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与教育
2016-10-08
鲁峥
“自我”,在中国文化里并不彰显。我们喜欢自称为“鄙人”,还习惯认为,“自我”就是自私,“无我”才是品德高尚的表现,如孟子说过“至人无我”。其实,“无我”,在一定意义上未必是件好事。雅斯贝斯认为,近代西方发展得益于三大原则,一是理性,二是自我的主体性,三是世界是在时间中有形的实在。
这里的“自我”,是一种“类”的意义上的自我,是相对于自然和物质世界的自我。但即便相对于社会和他人的个体意义上的自我,如果丧失,也何尝不是一种缺憾。如尼采在《成为你自己》中所说,人们之所以随着大流生活,不敢展现真实的自己是由于人们有懒惰和怯懦的倾向。我国学者张世英甚至说,“东方睡狮”之彻底觉醒,中华文化之光辉未来,还有待于个体性自我的大解放。
当然,“无我”也有其积极意义。“无我”可以是一种境界,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但“无我”应该以“有我”为前提。我们喜欢说“无私奉献”,把它作为道德高尚的标志,但从辩证的角度看,“无私奉献”本身是一个矛盾的提法,自己都没有了,拿什么来奉献他人呢?诚如鲁道尔夫·欧肯所说:“人只有独自为自己创造的时候,才能完成对他人有价值的工作。”
有必要一提的是,此处的“自我”不等于“自私”。换一个角度看,自私的人,恰恰是没有自我,因为他为外物所困,为金钱所诱,成为外物和金钱的奴隶。而追求自我,追求的应该是一个内在的自我,一个本然的自我,甚至是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的自我。如此一来,成为自我是人生的一种使命,是在捍卫自我生命的独特性,珍惜自我生命的不可重复性;是在把生命看作是一个动态展开、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
教育作为培养人,作为使人成为人的活动,其重要使命就是让人成为自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中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朱永新、李希贵不约而同地强调,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他自己。
那么,教育又怎样让学生成为自我?
唤醒自我意识,激活生命冲力。柏格森认为,每一个人反省自己内在的心灵世界时,就会发觉它是一股生命冲力。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在认识世界的同时认识自我,反省自我,不断反省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并通过这种反省给生命成长与创造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培养独立人格,让个体成为主体。成为自我,就是成为主体的人,成为有自己主见,不屈从权威,不随波逐流,听从自己内心召唤的人。它要求教育营造民主宽松的氛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自主选择,学会自我教育。
张扬人的个性,让其是其所是。成为自我就是成为独一无二的人,成为有个性的人。为此,教育应该从共性化、标准化走向个性化和个别化,学校的课程应力求多样和可选择,教育方法应力求因材施教,学校管理应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时间。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培养出不同的精彩自我,社会也会因此充满生机和活力。
开发人的潜能,让其是其所能是。成为自我的过程是自己生命潜能不断实现的过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普通人只利用了他们全部潜力的极小部分。开发人的潜能,任重而道远。教育应该从传承知识取向走向潜能开发取向,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培养学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