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亚汉学研究的新收获

2016-09-29白杨刘嘉任

华文文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严歌苓

白杨 刘嘉任

摘 要:该文为“第八届中华名作家邀请国际文学论坛”暨“第二届韩国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评。近些年来中韩学术界的交流日益频繁,在韩国召开的以“中华名作家邀请国际论坛”及“中韩文学交流”为主旨的国际学术论坛,针对中国当下文学中的热点现象、代表作品以及发展趋向等问题展开讨论,将中国文学置于国际文化交流平台中进行审视,在世界文学视野中考察中华文化的本源、延展及新变,并在东亚汉学交流的历史脉络中定位当下的状态与特色,为中韩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对话做出了积极贡献。

关键词:东亚汉学;国际论坛;严歌苓;台港文学;跨界传播

中图分类号:I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77(2016)4-0055-06

2015年10月7日-11日,“第八届中华名作家邀请国际文学论坛——严歌苓文学与世界的对话”暨“第二届韩国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台港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大陆文学的互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韩国外国语大学和全南大学相继召开。金秋十月,来自中国大陆、台港及北美等地的学者、作家,与韩国高校及研究机构中的汉学研究者“会盟论道”,在世界文学视野中考察中华文化的本源、延展及新变,并在东亚汉学交流的历史脉络中定位当下的状态与特色,为中韩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对话做出了积极贡献。

世界文学场域中的“严歌苓研究”

作为新移民文学中最引人注目的作家,严歌苓的创作近年来受到学界内外广泛关注,其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后所带动的大众“阅读热”现象,更使“严歌苓研究”超越了一般纯学术研讨的范畴。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严歌苓的创作成为我们观照当代中国文学及文化构成特色的一个“生动”坐标,在纵横两条脉络上,研究者既看到历史的线索,也发现当下的“问题”。而在韩国召开的严歌苓作品研讨会,使对这位具有跨文化写作背景的作家的讨论,更具有了独特的“世界”意义。

2015年10月7日-8日,由韩国台湾香港海外华文研究会、韩国世界华文文学协会(筹)、韩国中国言语文化研究会、韩国中语中文学会主办,韩国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协办的“严歌苓文学与世界的对话”国际论坛在韩国外国语大学龙仁校区召开。来自复旦大学、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华中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美国肯塔基大学、美国华文文艺界协会、北美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的学者和作家们,同韩国外大、庆熙大学、韩信大学、水原大学等活跃在韩国汉学研究界的学者们进行了热烈的学术讨论。正旅居德国的严歌苓到会发表了主题演讲,并听取了研究者对其作品的评鉴与建议。

本次会议是在韩国境内首次召开的严歌苓作品国际研讨会。迄今为止,在韩召开的以“中华名作家邀请国际文学论坛”为主旨的文化交流活动已经开展了八届,其对促进中韩文学界的了解以及学术融通产生了重要影响。严歌苓在会上做了题为《我的人生,我的文学》的主题讲演,生动阐发了其生活经历与创作道路之间的关系。她强调是一种特殊境遇中的成长经历,以及由此引发的身份认同危机,养成了她的“独特敏感”,并促使其不断地借助文学来表达内心感悟,诸如对人性的认识,对个体同外部世界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对其语言风格的影响等等。出生于“文革”时代,“多事的童年与少年”经历使她“及早认识和思考人性”;而后“在军队的粗粝环境中,作为一个反动作家的女儿所经历的身份认同危机,以及这危机所带来的外表/内心分裂化成熟”,使她渴望寻求一种能表达内心隐秘的有效方式,她幸运地在粗略阅读父亲藏书的过程中获得启示,走上文学写作之路。出国留学的经历再次使她陷入身份认同危机,“一贯存在的敏感达到了极致化,因为异域所有的生活体验都全然陌生,语言文化的陌生,意识形态和表达的陌生,一切都向内心活动转化”,她称这种“Displacement”给她带来了文学创作的“黄鸡时代”。严歌苓自述她是一个“语言的完美主义者”,在不断迁移和寄居异域的状态中,“语言的半通不通状态使我有一种极其敏感的病态的心”,对外部世界的不适使内心得以放大,因此是迁移使她进入创作的丰产期,迁移使她“不断蝉蜕,不断新生”。

来自复旦大学的陈思和教授,华中师大的聂珍钊教授和韩国外大的朴宰雨教授应邀做了大会主题发言。陈思和教授是著名的文学史家、文学评论家,也是中国大陆最早对严歌苓的创作给予关注和积极评价的研究者之一。他侧重讨论了新世纪以来严歌苓作品中讲述“中国故事”的叙事策略问题,认为严歌苓新世纪以来的作品基本上将创作题材回归国内,这些故事几乎不再涉及作者个人的跨国经历,而集中讲述中国故事;其创作中难免会“碰触到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左的创作命题。如《第九个寡妇》针对了阶级斗争观念指导下的土改运动;《小姨多鹤》碰触了更大的民族主义的观念……等等”,但她的小说不仅能够在中国顺利出版,而且多能得到广泛的流行,究其原因,可从叙事策略角度进行探讨,他从“传奇性与人性深度的完美结合”、“对女人的地母神性的塑造”以及“叙事者的身份”等几方面进行阐发,肯定了严歌苓小说中用“传奇性让故事变得曲折好看”,又能“远离通俗性带来的艺术伤害,而且也远离了敏感的政治性带来的伤害。关键在于,她从来不是为了传奇而写传奇,而是把传奇建筑在完美人性的刻画之上。”而其作品中对地母神性的塑造,超越了具体身份、社会角色的束缚,亦是中国文学艺术形象长廊里的独特创造。聂珍钊教授近年来致力于文化伦理学研究,在理论方法与伦理学研究框架的建构方面多有收获,他以文本细读方法解读《谁家有女初长成》的伦理选择问题,认为严歌苓小说能透过纷繁的生活表象,“通过人物的不间断的伦理思考以及在思考中产生的一连串真实活动,把人物如何选择自己生活的艰难过程描写出来,从而能够揭开往往被批评家覆盖在人物身上的哲学的或精神的面纱”,让读者看到并反思人物在选择时所面对的伦理困境,以及错误选择可能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严歌苓的小说提供了一个有意味的范例。

朴宰雨教授是韩国学界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著名学者,也是“中华名作家邀请国际文学论坛”的主要策划人和组织者。多年来他致力于推动中韩之间的文学交流与学术对话,并且培养了一大批积极参与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学术新人,使韩国外国语大学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及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学术重镇。能够熟练地使用汉语并深谙中华文化的内蕴特征,使他在中韩文学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的主题发言是《严歌苓在韩国:缘起、电影、翻译、研究、展望》,以详实的第一手资料梳理了严歌苓作品在韩国的译介接受情况,从1997年根据严歌苓同名作品改编的电影《少女小渔》在韩国公映开始,到2015年韩南大学学生潘Yoon-Ro撰写的硕士论文《1990-2000年代韩中女性主义电影比较研究》,严歌苓的作品在韩国的接受从流行文化渐入学术研究视野,不仅《金陵十三钗》、《陆犯焉识》等作品被翻译成韩文出版,对其作品的学术研究也逐渐丰富深化了。这些信息对于研究者考察中国文学在海外的传播状况,无疑具有重要的资料性价值。

鉴于小说《陆犯焉识》在韩国受到关注的程度,本次会议专门设置了对该部作品的专题讨论。韩国外大的金南希是该书韩文版的译者,她在题为《一个知识分子追求自由的旅程:翻译〈陆犯焉识〉后的心得体会》的发言中,介绍了该部作品被引进、翻译的过程,并特别强调,与一般读者将该部作品视为中国知识分子在文革中的磨难史的理解不同,她更愿意将陆焉识“追求自由”的奋斗,看做是“超越中国政治现实(尤其是文革),而成为有关普世价值的、形而上学的问题”。“对他来说,所谓自由不是局限在政治、思想领域的东西。他追求的自由是最起码的生存条件”,他被动承受规矩、体制、秩序造成的生存压抑,在精神上走过了漫长而艰难的探寻之路,这使其形象能够超越历史语境而具有了世界性意义。作为异国文化语境中的读者,金南希对《陆犯焉识》主题的理解提供了一种超越具体时代背景的视角和价值尺度。

南昌大学是中国大陆新移民文学研究的学术重镇之一,以陈公仲教授为代表的学术团队近年来曾多次举办学术研讨会,推动学界对新移民文学的研究。本次会议上,陈公仲教授在回顾新移民文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陆犯焉识》的思想意蕴,他认同作家本人称这部作品是“这么多年来写的最吃苦的,也是最满意的一部书”的观点,从典型形象、结构技巧以及语言文字等方面分析了小说的魅力所在。吉林大学的白杨教授在发言中运用原型批评理论阐述严歌苓小说的意象选择与空间隐喻之间的关系,认为作家在处理国内外不同题材时对意象的书写呈现出从神话意象到现实意象的递变特征,意象的营造艺术性地表达了作者的历史观及其对文化差异性的思考。

来自北美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的施玮,本人也是一位新移民作家,她以作家的心态和视角阅读《陆犯焉识》,对小说中细节描写的特点进行分析,从“细节中的寓言思想”、“细节中的人性镜头”、“细节中的戏剧化张力”以及“细节中的风筝线”等几个层面,阐发《陆犯焉识》的叙事特色,认为成功的细节描写“让人物增强生动性和辩识度”,已然成为严歌苓创作一贯的艺术手法,显示出作者的才气、功力与写作态度;但她也指出作品的不足,认为“这本写上海和上海人的小说,总体上不够海派……特别是情节布置和构架上,有失内敛与温婉”。韩国外大的朴南用教授在论文中侧重讨论小说《陆犯焉识》与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归来》之间的异同,引入后殖民理论分析《归来》呈现的东方主义特质及性别观点,对电影改编中以简化情节、突出个人遭际等方式讲述历史记忆及创伤的策略给予肯定。韩国外大的奇英重点分析了《陆犯焉识》中冯家三母女的“女性性别”特点,认为“她们虽然生活在女性弱势文化时期,可是她们纯净的品质,不卑不亢的性格”却实现了对男性的“救赎”。

本次会议的另一个议题是“严歌苓文学与作品世界”。南京大学的吕效平教授在戏剧研究中多有收获,2012年由其导演的话剧《蒋公的面子》曾引起网络热议。他在发言中讲述了自己对严歌苓小说《谁家有女初长成》改编为舞台剧的设想,认为这部作品在相对集中的空间中讲述了一个具有多重冲突的故事,是“天然的三一律场景”,而人物描写的细腻和复杂性也激发了导演将其改编为舞台剧的激情。来自美国华文文艺界协会的吕红重点阐述了严歌苓小说中跨文化写作的意义,认为其作品的优长之处是在于写出了“海外‘边缘人隐秘的内心世界”,“尤其是在对抗异化和寻找自我中前行,从而诠释出‘生命的尊严这样沉重而永恒的主题。”

中国社科院的赵稀方教授结合严歌苓新作《床畔》谈及对其小说走向的看法,他肯定作家在描写女性和特殊环境时表露出来的文学才华,但对其近两年的新作如《老师好美》与《床畔》等呈现出来的创作趋势有所疑虑,认为在寻找“可以让人性达到极致的历史时刻”时,“严歌苓的寻找最近几年越来越剑走偏锋”。他认为将人性剥离于时代去进行表现,难免令曾经置身历史场景中的读者产生质疑之感,严歌苓应该“利用身处双重边缘的‘离散位置所获得的独特的批判视角”,写出更具思想冲击力的作品。

严歌苓作品中具有独特精神气质的系列女性形象,作为其写作特征的一种个性化符号,始终是受到研究者关注的一个问题。美国肯塔基大学的罗靓,韩国水原大学的徐榛,韩国外国语大学的金英明、于丽丽,以及复旦大学博士生毕文秀都在发言中重点分析了严歌苓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特质及其意义。罗靓将香港作家李碧华的《青蛇》与严歌苓的《白蛇》进行互文性解读,在文学原型的流变中考察作家叙事立场与历史记忆的关系。徐榛以《床畔》为论述重点,认为作品突破了传统的以男性表现英雄主义主题的写作观念,揭开了特殊历史背景中“蕴藏在女性精神深处的英雄主义特质”。金英明从中外文化冲突的反思入手,分析《少女小渔》中小渔形象的文化意义,认为这个“女君子”形象承载着仁德兼备的中国儒道文化精髓,是作者表达对自己跨文化身份的思考,以及重建东方文化自信的叙事。这些讨论都力求将严歌苓的创作置于中国与世界、传统与现代的格局中进行审视,在深度与广度上丰富了严歌苓作品研究。

在会议闭幕式上,朴宰雨教授向与会嘉宾报告了“韩国世界华文文学协会”的筹备情况,并就一些具体事务征求各界研究者的意见。在文化交流与学术传承的双重意义上,这个协会的成立都将发挥积极作用。

台港海外华文文学与

中国大陆文学的互动研究

10月9日-11日,“第二届韩国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全南大学丽水校区召开。本次会议与严歌苓作品研讨会相互呼应,共同组成本年度的中韩学术交流系列活动。会议由全南大学东亚细亚研究所、韩国台湾香港海外华文研究会、韩国中国现代文学会、韩国世界华文文学协会(筹)等单位承办。

会议的主议题是“台港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大陆文学的互动研究”,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美国、德国、巴西等地的作家、学者同韩国研究者进行学术对话,针对华文文学在世界文学格局中的存在状态及其流播轨迹,华文文学的文学史境遇、史料学建构,以及华文文学的文本分析和比较诗学研究等问题交流了看法。

1. 文学互动中的传播与发展研究。在汉语文学的发展历史中,境外、海外华文文学的独特价值,突出地表现在其对中国本土文学在异域时空的传承、延展及变异中。它拓展了研究者观照中国文学的时空维度,也帮助我们看到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格局中的处境与问题。

本次会议中,旅德华文作家严歌苓应邀做了题为《身居他国,写中国人的故事》的主题演讲。她以讲故事的方式追忆了自己青年时代在国内生活中印象深刻的某些人及事件,以及在非洲旅居时感受到的文化差异,在历史现场的经历以及后来进入美国文化环境中所受到的价值观念冲击,促成了她对一些问题的反思,诸如英雄主义、阶层、人性以及身份意识等等,这些经验为她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她强调是跨国界、跨文化生活的多重经历,使她获得了“不断比较、发现、思考的机会”,“也会自然地有一种批判性在里面”,这对写作者是非常重要的锤炼。

韩国外大的朴宰雨教授、台湾新地文学发展协会的郭枫先生、台湾诗人白灵,来自南美洲华文作家协会的林美君女士,来自北美华文文艺界协会的吕红女士,以及中国南昌大学的陈公仲教授分别做了大会主题发言。

朴宰雨教授重点介绍了“韩国华文文学的历史及其与世界华文文学的互动状况”,他梳理了现代以来韩华文学的“四个来源”以及作家作品状况,以历史在场者的经验提供了具有重要资料价值和问题意识的信息。从学界目前对境外、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状况看,受资料来源和交流渠道限制,以往对台港澳文学及东南亚华文文学、北美新移民文学等的研究较多,而对欧华文学、东北亚华文文学等的研究相对薄弱,一些研究结论被不断转引、复制,甚至成为相关文学史中的代表性观点,难免影响了研究者对华文文学发展历史的客观建构。以对韩华文学的叙述为例,学界以往主要是关注学者型文人许世旭的文学活动,却忽略了日帝侵略时期韩国流亡文人金山、柳树人及抗日业余诗人们的文学创作,以及光复后到韩定居的华侨华人的创作,还有中国改革开放后日渐增多的赴韩留学生、“新移民”等的文学作品。挖掘这些曾被历史湮没的信息,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而且具有现实意义,在全球化世界趋势中,跨语种的文学创作对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沟通意义重大,正如朴宰雨教授所说:“这不但对韩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深层次沟通发挥积极作用,而且对中国文学的世界化也将有所贡献”。对韩华文学信息的梳理,对于拓展东北亚华文文学研究,以及开辟新的学术生长点都具有重要价值。无独有偶,林美君对南美巴西华文文学的介绍也具有资料更新价值。她介绍了自1992年创刊的华文期刊《南美文艺》的发展历程,其与香港、北美、欧洲等地华文期刊的交流活动,以及南美洲华文作家协会定期举办的文学座谈、“闪小说”倡导以及参与侨社团体或公益活动等的情况。白灵在发言中评述了“两岸与东南亚小诗的互动和发展”情况,从分析“诗的未来四性”(两极性、互动性、跨界性、全方位性)入手,讨论诗的普及化、改善现代诗的生存危机等问题。他详述了1979年以来台湾诗人罗青等人倡导“从小诗出发去建立一个更丰富的白话诗传统”的文学主张及活动,梳理了近几年两岸及东南亚地区华文小诗的交流互动情况,指出“小诗在降低阅读难度及提高读者领会上自然比短诗及中长型诗有效得多,而且对与读者或其他媒介作者的‘互动与‘跨界的可能也自然机会大为增加”,以“小诗”“唤醒读者”可为新诗的有效发展路径。郭枫作为台湾新地文学发展协会的负责人,多年来积极参与大陆作家作品在台湾的出版、发行工作,这位从1949年羁泊台湾的文化人,从事文学工作60余年,见证了台湾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他对两岸文学交流的深入发展寄予厚望。吕红在发言中结合自己的创作道路,回顾了海外女性文学的发展流变。值得注意的是,迄今为止,在海外华文文学的整体格局中女性作家的创作始终占据着引人注目的地位,她们在作品中表达对个人生命记忆、家族历史以及更宏大的社会政治等问题的思考,这是一个不断在嬗变和成长的写作群体,也是一个需要研究界给予关注和对话、引导的创作集群。陈公仲教授也谈到“新移民”文学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和成绩,认为新世纪以来新移民文学日益走向成熟,在历史和人性的深度开掘中、在题材的拓展和艺术手法的多样化方面,都涌现了耐人寻味的作品。在全球化趋势中,新一代留学生或新移民的生存境遇与此前历史中的前辈们有了巨大不同,新留学生文学正进入一个新的节点,其走向如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2. 华文文学史料学问题及文学史境遇研究。迄今为止,中国大陆的华文文学研究已经走过三十余年历程,在学科成果的迅速积累和研究人员的不断扩大中,始终有一个制约着学术成果提升的症结性问题——史料的发掘与评价问题。正如香港研究者卢玮銮曾经谈到的:“因为资料不全,对早期出版的文艺刊物,我们往往给某些人的一两篇回忆文章定调了……这种研究方法其实是有问题的。”①这是对境外、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具有警示意义的一种提醒,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有一些因资料转引、错用而造成的学术瑕疵,影响了学术观点的客观性及科学性,近年来这个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社科院的赵稀方教授在本次会议上做了题为《〈小说星期刊〉与〈伴侣〉——香港早期文学新论》的发言,以详实的资料、缜密的论述,对学界以往关于《伴侣》杂志的论述进行质疑,将被过高评价的《伴侣》杂志还原历史面貌,为被贬抑的《小说星期刊》正名和重新定位。他认为:“与《伴侣》相比,《小说星期刊》反倒是一个文艺类综合刊物”,“《伴侣》对于大陆新文学的认同较为偏狭,主要是创造社写情小说一路,因而创作小说题材较为狭窄。《小说星期刊》反倒是在自己的独立立场上接受新文学,维度反倒较《伴侣》更为丰富。”赵稀方是大陆学界研究香港文学的权威学者,这些史料的发掘和重评,对于修正香港文学史写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吉林大学白杨教授的发言是《域外体验与中国当代文学——境外、海外华文文学的文学史境遇及创作反思》,问题的提出是源于对文学史建构中关于留学生文学的不同定位而产生的思考。她提出,与被“经典化”的五四留学生运动相比,1949年以后发生在域外的汉语文学写作,在文学史叙述中却始终处于被“边缘化”的境遇中,如何评价境外、海外华文文学创作,一度成为难以处置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留学生文学的接续,“新移民”写作逐渐进入学界研究视野,但这个命名背后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补充和完善。那么,1949年以后域外汉语文学写作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意义究竟应该如何界定?这其中既涉及对文学时空观的体认,以及对“世界文学”概念的认识,也需要域外汉语文学写作者对自身的创作进行反思。

3. 华文文学的文本分析及比较诗学研究。对境外、海外华文文学作品的分析,始终是支撑世界华文文学学科发展的重要层面之一。美国新移民作家施玮在发言中谈了对“新移民文学发展的可能性路径”的思考,她认为新移民文学不应是“局限于内容和地域分类中的一个文学之流,而能够从内容、思想、形式多方面来弥补中国本土文学的缺乏,并提供给中国文学新的养分。也只有这样,新移民文学才能成为中国文学与世界各国读者之间审美和思想上的桥梁……这是华文文学真正进入世界文学主流的可能性方向”。美国肯塔基大学的罗靓做了题为《世界华文文学中的白蛇主题》的发言,从唐宋已降直至现当代中国文学中白蛇形象的变迁,探讨文学主题与社会意识的演变轨迹,并在宗教与哲学意义上将华文文学中的白蛇形象与日文文学、印地语文学、英文文学等进行超越语言疆界的跨文化比较。朝鲜大学的金河林重点分析了荷兰华文作家林湄的小说《天外》,对作品中关于生命的本质、欲望与爱情、时空的限制等思想内涵进行探讨。香港大学的黎活仁研究员依据俄国形式主义的环形结构和梯形结构批评方法,重新解读张爱玲的短篇小说《茉莉香片》,通过还原战前香港巨宅的面貌以及香港大学的环境,他建构起叙事结构与人物关系的网络,进而分析小说主人公隐晦的内心情结与故事结局的关联,希望赋予这部描写香港风土人情的作品以新的意涵。烟台大学的王英丽讨论了台湾诗人白灵诗歌语言的隐喻性特色,厦门大学的沈玲做了杨逵小说女性形象的类型分析,都能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自己的阅读感受。此外,复旦大学的杨乃乔教授做了题为《张承志的〈黑骏马〉与金承钰的〈雾津纪行〉——论比较文学介入中韩当代文学研究的可能性及第三种文学批评》的发言,提出“在两种语言的思维观念形成的各自惯性系统中,比较文学研究者必须在双项汇通中寻找共生的平衡与生存的第三种立场,因此也形成了第三种文学批评”的观点,从比较诗学的建构方面探讨比较文学的当下处境及出路问题,提倡在跨语际的阅读和思考中激活对文学经典的研究。厦门大学的方环海教授也在比较研究的意义上,做了《悟读与误读:西方汉学视域中的中国雅文学——以卫三畏〈中国总论〉的形象学考察为中心》的发言,提出虽然国内近年来对西方汉学研究者的论著有所关注,但“对19世纪乃至20世纪中叶以前的美国汉学的关注仍然有限”,“对以卫三畏、裨治文等19世纪美国汉学中传教士对中国认识的个案”的专题研究成果并不多见。因此,他在梳理卫三畏著《中国总论》对中国诗歌、叙事文学等认识的基础上,解析其“悟读的局限与误读的宿命”,对研究者了解西方汉学的历史脉络有所助益。这些从比较文学视野提出的个案与考辩,从另一个侧面为我们思考世界文学格局中华文文学的发展路径提供了参考,全球化推动了文学研究的国际化,世界华文文学需要在全球视野中重新确立自己的格局与定位。

在会议闭幕式上,朴宰雨教授向会议代表报告了“韩国世界华文文学协会”的筹备过程及拟定章程,经代表们表决通过,正式宣告成立“韩国世界华文文学协会”,朴宰雨教授当选为会长。

① 郑树森、黄继持、卢玮銮:《早期香港新文学作品选》(1927-1941),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8页。

(责任编辑:张卫东)

Abstract: With frequent academic exchange between academic worlds in China and South Korea,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forums, the International Literary Forum for the Invited Famous Chinese Writers and the Sino-Korean Literary Exchange, were held to discuss the hot spot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and issues such as representative works and their developmental trends, placing Chinese literature on an international platform for cultural exchange, examining the origins, expansions and new changes of Chinese culture and making an active contribution to the academic exchange and dialogue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Korea.

Keywords: Sinology in East Asia, international forum, Yan Geling, Hong Kongnese and Taiwanese literature, cross-border transmission

猜你喜欢

严歌苓
我要做一个正常人
武 装
武装
严歌苓:我是在安徽的小巷里长大的姑娘
《芳华》:严歌苓的自传
严歌苓:写作是自讨苦吃,但不写我会死
严歌苓的异国恋情
严歌苓四入赌城
“边缘人”严歌苓
严歌苓:用“纪律”保鲜婚姻