中的火焰已熊熊燃烧,燃遍了全中国!
罗登贤与妻子合影
忆罗,忆罗!这是展厅悬挂的一幅大幅黑白照片,一位扎着围脖身着中式棉袄的年轻妇女怀抱幼子,紧挨着另一个稍大些的圆脸孩子。照片下方两排小字标注:罗登贤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时,与秘书长冯仲云一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牺牲后,冯仲云夫妇将长女冯媛媛改名为冯忆罗。
当时,冯仲云担任满洲省委秘书长,他的妻子薛雯担任省委交通员。由于冯仲云“教授”头衔便于掩护,省委经常在冯仲云家里开会和工作。不满20岁的薛雯也时常抱着孩子传递文件,有时为了完成紧急任务,甚至故意不停地拧痛孩子,以哭声掩护印刷机的声音……罗登贤见状非常心疼。1932年底,他被调回上海了,临走时,他抱起襁褓中的媛媛,小囡囡,罗伯伯要离开你了,你快快长大吧!他亲了又亲孩子,不知道你长大了我还能见到你吗?希望你长大后能接我们的班啊!恋恋不舍放下孩子后,他才和大家握手话别。
没有想到,他这一去竟是永别。或许他对斗争的严酷性早有预感,离开前,他仍对当时的工作作了不少指示。更不为人知的是,那时他的妻子已身怀六甲,他严格遵守地下工作纪律,从来没有向大家透露过家里的情况。而且,在孩子三个多月时,就让妻子把唯一的孩子罗伟民送回香港姐姐那里哺养。
那年二月的哈尔滨依然寒风凛冽,冰天雪地。街道,一如往常地清冷孤绝。
终于下定决心了。你久久地凝视着孩子稚嫩的小脸,一时百感交集。
罗登贤啊罗登贤,你在外面是顶天立地的汉子,可许多人并不知道,骨子里你又是一个万般柔情的父亲和长辈。你是那样深深地爱着每一位革命后代。你总是感叹,我们的囡囡一出世就在紧张危险的环境里开始了革命生涯哟!每次惊险过后,你总要把孩子搂在怀里疼爱不已……每逢风雨天气,你更不让薛雯抱着孩子出门,生怕委屈了孩子,总是先把孩子抱到怀里,才向她交待任务,然后一手抱着孩子轻轻摇晃,一手开始工作。那时的媛媛,就这样常常在罗伯伯温暖的怀里睡着,享受着他细致绵绵而又深沉宽厚的父爱。可是,面对险恶环境,为了工作方便,你自己却不得不忍痛把不足百天的儿子送走。
父爱拳拳。你一定还有很多话要对儿子说:
孩子,原本,你可以有一个虽不富裕却温暖安定的家,你可以有一个爱你宠你为你遮风避雨的父亲,你可以有一个无忧无虑欢乐自由的童年……请原谅,为父现在不能给你,因为父亲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孩子,此去香港路途遥远山高水长,母亲一人带你辛苦异常,我又实在无法分身,你可答应父亲一路乖乖地、健健康康地到达姑姑家。姑姑家境虽然贫寒,但终究寻常百姓,想必终能让你平安生长。
孩子,原谅父亲的匆忙,一直没有给你起名字。姓名其实只是符号,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才是最最重要的。等你长大一点,一定要好好念书学文化,争取早一天来接革命的班。
孩子,你是父母生命的流淌延续,是我全部的希望和未来,多么希望你的叔叔伯伯阿姨们和我们一起分享这一巨大的快乐啊……可是,纪律不允许。我同样那么渴望能天天守在你的身边,拉你的小手,听你的笑声……可是,还是不能够,更不愿意看到你跟囡囡一样承担着大人同样的危险、艰难和困苦。等着吧,孩子,等到日寇投降之时,便是我们父子相聚之日!
……
他希望孩子快快长大,希望孩子早日接班,这不仅是对祖国未来的期待,更是对革命事业后继有人的百倍信心。罗登贤牺牲之后,悲痛欲绝的冯仲云夫妇为囡囡学名媛媛更名忆罗。这看似简单的一个名字,却包含着战友们对抗日烈士的爱戴敬仰和深切缅怀,对革命事业的不懈追求无限忠诚,对理想信念矢志不渝的执着追求。
你后来一定知道吧,忆罗才14岁就主动要求报名参军,成为苏中战场最小的新四军。你唯一的骨肉伟民解放初期被组织上接到北京读书,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他立即要求参军上前线。你的亲密战友冯仲云同志继续坚持地下斗争,与东北人民一道与入侵的日寇作艰苦卓绝的斗争,在中国近代史上书写了光辉灿烂的一页,曾当选松江省政府主席,1955年获毛主席亲自颁发的一级八一勋章和一级独立自由勋章。
你一定知道吧,由你创始和发展起来的东北抗日联军,在长达十四年的抗日战争岁月里,身处没有后方支援、粮弹全无,又与中共中央联络中断的情况下,以草皮树根为食,以林海雪原为家,纵横驰骋,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首可歌可泣、波澜壮阔的抗战史诗。十四年中,东北抗日联军对日作战10万余次,消灭日本关东军十八万人,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不屈的精神,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又一支英雄部队!
你,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