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刻待命

2016-10-09汪丹凤

足球周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张卫武磊上港

汪丹凤

对今年多线作战的上海上港来说,调动起全员战斗力十分关键。而林创益、贺惯、张卫这三名2013年全运会金牌成员,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等待爆发。

本赛季足协杯第三轮,上海上港凭借武磊在终场前的头球破门,客场1比0险胜北京北控。这是一场艰难无比的胜利,不过在比赛中,三名1993年龄段小将林创益、贺惯和张卫的表现都令人眼前一亮,尤其是张卫——正是这个河南小伙在第86分钟送出的精准传中,才让“武球王”捕捉到了绝杀战机。

作为上港乃至中国足球的希望,这三个23岁的年轻人如今身居豪门,却面临着残酷的竞争。畅想未来,三人不约而同:“最大的希望就是多踢比赛,在中超和亚冠的巅峰舞台上展现能力,等待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林剑益

相信必会出人头地

三人中,林创益的名气最大。早在6年前,他就凭借无与伦比的进攻灵性,在国字号层面打响了自己的招牌——2010年,93年龄段国青队首次组建,出征在荷兰举行的“未来杯”。对阵拜仁U17一战,正是这个来自汕头的小伙子以一气呵成的“前插、过人、过门将”攻入全场唯一入球,惊艳全场。时至今日,林创益还常以此自勉:“每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回想起那些荣耀时刻,内心就会更加坚定。我还是很相信自己的实力!”

在上港早年的“东亚时代”,林创益深得徐根宝的厚爱。在2013年球队客场挑战北京国安的中超首战上,刚刚年满20岁的他就在工人体育场得到了出场机会。而那一年,最令林创益难忘的经历,要属在秦皇岛绝杀“鲁能”。那是第十二届全运会12强名额的天王山之战,上海队与以鲁能青年队为班底的“全国巨无霸”山东队狭路相逢,比赛战至第60分钟,林创益接队友传球,转身怒射远角得分,又是一粒制胜球!

“说实话,那粒进球确实挺漂亮的,角度和力量都很出色。最关键的是很有价值。”林创益说起此球仍显得十分自豪。而上海队此后的表现也证明了此球的弥足珍贵:沪军在决赛圈一路过关斩将,最终以黑马姿态勇夺令牌。

上赛季,上港邀请埃里克森执教,在瑞典人到来后,林创益被视为重点培养的新人,无论是在土耳其安塔利亚的集训,抑或是回到上海的季前备战,他都得到了不少机会。而在联赛第5轮主场对阵国安一战,因为吕文君临时伤退,上港15号还得到了首发位置。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林创益记忆犹新:“当时的感觉挺好,觉得很有希望2015年踢出来,因此时刻都在努力着。”

然而,此战过后,林创益一共只得到了两次首发:去年5月足协杯对阵中乙队大连超越,以及本赛季亚冠客战水原三星,后者还是一场0比3的惨败。虽然在韩国的失利无关出线大局,但在比赛中错失的两个单刀机会还是令这位小将痛心疾首,“其实当时感觉自己状态还挺好,对于比赛也适应得不错。没有打进绝佳机会很遗憾,或许还是实战经验比较欠缺,所以在关键时刻自信心不太够。”而他也保证,如果日后再遇到这样的良机,一定会牢牢抓住,“到了关键时刻,一定要让自己狠一点!”

在豪门做替补,日子并不好过。但林创益有着坚定的决心,孜孜不倦的训练背后,是那颗永不气馁的赤子之心。“如今在队内的地位有些尴尬,但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咬住。人总会遇到难熬的日子,而我所能做的,就是去努力训练。我一直在想,迟早有一天,我也会出人头地的!”在林创益看来,这些年来的最大收获就是“沉淀”二字,“这两年,自己既在不断努力,也跟着大牌外援们学习到不少东西。我一直在积攒着能量,相信自己总会等到爆发的那天!”

另一个收获则体现在竞技层面。经过这些年成耀东、徐根宝和埃里克森的点拨,林创益已成为一名技术全面的中前场多面手,除了以前习惯的前锋、前腰,左前卫和后腰如今也能胜任。“感谢教练们让我锻炼多方面的能力。每支球队都需要能够司职多个位置的球员,这正是我的一大优势所在。”

贺惯

卧薪尝胆,寻求突破

相比生日仅相差3天的林创益,赞惯虽然也算是年少成名,但给人更多的印象是沉稳。作为一名中后卫,这种略带内敛的性格,恰是他的一大财富。一位曾带过贺惯的前国青教练曾这样评价这位面相憨厚的山东汉子:“只要勤奋努力,以他的性格,相信将来必有作为。到了25岁左右的成熟期,会体现得更明显。”

4年前,贺惯也是93年龄段国青队球员,而且以主力身份随队征战了2012年阿联酋U19亚青赛。等到后来傅博挂帅、国青队晋升为国奥队,贺惯也有几次入队集训的经历。但在2013年全运会,还有早年间的“东亚时代”,他多数时候没有得到教练重用。不过甘于默默奉献的贺惯心态很好,“我可能不属于有天赋的球员,所以只能加倍努力。卧薪尝胆的故事给我很大激励。”

因为得不到重要比赛的磨练,那段时间,被很多年轻球员视若敝屣的预备队联赛就成了贺惯磨练自己的最佳平台。刻苦的努力终有回报,在很多队友看来,他是上海93一代在全运会以后进步最快的球员,而这也让他在2014年得到了首次为球队出场的机会,哪怕只是一场足协杯,都是一座里程碑。

埃里克森入主后,作风勤勉、球风淳朴的贺惯很快吸引了瑞典人的注意。在高价引进的石柯赛季初受伤的情况下,这个泰安小伙跻身球队主力阵容,上赛季联赛前12轮得到了多达7次首发,表现稳定且富有朝气。回首那段时光,贺惯认为收获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说前所未有:“除了首战江苏舜天有些紧张,其他时候都感觉很放松。我感觉自己得到提升的地方涉及各个方面,包括实战节奏、心理抗压。毕竟踢的是中超,要面对各种年龄段的优秀球员,还有众多高水平外援,肯定会学到很多东西。”

作为场上最关键的位置之一,中后卫的压力绝非一股球员可以承受,毕竟一次不果断的防守或一次鲁莽的犯规,都可能葬送全队整场比赛的努力。而赞惯告诫自己的就是“多跑多拼”。带着这样的信念,球队在他前6场首发的比赛中,一共仅失3球。或许数据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但可以从侧面印证他的逐渐成熟。

虽然由于石柯的伤愈复出,贺惯回到了板凳席,重返那段“卧薪尝胆”的岁月。这自然有些煎熬,但他从未停止学习和观察。始终心怀希望的贺惯坦言,对于比赛充满着企吩的他,一直在尝试特定能力上的提升,“本赛季达维离队,我们在后腰位置缺少了像他那样的组织者,不会有人过多地主动要球。这样的现实,就要求中卫提升自己的组织能力,特别是控球和传球水准。”而伴随年龄的增长,贺惯也表示自己会努力紧跟世界足球新潮流,“现代足球对中卫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防守了,能够策动攻势是更可贵的素质。”

这正是贺惯给自己设定的新目标。未来一到两年,他希望能够多踢比赛,使各项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未来之路,一切皆有可能。但不变的宗旨,就是对更好、更高、更强境界的追求!”

张卫

不负苦练岁月

在“东亚时代”,张卫并不起眼,虽然毕业于南京足球名校鼓楼第一中心小学(同武磊、林创益等人为校友),但直到2013年全运会,他才为人们所知。那届比赛,上海队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相继淘汰山东、四川、浙江和辽宁等强队,昂首摘金。出色的身体素质,以及良好的进攻意识,让当届比赛中打入4球的张卫被普遍视作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张卫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对于成耀东当年在全运队的点拨,他至今感激不尽:“那三年共同奋斗的时光实在令人难忘,由于上海队在当时不被看好,所以大家训练得格外认真刻苦,也异常团结。全运会或许和职业联赛有一定的区别,但还是具备很高的锻炼价值。从组队踢乙级,然后出国集训,一直到参加全国同年龄段最高水平的大赛,这经历对于我们这批人的帮助不言而喻。”

尽管身穿象征主力右后卫的2号,但张卫却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左路球员,主职左后卫。在攻防两端,球风凶悍、作风英勇的他都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当年上海申花的“拼命三郎”吴承瑛。更重要的是,张卫的左脚传中堪称一绝,放眼当今中超各队左后卫,也没有几人具备他这样的传中精准度。除了足协杯对北京北控帮助武磊绝杀,他还曾在2014赛季中超第29轮、东亚队史主场谢幕战上,同样完成精彩的传中助攻——破门者还是武磊!

正因如此,不少人都戏称张卫与武磊有种“特殊的默契”,而对此,张卫笑着说:“谈不上‘特别吧,只是说在那样的比赛形势、那样的进攻时间点,彼此都会有一种感应。”张卫告诉记者,自从2013年全运会踢上主力后,他就开始着重训练左脚,加强远距离、对角线的传中练习。埃里克森在足协杯赛后对他“感谢”的表态,正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最佳证明。

对于未来,刚度过23岁生日的张卫在保持期待的同时,也期望能让自己在比赛中显得更老练一些。本赛季客战水原三星的那场失利是让张卫刻苦铭心的一战,特别是精神层面,他对自己提出了“更大胆、更自信”的要求,“上场比赛时,还是有些缩手缩脚,其实根本不用畏惧对手的。而且,我认为自己阅读比赛的能力也还存在不足,是未来应重点提升的方面。”

无论是林创益、贺惯,抑或张卫,作为上海93一代称霸全国的代表人物,如今都正进入职业生涯关键期。未来的一到两年能否实现爆发,可谓真正的挑战。张卫的愿望十分朴实:“如今我们都23岁了,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年纪。最真实的期待还是多上场踢球。球队今年比赛任务繁重,由衷希望能为核心球员分担一点压力和责任,毕竟我们是一个team!”

猜你喜欢

张卫武磊上港
不只是拼贴的视觉艺术
武磊芷诖回归赛场僬取更多胜利
抗“疫”战场,彰显“上港”担当
回顾武磊“西行之旅”
西甲收官,武磊下一站:欧联
张卫作品展
张卫作品展
张卫个展
上港集团控股锦江航运
南京武磊的足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