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要把科技装进道德的笼子
2016-09-29魏晓文
魏晓文
四年一届的奥运会又来了,在巴西。
被炒得热火朝天的VR技术将首次用于奥运会转播,不知道某宝上动辄几十块钱的那些所谓的VR盒子能否呈现出效果?另外智能机器人拍摄技术也将参与到视频转播过程,针对寨卡病毒的抗微生物队服,用于比赛、训练的大数据分析……这些都成为本届奥运会的科技看点。
奥运其实不止是人类身体素质的一次竞技,同时也是对应用科技呈现的一次检阅。
从刚开始使用木棍与火的原始人,到 1900 年扛着笨重的长弓的欧洲绅士,再到今天穿着碳纤维泳衣的运动员。人,从刚开始使用木棍这种简单的工具起,其实就已经注定与工具共生。
1964年,计算机技术第一次被用于东京奥运会,它为奥运会管理的现代化带来了革命。此后,计算机技术与奥运会的关系也更加密切。悉尼奥运会也建立了庞大的计算机系统,比赛成绩在7秒钟内即可上网公布。
奥运会的官方计时器欧米茄,为伦敦奥运会游泳和田径赛事上带来了一种新的起跑设备。赛道起跑器首次实现完全电子化。据称,上世纪70年代的技术要求运动员推动起跑器5毫米来起跑。现在,游泳选手出发直接亮灯以显示谁在第一、谁在第二、谁在第三。
其实由于强大的科技力量的支撑,在变化的不仅仅是奥运设施硬件的变化,竞技主角也正在被彻底改变。在2008到2009年短短两年,被刷新的记录共有 130项。
2000年,澳大利亚名将索普身着鲨鱼皮泳衣首次在奥运会赛场出现,并收获三枚金牌。众多游泳高手都试图通过使用带有V形背脊的“鲨鱼皮”联体泳衣来增强竞争力。因为据这种泳衣的制造商——Speedo公司称,它可使游泳选手的速度增加3%。
技术的革新成为突破世界纪录的一个手段。
在伦敦奥运会,英国奥运自行车队的自行车就像F1赛车一样,由180个特制碳纤维零件组成,坚固和轻盈度堪称天下无敌。每一个零件都是使用特殊电脑流体动力软件设计和测试的,使得赛车拥有世界最佳的减阻能力。
人的本质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肉体,在赛场上的比拼从来不是我们对于人类速度与力量的单纯追寻。
科技已经让我们突破了一个个人类无法仅仅通过努力就能达到的极限。
不过和原子技术一样,科技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
除了硬件的设施器材,突破极限的还有一种叫做兴奋剂的药。
那些最先进、最前沿的科学发现通常很快便会转化到人体运动科学领域中去,有了高科技靠山的兴奋剂,成分变得越来越多样,使用方法也越来越隐蔽。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每两年正式修订一次《禁用物质种类与禁用方法》名单,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兴奋剂的“与时俱进”。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其实科学技术是中性的工具,它本身无所谓善恶,是掌握使用方式的人们赋予了其为恶为善的用途。
科技本身无错,只是人性使然。只有提倡推广科学技术伦理道德,建立完善的法律与监督体系,科技才能成为我们进步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