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内在动机

2016-09-30章萍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常见疾病中班玩水

章萍

案例中的教师在洗手方法的教育上通过环境创设、儿歌辅助、语言提示等作了很多努力,为何效果不佳呢?我想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三个年龄段幼儿洗手方面的要求是逐步提高的:小班是“在提醒下,饭前便后洗手”,中班是“饭前便后洗手,方法基本正确”,大班是“饭前便后主动洗手,方法正确”。可见,教师不必那么心急,可以放慢脚步逐步培养。幼儿天生喜欢玩水,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趁着洗手的机会玩水、玩泡泡,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教师应予以理解。教师何不开展一些有关水和肥皂的探索活动来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呢?如果幼儿被允许在其他合适的时间充分地体验探索的过程,自然就会减少洗手时不适宜的探索行为。

二是洗手还没有成为幼儿的内在需要,不是他们自己想要去做的事情,教师的这些“努力”都只是一厢情愿。那如何让洗手成为幼儿自己想做并认真做的事情呢?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可以引导幼儿去了解为什么要洗手,也就是要知其所以然。具体的做法可以是,运用生动的故事讲述用脏手拿东西吃的后果,有条件的话也可以指导幼儿在显微镜下观察手上的细菌,还可以给幼儿讲述手口足病等常见疾病的传播途径,让幼儿了解手不洗干净会生病的事实。有了这样的认知基础,再去跟幼儿说一些正确洗手的方法,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常见疾病中班玩水
浅谈自然角内中班幼儿科学观察能力的策略研究
怎么升到中班的
动物常见疾病诊断和防控措施
交互式一体机在中班安全教育活动中的运用
本土文化背景下的童谣教学策略——以中班语言活动《茶口粉干》为例
小熊当当玩水
一起来玩水
喜欢玩水
犊牛疾病的临床检查思路探讨
牛羊常见疾病症状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