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

2016-09-30黄春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6年9期
关键词:组织习惯创设

黄春

[摘 要]为了满足小学生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在开展教育活动时,教师应创设探究学习的环境,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在活动中尽可能使组织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还要与家庭建立双向、同步的平等关系,从而实现教育的内化,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探究 习惯 创设 活动 组织

[中图分类号] G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7-088

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渴望了解身边新奇的事物。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巧妙地利用他们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探究对象,为学生的探究学习提供机会。探究学习是指学生通过“尝试—总结—再尝试”自主地参与实践,最终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我们在开展探究活动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时常用的几点方法。

一、教师创设条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就必须创造一个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良好教育环境。

1.为学生创设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

为学生创设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在学习中感到轻松、自由、心情愉快。教师可以经常开展“我和大家说一说”“你说,我说,大家说”等集体交流活动。以下是一名学生将自己游玩的所见所闻与同伴交流的片段。

一天,小豪高高兴兴地从家里带来了和家人一起去桂林时,所拍下的景点光碟。在播放时,小豪落落大方地向同学和老师介绍:“同学们,你们看,这是象鼻山公园。这座山像一只大象吧?这里还有竹排,我们可以在江面划竹排,在竹排上可以照相,可以看两岸的风景,可好玩了。”小萶问:“小豪,这里是什么地方?好多山啊!风景也很美丽,快告诉我们呀!”小豪说:“是桂林的漓江,漓江周围环绕着好多山,你们看,我拍的照片漂亮吧!”轩轩问:“小豪,你和爸爸妈妈看起来好开心,你们还去了哪里呢?”小豪说:“我们还去了阳溯。”轩轩又问:“那里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在简单的交流中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爱说、爱提问的好习惯,这样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如果能伴随学生身心成长的全过程,对促进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和心理素质的形成,以及对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为学生创设新奇、真实的学习环境

蒙台梭利曾说过:“在教育上,环境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因为学生从环境中吸取所有的东西,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活中。”只有新奇、生动的事物,才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学习的自主性。因此,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该阶段的教育内容及季节变化等内容不断创设新奇的学习氛围,充分利用场地及自然界的有利条件开展教学。我根据“大豆芽”和“蜗牛”的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我设计了一些小物品,如在自然角里摆放植物,建立饲养角等,并在自然角和饲养角摆放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出各种各样可爱的容器,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索兴趣。

3.为学生的探究学习提供更多的操作机会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究提供活动的条件。”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提供与他们认识发展水平相当的,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内容,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操作时间,让学生有机会通过“尝试—错误—再尝试”得出自己的结论。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解决问题,获得相关的科学知识,从而不断提高探究能力。

如在中班开展“颜色宝宝变变变”的这个活动中,主要是让学生发现两种不同颜色混合后的变化。在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尝试做实验,教师为学生提供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颜料水,让学生自己进行调色。学生通过与同伴的讨论与交流,尝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操作过程中,小琪着急地提出问题:“ 为什么我用黄色和蓝色调不出绿色呢?”于是,她去请教能调出绿色的同学,让同学来指导她。小羽说:“你先加入黄色,然后一点一点地加入蓝色,慢慢就可以调出绿色了。”小莱说:“注意不能加太多的蓝色哦。”小琪听了同学的建议后,再调一次,就调出了绿色,她兴奋极了。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尝试-总结-再尝试”从而获得成功。

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索并发现,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恰当地引导与帮助。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活动空间和操作机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二、学校重视活动的展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探究性教育活动重视学生的活动,学生参与活动会有许多体验、感受与经验,因此,教师要积极并重视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工作,为学生提供表达交流的机会,把自己的经验、感受与同学分享。

1.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

在活动中教师应该认真地察觉学生,及时倾听和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及时地给予适当的支持、引导和鼓励。《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幼儿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

有一次,我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形状的纸片,让学生自由进行折纸和剪纸。小叶拿起一张正方形的纸片神气地告诉她旁边的小钊:“我可以用这张纸片变出不同的形状,你相信吗?”小钊说:“我才不信呢?”小叶接着说:“你为什么不信?”听见了学生的小争执后,我走过去对他们说:“你们俩动手折一下不就知道了吗?”经过几分钟的尝试,他们俩得出了各自的答案。小钊说:“将正方形的纸片对折,就可以变成一个长方形了。”小叶说:“将正方形纸片的斜对着的角对着折,就可以变出一个三角形。”小钊通过尝试,发现了一张正方形的纸片,通过不同的折法可以折出不同的图形。这时,我引导学生再试一试用剪的方法,看看是不是还会有新的发现。

2.组织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在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小组探究活动。为了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进行探究学习,教师应支持和引导学生开展活动。教育教学活动不仅要注重学生小组探究活动,还要在活动中灵活地渗透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知识。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和疑问无时无刻不存在,而天气却经常很多变。因此,学生的科学教育内容中应更多的是随机教育,在一日活动散步、户外活动、天气突变时都可以随时进行。例如散步时,学生在草地上发现蚂蚁在搬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预示着要下雨了。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下雨之前蜻蜓低飞,鱼儿浮出水面等。又如有一次, 我带学生做户外活动时,学生在种植园的菜地里热热烈烈地说着什么,好奇的我走了过去,原来他们在菜地边发现了几只蜗牛,正在讨论关于蜗牛的事情。于是,我根据学生的谈话内容,进行了“蜗牛”主题的讨论赛。

3.正确定位教师的角色

探究学习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探究性教育活动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与自由表达,因此,需要教师正确定位在探索性教育活动中的角色。在探究性活动中,作为活动主体的学生会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在这些表现中往往蕴含着促进幼儿发展的机会,这时就需要教师认真观察学生的表现,进行准确的分析与正确地判断,以此确定下一步教育的策略。作为教师不应只是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还应该参与到活动中,在学生不知如何探索时用恰当的提问或有目的地操作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在学生遇到困难无法深入时,教师应恰如其分地加以引导,使学生的探究活动能顺利地进行下去。另外,教师还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充分地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扩展视野、提升经验;多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与评价,在评价中发现别人的优点,在总结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以便下一次地改进。只有这样教师才是学生探究活动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探究学习中。

三、家长的重视与配合

家庭和学校是学生生活的场所,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影响。康克清同志曾说:“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教育子女的天然学校,子女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教育和家庭的影响。”当今的教育是师生互动、亲子互动教育,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教师的事,需要教师与家长相互配合。

1. 家长应为孩子创造健康的教育环境

家庭和学校教育目标一致,都是为培养人才奠定基础。因此,家庭和学校具有共同的实施原则。但是,家庭与校园又有所不同,家长应认识到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与家长给学生充分的选择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足够的宽容和充分的信任可以使孩子形成主动学习的品质,同时错误和失败的经验在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中也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2.家长应把孩子的学习兴趣作为探究学习的始发点

在生活中,家长应多花一些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可以一起买书、读书,重视孩子这方面的精神需求。引导孩子从小学会独立看书和讲述图书内容,学会听录音等。家长还要按照孩子的认识规律来关心孩子的学习,寓教育于娱乐之中。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适时对孩子的兴趣给予关注,关注的方式方法则因孩子所需而异。如当孩子没有兴趣时,家长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提问使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加强,还可以通过参与孩子的活动来强化孩子的学习兴趣。尽可能不采取威胁、打骂、压制和物质刺激等方法来强迫孩子学习。

3.家长积极为学生探究学习创设条件

家庭中拥有广泛、深入接触社会实际的条件,这是校园无法比拟的便利条件。所以,家长要经常将孩子带到实践中,让孩子接触更多的新鲜事物。同时充分利用社会实践,让孩子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学习知识,从而培养孩子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

总之,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不仅需要教师的辛苦付出,还需要家长在生活中的引导、支持与配合。只有家庭与校园间建立起双向、同步成长的平等关系,孩子才能在一个宽松、自由、支持与引导的环境中自主探究、大胆创新,以便更好地应对接下来的学习与生活。

(责编 韦 迪)

猜你喜欢

组织习惯创设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农民合作组织问题分析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