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七)
2016-10-08任岩兵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5年12月10日,第十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在上海闭幕。目前我国已在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所孔子学院、1000个孔子课堂,注册学员超过190万人,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样化、广覆盖的格局。某教授在会上做了相关的报告,题目应该是( )
A.《儒家学说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
B.《新时期儒学文化的推动力》
C.《社会环境与改革的关系》
D.《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国家的建成》
2.2015年10月,央视纪录频道推出了一部原创纪录片作品《我从汉朝来》。以下内容不能体现“汉朝”的是( )
A.巩固了儒家思想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B.武帝时候,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
C.中国封建社会达到繁荣与开放的鼎盛时期
D.曾和汉朝对峙的匈奴,因汉朝的强大而被迫改变政策
3.唐太宗在《帝范》中明确指出:“国之匡辅,必待忠良,任使得其人,天下自治。”对此他采取的措施是( )
A.重视人才,任用贤能
B.裁撤冗官,澄清吏治
C.废除苛捐杂税,减轻农民负担
D.合并州县,考核官员
4.以下图片中最能反映宋朝商品经济繁荣的是( )
A B C D
5.英国学者加文·孟席斯在著作《1421:中国发现世界》中主要描写的史实是( )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郑和下西洋
C.戚继光抗倭
D.《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6.左宗棠在19世纪70年代以边防艰巨为己任,力排众议,率师西征,一举收复占我国领土六分之一的新疆,为子孙后代保住了一片大好河山。这充分说明了( )
A.左宗棠是近代中国统一、领土主权完整的坚决捍卫者
B.左宗棠是中国近代化的先驱者之一
C.左宗棠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承继者、发展者和践行者
D.左宗棠是清政府的重臣之一
7.“大江涌,龟蛇醒,起烽烟。武昌炮啸,惊破太后梦难眠。铁桶金汤如许,神勇八旗安在,帝脉一丝悬。华夏共和国,民主万年传”。上述诗词中描写的史实主要有( )
①孙中山组建中国同盟会 ②武昌起义 ③中华民国成立 ④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8.“193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发表宣言;1931年9月22日,中国共产党作出《中央关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1931年9月30日,中共中央为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第二次发表宣言”。这些内容说明了( )
A.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时间号召武装抗日
B.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开展游击战争
C.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侵略
D.东北三省全部沦于敌手
9.图2是某同学搜集到的一幅图片,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A.大生纱厂的创办过程
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
C.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D.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才能发展中国的近代民族工业
10.毛泽东说:“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20世纪50年代发生的这场“暴风骤雨”是指( )
A.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B.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土地改革的完成
11.以下是毛泽东同志的题词,其中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思想路线的是( )
12.2015年8月26日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5周年纪念日。自成立那一天起,深圳就高举改革创新的大旗,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杀出一条血路”。深圳特区的建立( )
A.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B.为我国的进一步开放提供了示范
C.有利于更全面地做好国有企业的改革
D.使我国出现了多层次、宽领域、多角度的开放格局
13.201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见了国民党主席马英九,作为66年两岸突破性进展,此次会面开启了两岸领导人会面的典范。以下表格内容最能说明的是( )
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密切
B.海峡两岸交流合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局面
C.习近平会见马英九促进了海峡两岸的合作
D.中国实现了完全统一
14.“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历史潮流。在这股大潮的推动下,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这批国家把_______________视为自己的事。他们敢于仗义执言,不畏强权,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这股正气就是世界走向进步的反映”。材料中的“_______________”应填写的内容是( )
A.支持中美关系的改善
B.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积极同霸权政治斗争
D.积极同中国建立关系
15.“这种制度是建立在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关系,领主有责任保护附庸,附庸也有义务效忠,随时去前线作战,这样大大提高了国家的战斗力”。这种制度的诞生地是(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中古欧洲 D.日本
16.“拿破仑正是通过这部法典把资本主义制度推向全欧洲。他深知,他同欧洲封建同盟的殊死搏斗不仅要靠军事力量,更要靠资产阶级法律这个无比锐利的武器”。由此可见,拿破仑对欧洲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 )
A.强化了欧洲封建制度
B.以武力同欧洲封建主进行搏斗
C.将资产阶级的理念通过法律的形式推行到所侵占国家
D.使欧洲所有国家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17.图4中的情景最早出现在(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日本
18.以下有关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叙述,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
A.摆脱了民族危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B.农奴们短暂的高兴后怨声和叫喊声越来越高
C.农奴们为彻底摆脱农奴主的压制而兴奋
D.农奴们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19.下列表格是某研究报告的一部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部分内容研究的主题应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 )
A.理论来源
B.经济前提
C.阶级基础
D.具体时间
20.1882年,德国人口调查统计表格中没有电力工人一栏;1895年,德国电力工人就有25 000人,到1906—1907年更达到107 000人。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的扩展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
C.三国同盟的形成
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
21.斯大林曾说:“如果一种经济制度竟不知道怎样处置自己生产出来的‘多余产品……那么这种经济制度本身就给自己宣判了死刑。”以下事件最能说明上述内容的是( )
A.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
B.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22.图5反映的是苏联的工业化道路。它与英、法、美等国工业化道路的明显区别在于( )
A.把市场和计划相结合
B.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单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D.允许私有制发展
23.“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对于1941年8月14日……所载宗旨与原则的共同方案业已表示赞同。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材料中的“敌国”指的是( )
A.三国同盟
B.三国协约
C.法西斯轴心国集团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4.2015年11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了美国总统奥巴马。奥巴马表示,美方愿同中方一道,通过战略与经济对话、两军磋商等机制,就双边合作、国际安全、宏观经济、气候变化等热点问题保持密切沟通。这符合美中两国及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②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③美国不再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④中美关系对世界格局的演变影响最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5.第三次科技革命最突出的特点是( )
①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②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③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④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第26题8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4分,29题16分,共50分)
26.(8分)读图,回答问题。
(1)为维护和挽救各自的统治,两人在哪一问题上具有共同点?(2分)
(2)两位历史人物努力的结果是否改变了各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6分)
2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全会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1)材料一中,“一五”计划的制定过程有什么特点?(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在实施两年半后才定案的主客观原因有哪些?(6分)
(3)阅读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发布的意义。(2分)
28.(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9·3”大阅兵上最新的国防武器和抗战老兵。
材料二:(二战欧洲战场)德国进攻波兰、欧战爆发是1938年9月,1943年9月8日意大利投降,1945年5月7日德国战败签订降书,前后7年;而中国1931年起局部抗战,1937年全面抗战,到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签署降书,9月9日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南京向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呈交降书,前后经历14年。相对于欧战时间,我们相当于打了两次“二战”。
(1)阅读材料一,指出2015年“9·3”大阅兵中邀请这些抗战老兵的意义及展示新式武器的意义。(6分)
(2)阅读材料二,谈谈从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4分)
(3)针对上述两则材料,请谈谈你的感想。(4分)
29.(16分)融入情境,探究问题。
在认识世界和改正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国家治理的政策总是需要不断调整与完善。
材料一:苏维埃俄国的“战时共产主义”经济政策各种弊端随着政策的实施逐渐暴露出来,引发了相当大部分农民和工人的不满,引发了政治危机。
材料二:1929年出现的经济大萧条中的许多问题,都是不能再仅靠市场的自我调节得到解决的,美国要避免共产主义或法西斯主义的解决方法,就必须由联邦政府直接干预社会经济生活。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当时的苏俄和美国面临的共同问题。(6分)
(2)为解决上述问题,苏俄和美国分别采取了什么举措?分析这些举措产生的共同影响。(6分)
(3)从美国、苏俄的上述举措中,概括国家政策调整与完善应遵循的原则。(4分)
【拟题人:任岩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