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层巴士(中班)

2016-09-30张玫红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方位词下层双层

张玫红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已积累了一定的序数和空间方位经验,他们已能够分辨上、下、前、后等空间方位,也能够根据方位指令来找位置,但是运用序数和方位词来描述物体的位置仍是难点。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把“运用序数、方位词描述位置”定为活动的重点,将“学习用不同的语言描述同一个位置”确立为活动的难点。

幼儿一般都喜欢乘双层巴士,为此,我们借助幼儿熟悉的乘车情境,设计了一个由浅入深的活动,以引导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和直接感知来辨识并描述方位。首先,引导幼儿说说喜欢双层巴士的理由,分析双层巴士和普通巴士的不同。其次,请幼儿坐坐这辆自制的双层巴士,说说自己所坐的位置。再次,利用幼儿自己的侧面头像,引导幼儿描述一下自己在双层巴士上所处的位置,并通过师幼互动用序数和方位词描述好朋友的位置。最后,让幼儿在猜朋友的游戏中继续运用有关序数和方位词,还通过提问帮助幼儿了解和掌握同一个位置可以用不同的描述方法,并通过场景创设引导幼儿用不同的语言描述同一个位置。

在活动中,这辆自制的大型双层巴士既是教具学具,更是情境创设的载体。现实生活中车上的座位以及乘客乘坐的方向大多是面向车头的,因此,我们为幼儿准备了面向车头的侧面照,从而为幼儿判断自己和他人的方位提供参照。

目标:

1.运用序数、方位词描述位置。

2.学习用不同的语言描述同一个位置。

准备:

1.用KT板制作一辆长280厘米、高130厘米的红色平面双层巴士(如图),上下两层单侧各开7个车窗,下层第一个车窗处装上方向盘,每个车窗装上可以打开的纸制小窗帘,并在车窗的下沿装上一小段粗吸管。

2.将每个幼儿的侧面头像双面打印,贴在一张背景纸上,并在背景纸的背面粘贴一小段细吸管,以便插放到每个车窗下沿的粗吸管内。

3.分组进行活动,幼儿总数不超过14人。

4.将幼儿的座位安排成半圆形,中间留出一人空位,以此将幼儿自然分成两半。

过程:

一、双层巴士开来了

师(展示大型双层巴士教具,立于幼儿面前):双层巴士开来了,你们从哪里看出这是一辆双层巴士?

师(小结):下面是第一层,也就是下层;上面是第二层,也就是上层。(教师用手势在车身上从左到右比划出下层和上层。)

师:你们为什么喜欢双层巴士?

师(小结):双层巴士很高,坐在双层巴士的上层可以看到远处的风景,还能看到马路上小汽车的车顶呢。

师:它和普通巴士有什么不同?

师(小结):双层巴士有两层,比普通巴士高,里面有楼梯,乘客比普通巴士的多。小朋友都喜欢乘坐双层巴士。

二、坐坐双层巴士

1.第一组幼儿乘车

师:大家都急着想坐车呢,先看一看每一层一侧有几个车窗,这样就知道靠窗有几个座位了。

师:每一层都有7个车窗,让我们以一个车窗对应一个座位吧。我们先请一半小朋友上车。(教师走到幼儿座位的空位处,用手势引导一半幼儿走到双层巴士教具的后面。)

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找座位”的游戏。每个上车的小朋友先选好自己在车上的座位,只有正确说出自己的座位,才能在对应的车窗上插上自己的照片,然后回到下面的座位上。

师:你选了哪个座位,就在哪个座位的车窗口露出你的笑脸,让大家看到你,注意车头方向在哪里,头就朝向哪里。

师:某某某(教师点出选择坐在上层第二个座位上的幼儿名),你选择坐在哪里?(若该幼儿回答“我坐在第二个座位上”,教师可追问:“双层巴士上的第二个座位有两个呢,你坐哪一个呢?”以此引导幼儿分辨上层和下层,正确说出“坐在第二层第二个座位上”或“坐在上层第二个座位上”。请该幼儿在自己“座位”的窗户上插上侧面照,注意头朝向车头。然后下“车”,回到自己下面的座位上。)

师(小结):某某某坐在上层第二个座位上。上层的第二个座位和下层的第二个座位是两个座位,它们在双层巴士上的位置是不一样的。(教师用简洁规范的语言示范如何准确描述方位。)

师:某某某(教师点出选择坐在下层第三个座位上的幼儿名),你选择坐在哪里?(若该幼儿回答“我坐在下面一层”,教师可追问:“下面一层有7个座位呢,你到底坐在哪里?”以此引导幼儿说出“坐在下层第三个座位上”。请该幼儿在自己“座位”的窗户上插上侧面照,然后下“车”,回到自己下面的座位上。)

师:某某某(教师点出选择坐在上层或下层第五个座位上的幼儿名),你选择坐在哪里?(不管该幼儿的回答是否正确,教师都请所有幼儿一起从车头开始往后数,看看某某某坐在哪一层的什么座位上。请该幼儿在自己“座位”的窗户上插上侧面照,然后下“车”,回到自己下面的座位上。)

师:某某某(教师点出选择坐在第二层第七个座位上的幼儿名),你选择坐在哪里?(若该幼儿说“我坐在上层的第一个座位上”,教师可追问:“第一个座位应该从哪里开始数起?”以此引导幼儿明确应从车头数起,正确说出“坐在上层的最后一个座位上或第7个座位上”。请该幼儿在自己“座位”的窗户上插上侧面照,然后下“车”,回到自己下面的座位上。)

师:你们看看,某某某(前面尚未说明座位的剩余的幼儿)坐在哪里?(教师请被提及的幼儿确认大家的回答是否正确。游戏可逐步加快速度,直至几个剩余幼儿的座位都得到正确验证,他们也都分别插好照片回到下面的座位上。)

2.第二组幼儿乘车。

师:下面请另一半小朋友上车,请上车的小朋友赶快看看还有哪些空的座位。(教师边说边快速放下“双层巴士”所有的“窗帘”)请把你的脸藏在空座位的“窗帘”后面,别让下面的小朋友发现你。(车上幼儿陆续找到空位。)

师:下面我们继续来玩“找座位”的游戏,请其他小朋友根据乘车小朋友的描述为他找出这个座位,然后打开窗帘看看是不是真的是他。如果答对了,乘车小朋友就插上自己的照片并下“车”。

师:某某某(教师点出车上的一位幼儿名),你坐在哪里?(教师让坐在下面的幼儿根据车上幼儿的描述找出这个座位,并且打开窗帘来验证。如果车下幼儿发现该幼儿表达错误,所说的这个座位已经有照片,就请该幼儿重新准确描述,直至与车下幼儿配合找到座位打开窗帘,插上自己的照片下“车”。)

师:某某某,你坐在哪里?(教师点出其余几位幼儿的名,请他们各自描述自己的座位。游戏可逐步加快速度,直至剩余幼儿的座位都得到正确验证,他们也都分别插好照片下“车”。)

三、说说自己和好朋友的座位

1.说说自己旁边坐着哪些好朋友。

师:现在大家都有自己的座位了。请看看照片,说说自己的旁边都坐着哪些好朋友。(教师启发幼儿思考这里的“旁边”是指哪里,请个别幼儿用上面、下面、前面、后面、中间等方位词描述旁边有哪些好朋友。)

2.说说好朋友的座位。

师:大家都知道好朋友坐在哪个位置了,现在我们一起来做“猜朋友”的游戏吧,请你说说好朋友的座位,但不能说出好朋友的名字,让大家猜猜这位好朋友到底是谁。如果猜对了请你和好朋友拥抱一下。

师:好朋友坐在车上的哪个座位除了可用“在哪一层或上(下)层第几个”来介绍外,还可用其他什么方法来介绍吗?(启发幼儿用“我的好朋友在某某的上面”“我的好朋友在某某的前面、某某的后面”等语言描述好朋友的座位。)

师(小结):在介绍好朋友的座位时,可以说“在哪一层或上(下)层第几个”,也可以说“在谁的前面、后面”“在谁的上面、下面”“在谁和谁的中间”等。这样介绍就让“猜朋友”游戏更有趣了。

师:某某某(如下层第三个幼儿)是我的好朋友,你们可以帮我用不同的方法描述一下他的座位吗?(教师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法描述。)

师:我统计了一下,你们一共用了4种描述的方法,原来同一个位置可以用不同的描述方法。

猜你喜欢

方位词下层双层
玫瑰小蛋糕
积雪
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现代汉语方位词研究
动物们的聚会
折叠积雪
还钱
“双层巴士”开动啦
倾斜(历史老照片)
积雪
汉语方位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