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有信仰的本色生活
2016-10-08
张咏梅
罗杰斯在《个人形成论》中有一个观点,教育就是以一个充分发展的人去影响和促进另一个人的充分发展。我很认同这样的观点,好教师应该是生动而有趣的,靠着全息去影响和感染人,以人育人是至理。生动有趣从哪里来?生活是不竭的源泉。我理解的“生活家”首先是生活的有心人,对寻常的日子有极强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当我们谈论“从教育家到生活家”“苟且与远方”时,其实是在呼吁教师关注当下的生活,提升个体的生活质量,并以自身的完整生活进入教育之中。只有这样,爱才能育爱,人才能育人。
感受山水之间的自在
会教书,更要会生活。当我们说“会生活”,是指教师需要站在一个更高的精神和心灵的层面,来看眼前的物性存在,从而能传递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从2005年起,我三次到丽江,得承认它让我不能自拔,因为丽江藏着一个关于远离尘世放纵性情、随缘而生的梦,这样的梦几乎人人皆有。
2013年的6月,我一个人在双廊的真美·初芒的私家海滩看海看书。看海浪以不变的节奏朝我涌过来,听海涛打在岸边,发出浑厚有力的声音,一波又一波,一阵又一阵,无比单调又无比有力。这样简单重复的风景,让整个人慢慢被掏空,只剩下躯壳应和着眼前的景象。
同年8月,跟一群人去了西藏,这个一直向往的地方,这个被人形容成“眼睛上天堂,灵魂回故乡”的地方,八天的行走,确实找不出比这句话更准确的总结了。我结结实实地领悟了一遍身体的苦痛,眼睛的放飞与灵魂的回归。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壮丽,南迦巴瓦雪山的神秘,纳木错的圣洁,尼洋河的从容,让我看到西藏大山大水的大气魄;布达拉宫的宏伟瑰丽,大昭寺磕长头的人群,雪顿节哲蚌寺朝佛人流的虔诚与热切,让我领略佛教的巨大力量。
从丽江到双廊再到西藏,从享受个人的小性情到感悟自然的大力量,再到臣服于大山大水的大气魄,那个“我”在悄悄地慢慢地长。
在山水之间,我们会感慨自然的力量,也会感慨个人的渺小,甚至会幻想被低矮的星空与深沉的大海融化,前提是我们足够干净。我们要想成为风景,随缘而生,但大多数人做不到,只能选择偶尔地逃离,偶尔地放纵,于是,自在成了世人的一个梦。
西藏全程我最喜欢的照片只有一张,那是雪顿节那天朝佛路上小憩的时候同伴用手机帮我拍的,画面是我的手与一位普通藏族妇女的手相握。这两只手的主人过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对于她,这是一份随缘的善意;对于我,是一份随缘的刻意,是请求。那一刻,我真的是想从她那里获得点什么。爱上这张照片的原因是后来才读出来的,我太愿意用这样随缘的方式从那位普普通通的藏家女子手里接过这样一份充满生活气息的佛意。
用心,行走路上就能遇见自己,丰富自己。
领悟有信仰的生活
“一个人还是应该有点儿信仰”,这是十四岁时父亲告诉我的,虽然听不懂却一直铭记。此后的日子,在那些关键时刻,这句话总是会自动跳出来。四十岁以后,它成了我的“诗与远方”,我相信这个世界真实和本色的力量并身体力行。
我在山水之间追寻有信仰的生活。西藏大昭寺最动人的风景在于那些磕长头者,他们是那样心无旁骛与执着。我尝试着坐在那里久久凝望,想象笃信的力量。真的,能够笃信是幸福的。
2011年我到香港两所学校学习。凤娴是其中一所学校的教师,她是个做事井井有条,说话不急不慢,为人温暖真诚的香港本地女子,她的本色与亲切就是最大的教育力量。凤娴说:“每个星期去做礼拜,在那样的情境里人会很舒服,想想一个星期里做的事,然后就会很放松。”
这些足以让我慢慢去领悟。在我看来,一切信仰的核心都是爱与善,相信爱与善的存在,修炼爱与善的德行。我坚信,教师比普通人更需要信仰,教师的一念向善将影响到更多的人,发挥不可低估的作用。
周国平在《内在的从容》一书中写道:“人应该获得真实。真实不在这个世界的某一个地方,而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一种态度,是我们终于为自己找到的一种生活信念和准则。”他打通了我一直想落笔而未落笔的一个关于“诚意”的话题,以及这个话题与父亲提及的信仰之间的关系,我依稀触摸到我的信仰,那就是活得真实,活得诚挚,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爱与善的力量。
用心,长长的路就会走得更稳实,更坚定。
接纳真实而不完美的自我
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中说,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在我看来“接纳真实而不完美的自我”是重要的人生智慧。
这个世界有很多人生哲学,但只有这种哲学经过了自己的体验,才能真正变成个人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生就是一种修行。
“直心即道场”。我一直是一个活得过于本色的人。这么多年过来,过得比较自在,也吃过亏,对这样的处事原则高度认同却不太有底气。但慢慢走过来,这份底气足了很多,因为这样坚持下来,我越来越感受到直心的力量。
在与人交往中,我会习惯性地展露真性情。我发现,真的东西人人都喜欢,人人都需要,但很多人不敢表现,当我这样去表达的时候,对方的真会慢慢被唤起,我们的交往就能在这个大家都真实需要的平台上展开。这在我与各种人交往的过程中都能得到很好的印证和回应。当然,这需要过程,需要你本身足够强大,有足够的气场,修行的意义也在这里。
当你真心地接纳自己,才会有足够的勇气将真实的自己带到教育中展露在学生面前。鲜活的老师才能吸引学生,教育也才能摆脱只在知识和能力的层面穿梭,走向精神的感染,情感的共生。
用心,教育才能在日常的“苟且”中获得“诗与远方”。
在具体而琐碎的事务中修炼心性和人性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要经历的事情数不胜数。我们会很自然地忽略它对人生的意义而沉迷于那些具体而琐碎的事务。
那么,人活一世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呢?我能给出的答案是不断完善自己。人一出生其实是被赋予了很多先天的秉性,这些秉性经由后天的教化和训导,逐渐成为一个人相对稳定的素质,这就是我们说的个人性格。个人性格处于永远的未完成时,人这一生就是经由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事件、不同的方法去完善心性和人性。在一次国培课上,我问了老师们一个问题:“国培给你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改变了吗?”有两个老师说有显著变化,多数老师认为有些许改变。
那个认为有显著变化的梁老师说,主要的变化在于她愿意用更多的时间跟学生在一起,下课时跟他们一起玩,拿他们当朋友,学生也更愿意亲近她,有问题很愿意来问她,她觉得这样一来,她更爱工作了。
梁老师的变化其实是质的变化。她过去更多的是以教师身份跟学生在一起,国培以后,她不自觉地想放下这个架子,更多以“人”的角色跟学生交往,而且这种交往不仅仅在课堂上,那些课下时间发生的故事更加充满生命的意味。儿童对此具有天生的敏感,他们回应给老师的是更多更大的真诚与热情。在这种情况下,跟往日看起来同样的工作立刻变得不一样了,教育在人与人、生命与生命这样一个层面悄悄发生,带给师生愉悦的生命体验。
教育究竟应该在哪个层面展开?我想,教育最终应该回到“人性”的关注与培养上来。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太需要身体、心理和灵魂的统合,需要找到自己的信仰。教育在走过了双基时代、三维目标时代,现在走进了核心素养时代。素养有的是可以培养的,但更多的却来自人与人的互相影响,表现出更多的内生性,教育应该以“染”的方式进行。所以,教师本身是一个生动的、有趣的、完整的人,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行文至此,我想我已经完成了一段有意义的心灵之旅。信奉真实、信奉诚意、信奉本色,在父亲的指引下,通过一步一个脚印地艰苦寻找,我终于可以告慰爱我的父亲,您说的信仰我找到了。
走一段路,不断回味,感受便丰富起来;看一本书,反复领悟,所得便深厚起来;做一件事,执着坚持,结果便明朗起来。在信息纷飞的时代,简单需要定力,需要智慧,更需要信仰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