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数字资源使用统计指标构建与思考

2016-10-10彭康通

图书馆界 2016年4期
关键词:绩效评估数字资源图书馆

彭康通

[摘要]分析目前数字资源使用统计指标存在不统一、不完善等问题,在研究国内外有关数字资源统计的标准规范及数字资源使用统计指标相关论文基础上,东莞图书馆结合数字资源使用统计实践研究,确定以数据库下载量、数据库访问量、数据库检索量作为图书馆数字资源使用统计指标,并以2014年、2015年的服务数据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最后论述规范使用数字资源使用统计指标的意义。

[关键词]数字资源;使用统计指标;绩效评估;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6041(2016)04-0025-06

在快速变化发展的信息社会化与数字化环境中,新技术与新服务层出不穷,作为信息资源的服务提供者和管理者,图书馆的角色定位已有了进一步拓展。随着数字资源占图书馆文献资源比例越来越大,需要构建数字资源使用统计指标体系,掌握数字资源使用的情况,合理地配置图书馆数字资源,也逐渐成为图书馆面临的主要挑战。同时,数字资源建设的重点正逐渐从资源建设向资源服务转变,这就更需要图书馆对于资源及服务的测量评价方法进行重新定位[1]。

1构建数字资源使用统计指标的需求分析

1.1 数字资源使用统计指标不统一,标准不完善

目前图书馆购买或引进的国内外数字资源种类繁多,涉及厂商众多,各厂商各自为政,虽然大部分数字资源提供了各自的统计指标,如方正电子书提供了在线浏览和下载指标,而超星电子书提供了页面访问量、图书下载量等,指标千差万别。另一方面,指标名称也不尽一致,有的数据库叫“访问量”,有的叫“点击量”等,所开发的数据库没有统一标准规范进行开发与配置,导致图书馆在统计数字资源数据等方面会产生偏差,这不利于对数字资源进行服务效益分析、评估。

1.2 图书馆无法掌握数字资源的使用效益情况

进入新世纪以来,各地图书馆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购买或引进数字资源,而且每年还不断增加经费。当图书馆在向当地财政部门申请购买数字资源经费,并汇报数字资源经费使用效益时,若没有数字资源的利用情况,对资金的投入与产出进行对比分析,将会减弱报告的说服力,这对图书馆申请经费是不利的,也不利于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与发展。

1.3 难以评估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服务绩效

数字资源服务绩效评估,一直以来是图书馆业界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近年来,有的图书馆开始引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对图书馆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如东莞图书馆在2011年开始引入该模式,并于2012年获得了东莞市政府质量奖,是国内第一个获得政府质量奖的公共图书馆。随后深圳龙岗区图书馆也在2010年3月引入该模式,于2013年10月获得龙岗区政府质量奖[2]。数字资源服务是卓越绩效管理中的一个关键考核指标(KPI),如果没有统一的数字资源使用统计指标,对数字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就难以对数字资源服务绩效进行测量、分析与改进。

2国内外对数字资源使用统计指标的研究现状

关于图书馆统计,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较早,已经开展了相关研究并形成若干相关标准规范。我国也出台了一些标准规范,如信息与文献——图书馆统计、图书馆数字资源统计规范等。与此同时,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对数字资源服务绩效、使用统计等进行了研究、实践。

2.1 国外的相关标准规范

2.1.1 ISO2789(图书馆统计国际标准)。ISO2789是由国际标准组织(ISO)的技术委员会ISO/TC46下属的子委员会SC8和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一起为图书馆统计制定的国际标准。该标准的第一个版本颁布于1974年。2003年修订出版ISO2789:2003(E),在承袭了1991年版本对传统图书馆服务统计测量的内容基础上,同时又从电子服务类型、使用统计、附加调查方法三个方面对数字资源、数字资源服务及自动化提供了相关统计测量标准[3]103。

2.1.2 NISO Z39.7(信息服务与使用:图书馆与信息服务机构统计指标数据字典)。NISO Z39.7是美国国家信息标准组织(NISO)颁布的关于图书馆基础统计的数据标准,于1968年颁布,经过了4次修订,最新的版本为NISO Z39.7:2004,在2004年修订。NISO Z39.7:2004在第四到第七部分,列出数字资源评价相关的内容,设有9个大指标,划分出20个小指标[3]103。

2.1.3 E-Metrics项目。该项目由研究图书馆学会(ARL)发起,旨在提出一套评价标准来满足其成员馆对数字信息资源评价的需要[3]103。该项目自2000年5月持续到2001年12月,历经一年半时间左右,只专注于图书馆中数字资源的评价研究,不涉及图书馆其他方面,项目共经过三个阶段,从理清有关数字资源统计数据、评价指标、统计方法等情况,到进行统计数据和评价指标的推荐、统计数据收集文件的确认及评价指标的测试,最后确定评价指标与教育产出研究及技术设施之间的关系,最终形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个类别,每个类别下面设有3-5个不等的指标。

2.1.4 COUNTER(网络电子资源在线使用统计)项目。该项目始于2002年3月,已经发布了包括电子期刊、数据库、电子图书和参考工具书四大种类电子资源的使用统计规范,主要内容包括在线使用数据的定义、数据收集报告的原则以及数据传递的格式等,统计指标包括登录数/会话数、检索数/查询数、被拒绝会话数等,在国际上比较通用的标准,使得遵循COUNTER规范的不同资源服务商可以进行比较、交流,共同推动数字资源的发展。

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2.2.1 《信息与文献图书馆统计》(GB/T 13191—2009)。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负责牵头起草,于2009年9月1日起实施。此标准在国际标准ISO2789:2006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标准制定或修订的原则和要求,遵循国际标准的所有定义和条款,并在术语上与国家标准《情报和文献工作机构统计标准》(GB/T 13191—1991)保持连续。此标准中增加了图书馆电子资源与服务的统计项目,对图书馆电子资源与服务的统计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4]。

2.2.2 《图书馆数字资源统计规范》(WH/T 47—2012)。该标准为文化行业标准,由国家图书馆、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安徽省图书馆起草,于2012年10月25日由文化部发布。此标准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兼顾国际、国家和行业同类标准,并在《信息与文献图书馆统计》的统计指标体系下针对数字资源统计特性进行扩展,细化数字资源相关的统计指标和统计方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标准规范。

由表1可以看出,国内外对数字资源统计都制定了一系列指标,这些指标对数字资源统计的侧重点不相同,并且在实践应用中,由于数据库厂商众多,存在数据难以获得、操作性差等不足,如被拒访问会话、会话时间数等指标,大部分数字资源商没有设置这个统计指标,难以获得相关数据对数字资源进行分析与比较。但也可以得出,这些标准规范提出的数字资源统计指标存在共同点,都包括资源检索次数、下载次数、访问(会话)次数等,这些共同点为我们接下来制定数字资源使用统计指标提供了参考依据。

2.2.3 国内对数字资源使用统计研究现状。除了国内外已有的相关规范标准,有关数字资源使用统计及服务绩效评价的问题,国内专家学者在这方面开展了许多研究,笔者在中国知网以“数字资源+绩效评价”“数字资源+绩效评估”“数字资源+统计”“数字资源+利用情况”“数字资源+使用情况”分别进行检索,截至2016年3月,一共搜索出研究性论文61篇,通过研读后发现,涉及图书馆数字资源使用统计指标研究主要包括数字资源使用数据获取方法和数据的分析应用两个方面。

一是数字资源使用数据的获取方法。钱智勇[5]通过一个利用ASP技术开发的馆藏数字资源访问图形统计系统的实例,实现馆藏数字资源访问统计的设计思路和实现路径。徐革[6]将国外数字资源利用统计数据的获得模式归结为基于数据库商提供的利用统计数据获得模式、基于Web调查的利用统计数据获得式和基于图书馆基础架构的利用统计数据获得模式等4种。钟克吟[7]利用ASP技术实现图书馆数字资源读者访问流量统计分析系统,并以实例证明该系统能为图书馆提供有效的统计数据。王永刚、蒋朝阳[8]介绍了基于ASP技术的图书馆数字资源访问量统计的设计思路和实现途径。陈绪燕[9]提出了提高重视程度加强与数据库商的合作、主动进行数字资源使用统计实践、通过Web日志方式获取使用统计、使用附加调查方法等4点统计策略。高广尚[10]利用REST和Ajax的技术融合,设计并实现了数据收集操作一致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应用统计系统。陆康[11]采用对核心交换机端口镜像方式,获取网络中对图书馆数字资源访问的数据信息的方法,通过预先设置好的过滤机制进行数据包清洗,以获得统计分析系统所需要处理的数字资源相关的数据包,用于统计分析。

二是数据的分析及应用。韩秀梅[12]分析了辽宁工学院图书馆数字资源的资源状况、利用情况。李菊梅[13]对与电子资源服务绩效评估相关的使用统计数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某段时间内用户访问数字资源的任务数、检索次数、访问时间和检索时间、下载记录(文献)和数据数量、拒绝访问的平均任务数、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正常服务时间等指标,进而论述了统计数据之间的关系,并就各个统计数据的目的、定义、获取方法和相关指标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薛辉明[14]以湖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为例,通过综合分析数字资源使用统计在图书馆的作用和意义,阐释数字资源绩效评估相关的统计数据,提出数字资源使用统计在实践中的现状和建议。段惠静[15]以山西大学图书馆为例,从数字资源学科范畴使用统计、数字资源使用周期分析、成本核算分析三个方面对数字资源使用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崔宏强、艾致[16]提出最重要的评价指标就是数字资源的使用统计报告,建立数字资源使用统计标准化应该包括量化标准的定义及计算方法、资源类型的界定、各类型资源统计的规则、使用统计报告格式及频率、用户自主统计等内容。秦鸿[17]介绍了使用量—成本评价法的数据分析流程和基本评价指标,建立了战略性决策、战术型决策和事务型决策等3个决策与指标匹配模型。邓鹃[18]从数据分析的目的意义、数据分析说明及解读、文献资源利用与科研成果产出关系等三个方面探讨了高校数字资源的优化配置,并提出电子资源优化配置建议。

图书馆对数字资源绩效评估(价)有两方面重要内容:数字资源数据的来源,数字资源使用统计指标的选取与制定。数字资源数据的来源,图书馆购买的资源种类繁多,一般由图书馆自行统计或由数字资源厂商提供,这方面本文不作论述。本文着重于数字资源使用统计指标的选取与制定,因此,图书馆应考虑到数据库、环境、读者等因素对统计数据的影响,选取符合逻辑和方便操作,数据易于收集和获取,可以反映出数字资源使用情况和变化趋势的指标,减少统计人员对数字资源的主观性影响。

3数字资源使用统计指标的构建:以东莞图书馆为例

东莞图书馆一直十分重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特别2011年引进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以来,更是关注数字资源服务绩效。数字资源服务绩效分析要使用数字资源使用统计指标统计数字资源利用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馆内绩效小组每年年初根据上一年数字资源利用情况的服务数据,制订今年需要完成的目标值,责任部门根据目标制订一年的工作计划,每个月或季度对绩效指标进行分析,从而保障和促进数字资源相关工作有序地进行。

东莞图书馆为了测量和分析数字资源的使用情况,在借鉴国内外对数字资源统计指标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并结合实行的卓越绩效模式管理实际需求,开始对数字资源使用统计指标进行实践研究。

3.1 东莞图书馆数字资源自带统计指标情况

东莞图书馆采购或引进的数字资源一般以本地镜像安装和远程包库两种形式建设,通过单点登录统一认证方式,读者在馆外凭东莞图书馆读者证或在线申请数字账号即可免费使用。东莞图书馆以数字资源馆中馆的形式对数字资源划分为电子书、报刊、期刊论文、视频等类型,目前,大部分数字资源都提供了各自的统计指标,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的类型资源统计指标不一样,同一类型的不同资源统计指标也不一样。这需要多次和数字资源提供商进行沟通和了解,掌握每个数字资源自带的每个指标的具体含义、统计范围等内容,如页面访问量、浏览量等,虽然名称不一样,其实统计的数据都是统计资源页面的访问情况,最后对统计指标进行归类。

3.2 确定数字资源使用统计指标

在对数字资源自带统计指标进行分析、归类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对数字资源的统计指标规范标准和实际运用情况,针对数据的易于收集与获取,我们归纳总结认为,把数据库下载量、数据库访问量、数据库检索量作为衡量数字资源使用统计的主要指标。

3.2.1 数据库下载量。是指用户(读者)通过网络(局域网、互联网等)使用数字馆藏中某数据库完成下载的次数。包括数字资源厂商提供的下载次数、阅读下载量、文献下载数、下载次数、下载浏览次数、下载、曲目欣赏量、点播量、听课量、全文下载等指标。

3.2.2 数据库访问量。是指用户通过网络访问数字馆藏中某数据库的次数。包括数字资源厂商提供的在线浏览、页面访问量、访问量、浏览次数、阅读页面数、访问量、浏览、课程使用次数等指标。

3.2.3 数据库检索量。是指用户通过网络对数字馆藏中某数据库进行检索的次数。包括数字资源厂商提供的检索次数、检索等指标。

3.2.4 其他指标。是指无法纳入以上三个分类的指标,包括数字资源厂商提供的阅读人次、阅读本次、文献传递量、分析次数等指标。

3.3 数字资源使用统计指标分析

以2014年、2015年的东莞图书馆数字资源统计数据为基础,对数字资源的数据库下载量、数据库访问量、数据库检索量等指标从资源利用的整体情况和资源与资源之间进行揭示、分析。

3.3.1 对数字资源整体情况比较分析。从图1、图2、图3中可以看出2014—2015年数字资源在下载量、访问量、检索量之间的对比情况,2015年数字资源使用情况整体比2014年使用情况要好,但2015年每个月之间波动较大,时高时低。两年的数字资源访问量、下载量高锋出现在7、8月份,而在检索量方面,2014年是向上走稳,而2015年则波动较大。从数据得出结果,分析原因需要综合考虑每年,每月馆内开展的宣传推广活动、数字资源数据库维护情况等因素。

3.3.2 对资源与资源之间使用情况进行分析。通过数字资源使用统计指标,除了整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外,还可以在资源与资源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刊类的维普期刊、中国知网(CNKI)为例,两者资源内容比较接近,具有可比性。由于维普期刊统计指标中没有检索这一统计指标,为此,选取了两者在2014年和2015年的访问量、下载量进行比较分析。

从图4、图5可以看出,2015年维普期刊和中国知网访问量、下载量均高于2014年。在下载量方面,中国知网使用情况比较平稳,维普期刊下载高峰出现在8月份和11月份。在访问量方面,2014年和2015年维普期刊、中国知网访问量逐月上升,表明资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使用,但2014年维普9—12月月访问人次有所下降,而中国知网则较为平稳。维普期刊和中国知网两者相比较,2014年和2015年,维普期刊的下载量和访问量均比中国知网高,表明东莞地区使用维普期刊的读者多于中国知网。

3.3.3 对数字资源的成本核算分析。数字资源的成本核算分析包括数字资源平均下载成本、平均访问成本、平均检索成本等,可以根据月、季、年等周期进行核算,利用数字资源周期花费金额/周期总下载量(访问量、检索量),核算出该周期内数字资源平均下载(访问、检索)成本与效益。

4结语

通过统一和规范以数据库下载量、数据库访问量、数据库检索量等数字资源使用统计指标,然后按月、季、年等周期对数字资源的情况进行汇总分析,解决了图书馆无法掌握数字资源的使用情况的难题,可以为图书馆采购和配置数字资源方面提供了数据支撑与参考依据,有利于图书馆优化本馆数字资源的配置,推动着图书馆数字资源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蒋燕.数字资源绩效评估体系探析——以电子期刊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2):22—25.

[2]卢向东.图书馆卓越绩效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7):84—86.

[3]刘蔚,王长宇.ISO2789、NISO Z39.7和E-METRICS数字资源评价标准比较[J].图书馆学刊,2010(8).

[4]李玲,初景利.《信息与文献图书馆统计》国家标准解读[J].新世纪图书馆,2010(4):6—9.

[5]钱智勇.馆藏数字资源访问图形统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情报,2003(10):125—126.

[6]徐革.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统计数据的获得模式评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7(1):54—58.

[7]钟克吟.图书馆数字资源访问流量统计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07(12):30—33.

[8]王永刚,蒋朝阳.图书馆数字资源访问量统计的设计与实现[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6):30—32.

[9]陈绪燕.试浅谈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使用统计[J].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12(1):93—95.

[10]高广尚.图书馆数字资源应用统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4):104—108.

[11]陆康.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统计系统建设研究[J].现代情报,2015(9):140—145.

[12]韩秀梅.数字资源利用情况统计分析[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6(4):106—109.

[13]李菊梅.数字资源的在线使用统计分析[J].图书馆,2008(5):85—87.

[14]薛辉明.数字资源统计使用情况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31):7431—7432.

[15]段惠静.数字资源使用统计分析——以山西大学图书馆为例[J].晋图学刊,2012(3):24—27.

[16]崔宏强,艾致.数字资源的使用统计及标准化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3(10):99—101.

[17]秦鸿.决策支持视角下的数字资源使用统计分析实例研究——以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6):60—66.

[18]邓鹃.高校数字资源配置与使用分析统计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15(6):19—22,25.

猜你喜欢

绩效评估数字资源图书馆
图书馆
图书馆员新角色
高校数字资源云服务平台的建设研究
图书馆与出版企业数字资源共享的环境因素分析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