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社会组织文化培育研究
2016-09-30刘宁宁李荣日
刘宁宁+李荣日
摘要:随着体育改革的深化,政府职能的转变,体育社会组织逐渐成为我国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文化作为体育社会组织的灵魂,对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至关重要,进而影响着我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步伐。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梳理分析体育社会组织文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体育社会组织文化培育理论要素进行构建与呈现,研究得出:体育社会组织在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应从理念文化、形象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四个方面构建文化培育要素。
关键词:体育社会组织;文化;培育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总结年,也是“十三五”规划制定的一年。在“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围绕实现中国梦,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重点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其中,与体育发展相关的问题也得到重视。健康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培育体育社会组织等成为了“十三五”期间体育事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体育界小组讨论中,“体教结合”“体医结合”“体育产业”“青少年体育”“全民健身”成为体育界的五大热词,在这五大“热词”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形成了业界关注的热点。关于“体教结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刘翔认为“希望公益组织和基金会给予帮助”;关于青少年体育,裴立新提出“构建多元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体系需要充分激发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的活力”;花勇民等在其研究中提到“体育社会组织是发展体育运动、推广全民健身的重要社会力量”。这充分说明,体育社会组织将成为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但相关学者一致认为,目前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主要包括发展力量薄弱、目标定位不准、管理混乱、自身造血功能不足等。其中体育社会组织文化培育是体育社会组织生存的根本,也是体育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因此,本文就体育社会组织文化培育进行理论层面的探讨和分析,构建体育社会组织文化培育理论要素体系,并为体育社会组织文化培育提供可操作性的理论指导。
1体育社会组织文化培育的理论支持
1.1文化培育:组织生存发展的灵魂所在
关于文化培育,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视角、研究背景给予了不同的解释。通过文献梳理分析发现,文化培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文化培育是指文化的产生,即“从无到有”的过程;广义的文化培育则是指文化的更新,即“从有到新”的过程。结合本研究,文化培育是指在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下,以组织既存的资源(人和物)为基础,在组织全体成员的参与和合作下,对组织内部的文化氛围进行建设和改良,旨在提高组织魅力,实现组织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从我国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的前景来看,政府职能转变、深化体育改革已成必然趋势,体育社会组织和市场部门将共同承担起发展体育的重任,体育社会组织的繁荣发展将有助于我国政府体育行政部门职能转变顺利实现,并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健康发展。而文化作为组织的灵魂,也是体育社会组织的生命力所在。因此,文化培育是发展壮大体育社会组织的必然手段,也是我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关键因素。
1.2体育社会组织: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关于体育社会组织的概念的界定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今仍未达成统一的标准。孟凡强将体育社会组织理解为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刘欣然等将体育社会组织视为体育非营利组织;许月云等将体育社会组织界定为民间体育组织。本研究将体育社会组织定义为:体育社会组织是指政府和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之外的,以非营利为目的、主要从事志愿性的公益性或互益性体育活动的社会组织,包括体育社团(协会)、体育民办非企业单位、体育基金会以及自发性体育社会组织。
体育社会组织作为我国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对公共体育服务“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补充和平衡,承担着推进体育需求多元化和公共服务精细化的使命。同时,体育社会组织作为政府、市场之外的社会力量,是政府、市场与公众之间沟通的桥梁,进一步扩大了公众参与体育活动的范围和深度,推动了全民健身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体育社会组织在我国体育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1.3体育社会组织文化培育:壮大体育社会组织的有效手段
通过上述对“文化培育”“体育社会组织”概念的解析及不同学者对“文化培育理论”的解读得出,体育社会组织文化培育是指以“促进体育社会组织良好运行,以推进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为目的,在体育社会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对体育社会组织进行包括价值观、信仰、条例、仪式、特色活动等的生产和更新,以实现体育社会组织在我国体育发展中作用最大化的过程。
随着公众体育意识的增强和全民健身活动的全面开展,公众的体育需求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等特征,在政府职能缺失、不能满足公众体育服务需求的情况下,体育社会组织逐渐成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主力军。文化是体育社会组织精神依托,是组织的生命力所在,对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和组织成员的行为起着导向、凝聚和激励等作用,因此,体育社会组织文化培育对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另外,培养体育社会组织的文化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2体育社会组织文化培育理论要素的构建与呈现
任何一个社会组织文化的培育都要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环境和组织的运行机制、组织历史、组织性质等内部环境的影响(见图1)。随着政治体制的改革,政府的部分职能开始向社会组织让渡。在多元的社会组织承担社会职能的同时,必须建立富有自身组织特色和行动特点的文化。体育社会组织作为未来承接政府体育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主体,只有通过加强文化建设来壮大自身,才能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巨大的力量。
2.1体育社会组织文化培育理论要素的构建
本研究首先运用比较与类比、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组织文化培育的要素指标进行了理论推理和总结(见表1)。通过文献查阅与整理发现,虽然相关的国内外学者对组织文化的研究角度、研究目的不尽相同,提出的观点也存在差异,但几乎包含了组织文化的内容,为组织文化的深度研究奠定了基石。体育社会组织作为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培育也应该从相应的方面人手。
本研究以组织文化理论和体育社会组织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体育社会组织文化培育的理论支撑,本文认为体育社会组织文化应该立足于内外部环境之中,对体育社会组织理念文化、形象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四方面进行培育。
2.2体育社会组织文化培育理论要素的模型呈现
基于上文的理论梳理分析,体育社会组织文化培育理论要素模型呈现如图2所示。
体育社会组织文化作为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的重要源动力,其培育受到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影响。体育社会组织文化具体包含了理念文化、形象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只有构建了适应内外部环境的组织文化,体育社会组织才能不断发展壮大,走向兴旺发达。
3环境对体育社会组织文化培育的影响
3.1外部环境的影响
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任何事物的生存与发展都要与周围环境相互联系。体育社会组织文化培育亦是如此。体育社会组织文化氛围的培育,受到包括政治因素、社会意识和传统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实行举国体制,大多体育社会组织具有官民二重性的特点,其发展受到限制。但随着“体医结合”“青少年体育”“全民健身”等成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体育社会组织渐渐成为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主力军。在政府权力下放和职能转变的情况下,体育社会组织逐渐脱离政府的掌控,独立性和自主性加强。为此,体育社会组织只有改变原有的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并加强与之相符的文化建设,才能保证体育社会组织的正常运转。社会意识是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余暇时间的增多,公众的“健身”“养生”意识逐渐增强,其体育需求日渐强烈。体育社会组织作为发展社会体育的重要力量,其长久的存在对满足公众的体育需求十分必要。而一个组织的长久发展离不开独特的文化,因此,体育社会组织进行文化培育迫在眉睫。传统文化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风俗习惯等。其中传统文化中推崇的“‘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刚健进取的民族精神、‘和谐合作的思想方法、‘崇德重义的组织伦理”对于体育社会组织的团结奋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2内部环境的影响
体育社会组织文化最终是由组织内部特征决定的,而组织内部特征是通过组织历史、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等表现出来的。
历史是文化形成的基础,体育社会组织文化是在体育社会组织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并被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组织特色的信仰、目标和思维方式等。体育社会组织文化培育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挖掘组织内部的历史积淀,只有具备历史沉淀的文化才能保证体育社会组织根深蒂固的稳定发展。管理模式在组织文化培育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宽松的管理模式能够创造出轻松的文化氛围,相反严谨的管理模式培养出拘谨的文化环境。体育社会组织作为自发组成的自治组织,强调组织内部每一个成员的主体地位。因此,体育社会组织在管理模式上应该培养成员的主人翁的意识,创建一种人人参与,人人奉献的和谐文化环境。另外,在培育体育社会组织文化时不能忽略组织结构的影响。在集权组织里,组织倾向于控制、效率、质量管理,这就可能对应着严谨、精确的文化氛围;在分权组织里,组织强调个人的发挥,注重组织成员的创新、个性发挥,这就对应着宽松、自主的文化氛围。体育社会组织应当结合组织结构建设具有特色的文化,从而增添自身的活力。
4体育社会组织文化培育分析
4.1体育社会组织理念文化培育分析
理念文化是体育社会组织文化的核心。理念文化作为体育社会组织文化的精神层面和核心层面,深刻影响着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的方方面面。所谓理念,是指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下而长期形成的一种文化观念和精神成果,包括组织的使命、价值观和精神等。对于体育社会组织而言,其作为政府和市场力量之外的第三部门,具有监督公共权力行使、抑制市场暴利的使命,并逐渐实现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的职能。组织价值观就是组织领导者和组织成员对组织活动以及组织中全体成员行为的价值的总的看法。体育社会组织作为非营利性和自发性的组织,其能够成长和团结起来靠的就是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即为群众健身、丰富群众生活和精神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体育社会组织精神就是组织在处理事务过程中所表现的坚定地组织追求、强烈的团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例如进取精神、创新精神、求知精神等。
4.2体育社会组织形象文化培育分析
组织形象是外界通过组织的各种符号(如标志、口号、服务特色等)形成的对组织的总体印象与评价。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形象作为一项巨大的无形资产而被组织重视,并成为决定组织命运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体育社会组织作为不求名、不求利的特殊机构,要想取得持久发展力,加强形象文化建设是重中之重。体育社会组织的形象主要通过名称、会徽、标语、服装、标志性建筑、社会活动、服务水平等方面体现。尤其在互联网时代,体育社会组织的网络形象直接影响其在群众心目中的位置,因此,规范体育社会组织的网站和微博也是十分必要的。除此之外,体育社会组织作为政府和市场之间的纽带,已经成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发展体育产业、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载体,地位十分重要。同时,语言作为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组织与外界沟通的工具,其规范性必须加强。比如平时交流用普通话、语速要缓慢、并具有亲切感,这样才能加强内部团结,并给外界留下好的印象。奉献精神也是体育社会组织形象外现的重要指标,只有默默付出而不怨苦怨劳的体育社会组织才能得到群众和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4.3体育社会组织行为文化培育分析
组织行为是组织文化的重要载体,组织行为文化培育是组织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所谓行为文化是指在组织价值观指导、制度规范约束下,组织通过为人处世的方式和风格表现出来的组织风貌。体育社会组织是完善社会体育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其行为受到广大人民的关注。因此,从组织领导者和组织成员两方面进行体育社会组织行为文化建设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领导者通常是组织文化的缔造者和推动者,其对组织文化的影响主要通过领导行为体现出来。作为体育社会组织的领导人,其行为都要要以人为中心,以团结成员、协调组织关系为出发点。例如,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加深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加强体育社会组织的凝聚力,从而创造出和睦的文化氛围。组织成员行为不仅代表个人,更是体育社会组织的外在形象。体育社会组织作为公益性组织,其志愿精神是组织成员的重要行为表现。通过志愿活动,加强与公众的交流,为公众提供及时的体育服务,满足公众健身、充实生活的要求,才能得到公众的拥护,进而为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赢得更多的支持。
4.4体育社会组织制度文化培育分析
制度文化是由组织的法律形态、组织形态和管理形态构成的外显文化,是组织文化的中坚和桥梁。任何组织的存在都离不开制度文化的建设,体育社会组织亦是如此。体育社会组织制度文化的培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首先,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可以规范体育社会组织成员的行为,抑制他们的不良观念,并加之相应的奖惩制度,才能更好地促进体育社会发挥更好地作用;其次,制定学习制度,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目前,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发展还不是十分成熟,诸多组织的成员大多是由业余爱好者构成,他们无论在知识储备上还是管理服务上还存在一些不足,通过学习对这些不足进行弥补,才会使体育社会组织更好更快地发展;再次,形成平等的管理条例。体育社会组织作为一个民主组织,其内部成员在组织内部都是平等的,并无领导与被领导之分。只有在这样民主、平等的制度下,才能增强组织成员的归属感和认同力,最终促进体育社会组织向前发展。除了上述方面,在培育体育社会组织制度文化时,也应该考虑到组织条例、行为规范等对文化建设的影响。
5结语
体育社会组织作为体育公共服务的主要供给主体之一,是发展体育事业的重要载体。而体育社会组织文化是确保体育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理念、形象、行为和制度保障,因此,培育体育社会文化是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本文以文化培育、体育社会组织、体育社会组织文化培育相关理论支持为基础,立足于内外部环境之中,对体育社会组织理念文化、形象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四个方面进行要素构建,并以模型方式呈现;分析了环境对体育社会组织文化的影响,可以看出,体育社会组织文化的培育离不开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只有培育与内外部环境相适应的文化,才能保证体育社会组织持久发展;受内外部环境影响,体育社会组织文化培育应包括理念、形象、行为和制度四个方面,并从这四个方面进行文化培育分析。
从而为体育社会组织的有效运行提供可靠支撑,更好地促进我国全民健身的事业的全面开展,实现体育强国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