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考答案与解析

2016-10-08

试题与研究·中考历史 2016年2期
关键词:本题解析

2016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一)

1.D【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历史归纳概括能力。义和团运动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北京被列强分区占领;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11个国家签订了《辛丑条约》。

2.B【解析】严复在《天演论》中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步观点,在当时的中国,启发了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也打击了顽固势力。

3.B【解析】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科技,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并逐步深入展开。洋务运动是向西方学习军事器物,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是向西方学习思想文化。

4.B【解析】 “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并释放被捕学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以判断答案为B项。

5. B【解析】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在中国共产党的调解下,蒋介石答应联共抗日,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结合材料内容可以判断答案为B项。

6. C【解析】根据题干时间“2015年”可知,“70年前”应该是1945年。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的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7.B【解析】为了改变新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我国政府开始编制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在苏联的援助下,我国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建设指标超额完成,其中洛阳是当时划定的工业建设重点城市之一。

8. D【解析】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议,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9. C【解析】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0. D【解析】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1953—1957年;“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在1953—1956年。采用排除法,答案选D项。

11.A【解析】15世纪开始的新航路开辟,使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12.A【解析】通过材料中“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可以判断出,“新的政治制度”是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后确立的君主立宪制。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13. 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分析,“这两次运动”分别是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启蒙运动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和平等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吹响了号角;法国大革命推翻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这两次运动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确立和发展。

14. C【解析】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的工业革命使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15.D【解析】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包括经济上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等。明治维新使日本由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根据材料中“1876年”“贵国的变化”“盲目模仿欧国风习”等关键信息可以判断李鸿章评论的是日本明治维新。

16. C【解析】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之后,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17.B【解析】经济大危机下,大量的工人失业,陷入贫困的境地。为了扩大就业,罗斯福政府投资兴建公共工程,创造就业岗位,“以工代赈”。

18.C【解析】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法国小镇诺曼底登陆,冲破德国防线,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失败。

19.C【解析】二战后,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尖锐对峙的局面,冷战局面形成。在美苏两极格局下,两大阵营在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进行冷战,经济全球化只能是“半球化”。

20.D【解析】冷战结束后,美国试图凭借其强大的国力称霸世界,建立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插手地区事务,发动一系列地区战争,成为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

21.(1)和平交流与交往、战争与征服。伊斯兰教。(2)古代印度。西汉末年。(3)洛阳龙门石窟。

22.(1)师夷长技以制夷。鸦片战争中,中国被英国打败。(2)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自然经济)。“公车上书”;维新变法运动;严复著《天演论》;辛亥革命中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任意一点)(3)从向苏联学习到走自己的道路。中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3.(1)立足农村,重视农民群众力量;农村包围城市。(任意答出一点即可)(2)影响了农村生产的发展,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一切从实际出发;创新精神;改革精神等。(答出一点即可)

24.【参考范文】

英国的崛起

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方式,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也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条件。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强国。此后,英国加快了殖民扩张,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25.(1)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地区冲突、恐怖主义、民族矛盾、宗教纷争、领土争端等。(答出两点即可)(2)经济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3)经济全球化的弊端(或人类公共卫生、疾病传播等问题)。世界各国应该协调一致,加强团结、合作和交流,积极应对全球性问题。

2016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二)

1.A【解析】《南京条约》的内容有: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但图片信息只反映了①②,答案为A项。

2.B【解析】戊戌变法(百日维新)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传播,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故答案选B项。A项说法明显与题干不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是辛亥革命;“用民主和科学促进了一次空前思想大解放”的是新文化运动。

3.C【解析】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结合题干材料的史实,可以看出帝制已经被人民和时代所抛弃。

4. C【解析】本题考查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北平和平解放是在平津战役中,结合材料内容,答案为C项。

5.C【解析】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6.C【解析】《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部交响乐代表作。作于1939年3月,以黄河为背景,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7.B【解析】在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影响下,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8.D【解析】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决议。其他三项叙述与图中的数据是符合的。

9.D【解析】1986年3月,邓小平根据四位老科学家的建议作出了重要批示,中国制定了《863计划纲要》,选择了航天技术等八个重要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科技的重点。“863计划”的实施,推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缩短了我国同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的差距。根据题干中“改革开放新时期”这一时间要素,可以排除A、B、C三项。

10.B【解析】题干材料中“传统‘四大件”“新‘四大件”以及“如今,家用电脑……成为新的消费热点”,表明今天人们的消费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还有一些距离,但说明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11.B【解析】从服装的变化可以看出,人们要求个性的解放,这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也可以从时间上来判断,14世纪是文艺复兴兴起的时间。

12.A【解析】拿破仑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抗击反法同盟的军事干涉,但法国不是殖民地,所以③说法不正确。拿破仑后来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起军事独裁帝国,所以④不正确。

13.A【解析】工业革命期间,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机器,其燃料煤的开采和使用量大幅攀升,空气污染开始加剧。

14.C【解析】通过题干材料中“林肯”等信息,可以判断“伟大的内战”是指美国南北战争。实现美国的民族解放和确立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

15.C【解析】19世纪中期,农奴制的存在引发俄国诸多矛盾,阻碍了俄国的发展。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实施改革,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16. B【解析】罗斯福新政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新经济政策使苏俄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故答案选B项。罗斯福新政和新经济政策都是坚持原有社会制度的改革,故排除A项;新经济政策是一次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故排除C项;巩固了社会主义工农联盟的是新经济政策,排除D项。

17. C【解析】《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雅尔塔会议决定成立联合国。可以排除上述三项,答案选C项。

18. D【解析】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19.D【解析】毕加索是西班牙著名画家,他创作的大型壁画《格尔尼卡》控诉了法西斯的暴行,表现了人民所遭受的苦难,也表现了人民的坚强意志。

20. D【解析】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试图凭借其强大的国力称霸世界,建立起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另一方面,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特别是中国的和平崛起,使美国惶恐不安,在一些问题上为中国的发展设置障碍,制造“包围”中国的一些组织,TPP就是其中一个。

21.(1)图4和图6为一类,图5和图7为一类,标准为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2)图5,和平的交流与交往。

22.(1)魏源。洋务运动。(2)“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维新变法或戊戌变法。(3)民主和科学。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科学救国思想的发展等。(写出一点即可)

23.(1)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进一步打破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的外交孤立政策;与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说明了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繁荣发展的国际事务中,积极参与合作,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3)建立经济特区,吸引外资和外来技术。 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4)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逐步提高;灵活的外交手段等。

24. 【参考范文】

拿破仑通过政变,夺取了国家政权。1804年,他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在位期间,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颁布了《法典》,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对外多次打败反法同盟的军队,乘胜扩大了法国的疆域,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拿破仑战争虽然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但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

25. (1)蒸汽时代。在天空飞翔。(2)经济全球化趋势。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3)科学发展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社会、伦理等问题。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下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加强国际合作;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

2016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三)

1.B【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反腐”,即监察官员的职责。在秦朝中央官僚机构中,负责监察百官的是御史大夫,故B项正确。丞相负责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门下省和军机处分别是隋唐和清朝的中央官僚机构,故排除A、C、D三项。

2.C【解析】解答本题要紧扣“民族融合”“改革”两个关键信息。B、D两项不属于改革,故排除。A项与“民族融合”无关,故排除,本题选C项。

3.C【解析】①是西周的制度创新;②是秦朝的制度创新;③④是隋朝的制度创新,故本题选C项。

4.A【解析】“唐代的中外交往”是解答本题的关键。A项反映的是唐代的民族关系,与“唐代的中外交往”不符。

5.D【解析】“隋唐时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属于宋代;②属于隋朝;③属于唐朝;④属于北宋,故本题应选D项。

6.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明上河图》和交子都出现于北宋时期。四幅图片反映的主题是宋代商业的繁荣。

7.B【解析】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8.C【解析】造船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外政策的变化。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以致影响到造船业的发展,故本题应选C项。

9.B

10.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张维新变法的皇帝是光绪帝。

11.C【解析】图中文字是解题的关键。从“兵科教育”“蒋中正”可知,该校应属于军事院校,且与蒋介石有关,故C项正确。

12.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并没有直接参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故C项符合题意。

13.B【解析】解放战争时期是指1946—1949年。A项发生于1949年;C项发生于1947年;D项发生于1948—1949年,这三项都属于解放战争题材的电影。B项发生于1938年,属于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

14.B【解析】本题属于典型的排列组合型选择题,解答本题可采用排除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中的《北京条约》应改为《马关条约》;④中的“始终是”的表述与史实不符,故排除带①④的选项,本题选B项。

15.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20世纪60年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①发生于1964年;②发生于1966年;③发生于1970年;④发生于2003年。

16.A

17.D【解析】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是列夫·托尔斯泰。

18.A【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851年”。当时的英国刚刚完成工业革命,因此在第一届博览会上参展的应是工业革命的成果。B、C两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D项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故排除。

19.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但并不存在“维护国家统一”的问题,故C项不是二者的相似点。

20.D【解析】“美苏冷战”出现于二战后;苏联解体发生于1991年;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故本题应选D项。

21.卢沟桥事变 1937 平型关大捷 李宗仁 百团大战 1945

22.(1)西汉。长安。(2)市舶司。指南针。(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4)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3.(1)人文主义。《神曲》《哈姆雷特》;《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各举一例即可)(2)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伏尔泰。(3)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4)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反封建斗争,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言之有理即可)

24.(1)列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2)罗斯福。实行罗斯福新政。 (3)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 (4)邓小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5)意志坚强、百折不挠;不怕困难;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实事求是等。(言之有理即可)

2016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四)

1.D【解析】“退避三舍”与春秋时晋楚争霸的城濮之战有关;“围魏救赵”与战国时期齐魏间的桂陵之战有关;“纸上谈兵”与战国后期秦赵间的长平之战有关;“卧薪尝胆”与春秋末年吴越争霸战争有关;“破釜沉舟”与公元前206年秦末的巨鹿之战有关。只有“围魏救赵” “纸上谈兵”符合题意,所以选D。

2.B【解析】战国时孟子提出 “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使自然资源可以持续利用”,所以答案选B。

3.D

4. 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利于民族团结的历史事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张骞出使西域、昭君出塞、澶渊之盟、回族形成等事件都加强了民族间的交流与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而鉴真东渡是唐朝时期的对外交往,属于对外关系,所以答案选A。

5.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科技人物及其贡献。11世纪,北宋毕升在前人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6.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题中“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 是林则徐向道光帝进谏时的一段话,这段话表明林则徐主张严禁鸦片。

7.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洋务运动中洋务派筹划海防,兴建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是中国海军近代化进程的开始。

8.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理解分析课本知识的能力。江南制造总局是由地主阶级洋务派曾国藩和李鸿章创办的,属于官办企业;而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是中国近代早期的民族资本企业。因而它们的最根本不同点在于企业性质,故答案选D。

9.C

10.B【解析】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所以答案为B。

11.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颁布和修订的法律文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1954年颁布的。1979年,全国人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此后,全国人大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所以答案选B。

12.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对图中隐含信息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四幅图片的信息依次是: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农业实现合作化后农民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公私合营后江苏南通茶叶业股票,这些信息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大改造,所以答案选C。

13.D【解析】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1971年7月周恩来接见美国总统尼克松;1972年周恩来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由此顺序排列选D。

14.A【解析】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明确的制约:不经议会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议会开始逐渐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起来,所以答案选A。

15.C【解析】本题考查俄、日两国改革的相同点,可以用排除法解答。根据所学知识:从背景上看,俄国改革前面临着严重的农奴制危机,而日本改革前内部面临的是封建幕府统治危机,外部面临的是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危机,所以含①②的选项排除在外,答案选C。

16.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整合能力,可用排除法解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17世纪,所以答案选B。

17.C【解析】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在20世纪初提出的相对论,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由此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18. 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为美国发展作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及其事迹。此题可用排除法。根据所学知识: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赢得美国独立;林肯领导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爱迪生的诸多发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经济发展,国家富强。

19.C

20.C【解析】 “一战爆发到体系建立”是指一战结束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爆发到格局形成”指的是二战结束后形成的“两极格局”;“发展趋势”是指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所以答案选C。

21.(1)图11:南海;图13:南海诸岛。(2)北击匈奴,修长城;开发东南、岭南,修灵渠。元政府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负责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实行册封达赖和班禅制度,设驻藏大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侵略;收复台湾,设台湾府;接待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答出其中一条即可)。(3)《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国两制”。(4)甲午中日战争。钓鱼岛。(5)割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解放(或解放战争胜利)。会。 “一国两制”的可行性;统一是历史趋势,是民心所向;大陆的经济发展对台湾地区具有吸引力等。

22.(1)张骞。丝和丝织品。是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2)达·伽马。指南针。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3)元世祖(或忽必烈);粮食。隋朝大运河。(4)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圳。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5)促进沿线国家或地区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增进国家或地区间的理解与信任、促进全方位经济和文化的交流(答出其中一条即可,答案要言之有理)。都促进了沿途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

23.(1)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发明。(2)地主阶级:洋务派—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革命派—辛亥革命、激进派—新文化运动。曲折艰难、短暂发展,整体落后、不平衡。(3)图24、图22、图21、图23。(4)煤炭和石油。(5)汽车的发明: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或“改变了交通方式”“促进了各地经济交流” 等意思相近的也可);带来了环境污染。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各国协作应对环境、气候危机。(其他意思相近的表述也可)

24.(1)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苏联解体。(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共十四大。(3)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4)采用最新科技,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5)经济全球化。适应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促进了各国经济的较快发展(或减少了各国经济来往的障碍,在经济发展中相互依存、互相竞争,促进了经济的发展)。(6)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经济建设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不能急于求成;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2016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五)

1.A【解析】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2.C【解析】玄奘西游,加强了中印友好交流;鉴真东渡,加强了中日友好交流;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马可·波罗来华,加强了中国与欧洲的交往,四件史实都反映的是中外友好交往。

3.D【解析】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4.B【解析】姚莹著有《康輶纪行》,最先呼吁重视西藏问题,非常有远见地提醒人们要警惕英国对西藏的侵略。

5.C【解析】在黄海海战中,致远舰被击沉,邓世昌是致远舰的管带。

6.C【解析】南昌起义发生于1927年8月,是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统治的第一枪;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些都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探索的史实。

7.B【解析】中国生产出第一辆汽车是在1956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是在1964年;第一座长江大桥是武汉长江大桥,它建成于195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东方红1号”,它的发射成功是在1970年。一五计划时期是在1953—1957年,①③符合题意。

8.A

9.B【解析】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揭开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10.D【解析】英法在慕尼黑会议上,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满足德国法西斯的欲望,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11.(1)分封制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新经济政策

12.(1)岳王会 (2)欧盟(欧洲联盟) (3)世界贸易组织(WTO)

13.(1)长征的胜利 (2)新航路的开辟 (3)杜鲁门主义

14.(1)【√】 (2)【×】 “神舟一号”改为“东方红1号” (3)【×】 “瓦特改良蒸汽机”改为“珍妮机的发明” (4)【×】 “航天技术”改为“电子计算机的广泛运用”

15.(1)第一次合作:取得北伐战争的胜利;第二次合作: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第一次分裂:日本乘虚而入,侵略中国;第二次分裂:导致三年解放战争。(2)西安谈判: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重庆谈判:建立统一、和平、民主的新中国。(3)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互相尊重、互补互利;加强经济、科技、文艺、旅游等方面的交流;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一中一台”等。(言之有理即可)

16.(1)一战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二战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两极格局。(2)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实力(综合国力)。(3)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高国际地位;大力发展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言之有理即可)

17.(1)①:启蒙运动 ②:君主立宪制 ③:电气时代 (2)美国:黑奴制(奴隶制);俄国:农奴制;日本:幕府统治。(3)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度过经济危机;德国走上法西斯道路,挑起二战,最终战败。(4)先进的思想引领;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制度;重视科技发展;勇于创新,加强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

2016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六)

1.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的了解。建立县制,是秦孝公时期商鞅变法的重要内容。秦王嬴政进一步完善这一措施,实施郡县制。

2.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分析与理解并从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从材料可知选项A不正确,也不符合史实,科举制不是西方走向近代化的前提;选项B错在“复制品”;孙中山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全面肯定的,不是一分为二的评价。

3.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宋朝的经济、文化、科技的了解。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科举考试制度是从隋朝开始实行的,故可直接排除①③,选项D正确。

4.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的了解。 清政府于19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先后建立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舰队。

5.A

6.C【解析】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占了中国台湾。

7.D【解析】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进行了两次合作,第一次是1924—1927年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取得北伐战争的胜利;第二次是1937—1945年国共合作进行抗日战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8.B【解析】“豆子放了炮,玉茭上了吊”是农业生产上的浮夸风。“棉花戴了孝,谷子睡了觉。一铺一盖,一碗一筷。留下其他,都是祸害。集体地里磨洋工”反映的是人民公社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干活一窝蜂,秋收一场空”形象地说明了人民公社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9.A【解析】A项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而B、C、D三项是实施这一制度的目的。

10.C

11.C

12.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了解。亚太经合组织仅是一个经济合作组织,不可能促进政治一体化发展。

13.A【解析】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14.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并从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比较分析四幅图片可知,选项C的图片反映的是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场景,其他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文革”时期。

15.D

16.B

17.A

18.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了解。古代阿拉伯人把中国古代文明如罗盘针、造纸术、火药、火器等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把伊斯兰教、伊斯兰文化传入中国;而中国人把调味品、珠宝和丝绸传入阿拉伯地区。

19.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权利法案》的了解。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英国工业革命创造了政治前提,同时为英国的崛起提供了政治条件。

20.B【解析】对表格内容进行分析可知,美国当时存在着共和党和民主党,说明美国存在政党政治;通过表格内列出的政治主张可知,美国存在奴隶制度;从表格中“1860年……大选”和“林肯最终当选为美国总统”可知,美国实行总统制民主共和制。④表述正确,但材料中没有反映出该信息。

21.C【解析】从材料中可知“第二种反应”是调整和适应、向西方学习。通过比较四个选项可知,只有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主动提出文明开化,向欧美等西方国家学习,成为亚洲第一个摆脱西方列强殖民统治的近代化国家。

22.B【解析】解答本题时只要抓住关键信息“1917年”,就能直接排除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也就排除了选项A、C、D。美国参战使第一次世界大战由“欧洲的战争转变为全球范围的战争”。

23.D【解析】二战后亚非国家的奋起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削弱了英国、法国等殖民国家经济、军事实力,并击垮了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势力。

24.A【解析】抓住关键信息“二战结束后” “美国为主导的”,可直接排除选项B。华约是苏联主导的;美国主导不了联合国,因为中、苏、美、法、英都具有否决权;世界贸易组织也不是由美国主导的。

25.C【解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地球缩成一张小网,为人类创造了崭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26.(1)对苏俄的影响:发展了商品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美国的影响:促使美国经济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调整、巩固、发展了资本主义制度;国家加强了经济的宏观调控与管理;明显增强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2)都采用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或将市场经济与国家调节相结合)。

27.(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2)人民获得平等的政治权利,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人民享有当家作主的权利等;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或者改善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农村开始富裕起来;城乡人民都得到了实惠,生活得到了改善。 (4)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党和政府尤其重视基础教育的发展,国家增加了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并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办学。到2000年,我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随着物资的丰富和思想观念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商店里的名牌服装争奇斗艳,时装表演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服装已经不仅仅是御寒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吃”的变化也很大。改革开放后,十几亿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也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人们的居住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人均居住面积扩大,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交通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的增长都很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制度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从前的“铁饭碗”逐渐被打破,就业渠道拓宽,人们可以通过人才市场自主选择职业。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在改革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社会保障制度也逐渐向成熟迈进。(此答案仅供参考,只要持之有理,论之有据即可)

28.(1)反对外国列强的挑衅、威胁和侵略,争取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向西方列强学习,变革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和腐朽的制度,争取人民解放和人民民主,以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彻底结束民族屈辱的历史。(2)维护联邦的统一,以确保1787年宪法的权威性和国家主权的完整。废除奴隶制为拯救联邦服务,为统一而废除奴隶制。(3)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祖国统一;实现中国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推进世界命运共同体建设,实现互利共赢,维护世界和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9.(1)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团结一致,同仇敌忾。(2)中国军民在1937—1945年抗击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消灭了日本关东军。 (3)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是民主世界的兵工厂;是第二战场的主要担负者和太平洋战争的最大担负者;援助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4)寻求两国关系的和解,防止两国再次发生战争;开展经济合作,建立欧洲煤钢联营。加速了欧洲一体化进程(或促进了欧共体的成立;促进了欧盟的成立)。(5)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实现共赢;合作能赢得战争,维护和平与安全;合作能促进经济发展,提高自身的政治地位;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任答两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2016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七)

1.B

2.C【解析】中国封建社会达到繁荣与开放的鼎盛时期是在隋唐时期。

3.A

4.B【解析】A项为唐朝时期的货币;B项为北宋出现的纸币“交子”;C项为清朝光绪年间流通的货币之一;D项为宋朝时期的冰裂纹瓷器。

5.B【解析】1421年,郑和率领船队进行了第一次远洋航行。

6.A【解析】左宗棠的重大成就之一是收复新疆。他是中国领土完整的捍卫者。

7.B【解析】“武昌炮啸”与武昌起义有关;“华夏共和国,民主万年传”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有关。

8.A【解析】题干只是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在九一八事变后号召对日进行抵抗。

9.B【解析】解答本题时注意图片中的文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三座大山,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

10.D【解析】解答本题时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农民”和“20世纪50年代”,联系所学知识可以判断为D项正确。

11.D【解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我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2.B【解析】深圳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为我国的进一步开放提供了示范。

13.B【解析】表格中的信息反映了海峡两岸的交往呈现多样化,体现了海峡两岸交流合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局面。

14.B【解析】解答本题时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联合国”。1971年第26届联大通过决议,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该决议是由众多发展中国家提出的。

15.C【解析】西欧的土地制度,建立起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关系,加强了中小封建阶层,是西欧封建社会骑士制度的基础。

16.C【解析】解答本题时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更要靠资产阶级法律这个无比锐利的武器”。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宣传了《法典》,将《法典》的相关内容推行到所侵占地区。

17.A

18.B【解析】俄国1861年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了“自由”,但购买份地需要大量赎金,因此会引起农奴的反抗。

19.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表格内容可知,三大运动的主力为工人阶级,这就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20.B【解析】电力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能源。

21.A【解析】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正是由“生产的相对过剩”导致的。

22.B

23.C【解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是一战的两大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于二战后。

24.A【解析】解答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③和④的观点错误,应排除。

25.C

26.(1)支持或主张改革。(2)中国的戊戌变法失败,中国依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依然面临危亡的境地;俄国废除农奴制成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和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27.(1)边修订边执行、得到了苏联有关专家的帮助。(2)当时抗美援朝战争还在继续;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缺乏认识;基础设施薄弱等。(3)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基础。

28.(1)说明了祖国和人民没有忘记这些抗战老兵,他们应该得到更多的尊重。通过展示新式武器可以说明中国国防力量大大增强,我们有能力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和安全。(2)中国抗战比欧战开始早得多,结束得却最晚;中国人民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团结的结果等。

29.(1)经济发展遇到困难;人民群众普遍不满;出现社会危机、政治危机等。(2)苏俄实施了新经济政策;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摆脱了危机;恢复了经济;巩固了政权。(3)从具体国情出发;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政策经验可相互借鉴等。

2016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八)

1.C【解析】半坡人在北方,主要农作物是粟。

2.B【解析】吐蕃是藏族的祖先,生活在青藏高原。

3.D【解析】图1是《清明上河图》,创作于北宋;《红楼梦》创作于清代。

4.D

5.A

6.D【解析】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批进入新疆。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7.D

8.A【解析】兴中会成立于1894年。

9.A【解析】陕北是红军长征的目的地。

10.C【解析】九三学社是为纪念1945年9月3日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而取名。

11.C

12.D

13.B【解析】“文化大革命”是中共的“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产物。

14.C

15.B【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在20世纪50年代。

16.C【解析】载人航天飞船遨游太空是在21世纪初。

17.B

18.A

19.C【解析】由“统一了战乱不断的希腊诸邦,并征服了波斯、埃及和许多其他的王国”可知,这是亚历山大大帝的功绩。

20.A【解析】巴黎圣母院是基督教建筑;洛阳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

21.D

22.D

23.C【解析】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拉美除巴西外的地区是西班牙的殖民地。

24.B

25.D【解析】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并没有真正解决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不可能实现永久和平。

26.(1)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农民。(3)安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责任明确,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4)要从农村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农民的要求,照顾农民的利益等。(言之有理即可)

27.(1)张骞。陆上丝绸之路:苜蓿、葡萄等;海上丝绸之路:玉米、辣椒等。(2)瓷器。鸦片贸易。(3)世界贸易组织。(4)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北约和华约。

28.(1)绥靖政策。纵容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危害了世界和平。(2)我们要对日本右翼势力保持警惕,防范其对亚洲的和平稳定带来威胁,与之展开坚决而理性的斗争。(3)同盟国和协约国。(4)诺曼底登陆;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中国、美国一起消灭日本法西斯。(5)一战:凡尔登战役;二战:莫斯科保卫战。一战:坦克;二战:原子弹。(6)人类应把科技进步的成果应用于和平与发展的事业。(言之有理即可)

2016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九)

1.A【解析】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禹将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启,标志着原始社会后期实行的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禅让制被奴隶社会的世袭制所取代。因此正确答案是A。

2.B【解析】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交往,大量的西域物品,如葡萄、石榴、苜蓿、核桃等,还有许多奇珍异宝从西域传到中原地区。因此正确答案是B。

3.A【解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到黄河流域,导致黄河流域战乱不休,迫使该地区的汉族百姓大量南迁到长江流域。因此正确答案是A。

4.A【解析】“苏湖熟,天下足”,这句谚语反映的最直接的信息是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苏州、湖州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是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在农业方面的重要表现,①和④正确的,正确答案是A。本题也可用排除法,“苏湖熟,天下足”指的是农业方面的成就,排除包含商业和海外贸易内容的选项。

5.D【解析】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但并不是断绝中外一切往来,清政府还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因此正确答案是D。

6.B【解析】《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正确答案是B。

7.B【解析】西域都护设于西汉时期,在公元前60年;伊犁将军设于清朝,在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之后;新疆行省也设于清朝,是1884年在左宗棠收复新疆之后设立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设立的。因此正确答案是B。

8.D【解析】②是宛平,与卢沟桥事变有关;③是台儿庄,李宗仁在此领导了台儿庄战役。卢沟桥事变和台儿庄战役反映的是国民党抗击日寇的事件。④是平型关,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此伏击日军,取得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平型关大捷。因此正确答案是D。

9.A【解析】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有四个,即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其中,在广东省的有三个:深圳、珠海、汕头;在福建省的只有一个:厦门。因此正确答案是A。

10.C【解析】改革开放前,我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严重匮乏,要凭票购买。因此正确答案是C。

11.B【解析】从图中的文字“印度河”“恒河”“印度洋”可以看出,图片反映的大河流域地区是古代印度,它的文明成果是种姓制度。因此正确答案是B。

12.A【解析】从解说词中的“文艺复兴时期”“出卖耶稣的犹大”等信息分析可知,这幅名画是《最后的晚餐》,它的作者是达·芬奇。因此正确答案是A。

13.A【解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为限制国王的权力,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不是共和制。美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的是共和制。因此答案是A。

14.D

15.B【解析】从背景上看,俄国改革前面临着严重的农奴制危机,而日本改革前内部面临的是封建幕府统治危机,外部面临的是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危机,所以①是错误的。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从性质上看都是改革,不是革命,所以③是错误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颁布的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中规定,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日本的明治维新,在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从内容上看,这两个改革都允许土地买卖,所以②是正确的。这两次改革都是该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两国都从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所以④是正确的。因此正确答案是B。

16.D【解析】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王位继承人斐迪南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爱国青年枪杀,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虽然塞尔维亚青年的出发点是为了维护民族利益,但采用的是恐怖手段,因而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萨拉热窝事件成为奥匈帝国发动一战的借口,即一战爆发的导火线,给世界和平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因此正确答案是D。

17.B【解析】1922年,出席华盛顿会议的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这个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毛泽东指出: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因此正确答案是B。

18.C【解析】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对日宣战,这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扩大到亚太地区。至此,全世界大部分地区和人口都被卷入这场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之中。因此正确答案是C。

19.B【解析】1956年,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不是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在美洲。因此答案是B。

20.D【解析】德莱塞的作品是《美国的悲剧》;毕加索的作品是《格尔尼卡》;爵士乐起源于非洲音乐,A、B、C都是错误的。好莱坞汇集了著名的电影制片公司、名导演和名演员,拥有世界一流的电影制作技术和拍摄场地,摄制出许多闻名世界的影片,成为美国电影的代名词。因此正确答案是D。

21.(1)知识分子。列强入侵;清廷腐败(内忧外患,危机日重;外患之凭陵,清廷之腐败)。(2)维新变法;三民主义 (或民主革命、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3)唤醒了民众觉悟;引进了“西学”(或宣传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或支持配合了中国的政治、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

22.(1)重工业基础薄弱;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2)①:农业合作化运动(或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导致国家和人民面临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困难 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④:农村生产力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3)发展经济要根据本国国情,实事求是;发展经济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发展经济要注意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要全面协调发展经济,不应片面发展某一方面等。

23.(1)大化改新;查理·马特改革。(2)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比较稳定的政治环境。(3)因果关系(或查理·马特改革为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统治阶级:国王、大贵族、中等贵族、骑士;被统治阶级:农奴、自由农民和城镇平民。(4)都曾没收贵族的土地;都加强君主权力;都有取消世袭制的内容;都涉及土地问题。

24.(1)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华约组织。(2)苏联解体意味着美苏冷战的结束(或苏联解体意味着两极格局结束)。(3)日本、欧盟、中国、俄罗斯。日本在二战后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俄罗斯的力量增强。

2016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十)

1.C【解析】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发明“蔡侯纸”;北宋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东汉张仲景所写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南朝的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

2.B【解析】这是一道有关乡土教材的试题。米公祠是为纪念宋代书法大家米芾而建的;庞公祠是为纪念东汉名人庞统而建的。结合题干中的“米家山水”和“宋代宗师”,可判断答案为B。

3.A【解析】选项A、B、C、D分别为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戊戌变法所倡导的思想主张。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之一,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所以答案为A。

4.B【解析】国民革命时期是指1924—1927年,抗日战争时期是指1937—1945年,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是指1945—1949年,国共十年内战时期是指1927—1937年。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分别发生于1937年和1938年,所以答案为B。

5. D【解析】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嘉兴南湖公园的“红船”上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6.A【解析】1971年的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万隆会议召开于1955年。上海APEC会议召开于2001年。巴黎和会召开于1919年。结合题干中的时间和内容可知答案为A。

7.C【解析】1953—1956年底,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公私合营的形式,所以答案为C。

8.C【解析】1787年宪法确定美国为联邦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

9.B【解析】题干考查的是戈尔巴乔夫改革所带来的后果。20世纪末,苏联在斯大林模式下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由此引起了空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10.D【解析】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的广泛运用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力广泛使用,使人类迈入“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计算机网络技术广泛使用,人类由此进入信息化社会。结合题干的内容,答案为D。

11.(1)韩非。小篆。(2)西汉: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它是人类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为中国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3)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印刷术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指南针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促进了世界航海事业和贸易的发展;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加速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三点中的任意一点即可)

12.(1)建立兴中会;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创办黄埔军校等。(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均可)(2)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民族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佟麟阁、赵登禹等英勇抗击日军,为国捐躯。(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亦可)(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坚持“九二共识”或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国家利益至上等。(此题答案开放,其他符合题意亦可)

13.(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国家贫穷、落后、软弱就要挨打;想要冲破枷锁,摆脱被人凌辱的命运,唯有自强。(此题答案开放,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均可)(2)五四爱国运动和开国大典。中共的正确领导;选择了正确的革命道路;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拥护等。(此题答案开放,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亦可)(3)见证了一个真诚、热情、自信、开放、负责任的中国。(此题答案开放,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亦可)

14.(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集团的矛盾日益尖锐;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桶”;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亦可)(2)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或“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3)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西欧和日本的崛起、中国和俄罗斯实力增强等。(三点中的任何一点均可)(4)恐怖主义。建立广泛的国际反恐统一战线,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根除恐怖主义的根源等。(此题答案开放,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均可)

15.(1)美国。明治维新。(2)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南北战争、三次科技革命、罗斯福新政、进入新经济时代。(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实现民族独立、维护国家统一、注重科技创新和善于制度变革等。(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3)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4)实行民主化改革;美国的大力援助和扶持;重视科学技术,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答出其中任何一点均可)

16.(1)上海。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或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2)土地改革的完成,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农业合作化使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答出其中任何一点均可)(3)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4)东南沿海地区。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稳边安边兴边,综合考虑经济发展、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周边安宁的需要。

2016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十一)

1.C【解析】材料中“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懔遵宪典”“将鸦片永断来源,切勿以身试法”表明林则徐并非主张停止中英贸易,而是主张中英之间进行合法贸易。

2.B【解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因为巨额的赔款使清王朝财政无法承担,中国被迫向西方列强贷款,这幅漫画就是这一史实的反映。

3.A【解析】从题干材料中“我国政府应努力挽回已失的权利并大力发展沿海渔航业”等信息可知,张謇主张发展渔航业与维护海权并重。

4.D

5.D【解析】1936年后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生产被彻底打破,是由这一阶段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导致的。

6.C【解析】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生死危险,在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时,国共两党摒弃政党分歧,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全民族抗战,中华民族的家国意识被全面唤醒。

7.A【解析】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在于如何在中国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

8.B

9.D【解析】从表头可以看出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中对手工业改造的内容,可以用排除法进行选择。A项的内容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由于表中没有建设的内容,所以B项与本题无关;C项是一五计划中的工业建设,与本题手工业的改造无关。从表中可以看出,由于对手工业改造的时间短,规模大,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急于求成的倾向。

10.C

11.B

12.B【解析】本题题目中的国企改革以及伴随国企改革而推行的企业养老和失业保险等制度都与经济方面有关。

13.B【解析】A项说法错误,因为美国没有国王;C项与材料内容无关;工业资产阶级独掌政权是在工业革命开展之后,故D项说法错误。

14.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归纳能力。克莱武是英国在印度殖民侵略的代表,他放手让部下抢劫,自己也抢走23万英镑的财富,但他还嫌少。这说明了殖民者的野蛮和贪婪。

15.B

16.D【解析】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17.B【解析】漫画讽刺了意大利由战前的三国同盟成员国,转变为一战爆发后协约国集团成员的行为。

18.B

19.C【解析】由“虽然布尔什维克和布尔什维主义在巴黎不曾有代表,但经常都是强有力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担心一个苛刻的对德和约将促使德国倒向布尔什维主义,所以英、美联合反对法国严厉惩罚德国的主张。

20.D【解析】“老绅士”比喻的是资本家,因为新政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因此“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故C项不正确,A、B两项存在知识性错误,故排除。罗斯福虽挽救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却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资产阶级的某些利益,D项说法正确。

21.B

22.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欧盟条约承认成员国的独立和主权,因此,欧盟有义务尊重每一个成员国的民族认同”体现了欧盟的多样性;材料“未来欧洲联盟的合法性,在于所有成员国的共同利益”体现了欧盟的统一性。

23.D【解析】从题干中的时间和叙述可以判断此大国为苏联,“船长”应为戈尔巴乔夫。苏联走向衰败的历史根源是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长期存在。D项过分夸大一个人在历史剧变中的作用。

24.D【解析】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格局结束,两极格局瓦解,故A、C两项错误;冷战结束后,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但遭到其他力量的抵制,故B项错误;由题干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演变成了法、英、美主导的多国部队”可知,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

25.C

26.(1)机器大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生产,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英国海外贸易遍及全球。(2)蒸汽机的改进和使用推动英国最早完成工业革命,英国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军事实力,把廉价优质的工业产品销往更广阔的世界市场,海外贸易遍及全球。所以,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27.(1)洋匠挟技居奇,唯利是图。为中国近代化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人才。(2)关键在于变革封建官制。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3)新文化运动。“民主”和“科学”。(4)由学习技术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

28.(1)以哥伦布为代表的探险家开辟了新航路,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各大洲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以莎士比亚等为代表人物的文艺复兴弘扬人文主义精神,要求以人为中心,打破了以神为中心的神学禁锢。(2)1689年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在英国确立起来,这是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工人的待遇却很差,广大工人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积极进行斗争,工人运动蓬勃兴起,为《共产党宣言》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3)1776年《独立宣言》的发表和1789年《人权宣言》的发表。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发展和确立。

29.(1)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2)图7: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图8: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指引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联系:1928 年南昌起义的余部和湘南的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并把队伍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成为中国民主革命一支坚强的队伍。(3)长征。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4)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是艰难曲折的;中国革命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2016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十二)

1.A【解析】隋炀帝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

2.C【解析】《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

3.A

4.C

5.A【解析】恭亲王奕是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所以这与洋务运动有关。

6.C【解析】实业救国是甲午中日战争后提出的,A项不符合题意;维新变法是在1898年,B项不符合题意;民主是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追求,D项不符合题意;只有救亡图存才是中国近代史的主题之一。

7.A【解析】毛泽东提出的革命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8.C【解析】“驱除仇寇”是指驱除日本侵略者,“复神京”是指收复北京。

9.A【解析】“民国三十八年”应该是1949年,而重庆谈判发生在1947年。

10.A【解析】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第一部宪法颁布是在1954年;“文化大革命”发生在1966—1976年;香港回归是在1997年。

11.D【解析】“单家独户经营”说明当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下“单家独户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因此要走集体化的道路,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12.C【解析】1970年,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故①正确;2003年我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故②不符合题意;1965年,我国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故③不符合题意;1973年,袁隆平“南优2号”杂交水稻选育成功,故④正确,C项符合题意。

13.B【解析】长江三角洲属于沿海开放区。

14.C【解析】1958年正处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经济滑坡,经济政策与实际情况脱节。

15.D【解析】材料中5元钱始终花不出去的现象反映了人民的生活用品受到政府的限制,由政府计划供应,物资供应严重不足,故D项正确。

16.A【解析】火车是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发明的;有轨电车不是英国人发明的;汽船是美国人发明的;飞机也是美国人发明的。

17.B【解析】工业革命期间,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促进了工厂制度的形成,故B项正确。

18.D【解析】根据题干中“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先生”可知材料说的是罗斯福新政。罗斯福为对付经济危机,宣布实行新政。

19.B

20.A【解析】以伏尔泰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对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都有影响。

21.C【解析】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意图控制西欧和遏制苏联。

22.D【解析】根据“希特勒主义”可知,该宣言与法西斯有关,故答案选D。

23.C

24.B【解析】根据题干中“建立新格局的过程必然是新旧势力反复较量的过程”可知,新格局的形成具有长期性。

25.C【解析】哥伦布到达的是美洲,他根本没有到达印度。

26.(1)创立皇帝制度,在中央实施三公九卿制,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北击匈奴,南服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任答两点即可) (2)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民族关系: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3)秦始皇经过长期的兼并战争,终灭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封建国家——秦朝;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期的分裂与动荡,隋朝最终完成了国家统一;蒙古族经过长期的战争,结束了民族政权并存、战乱纷争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元朝。(4)促进了汉朝与西北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长安。(5)和亲政策。“和同为一家”。

27.(1)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局部抗战开始;1945年日本投降,抗日战争结束。(2)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百团大战、平型关大捷等。(3)强调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4)促成统一战线,进行第二次国共合作,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5)尊重历史(铭记历史);复兴中国;维护和平。(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8.(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3)由敌对到关系正常化。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西欧的联合、日本的崛起及亚非拉独立运动的发展(或多极化趋势出现);美苏争霸中,美国战略收缩。(4)尼克松访华,中美签署《联合公报》。台湾问题。(5)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加强对话与合作,增进了解与互信,妥善处理分歧和敏感问题,维护中美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29.(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君主立宪制。(2)《独立宣言》《人权宣言》。(3)工业革命。俄国1861年改革(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

30.(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列强间利益的纠纷和争夺,加深了各国间的矛盾和仇恨。(2)经济方面,“马歇尔计划”与经互会。军事方面,北约与华约。(选择一方面即可)积极影响:促进了世界科技的发展;维持了相对稳定的世界局势;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消极影响:给世界和平带来巨大威胁;世界处于核战争的阴影之下;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全球化。(3)维护世界和平。

猜你喜欢

本题解析
睡梦解析仪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复合场中类抛体运动解析
“Fe2+与Fe3+”相关解析
参考答案与解析
看破解析几何
对称巧用解析妙解
今天是几月几日
请你算一算
找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